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城镇中心 - 第一百六十章 唐侯李旭(四千字大章)
延安城中,知府衙门二衙的大堂之中,李旭正召集谭纶和手下诸将议事。
今天议事的主题就是接下来的一些安排布置。
李旭高坐知府的位置上,谭纶坐在他左手边,其余诸将分坐两侧。
延安府现在等于落在了李旭手中,虽然目前府城南边的几个县还在秦军手中,但是基本上每个县只有几百个县兵守着。
这些县兵最会见风使舵,平日里最多是吓唬欺负一下老百姓,真有军队过去都不用打就直接巴巴地给你把城门打开了。
还有另外几个县虽然还在高胡子的人手里,但是高胡子自己都被李旭给捉了,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根本不值一提,随便派一支军队过去吓唬一下肯定就弃城跑路了。
所以,今天议事的重点就是如何让延安府尽快的恢复社会秩序,毕竟这里已经算是李旭的底盘了。
延安府虽然属于黄土高坡,本就是从蒙古高原吹过来的黄沙堆积形成的高原,又被黄河水以及黄河的之流冲刷切割的支离破碎。
易旱少雨,地形千沟万壑的,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可耕作的土地实在很少。
跟富饶的关中自然是无法比,但是比起自然环境更恶劣的榆林府来又好了许多。
榆林自古以来就是戍边之地,光听听榆林府下辖的那些县名就可见一斑。
延边、定边、靖边……
有一句广为流传,描述戍边将士的悲惨情景的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里的无定河就在榆林府定边县,是古代中原王朝跟游牧民族的国境线。
原本的历史上,延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是新中国的革命圣地,那群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就是在延安这块土地上运筹帷幄,领导中国革命,最终解放全国,缔造了崭新的中国。
所以这里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的革命圣地,李旭前世的时候还去过延安市王家坪革命旧址去参观过,瞻仰过几位伟人当年的旧居和办公场所。
除了作为革命圣地出名之外,延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地方就是这里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所在地。
黄帝陵就在延安府的黄陵县,每年清明时节海内外华人都会齐聚黄陵县,举办盛大的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皇帝的仪式。
虽然延安府的耕作环境比较差,但是却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地方,那就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煤矿、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储量都很可观,著名的延长油田就在延安。
煤矿储量更是丰富,以前国家没有将煤矿收归国有的时候,延安的煤老板都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据说西京城北边的各种高档楼盘都被延安和榆林人都给包圆了。
煤矿让许多秦省北部的人发了财,这些人发财之后都热衷于用用书包或者旅行包装着满满一包的现金来西京城消费购物或者置业,就是不喜欢刷卡。
李旭就亲眼见识过一回。
他又一次在西京城里坐出租车,半路上司机又捎了两个拼车的小伙子。
两个小伙子看着穿着挺朴实的,抱着一个书包,鼓鼓囊囊的。
司机问去哪里,小伙子说是去西部车城看车。
司机来了兴趣,就跟人聊了起来,顺嘴就问小伙子想买什么样的车,小伙子憨憨一笑,把书包拉链打开,露出满满一书包的一沓一沓的百元大钞,说就买一辆这些钱能买下的就行。
李旭和司机当时都不说话了,吃惊的同时又羡慕的不行。
除了资源丰富之外,延安府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也是一个军事重镇。
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从延安府起家最后流转天下,推翻大明的。
