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夫 - 第十节 战长安(二)
长安城下,张浚尚在与完颜娄室僵持。
刘子羽道:“虏酋畏惧不出,如之奈何?唯有打造器械,强行攻城。”
张浚曰:“不可。夫战者,当投战书约日会战。”乃遣使投书。
金人不报书,凡数往,浚大书於榜曰:“有能生致娄室孛堇者,虽白衣亦授节度使,赏银绢皆万计。”
完颜娄室在城头与官军对垒,榜其军曰:“有能生致张浚者赏驴一头布一匹。”
张浚以娄室为怯。且曰:“吾破虏必矣。”刘子羽有请以妇人巾帼之服遗娄室,张浚从之。
妇人巾帼送入长安城,金兵诸将皆大怒,完颜娄室哈哈大笑:“大头巾技穷。”乃选取辔头马鞍一副,让汉官写上“吾骑张浚”四个字,送还给宋军。
张浚本在等待完颜娄室大怒出战的消息,见到金兵送了个托盘来,洋洋得意的揭开盖在托盘上的布,发现自己被完颜娄室比作坐骑,大怒,抽出剑来将马鞍斩个稀烂。
就在张浚与完颜娄室斗嘴的时候,完颜讹里朵已屯军洛水之畔;完颜兀术也由洛阳西进,与讹里朵在下邽,即富平以北以北六十里地的地方会师。
“宣判,富平乃吾等粮草所集也,万万不可丢失。”何止是富平,从富平到长安,诸路乡民输运粮草锱重者络绎於道路,至军则绕寨安泊。每州县自为小寨以车马为卫,十十五五相连不断。每个路段都可能被金兵截杀。
张浚皱着眉,坐在大案后方,一动不动,良久,刘子羽才小心的叫道:“宣判,宣判。”
张浚回过神来,仿佛问刘子羽,又仿佛是自言自语:“退兵何如?”
“宣判,此时退兵,被金贼沿路截杀,如何是好?何况,宣判与那曲端还有军令状在。”
听到曲端两个字,张浚眉头一皱,故作大度的笑了起来:“军令状……不过是一时戏言,又岂可与大军生死相较?这样吧,击鼓聚将。不,子羽,你去将刘家兄弟,还有赵哲找来。”
不一会儿,五员将领都到了。张浚给刘子羽使了个眼色,刘子羽大致介绍了下形势:长安的完颜娄室龟缩不出,完颜讹里朵带来了一点小困扰。
完颜讹里朵与完颜兀术汇合的消息是吴璘带回来的,故而诸将都有点心理准备,并没有太过惊讶。
张浚道:“刘都统制,有何高见呀?”
刘锡道:“末将以为,金贼从下邽袭来,而我军是一字长蛇阵,容易被金贼各个击破。眼下无非两策:我军从长安城下撤走,回到富平;或将富平的辎重粮草搬来长安城下。”
刘锡说是两策,实际只有一策,富平的辎重粮草积累了小半年,怎么可以随着大军一下子搬到长安城下来,因而只有撤军。
张浚看了看其他的将领,人人都流露出赞同之色,张浚痛心疾首:“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我等就这样撤走,士卒定然寒心,恢复长安,直薄燕云的大计,便遥遥无期了。”
张浚话锋一转,昂扬道:“区区完颜讹里朵而已,吾当遣一支奇兵,阻击之,则长安无后顾之忧。不知哪位将军愿担此任。”
刘锜抬起头来,抱拳道:“末将愿往。”
“真乃将门虎子。”张浚赞叹道,“你就引泾源军本部前去吧。”
吴玠闻言,要说什么,突然发现刘锡对自己使眼色,便忍住了。
张浚又下令道:“赵哲听令。”
张浚让赵哲将沿途的粮队收拢,安置在长安城下的大营后方,下令永兴、熙河二军不在装模作样的围城,而是呆在营房中,保存体力,等待与索虏的决战。
完颜娄室也侦查到了宋军的变化,他登上城墙,瞭望着宋军的营房,笑道:“人虽多,营壁不固,千疮万孔,极易破耳。”
张浚又遣人下战书,完颜娄室还是不搭理。
且说刘锜率军回到富平,第二天,富平城中出来了一支骑兵,偃旗息鼓,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过了白水河。
引军的将军身长九尺、腰带十围,贯甲跨马,横放铁枪。却不是刘锜是谁?
