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一八三章 重型迫击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克虏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所以被分配到了一栋独栋的别墅。这套别墅现在还不属于他们,只是给他们使用而已。
    想要拥有这套别墅的所有权,他们必须做出突出的贡献或者是自己出钱买下来。
    这一点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跟他们的说的很清楚。
    工作人员走后,玛丽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在这套小别墅窜上窜下。
    这栋别墅分上下两层,每层三个大房间,两侧的房间可以隔成两个小卧室。
    别墅属于那种拎包入住型的,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玛丽非常喜欢这些木质的中式家具,它们大多是保留木头本来的颜色,非常的朴素,但是上面都有精美的中式雕刻。
    “亲爱的,这些家具拿到欧洲去,都可以作为艺术珍藏品了。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玛丽对小克虏伯说道。
    “是的,玛丽,你看这座城市旁边的工业区,我感觉这里都要赶上柏林郊外的工业区了,也许我们来到中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玛丽跟着小克虏伯走出正厅,别墅的前面是一个四五十平米的小花园,花园里面种了很多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中国蔬菜。
    四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花园里面百花争艳、绿草如茵。花园虽小却更显精致美丽。
    门厅前面有一条用青砖铺成的小径,直通到花园里的六角小亭子中。
    亭子的边上种着一棵紫藤花,紫色的小花朵一串串地缀在花藤上,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分外鲜艳。等以后这棵紫藤爬满了小亭子就会成为一个天然的遮阳伞。
    “亲爱的,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这么美丽的家。”玛丽给了小克虏伯一个深深的吻。
    “玛丽看到这座城里的教堂了吗?我想我还欠你一个教堂婚礼,等我们安顿好了之后,我就补给你,好不好?”
    “嗯嗯。”玛丽点头道,一脸的幸福。
    事实上这座城中有好几座教堂寺庙。
    工业区里面有很多的技师是外国人,而这些人呢,有的是天主教,有的是基督教,所以大丰城允许他们分别建一座自己的教堂。
    政府是不会负责帮他们建的,他们要建造的话必须由信徒自己凑钱来建造。
    还好这些洋技师在淮海军工厂中的工资都不低。所以很快他们就凑钱将教堂建了起来。
    他们还自己找了牧师或者教士来主持自己的教堂。不过这些人自然得经过淮海军的审查,并且和这些技师一样加入中国国籍才行。
    尤其是在大丰工业区这种到处都是保密单位的地方。涉密的人员,不管中国人还是洋人都不能随便离开大丰城的。
    当然了,这座城中也有寺庙和道观,中国人对待宗教要随意一些,大部分人只是把宗教当做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算是补充,并没有西方人们那么依赖。
    董书恒在招待所休息了一个晚上,精神抖擞,重新恢复了满血复活状态。
    在海上漂了那么久,到海门港登岸后,董书恒的脚跟子都是虚浮状态。
    他准备在大丰呆两天,今天上午要去工业园区去考察一下,主要是去兵工厂。
    下午他准备到新兵训练基地去看对抗演习。
    明天他再去见一下那几个外国客人。
    今天出去,董书恒还带着尚泰王、笃姬两个拖油瓶。
    董书恒带着他俩去看淮海军的秘密,自然不是因为他俩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小孩。
    实际上董书恒是想向他们展示一下淮海军的核心力量,免得他们今后生出二心,董书恒还得多走弯路。
    他俩一个是琉球国王,琉球以后肯定是大华夏圈的标杆,就看董书恒现在花那么多的精力发展那霸就知道了。
    另外一个是日本人,笃姬现在虽然不能代表日本,但是董书恒觉得她和齐彬之间一定有沟通的。
    像齐彬那样的枭雄,如何会突然间得了自闭症呢?反正董书恒是不信的,只是他不想戳穿而已。
    自己对洋人有所隐瞒,那是防着洋人联合起来扼杀自己。
    但是对这些以后自己的小弟,必须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忠诚。
    所谓忠诚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背叛的成本太高了而已!