所以延安府又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称。
所以,李旭还是打算好好经营延安府的,把延安府经营成自己日后统一天下的根据地。
思绪流转,李旭忽然笑了起来。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原本的历史上共和国的缔造者们从延安走出去,现在换了一个时空,自己以后也要从这里走出去,也许冥冥之中还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
看到李旭忽然笑了起来,谭纶和诸将都看了过来。
李旭摆摆手,示意谭纶先说。
延安府以后肯定还是要由谭纶来负责经营的,李旭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得继续在秦国官场上混着当二五仔。
所以主要的工作还是要谭纶来拟定,自己最多是听听提点意见和建议,最后拍板就行。
老板嘛,就是老是拍板的那个人。
事必躬亲会累死人的,造反是为了活的更舒服,而不是想要当劳模的。
谭纶也不客气,捧着面前一沓信笺说了起来。
先说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延安府的人口被高胡子贼军祸害的减少许多。
目前虽然还没办法具体统计到底损失了多少人口,但是肉眼可见的是大量的农田荒芜,许多房屋田舍空无一人,就连延安城里的百姓都没剩下多少了。
许多百姓要么躲进山里去避祸,要么被贼军给裹挟从贼,要么就是当了难民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当然还有很多被贼军所杀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死亡的。
作为根据地,没有人口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就要先想办法把这些躲进山里的百姓给弄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到家园,安居乐业。
至于用什么办法,谭纶的建议是先将那些无主的土地给重新丈量规划,然后分给那些愿意从山里出来或者重新回到家乡的农民耕作。
再辅助以免税免租等惠民政策,肯定可以吸引许多百姓重新回归家园的,而且对于延安府新的统治者们会真心拥护起来。
具体细节还需要推敲,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说太细。
当然了,光是吸引那些跑出去的百姓回来肯定不够的,谭纶还建议从基地以及关中各县移民。
这些移民里面既有原本属于延安府的百姓现在成了难民无家可归的那些百姓,还可以迁徙一些丧失家园丧失田地的关中百姓去延安府落户。
基地的农民自然不用说了,但是目前就算全迁过来也只有一万人,也是杯水车薪。
这个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急不得的。
李旭听完觉得也没啥好补充的。
至于说实际效果咋样,以后施行的过程中就会知道。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李旭说完这句话后,谭纶眼前一亮,说主公这句话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让李旭颇有些汗颜。
除了这些百姓之外,谭纶还提出要把这次所有的俘虏全部给编入劳改营,让他们也要充当劳动力去耕田做工,恢复生产。
李旭颔首同意,并提议可以把这些人编成若干个劳改农场,原来的建制全部打乱分开,混编在一起实行管理。
谭纶闻言又被激发出了新的灵感,说是可以采用保甲制度来管理这些人,保长和甲长们既协助农场的看守们管理俘虏,又本身是监督者,其他的俘虏们也互相监督,若是有一人犯事或者逃跑,其他人都要受到株连问罪。
李旭也来了兴致,建议凡是表现好的,三年后可恢复自由之身,选择归农或者从军都可。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提前结束劳动改造。
同时对于勤奋耕作者以及举报揭发者都有相应的奖励。
其他几个一直听着的将领们也被击发的各有想法冒出来,众人一阵头脑风暴,关于俘虏改造和管理的办法越来越明晰详细起来。
一旁被赶鸭子上架充当参谋的几个道士奋笔疾书,将众人所说的快速记下。
李旭又提出,除了让这些俘虏们种田,也可以单独成立几个专门挖矿的劳改农场。
目前石油和天然气是用不上的,毕竟没有那些搞化工的基础。
但是煤矿却是可以大量开采的,开采出来的煤可以充当燃料之外,还能制作蜂窝煤,煤渣还可以用来修路。
