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 第一百六十章 愕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他说到亡天下三字的时候,仿佛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伏地痛哭起来。
    许久,他将沾着鲜血和肉酱的铜剑举起,纤长的、带着贵族气质的指甲有力地弹在剑上,哭唱一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唱罢,他跪地痛号道:“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一曲黍离,正释其悲,在场众人纷纷都唱,许多人落下了泪水。
    仿佛看到几十年后,自己回到自己的封地,看到曾经属于自己的堡垒和庄园都已破败的场景。
    仿佛看到几十年后,自己回到自己的封地,看到满地的玉米遮掩了祖先的坟墓、看到蔓延的地瓜藤遮蔽了当年的纵马狩猎的田园。
    悲伤在蔓延,带头痛哭的那人许久起身,一脸决然道:“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除恶务尽!除恶必要斩草除根!”
    “武城之火,上帝必不会怪在我们的头上,悠悠苍天、昊天上帝必能看到,这是因为墨家的恶如草蔓延,才导致了武城之屠。”
    “若墨家没有那些恶义,武城又怎么会被焚烧?”
    “墨家重鬼神,这数万亡魂,终有一日,必在九泉之下报仇于墨家!”
    在场之人最后一丝心理障碍也被解除,那些因黍离之悲而哭的人均想,是这样的道理啊!
    若不是墨家的恶义行于天下、使得武城之民难以教化而被教唆从恶,又怎么会导致他们被屠戮呢?
    况且,这是为了不亡天下,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让昊天上帝所喜爱的事吗?
    哭也哭罢、悲也悲完,众人便商量起屠城放火的事。
    不能全杀完,否则墨家来了便不能救灾从而导致他们继续可以追击。
    但也不能杀太少,否则活下来的人必然怨怒,怒师不惧死,到时候凝聚一起追击,反倒危险。
    于是议定:届时,焚烧武城所有的房屋,诱骗各家各户于城墙附近只说要加固城墙,分出男女。男人皆杀,只留不能劳作和上战场的女人老人。男孩凡能集结于城墙附近搬运土石的皆杀,剩余男孩在家中必然年小,可放火烧死。女孩可不杀,因为女孩长大后不能从军复仇,还能留下来让墨家分出精力照看。
    而且,正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可将道理告诉那些不杀的女人:是墨家的恶义蔓延,导致了这一次武城之屠,让她们和围攻墨家,让墨家无暇分兵去追。
    沿途半熟之麦,尽数焚烧,不可留一点给墨家义师以为军粮。城中水井,尽数投毒。
    …………
    数日后,武城之南五十里,公造冶的大营之中。
    公造冶的心情很好,正在和几个墨者开着玩笑。
    这个玩笑的起因,是因为正值夏收,有人便说起了当年宓子贱治亶父的故事。
    这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当年齐鲁交战,宓子贱作为单父邑宰,齐军来势汹汹,城外麦子正好成熟。
    那都是公田的麦子,赶不及收割,有人便建议宓子贱道:“不如让民众去收割,愿意收多少都归自己,也好过被齐人割了做军粮。”
    宓子贱拒绝,并说:“天下善恶要区分,不能够助长恶而遏制善。现在齐人在外,这时候让民众去收割不属于他们自己的麦子而归属自己,这就是助长恶。短期来看,齐人得利,但长期来看,单父的民众知道了善恶,得以教化,这是长久来看善的。”
    于是严令民众不得出城割麦,齐人从单父过,割麦为食,正好粮足以围曲阜。其时天下人皆盛赞宓子贱之德,认为这才是真正可以让民众教化的人,可以让天下大治的善政。
    因着这个故事,公造冶笑道:“我倒是盼着齐国多君子。如此一来,适纵横济水,平阴军团覆灭,青壮不存,齐国公田、贵族封田上的麦子,都可以暂时借用作为军粮,倒真的可以一路攻到临淄了。”
    他既作为一方主帅,便又因着这个故事道:“善恶之分,终究是天下大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便需要同义。这义从何出?便要从天志中以说知之术推出。所以天下已有的善,未必是善;天下已有的恶,未必是恶。所以适才说,德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的。”
