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梦界 - 164章 流民中的那点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煜他们往挤到前面,往那里一站,这在人群中就比较显眼了。因为他们这一伙人就穿着打扮上看就就显出独特感来,兼且有不少人都是穿着澄明瓦亮的铠甲来的,再加上一手抄着凶悍的家伙式,怎么看都和现在还是破衣烂衫的流民人群格格不入。
    正在陪着那群老者说话的张雄也看到了李煜他们的到来。便向老者们用手虚指了一下李煜所在的方向,同时在说着什么。
    那群老者听了张雄的话,面上的表情都变的很激动的样子,也同时向李煜这边张望。有个像是领头的老者向张雄说了什么,估计是要张雄引荐的话,就见张雄点了点头,便带着那群人向李煜走来。
    约隔着十步远,人群停下脚步,只张雄一个人来到李煜的身边,先向李煜躬身施礼,然后道:殿下,流民群中的长者们听说殿下来了,都想过来拜见殿下,以感谢殿下对他们这些流民的救护恩德。不知殿下可要接见。
    李煜笑道:张司马你都把人带到面前来了,我还能拒绝么。若是不见怕是有人会说我这个皇孙真是好大的架子,连百姓都不放在眼中,要知道官府和百姓之间可是舟和水的关系啊。我怎么能冒这天下之大不违而为之呢。
    张雄被李煜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乡老们的心意他也不好回绝。报都报了,既然李煜这边不反对,他便要转身去叫乡老们过来了。
    刚要转身,又被李煜叫住,李煜道:不是说你过来,有什么事要处理么,事情都处理完了?可周围怎还有如此之多的人在围观呢。
    经李煜这一问,张雄便道出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这五万多人来自与中原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为了躲避战争而逃离家园的沧州、冀州、德州、贝州等地的百姓,也有来自恽州、博州、齐州因为黄河决堤而无家可归的百姓。这些来自一片广阔地域的百姓们携家带口的一路南下,由开始的分散逃难最后汇聚成了五万人的队伍,才被害怕境內受到冲击的海州官府派兵拦截在边境地。
    既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人数又众多,一路上难免会发生很多的矛盾,甚至会有两个来自不同村子的人,只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聚众斗殴的流血事件。
    大家都是逃难的,不互相扶持帮助就已经增加了生存的难度了,现在还时不时的互相攻击,算计。年轻的欺负年老弱小的,强壮的欺负瘦弱的,男人欺负女人,若这种风气若在人群中盛行,人们就将会自相残杀而死。
    更何况还有更可怕的饥饿和疾病更是在每时每刻的夺取着逃难人们的性命。
    意识到不对的人群中的长者们,便聚集起来商议,临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如长老会形式的机构,用来约束人群,组织互帮互助,禁止互相欺压和抢夺。如此才把大多数人平安的带到了南唐的边境。
    本来被南唐官府挡在边境好长时间,虽然也有开粥棚,来赈济流民。但是这些离家的百姓最迫切需要的却是真正的能够在一块地域安顿下来,边境毕竟也不安全,也有成群的匪徒出没,更有人担心会有契丹兵会出现在身后打草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安稳的情绪逐渐在这些流民中扩散,其中更有许多有用心之人在推波助澜,传播流言。
    就在长老会们将要压制不住这股风潮,害怕将有事端起,准备带着还听他们话的大多数人向西继续逃难的时候。李煜来到了海州,决定收纳流民吗,也将流民们全都放到了海州城边。
    居无定所的人群只要看到了城池心中便会安定下来,更何况这些流民们还看到了南唐官府整车的往他们的安置地拉粮食,直到粮袋都堆的老高了,看那数量,估摸着足够他们这些人吃好长时间的。
    当然,被安顿下来的流民中,除了想在南唐安安静静的做一个顺民的主流想法外,也不乏别的声音的。
    其中就有那么一股人,他们原来都是天威军中的士兵。别误会这个天威军可不是李煜组建的天威军,更不是南唐禁军中的那支天威军。这个天威军本是后晋的现任皇帝石重贵为了能够多征兵来与契丹人作战,而强征的壮丁,命名为天威军,算是乡兵。
    可是由于没有专人指挥和经费的支持,这支天威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训练不到位,缺乏组织性,武器装备破旧,作战能力极弱。他们大多数连土匪的战斗力都赶不上,更别说去跟契丹铁骑作战了,纯是给契丹人送俘虏呢。
    所以最后石重贵干脆解散了天威军,当然作为弥补又在百姓头上压榨了一大笔的出丁钱。
    这些被解散回家的天威军士兵,军纪没学到,倒是学得了一身的兵油子气。回到家后,他们中多数人却不再愿意像原来一样老老实实的去做一个种田的农民了。
