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 第三九六章 政行百里谋万域(九)
亲信不明白为什么吴起拿尺子量了量两张图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却也没有问,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如今墨家势如朝阳,不可不察。公提八万魏师,可能夺沛灭墨家义师?”
吴起叹了口气道:“战场上能,可战场下不能。”
亲信不解,吴起道:“我曾言,如遇敌,有六者避之勿疑,不可与战。”
“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甲兵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墨家土地不广,人民却富,人口亦不少。墨家兼爱仁心,上爱其下自无需谈。墨家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尚贤为任,赏罚分明。墨家甲兵之利,以枪炮冠绝天下。墨家据泗水,齐为我敌、楚为我敌,大国必援。”
“此六者,墨家除了土地不广外,其余全有,如何能战?”
“就算能战,墨家的政治与魏不同,把沛地赏赐给封君,沛县却是万民制法,又十五税一,封君见沛地富庶,岂不加税?既不能给予墨家执政时候的生活,又无此精力统御沛县,得到有何用?墨家不绝,假以时日,必以复政。”
“若想全灭墨家,使之不能再起,也只能选择屠灭沛、彭、滕、留等地,鸡犬不留。你岂不闻墨家说,劳作创造财富,土地无人,封君要之何用?那楚国地广数千里,可有封君愿意去那地广人稀之处?”
那亲信茫然,叹息道:“墨家无君无父之辈,不止会守城,如今更会野战,只恐天下君王不安……魏侯难道不会生出屠灭墨家的想法?”
吴起听到无君无父之类的话,仰天大笑,心想墨家无君无父,这天下君子贵族终究要死。墨家的话,是有道理的,世卿贵族没有,墨家一样可以治沛以致民富用足。
可虽说早晚要死,早死和晚死区别却大。
如今天下战国,魏国会为了维护周礼、维护天下世卿贵族的利益,去自己剿灭墨家?楚国就真的那么听话,一致对待阶级敌人?看到魏国在沛县付出十万精锐,却按兵不动不去突袭三晋领地?齐国会那么听话看着魏国势大,看着魏地空虚还不为所动?不报平阴之仇?
让魏国做维护周礼贵族的圣人?哈,谁也不傻,即便都是死,那晚死也比早死强,损自己而让其余敌国强大,这不是魏侯能做出的选择。
况于,世卿贵族们对于墨家的道义不屑一顾,可是游士平民却大为支持,难道要贵族亲自上阵搏杀?
商丘一战,楚人与墨家交战,之后墨家的道义便在楚军中流传,到时候围攻泗上不成结果归国后诸侯士卒皆信墨家之义,也未必不能。
泗上富庶,此时却是一块是非之地,除非周天子重复权威,邀天下魏、韩、赵、齐、燕、楚、宋、卫、鲁、越等诸侯会盟出兵决战泗上,屠灭泗上,可……现在周天子算个屁?若无天子,且无霸主喊出类似当年尊王攘夷的口号,这件事做不成。
而且就算做成了,也不齐心,以墨家现在展现出的实力,真要逼急了跑到楚国去,只怕楚王第二日就会宣告天下支持墨家。
莫说一个出身本土的墨家,便是当年华夷而分的时候,那诸侯还不是引夷狄之兵屠镐京?谁人肯做维护周礼世卿制度的圣人?
如今说这些都没意义,只看谁的拳头大,那仲尼天纵奇才,可惜拳头不大,现如今儒家之名不也式微?天下君王谁人肯信?
吴起也想了一下极端的情况,越想心中越是确信,墨家势力已成,恐怕已经无法剿灭这些无君无父之言了。
区区数年,从五百墨者弄出了三万精锐之师。就算现在各国注意到了,开始紧张了,准备会盟合击了,就算各国的矛盾都消弭了,就算是各国都不想着保存实力背后捅刀子……就算一切都就算,然而墨家已得泗水。
各国会盟再出兵,少说也要三五年后,三五年后,墨家在泗水防御,可有十万步卒,各国想要获胜,少说要出共出八十万。
墨家若是在泗上修上一堆牛阑邑、滕城那样的堡垒,墨家有炮有枪,诸侯无炮无火药,只能慢慢围困啃下来。
八十万诸侯联军,后勤撑得住三年吗?只怕三年后国内粮荒,墨家的思想传播的更快,到时候遍地盗跖。
啃一个堡垒要围一年,不屠灭百姓,诸侯大军一散,墨家瞬间就能再起。屠灭百姓,那泗上之民必然决死反抗,战意极浓,那还怎么打?