    “更有甚者,即便一些善是善,但却需要规范的行为规矩来确定善恶,这也是不对的。子墨子言: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子墨子为何这么说?那輆沐国在祖父死后秘密而葬不知会祖母,义渠国死后将尸体焚烧为灰,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风俗来展示自己对于死者的尊重。”
    “就拿此时来说,对死者的尊重是好的,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死后重葬厚葬才是对死者尊重呢?我们要移风易俗,移的是什么?易的是什么?这是不能不分清楚的啊。”
    他已经在考虑之后费国的重建之事,以及对齐胜利之后稳固下来的泗上局势下,淮北、淮河口、东海、汶下等地移风易俗之事。
    因为前几日南济水之战的消息已经传来,走的是正规途径,比起那些传言要准确的多。
    里面说,南济水之战,墨家损失不过两千,全歼六万齐军,五万齐军投降。
    如今大军展开,会和了围成阳的疑兵和重炮,正在围攻平阴,平阴兵不过万,炮不过五,数日可下。
    另一封信上,适也写明白了前敌那些人的意见,建议继续做出佯攻临淄的态势,看看齐军的反应。但也要预先预防一下齐军不急着返回临淄而是在汶水对峙的态势,并且说了要用政治变革逼得齐军不得不主动进攻。
    公造冶是要配合适的行动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这些军队尾随在后撤的齐人身后,不远不近,不冒进贪功也不心怯不前。
    始终保持一个不近不远的态势,从而让齐人走不快,同时又可以逼迫齐人疲惫齐人。
    万一田庆非是庸才,大军驻扎汶水,公造冶部就要配合适,给鲁国施加外交压力断绝齐鲁关系禁止借粮,也可以威胁临淄军团的后方和补给。
    公造冶所部人数不多,以防守为主,也是为了提防莒、即墨、高密方向的齐人军团。
    但是事情发展到现在,胶东的齐人军团已经不算是威胁了。
    九十年前,吴齐争霸,吴国派大夫徐承率领舟师海军,从长江口出发,在莒南之地的近海和齐国海军大战一场,结果齐国海军大获全胜。
    之后越国灭吴,越国和楚国在长江上多次交战,还曾被公输班改进后的楚国舰队击败,但是实力犹存。
    潡水之战,越王翳被俘,适主持谈判,作为赎买越王的代价,要了越国一批船和习流水军,之后墨家又渗透到东海,不断增加舰队的力量,甚至组织了从长江口到南方蛮荒之地的珠江口的航行。
    这一次越国即将南撤,墨家也和越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接触,以雇佣的方式,用铁器一万件、火枪一千支、火炮四门和火药二百桶为代价,说服越王翳秘密出兵,水军皆列墨家旗号。
    墨家脱胎于越国水军的习流海军和越国的海军合力,从琅琊出发北上,直接威胁齐国的腹地。
    即墨附近的海域一战,齐国胶东舟师全军覆灭,墨家可以直接威胁即墨、高密等齐国胶东腹地城邑。
    习流海军驻扎在不其山附近,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崂山,距离即墨不过百里,使得齐国胶东地区的军团不敢乱动。
    诗云: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这是唱当年东征之苦的歌,因是天子东征,或征东夷,士卒向东所见之山极多,墨家这边在绘制地图的时候,便依着这首渐渐之石,称不其山为劳山,取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一句而用。
    那里又有村落聚落,曾属胶夷,如今也已归化,以铁器贸易粮食,又从琅琊后世日照附近运送粮食,齐国海军覆灭,海上已然成为墨家的通途。
    墨家又以善于攻城而闻名,齐国胶东军团和莒军团都不敢乱动,海军覆灭又不能切断墨家的补给,攻击不其山的墨家营地只怕少了三五万难有成效:齐人斥候也知晓,墨家习流皆是精锐,此时多是接舷战,当年墨家的剑盾备城门之士从陆军中被火枪长矛取代后,多去了习流水师,传承下来,又拒山而守、海运补给,非五倍不能攻。
    如此一来,公造冶便可放心大胆地进入费地,组织这一次对齐军的追击。
    齐人已有败退之相,适的书信也明确地说了:不管田庆是不是庸才,南济水之战后,齐临淄军团一定会返回的。
    公造冶支持适的看法,此时大局已定,墨家的战略目的不论,至少已然胜了七分,他焉能不高兴?
    心里琢磨着只要三五日就可以追击围困齐人的时候,一名传令兵一脸愕然愤怒地跑入帐中,颤抖的双唇抖动许久,才用一种愤懑到极点的语气说道:“齐军北撤……那些逃亡武城的贵族,放火烧了武城,武城万人被屠!”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