李旭甚至以后打算成立一个煤炭商行,并入万达商行里面,制作的蜂窝煤将会跟着自己征服天下的脚步行销天下。
现在这个世界人们取暖做饭主要用的燃料还木柴。
木柴不仅不耐烧,而且温度也低,大量砍伐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即使有个别的百姓捡回来一些埋得比较浅的煤炭当燃料,也不是主流行为。
到时候比起原煤更耐烧更清洁的蜂窝煤肯定会风靡天下的。
本来说的是吸引百姓重归家园的事情,结果最后又扯远了。
李旭将话题重新拉回来之后,示意谭纶继续说下面的事情。
谭纶点点头,继续说第二个问题。
现在李旭手下共有四万大军,听着虽然不少,但若是分散守卫各处的话肯定就捉襟见肘了。
所以谭纶建议除了本部兵马之外,还可以在延安府各县抽调民众编练义勇营,作为辅助主力的治安军,平时守卫城池,维持治安,战时可以协助主力作战。
谭纶建议这些义勇营的士兵职业化,每月领固定军饷,管吃住。若是表现突出,可酌情考虑编入正兵军团之中。
除了脱产的义勇营之外,谭纶还提出要让延安府年满十八岁至四十岁之间的青壮男子以县为单位编成青壮营,每一个月接受为期三天的军事训练,平日种田。
战时跟随大军作战或者出征的话会酌情奖赏,其中表现优异者可编入义勇营。
具体细则谭纶说还在优化,李旭却是听得眼前一亮。
这不就是前世的三级军备制嘛。
正兵相当于正规军野战部队,义勇营相当于驻守地方协助地方政府维持治安处理重大警情的武警部队。
而青壮营就是预备役部队嘛。
话说李旭前世的时候还参加过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拿着八一杠打了几十发子弹,最后上靶的也没几个,大部分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李旭对于谭纶的本事越来越佩服了,要不是自己知道他的底细,都差点以为这位跟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者呢。
充分肯定了谭纶提出的三级军备的构想,李旭又把自己所知的一些细节补充了下,谭纶听得也是连连点头,直呼主公是天纵之才。
说完了扩充军力的事情,第三件事就是关于该用什么旗号的问题。
李旭原本的意思就是继续抓着高胡子这只羊薅羊毛,继续打着高胡子的旗号来吸引秦国朝廷的注意力。
但是谭纶却提出,高胡子臭名昭著,若是继续用他的名义,百姓们肯定不会相信他们发布的所有命令的,而且就算以后李旭重新打起自己的旗号,名声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
而且如果继续用高胡子的旗号来吸引秦国朝廷,也不一定管用的。
这次林逸战败之后,肯定也会有一些秦军溃兵逃回去。秦国朝堂上那些人也不是傻子,稍微一想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别的文章。
所以不如直接把高胡子和他那些祸害过百姓的贼将贼兵们直接献祭,打出之前拟定好的唐侯旗号公开造反。
如此一来不仅能获得一波百姓们的好感度,而且还能趁机打出唐侯的旗号来。
反正唐侯是谁,谁也不知道,谁也没见过,唐侯造反跟李旭有什么关系。
李旭可以继续光明正大地在秦国朝廷当二五仔。
至于唐侯的出身谭纶都编好了,就说是昔日李唐皇室后裔,而且还是太宗皇帝嫡系玄孙。
就说唐侯本来打算隐居避世,结果天下纷争不断,各国互相攻伐,百姓不堪其苦,为了拯救天下黎庶,所以揭竿而起,想要一统天下,恢复祖先太宗皇帝的荣光。
李旭听得都有些脸红,不好意思地问谭纶乱认祖宗会不会不太好,结果谭纶却说名正则言顺,主公如此俊秀英文又天纵奇才,不是太宗皇帝的嫡系玄孙都不符合世人的期许。
好家伙,文化人拍马屁就是好听,李旭最终还是厚着脸皮默认了谭纶的说法。
说起来唐侯也正好,既没有称王,这个称号也配得上一方霸主。
毕竟春秋时期等级最低的那一级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侯。
这总比称什么南山大王,混世魔王之类的要好听,也有牌面的多了。
一听都是正规的造反苗子,那些其他的听着就是乌合之众。
李旭忽然想到,若是公开造反称唐侯,再叫延安府就不合适了。
谭纶表示延安府唐代时为延州总管府,若主公称唐侯,延安府也可恢复成延州总管府,也算是跟祖先一脉相承。
李旭从善如流,直接拍板同意,并当场认命谭纶为延州总管府总管,署理一切军民事务。
公开打出唐侯旗号,众将听得都是激动不已,纷纷起身恭贺李旭。
旗号的问题敲定之后,谭纶又说起了第四件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