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藩王 - 第八十五章 辽饷开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皇帝心中冷笑,这些文官又惦记上自己的内帑了。那内帑是和文官吵了多少年架,靠着一点一滴的矿税才积攒的,倒是真拿出了一百万两用于山東赈灾,结果分到灾民手中的不到二十万两!真要是拿了内帑拨款,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绝不能再动用内帑!
    这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收到了万历皇帝递过来的条子,他只微微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诸位臣工,可不要忘了今年新增加的盐税!”
    “咳咳咳……”
    正在盯着万历看的户部尚书李汝华轻咳了几声,对着万历皇帝说道:
    “陛下,大明的贤臣兢兢业业,清正廉明,多少年没涨过俸禄了,臣等是希望陛下能将那点微薄的盐税涨些俸禄……”
    “今日所议之事乃是支出和预算,不要议哪些没用的!”王安提高了声调说道。
    虽说王安和外面的大臣私教不错,但是此时若真让大臣把议题带偏了,回去肯定死翘翘。
    王安带着怒气说道:“户部还是把今年多收的盐税报一报吧”
    户部尚书李汝华有从怀中掏出了奏章,说道:
    “今年在户部臣工的齐心协力下改盐税,截至目前众盐商共多缴纳了一百五十万两,还要刨去皇孙所需的一万五千两”
    户部尚书李汝华轻轻几句话,把盐税功劳揽入户部,又抨击了截留盐税的皇孙。
    王安道:“这么说亏空只剩五十万两,户部有没有其他办法凑一凑?”
    户部尚书李汝华擦了擦刚冒出的冷汗,刚才自己瞒报增加的盐税,想必已经触怒了万历皇帝,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提内帑的事情了。
    户部、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尚书纷纷再次看向了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方从哲。
    方从哲闭了一下眼睛,仰天一声叹息,出列跪下朝万历皇帝说道:
    “臣等一致商议,恳请加征辽饷!”
    后面的大臣一同出列齐齐的跪在万历皇帝面前。
    万历四十六年,为补明年的亏空,朝廷决定加征辽饷,每亩地多征收三厘,能共计征收六十七万两,比原本时空少征收一百三十三万两。
    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刑部尚书李志、吏部尚书赵焕、工部尚书林如楚的注视下,礼部尚书唯一的内阁大学士方从哲在草拟奏章签了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拿起案上的朱笔在票拟上工整地批了“照准”两个朱红大字。
    辽饷开征了。
    第二日起,外面传闻万历皇帝不顾忠臣劝阻,执意开征辽饷,独相方从哲不顾众臣反对草拟了辽饷议案……
    ……
    “什么?开征辽饷了?”
    朱由楫得知辽饷的事,已经是第二天,他拿着王承恩带来辽饷的详细资料仔细观看。
    王承恩道:“殿下不必为了百姓担忧,这辽饷虽说要征收六十万两,但是三厘的税率平均下来不过每亩十几文钱。再说这辽饷不过是权宜之计,等明年盐税补齐,这辽饷也要停的”
    朱由楫看了看王承恩,说道:
    “停辽饷?文官怎么可能同意!你拿的这个我看了,六十多万两辽饷均摊到每亩地表面上是十几文钱,问题是大明有多少土地是不交税的?再加上下面的各级官员大肆搜刮,最终加的赋税全要超额落在普通百姓身上!”
    王承恩只知道听命令办差,从没想到如此多,也暗暗吃惊。
    朱由楫又喃喃的补充道:“除非增加商业税”
    辽饷的开征,让朱由楫有些不安,加税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开始,很少有终结。不但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更会损害朝廷特别是皇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因为下面的官吏肯定超额收税,并且把锅甩给皇帝。
    “殿下,是否有烦心事?可否与贫道说一说?”
    朱由楫不知不觉来到了京师道观,正遇见明空道长
    也就朱由楫请来的老道士。
    这个明空道长年过古稀,但是精神头十足,平时带着京师道观的学生们练习武艺,朱由楫索性给学生们开了一门格斗课。这个空明道长为人和善,不死板,平日里主动给学生讲华夷之辩,让朱由楫很是尊敬。
    朱由楫便把征收辽饷的情况向空明道长仔细诉说了。
    空明道长听完关于辽饷的事,笑了笑说道:
    “殿下,开征辽饷是大事,贫道无法去更改,但是关于皇家声望的事,贫道还是能出些微薄之力的”
    朱由楫大喜道:“道长此话当真,不知道长有何方法?”
    空明说道:“贫道游历四方多年,结交了很多奇人异士,其中就包括算命先生和那天桥说书的,只要殿下同意,贫道这就找他们帮忙”
    朱由楫道:“算命先生?说书的?”
    空明笑着说道:“殿下不要小瞧这些游走于街头巷尾之人,他们有时也能成大事!”
    朱由楫道:“既然这样,就劳烦空明道长了,道长需要多少银子只管向陈德元申请便是”
    土豪朱由楫大手一挥,直接批给空明道长一千两纹银,当然,这一千两只是初期的经费,到底要不要追加预算,还要看空明道长的能力。
    几天之后,朱由楫带着方正化乔庄一番跑到了茶楼听书。
    在万历末期,经济的繁荣发展极大刺激了普通百姓的消费,一般人家无法向富商巨贾那样请人到家中表演各种娱乐,但是花上个几文钱到茶馆听听评书还是能接受的,而对这种“粗鄙”的茶馆,大多数士绅骚客们是不屑的。
    今天这茶馆里面评书先生讲的是岳飞传,精彩的剧情不时传来看客的叫好声。
    就在讲完一章休息时,说书先生忽然开口道:“诸位,可听说过朝廷要加税否?”
    下面的不少听书的百姓也是京师周围务农的,应和道:“可不听说了,老百姓一年辛苦才能赚几文钱,朝廷又要……,唉,听那放贷的士绅们说还是皇上和太监们鼓捣的加税!”
    说书先生笑着说道:
    “非也,非也,这加的税叫辽饷,明明是朝中大臣要求加的,在圣天子和公公们的力争下,才给降到每亩三厘!”
    一些百姓说道:“三厘?那岂不是一亩地才加十几文钱?”
    说书先生道:“确实如此,但是下面的官老爷们到底收多少,谁也不知道了!”
    接着传来一阵议论的嗡嗡声。
    那说书先生又道:“要说天底下最关心来百姓死活的,还是圣天子和皇三孙那,诸位难道没听说皇三孙在京师外收留了数千流民百姓,就连不能干活的小孩子都给了口饭吃”
    “哎呀,听说了,那些流民也挺可怜的,还是皇三孙心好”看客们纷纷附和道。
    “我还听说皇三孙开了个叫农社的钱庄,专门给种地的老百姓放贷,利息才一分!”
    “什么?才一分利?那帮士绅老爷放的贷最少也要三分,还不上还要利滚利!真有一分利放贷这等好事?要是借农社的钱,明年岂不是能多攒点银子了?”
    朱由楫连续暗访了几个说书先生和算命先生,发现他们统统在找机会夸赞皇三孙,并且还宣传农社放贷和地瓜种植的好处。
    这种情况让朱由楫好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那就是抓住普通百姓的心!
    当然,更要为百姓牟利!
    士绅可以奢靡成风,也可以肆意压榨百姓,真要是变了天无非就是换个“主子”。
    但是皇家不能!百姓是帝国的根本,要想保住朱家皇室,必须获得百姓的支持,想必这也是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的初衷。
    既然自己这个小小的皇孙无法打败这个士绅阶级,那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