    胆子大的开始据啸山林,要趁这乱世,官府管不到的时候占山为王,过上逍遥自在,无法无天的日子。另一些胆子小的,就整日的在乡里游手好闲,成了一帮只会好勇斗狠的帮派闲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混子。
    这五万流民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混混,而一路上,流民中发生的暴利事件,也大多数都是由他们这些人而引发的。平时就是靠着欺负乡里而存活的人,现在这种境况当然也是做不了好人的,真正能够行侠仗义的人物在21世纪的现代少,在古代更是少,而在这些目不识丁的闲人混混中是少之又少了。
    就说李煜眼前的这群混混吧,随着张雄的指向,李煜看清了原来跟老者们对峙的另一群人。
    这些人,年纪都比较轻,人数能有个两三百号吧。大多光着膀子,个个身上都刺着花绣,也就是纹身,满胳膊满脖子都是的。再看看他们的神色,个个都看似面目不善的狠样子,流里流气,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个顶个的硬汉。
    李煜光看着就不喜欢,心道自己的手下林仁肇虽然也是文了满身的虎纹,但那属于行为艺术,跟眼前的这些小瘪三靠着纹身吓唬老实人能一样么。人家林虎子敢跟契丹人动刀片子,这些人又敢么?看到契丹骑兵还不都吓的尿裤子啊。
    继续听张雄的介绍。这些流民中当过几天乡兵的混混们,虽然也是逃难来的,可是他们却是并不安分。一来平时习惯了游荡乡里,二来大多都是光棍一个人,无牵无挂的,行事也少了很多的顾忌。
    当流民群被阻拦在边境线上时,这些人就有要提议裹挟人群去占山为王,想劫掠边境一带来自存。
    而就在李煜命令放开边境,引流民入海州安置后,这些人又把主意打到利用流民本身的人多优势,来向海州官府要挟,要求给予流民自治权。
    那直接意思就是要南唐官府在海州境内帮流民们组建另一个新城,而城中的军政大权都要由流民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掌控,所为的德高望重也就是他们这些混混了。
    当这些青皮混混们将自己的想法通知到在这群流民中比较有威信的乡老团,要求乡老们领着其他人跟着他们配合向南唐官府提要求,还说若是南唐官府不同意,便要闹出点动静出来。
    反正在他们的眼里,南唐在这海州一带就那么点小兵,而且看着军容,也不比他们这些曾经的乡兵油子强多少。关键据有心人在被拦在边境时多日的观察,南唐在海州的军兵人数也不多。若是有这一起逃难的五万人撑腰,他们威胁南唐官府的计划还是有很高的可能性成功的。
    当然若是南唐官府不答应,派兵镇压,这里有五万人,足够与南唐官军周旋的,反正他们打定的主意就是不行就跑,这边境地有的是连绵的大山来给他们安身的。
    当乡老们听到这些愣头青年的提议,都不由的大声的训斥。告诫他们自己这些人都是身家清白的百姓,背井离乡到这里安身,乃是因为受到了天灾人祸,迫不得已。现在南唐官府愿意接受他们这些人,供给吃食,虽听说,今后是要以工代赈的,但是能够这样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况且自己这些人本就是勤劳的农民,平时在老家就是靠干农活才有收成有吃饭的,也不怕做事,哪里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威胁官府,那就是造反啊,自古造反的事都是要有许多人掉脑袋的,现在有饭吃的情况下谁还愿意造反啊。
    乡老们与混混们争执不下,乡老一方是人多,但多是年老体弱,或胆小怕事的。混混一方人虽然占少数,耐不住一个个年轻体壮,且做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只管乱吼乱叫,有的手上还抄着不知哪里找来的木棍,在那胡乱比划,竟然势头压过了人多的一方。
    这时有人及时报告给了张雄流民中出现的这个状况,张雄便过来探看。刚刚他便将两方暂时分开,正安抚了乡老并了解情况,后面李煜就跟来了。
    听完了张雄竹筒倒豆子般的解说,李煜心中也了然。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这些混子任哪个时代都会存在,对社会影响也有大有小,后世的一部电影古惑仔不就影响了好几代年轻人不成熟的世界观么。
    在五代这个没有那么强大的传媒力量的时代,这种不误正业的思想也只属于小众,真正的主流还是大义的天、地、君、亲、师等观念。就算最后吴承恩借一部水浒,将替天行道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最后不都诏安了,还是回到了大义的轨道上。
    当然李煜眼前的这群青皮混子的高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替天行道上,顶多也就是如你瞅啥的,那种靠欺负良善的伪争强好胜,才获得存在感的层次罢了。
    对待他们李煜可用不着客气,不过也没有立即命人下杀手将他们就地正法了,而是笑盈盈的走到了那些青皮的地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