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1977 - 第六十三章,意想不到的采访续
“对,就是你的采访”,曹景行肯定的答道,“袁老师还交待了,采访的主题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你好好想想,提前做个准备”。
姜斌还是有些惊讶的,上辈子这句口号是有很大威力的,可这一辈子他不一样啊,没想到依然还是创造了不小的波澜。
他还真的得好好准备准备,说不定这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1978年的夏天,没有那么多重工业的包围,京城的空气中似乎还透着一些甜香。
周日早上,吃过早饭的姜斌,依约来到校报办公室。
清大的校报还是非常有历史的部门,自1926年创办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还是沉淀了不少的底蕴的。
他不仅是清大校园内发布新闻布告的工具,更多也参与者历史的变迁,演绎着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从1927年国学院解体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到1937年西南联合大学的千里迁徙;……………到1977年高考800名新生入学……与隔壁“燕大”的浪漫与激情不同,清大的每一个故事都不天真烂漫,每一步发展都饱含艰辛,“爱国”和“奉献”始终是清大精神中高唱的主旋律。
最近,刚刚又恢复了不少学术的内容,包括机械、化学、物理、电子……等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也是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学术方向,这些也正是姜斌最近非常关注的。
办公室电教一楼的角落,光线不是很好,姜斌轻轻的敲响木门。
开门的是个20多岁的漂亮女孩,身上穿着的确娘衬衣,利索的短发,显得非常干练,正是昨天还很苦恼的朱晓敏,两眼闪闪有光,看着姜斌不大确定的问道,“你找谁?”
“这是校报编辑室吧?我是一年级计算机专业的姜斌,”姜斌声音清亮的说道,“袁梅老师让我过来的,这会儿没打扰吧”。
“啊,原来是姜斌同学,快请进”,朱晓敏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右手,道,“我是机械二年级的朱晓敏,很高兴认识你”。
姜斌也是礼貌的伸出手去,握了握,很是滑腻。
自我介绍完毕,又领着姜斌见了屋里的另两位同学,男生是赵奇志,另一位女生叫杨芳。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分别落座。
姜斌习惯的打量了一下编辑室四周。
昏暗,狭窄。
几平方的地方,摆着两张办公桌,摆满了各种文件资料,整理的紧紧有条。
朱晓敏显然对眼前的男生很感兴趣,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十八岁的脸,清秀,干净,纯粹。鼻梁高挺,眼眸透澈,行为举止有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稳重。
“姜斌同学,你好,知道今天邀请你来的目的吧?”朱晓敏开门见山的问道。
“袁老师已经跟我说过了,是关于班级大讨论的采访”,姜斌微笑着答道。
“那就好,我们是想做一个关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采访,那就现在开始?”,朱晓敏征求的问道。
“可以”。
没有那没多的花里胡哨,直接开始,不像后世的采访,就差把稿子写好给被采访人念了,明显失去了采访的真意。
旁边的两位同学,也是坐在凳子上做好了笔录的准备。
“这句口号实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如何缘起的?”,朱晓敏的这个问题,有些明知故问,这不是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上让讨论的嘛,还用问。
其实,姜斌理解朱晓敏的意思,要突出学校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嘛,那不张嘴就来,装模做样的斟酌道,“学校每周都会安排时间,让我们进行自由的讨论,去探索新青年在新时代下的责任……”
姜斌不仅捧出了学校的引导作用,而且把老师的参与和鼓励一股脑的都给倒了出来。
经过这么多年,套话空话听得太多,朱晓敏已经有些麻木,虽然笔不停歇的记录着,但是对着这些没有营养的话,并没有多么的感兴趣。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我做起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舍我其谁”;那么从现在做起呢,我觉得就是“更待何时”。我个人理解,从我做起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从现在开始就是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姜斌的回答让朱晓敏眼前一亮,这才是她想要的核心,也是她想要的精神内核所在。
“继续说……”
“这个口号,没有说要做什么。力学告诉我们,一个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是第一位重要的。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做什么?就是做正确的事情、做对的事情。从现在做起,则意味着什么时候都不会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上辈子,经过我组织多年的熏陶,吹牛逼,姜斌那是谁也不怕的,从过去到未来,过去不敢说第一,未来肯定是能吹成第一的。
一阵天花乱坠,包括朱晓敏在内的三位同学很是开心。
姜斌同学总结的非常到位,都不用他们提炼,稍稍润色就可以见报了。
朱晓敏经常在家里跟老爷子讨论当下的学生,应该怎么去服务国家,老爷子给的建议也是让学生“不要争论,踏实去做”。
倒是跟眼前姜斌的观点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说姜斌想得更远,想得更深入,倒是让她刮目相看。
一个小时,转眼过去,校报的三人心满意足的收好记录的本子,感谢姜斌能够接受采访。
姜斌抿了一口,杨芳递过来的茶水,心想,“就这?我还可以吹的……,至少还能再来两小时”。
不过,这都不重要,姜斌临走之前,掏出自己写的小文章,递给了朱晓敏,道,“这是我关于国内计算机研制方向的小文章,希望能投到学术版……”。
计算机领域的小发明小创造,姜斌心中早有了规划,只是时机不成熟而已,他以后肯定是要做的。
国家的计算机研制方向,才是他最为关注的,后世在错误地方向上走了十年,是时候有些不同的建议了。
之前,他也跟学校的老师旁敲侧击过,可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人微言轻被人忽视是肯定的。
ps:本想慢悠悠的写,但再这么下去,就估摸没人看了,下面争取加快节奏。谢谢大家支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