围困堡垒,按照牛阑邑一战的状况,两万围三千,一个个堡垒围下去,后勤怎么办?
八十万诸侯联军不能聚在一起,聚在一起那非饿死不可,分散的话,墨家以堡垒固守,集结兵力吃掉一部,又怎么办?
纵然我知兵有才,墨家与我野战未必就能站到便宜,可那些别的蠢货很容易打成越王翳这样的仗,这样的仗来个三五场,谁还有心思啃这硬骨头?早琢磨着背后捅刀子了!
吴起向来瞧不起那些世卿贵族,觉得他们一个个本事不大,只是靠着血统才有如今的地位,从这一点上,墨家的一些道义他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唯一也就是魏斯对他有知遇之恩。
他这种人和世卿贵族不一样,有才能天下之大,哪里都能够扬名,而那些世卿贵族离开了封地一无是处。
是故田子方才说,士可以傲于贵,而贵不能傲于士。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用墨家的话说,不在其阶层,那脑袋就不必为其余阶层的衰败而痛苦。世卿贵族自然不愿意看到平等尚贤,可对于他这种人又凭什么看不惯?
再者,墨家在沛县做的那些事,其实与西河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他正思索着,那亲信问道:“公以为,那鞔之适经此一战,可算得上是天下名将了吗?”
吴起是有资格评价的,他又重新看了看那八张图后,笑道:“鞔之适这一战,不在于他,而在于越王翳太愚蠢。既要说名将,当与天下名将对敌,如我。他若胜我,可算是名将,可他面对的却是越王翳这样的愚将,怎么能够判断他是否可算名将?”
“如一人,高八尺而殴童子,殴而胜之,此人到底能不能打,谁又能知晓?”
“不过……虽不算名将,可也算得上是智将了。”
亲信不解,吴起道:“两军相望,不知其将,将欲相之,其术如何?”
亲信不知,做求教之状,吴起道:“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
“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喧华,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亲信琢磨一阵,吴起指着第三张图道:“此图,越人左翼溃逃,义师右翼却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
“事已至此,越王翳就该清楚,勿与之战,早早收兵才是上策。”
“如此愚钝之将,鞔之适与之对阵,即便获胜,也算不得名将。”
亲信知道吴起素来自傲,但却不自大,自傲有自傲的本事在身。
吴起思索片刻,又道:“不过……越是如此,越能看出义师之强。”
“令行禁止,机动迅捷……天下诸国,能做到这样的,也就是各国那数千精锐。西河武卒或能做到,但恐怕也有不如。”
“我曾言,夫齐阵重而不坚,秦阵散而自斗,楚阵整而不久,燕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
“现而观之,义师阵整且坚,能走且用,实乃强军。强军固守,无需名将,便不能破。这一战就算是鞔之适被流矢所杀,越王翳也不能破义师之阵,这才是可怕之处。”
“只不过遇到了越王翳这样的愚将,以至于鞔之适此战成名,打出了歼灭战。”
“他若遇到我,不会成此威名的!”
亲信急忙道:“公之能,天下皆知。司马穰苴尚不能及。只是若攻为越王,这一战该怎么打?”
吴起却不言语,笑问那亲信道:“你若为越王,现在已经看到了这八张图,又该怎么打?”
那亲信既是亲信,也算是吴起弟子,明知道看过八张图之后再说占了便宜,却还是说道:“我会摊开兵力,拉长阵线,加强两翼的宽度。”
吴起笑问道:“你攻?你守?”