    他们乘车一路向工业区行去。尚泰和笃姬感觉自己走进了一片烟囱组成的丛林。几乎每个工厂都竖根大烟囱。
    没办法,现在的工厂大多使用蒸汽机,用蒸汽机就得烧煤。为了减少烟尘只能把烟囱造得高一些。
    还好这个地方往东就是大海,在烟尘危害最大的秋冬季节,吹的是西北风,烧煤产生的烟尘都被吹到海上了。在春夏季节,这里的雨水多,也能够降低烟尘的影响。
    虽然董书恒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真的没办法,也没能力去搞什么环保,
    所谓的边开发,边治理,在董书恒这里没办法实现。。
    还是只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不过以后华夏有更多的国土,可以将污染的工业找一个地方集中安置。
    齐彬在鹿儿岛也建立了一个工业区,只不过比这里的小的多。笃姬觉得这里的工厂随便一个都比鹿儿岛整个工业区大。
    董书恒漫步在工业区,来之前他就没有制定要考察的工厂。
    他随意低进入几个工厂,和工厂里的工人亲切地攀谈,聊聊生产情况,聊聊他们的工资待遇,聊聊他们还有什么需求。
    这个时代的人们要求真的很简单。董书恒一路上听到的大多是感谢淮海军的话。
    这些工人都是穷苦人出身,他们觉得能吃饱饭就是很好的生活,正是淮海军给了他们这样的生活。
    现在他们不仅能够吃饱饭,而且家中孩子还能去上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其实现在淮海军的工人工资并不高。只是淮海军有稳定的粮食来源,让淮海军势力内能够将粮价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大家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下,能够吃饱、穿暖。
    淮海军现在还是初创阶段,主要的资金都用在了军队建设以及扩张上,还不能优先考虑工人的福利待遇问题。
    也许等到下一代人进入工厂,他们会开始争取自己得权利,争取更高的待遇。
    也许那时进入工厂的工人就没有现在的工人那么淳朴,没有被饥饿折磨的过的一代是很难理解第一代创业者的奉献精神。
    “大人,这么多的工厂要花多少年才能建起来呀?”笃姬跟在董书恒的身后小心地问道。
    她今天依旧穿着一身淮海军的军服。要是穿着女装跟着董书恒出来视察,闹不好要引起围观。
    “你猜呢?笃姬你今天多少岁?”董书恒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要是一般人问笃姬她的年龄,她肯定不会说,这毕竟是一件很失礼的行为。不过董书恒问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回大人的话,笃姬今年19岁。”
    “哦,我们俩还是同年呢!”董书恒看了她一眼,对了一下她压在帽沿下的大眼睛,然后说道,“这些工厂都是我在18岁接手家业之后建的。”
    笃姬惊讶地看着董书恒,这位大人竟然跟自己一样大。
    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让人很少会注意他的年龄,毕竟这样的上位者,没人会以外表或者年龄去认识他。
    还有他竟然一年多的时间就建立了这么大一座工业区,不对,好像不止这一处。
    “尚泰,接下来带你们去看些好玩的东西。”董书恒又对一旁的尚泰说道。
    穿过重重的哨卡,董书恒的车队到达了一个堡垒一般的工厂,这个工厂非常的巨大,而且有高高的围墙围起来。两人不禁都起了浓浓的好奇心。
    “接下来,你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淮海军的核心机密。记住不要泄露。”董书恒一脸严肃地吓唬两人道。
    实际上,董书恒既然敢带他俩过来,就不怕泄密。这二人又不是这方面专家,不会看一眼就把兵工厂的新技术学过去的。
    董书恒首先到了步枪的生产线。
    淮海军现在步枪的生产线主要分为三个区域。最核心的区域是53式步枪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一部分是之前的德莱塞生产线改造而来,还有一部分是淮海军自己生产安装的生产线。
    自从从普鲁士换回了全套的机床生产技术后,淮海军的加工机械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53式步枪的生产速度将越来越快。现在淮海军的一线野战部队都还没有完全完成换装工作,就是受制于产能的不足。
    其次是前膛线装燧发枪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要简单的多,主要是膛线的刻画工作消耗的时间多一些。
    这些枪的需求量更大,淮海军的民兵队伍已经接近20万,而且还在一直扩张当中,要是全部装备这种线膛枪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董书恒一直把枪支的保有量作为一种软实力来建设。因为以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枪支的多少就意味着战时能够动员多少的步兵出来。
    董书恒之前说的达到几千万步兵动员能力并不是虚的。
    男孩子都爱枪,尚泰在成品展台那里不顾及形象地东摸摸西看看。
    笃姬看了这些生产车间才真正体会到淮海军最根本的力量不是那些战场上的士兵,而是这些藏在高墙内的生产车间。
    他也想起董书恒说过不要把美国人惹急了,他们有完备的工业体系,那些生产机械的工厂随时可以用来生产步枪和火炮。
    “工业实力就是战力!”笃姬在心中暗道。
    接下来到了炮兵车间,依然是耿嘉在前面带路。
    “总统,您要不要去看一下我们生产的一种重型迫击炮。”耿嘉显然有些邀功意味的地说道。
    “哦,重型迫击炮?多大口径?”董书恒问道。
    “105毫米口径,用来攻击城墙效果非常的好。就是射程上有些打折扣,只有500多米。
    虽然使用了强化的钢管,但是强度依然还是不够,我们只能减少了一些发射药。不过可以用战壕向前推进,将迫击炮送进射程。”耿嘉一口气介绍完。
    “嗯……”董书恒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跟军队沟通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适当的时候可以拿到前线实战检验一下。”
    “是,总统,这个就是部队跟我们提的,他们觉得现在的火力攻击城墙太慢。”
    “嗯,你们做的很好。”董书恒赞许地看了一眼耿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