他奉张浚的军令,偷袭富平以北六十里的金兵。他留下部将守城,自己亲自带领骑兵出发。
至于怎生混过金兵的沿线营盘,说起来简单,不外乎两个要点。第一,伪装,穿金兵盔甲、打金兵旗帜,扮作金兵的模样。第二,化整为零,三千人分作三队,多的近千,少的数百,根据细作绘制的地图,由乡导带着避开金兵严密防守的所在,专走小道,穿插潜行。
灰蒙蒙的暮色,遮掩了远山近水。若论河西的繁华,首讲关中平原,过了白水河,再往北,就逐渐靠近黄土弥漫的鄜延路。
鄜延路为延州和鄜州,南和永兴路京兆府八水绕长安相比,更显出西北的荒凉与无情。这些地方的番人很多,西夏人和各色杂胡迁居宋境的,多在此地居住。每逢春夏,每逢春夏,芳草郁郁,牛羊成群。。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放眼远望,风吹草低见牛羊。河西之地,民风剽悍而粗犷,不止男子善骑,许多的女人也马术出众。战乱未起的时候,常有男女纵马加鞭,驰骋原野。
刘锜曾经听军中河西老卒讲过,太平盛世的使节,在河西,旅人远行,甚至不需要随身携带干粮,逢人居可直入其室,主人必进鸡黍或屠豚,备刍豆以饲马骡,而根本不问客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客人临走了,分文不取。
很有古风。叫人闻听之下,悠然神往。可惜如今战火连天,往日的景象不复再现了。
刘锜策马秋风中。为隐藏行踪,他们没有打火把,完全凭借向导对地形的熟悉,可以说睁眼瞎也似的行军。
三千人分作了数股,他带的这一队人数最少,七百多人,全是刘仲武留下的亲兵,分给他们兄弟几人,刘锡爱护九弟,把自己的亲卫队这一次也交给了刘锜。
长长的队列,前后紧跟,人马无声,便如条长蛇,默默无息地穿行在夜雾之中。有军官殿后,防止士卒掉队。天黑有雾,一旦掉队,很难重归建制。
到目前为止,他们行进的还算顺利,静默无声行进了十几里,尚且没遇到一支金兵的巡逻。不过刘锜不敢掉以轻心,他深知责任重大,轻轻安抚着不安的坐骑,他小声问乡导:“索虏的第一道防线,离咱还有多远?”
暮色里看不清远方,向导就近辨别周边景物,回答道:“大约十七八里上下,有个村子,驻扎了索虏的两营步卒。小人晓得条小路,可以绕过去,那里虽也有索虏看守,不过人数不多。就是道路崎岖了些。”
刘锜出军前,张浚特地拨给了他许多百岔铁蹄马之类,擅长跋山涉水的,道路崎岖些倒是不怕。就是如何不动声色地杀了看守小路入口的金兵,有些麻烦。
不过,他好歹从军多年,类似的小规模突袭战打过不少,有经验。当下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过来两三个勇猛将校,吩咐挑选精锐老卒,由向导领着,先摸过去外部包围,随后渗透潜杀,如此这般,为大部队开路。
根据细作的探查,金兵各营间,彼此一日早晚两报。也就是说,杀了这股看守小路的金兵后,驻扎在前方村中的金兵,会在明日清晨得知消息。他们或许不会追击,但肯定会上报后方,不过有了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差,到那时候,刘锜早就不知奔驰出多远了。
金兵防线甚长,即便他们定然会因此加强防御,但趁着暮色,还是有可趁之隙的。唯一的麻烦,就是会提前警备,刘锜经年宿将,自有对策应付。他与其它几股军马约定了会师之期,按他目前的行军速度,一定要在天亮前赶到才行。
他望望天色,却有别的担忧:“天要是亮了,不好混过去。”此时已经过了半夜,不及前几天浓了。他下了决定:“全军提速,小心脚下。宁愿在下邽营盘外多呆几个时辰,也不能因了看不清道理失约晚到。”
“我军深入敌人腹地,速度太快的话,不好隐藏,需得小心暴露。”
“全军随时备战;加派前边斥候的人手,扩大警戒范围,多散出五里便是。”刘锜毫不犹豫,他心意已决。军法失期当斩,砍头小事儿,不过一死而已;倘若误了破敌的大事,万死难赎其罪。
雾掩河西,夜色沉沉。
刘锜军令一下,三军行动。绕过前边村子,折入山林小道。数百人偃伏其外,潜行入金兵哨卡的老卒,猫着腰,落足无声,寒的短刀,穿透敌人的咽喉骨,金兵士卒悄然倒地,鲜血如喷泉般瞬时染红了灰雾。
刘锜轻易的解决了金兵的第一个哨营,带领大队继续前进。他不由得想起出发之前,自己对三路人马的安排。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