那亲信道:“自然守。”
吴起大笑道:“那你必败。潡水距离滕城二十五里,距离琅琊七百里。你守,墨家为何要攻?二十五里,运送粮草,一日即到。七百里转运稻米,途中耗费之多,你守而不攻,必败。”
那亲信又道:“那就全军向前,维持阵线,阵整而击。”
吴起又大笑道:“你展开兵力,拉长阵线……难道你的步卒变阵,有墨家的骑兵快吗?骑兵迂回侧翼,背后突击,你这么薄的阵线,岂不是一冲即破?”
“再者,你摊开兵力,一旅对一旅,难道是墨家义师的敌手吗?看这图第六张,越人两万中还有君子军,尚不能吃掉整阵坚守的义师六千,你摊开兵力,墨家只要反击,你也必败。”
吴起的手指点了点潡水和左翼的堡垒,说道:“墨家选定的地方与越人决战,正是扬其长而避其短。”
亲信又问:“那我避开此地,围攻墨家其余城邑如何?”
吴起更是笑的上气不接下气道:“墨家守城之术,我尚且怕,你屯兵坚城之下,后勤粮草据此七百里,义师主力尚在,攻城能力之强五日破城,你若这样做,败的更快!”
亲信连声问道:“以公之见,难道越人必败?”
吴起摇头道:“不是必败。胜败也要看对方将帅是否犯错。只是越人一开始的战术就不对,所以没有胜的可能。让我来打,至少能做到不败,但想要吞掉义师,也需要鞔之适犯错。”
说罢,他拿出直尺,点了点墨家义师的右翼道:“墨家以堡垒和潡水为撑点,想要获胜,就需要让墨家变两个撑点为一个撑点。”
“我可以引诱义师的右翼继续向前,做出全军欲退的态势。若是他不追击,那么我可以退出战场。”
“若他追击,右翼离开潡水的掩护,侧翼暴露,我以君子军突袭侧翼,义师右翼便会溃败。再者,右翼若追击,战线前移,墨家的骑兵和这两个旅需要移动的距离就更远,留给我吃掉他右翼的时间也就越长。”
吴起侃侃而谈,分析了一番,若是义师第七旅的旅帅也在这里,必要震惊。这个被适称之为天下知兵第一人的想法,竟然和阵前六指所说的越人唯一获胜的可能并无二致。
那亲信想了一下,终于问道:“可您既说,那鞔之适是‘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的智将,他若不准追击怎么办呢?”
吴起大笑道:“他若不追,我能如何?鸣金收兵呗。可他没有全歼我,甚至我损失不大,那你说他还能算是名将吗?所以我说,他这一战,不是源于他有多强,而源于义师之强,源于越王翳是愚将。”
亲信忍不住问道:“可您刚刚说,琅琊据此七百里而滕据此二十五里,避而不战,越人不败而败。”
吴起拍案感叹道:“正是如此。正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谋者无赫赫之名!越人不得不出兵,就注定了失败,只是若避战而逃,鞔之适就不会有此赫赫之名,可墨家依旧是获胜了。”
“墨家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行政、制度、道义、军制、兵工、练兵、大略、大势……在战场之外他们已经胜了。只不过愚钝的翳成就了鞔之适成名的机会。如今我们在此与楚对峙,这也算是墨家敢打这一仗的原因,连这一点都算到了,如何不胜?”
那亲信似懂非懂,又问道:“若公在鞔之适的位上,这一战又能打成什么样?”
吴起哈哈大笑道:“打成什么样?以两万七千对阵五万,全歼敌军,自损两千,就是我来打,又能打成什么样?只不过墨家义师再少五千,我还能胜,就是不知道他鞔之适能不能获胜了。”
吴起叹息一声道:“你们只看到战场厮杀,眼界太小。名将不名将,意气之辞。”
“若将眼界放于淮北泗上,墨家自此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主动进攻就能主动进攻,泗上淮北自此不归越人,攻守之势易矣。”
“若将眼界放于天下,这一战可谓:步兵之兴、骑兵之曙、车兵之末、贵卿之冢。可惜世人又有几人能看透?”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