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汉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氏的最后一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张昭即将冲到徐琨身前时,徐琨猜到这老张头可能误会了什么,他急忙掏出怀中的手令说道,“我是奉夫人之命调兵入城的!”
    徐琨及时的举动让张昭停下了冲势,张昭一停,他身后的一众人等也停下了脚步。
    徐琨见状连忙下马来,来到张昭马前,将手令递给了张昭。
    徐琨离开身后亲兵,下马步行来到自己身前,他的这番动作已经让张昭心中的怀疑消失了不少。
    待接过徐琨递过来的手令后,张昭展开后一看,确认了是徐灵伊的笔迹。
    徐灵伊监国以来,批阅了不少公文,张昭对她的笔记很熟悉。
    在确认这点之后,张昭终于相信了徐琨并不是私自带兵入城的。
    其索拿城西一众大户,也是受了徐灵伊的吩咐。
    虽然张昭不解为何徐灵伊会有此举,但徐灵伊监国,的确是有权力下达这个命令。
    在明白来龙去脉之后,张昭心中最担心的事已经放下。
    他语气变缓,对着徐琨说道,“既如此,伯玉你就随我一起拜见夫人吧。”
    徐琨是奉命带兵入城,张昭这时也不徐琨徐琨的叫着了,开始称呼其表字来。
    见已经解开了误会,徐琨也放下心了。
    方才要是别人那么瞎喊,他早就一枪扔过去了。
    可是这是张昭,他这一喊要是传到孙翊耳朵里,是会要了自己的命的。
    张昭将徐灵伊的手令展示给了其他几位重臣观看,几位重臣看后,眼中对徐琨的忌惮已经消失。
    徐琨知道他今夜此举,的确是会引起很大的误会。
    谨慎的他让亲兵不必跟随,只要在吴侯府外的街道守卫即可。
    而他则孤身一人,随着张昭等人朝吴侯府而去。
    虽然徐琨作乱的嫌疑已经被洗清,但随之而来,就有另外一个大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
    徐灵伊为什么会突然让徐琨率重兵入城,大肆捉拿那些城西大户?
    若是没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明日天一亮,这个消息传扬开后,就会立刻引起江东的大动荡。
    城西大户多为江东士族,这些士族大多为吴郡本地士族,但也有不少是其他郡县的。
    孙策定治所在吴县后,江东各地的士族都有在吴县中落户。
    虽然家主不一定都在吴县,但吴县的府邸内,一定会有各自家族中重要的人物在。
    这徐氏一夜之间将这些大户全部捉拿,势必会引起地方上世家势力的强烈反弹。
    毕竟无罪而诛是大忌。
    而且江东士族中也有一些出仕的,虽有人数不多,但在地方上掌握实权的也不是没有。
    几位重臣想到此点,心中都深深的担忧起来。
    比起之前以为的徐琨叛逆来说,徐氏此举现在看来,对江东的危害更大,也更为棘手。
    若是一个处理不好,江东各地烽烟四起,也是可以预见的事。
    想到此点,几位重臣的眉头皱的都快挤成一块了,此刻他们无比想念起孙翊来。
    要是孙翊在吴县就好了。
    几位重臣中,朱治除了担忧之外,心中还有愤怒。
    他也是江东士族之一,被抓的那些大户之中有许多与其是世交。
    朱治看完徐氏的手令之后,气愤地说道,“这是乱政!”
    朱治此话一出,其余几位重臣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朱治坦然对之。
    他们心中也是觉得徐氏此举是乱政了,只不过朱治因为与江东士族牵绊最深,一气之下说了出来而已。
    朱治的这句话可就引起了同行的徐琨不满了,他有心为妹子辩解几句,但蠕动了几下舌头后,他最终没有言语。
    徐灵伊没有在手令中言明,她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情况下,朱治身为元老重臣,说出一句乱政,也是情有可原。
    在孙翊表示让徐氏监国时,群臣中朱治的反对就是最激烈的。
    除此之外,朱治的身份有些特殊,论公他是臣子,论私他算是孙氏兄弟的长辈。
    当初孙翊年少时性格暴躁,朱治因此十分不满他,对其数次严厉斥责。
    孙翊深受孙策宠爱,都被朱治的斥责没办法,只能逃到毗陵躲避朱治。
    朱治还因此对孙策多次告状,孙策只能一边维护孙翊,一边安抚朱治。
    近年来朱治的脾气好了很多,但这不代表他的地位降低了,孙策临死前,其为受遗命三大臣之一,可见他在江东政局中的地位。
    众臣因为担忧、不解、气愤的多种情绪交杂,所以加快了到吴侯府的步伐,在到达吴侯府后,众臣请见徐氏。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徐氏,知道她最大的考验要来了。
    事情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捉拿不难,最重要的是拿出让众人信服的罪名。
    不然事情就会立刻朝着崩溃划去。
    徐氏端正坐姿后,让人传召了群臣进来。
    在群臣进来之后,张纮率先就要问询徐氏今夜此举的原因,徐氏却举手示意张纮暂缓,她先让人去传召其余的臣子、包括宗亲到来。
    既然要让众人信服,那自然是越众越好。
    城西的动乱此时已经平定,徐琨的一万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吴县,其余各位臣子、宗亲这时正乖乖的待在府中。
    在收到徐氏的召令之后,这些人很快就已经就来到了吴侯府。
    拜徐琨所赐,今晚吴县的所有人都没睡好。
    衣服早都穿戴整齐,所以他们到来吴侯府的速度,比预计的快上了不少。
    在人都聚齐后,徐氏脸露悲痛之色,她让人将张允的认罪书按次序传给众臣看。
    第一位观看的是张昭,在他看到关键部分后,神情大变,瞠目结舌,
    再然后是张纮、朱治、周瑜、孙河、徐琨、鲁肃、庞统等臣。
    这些臣子看完后,除了鲁肃与庞统脸上只有愤怒之外,其余的人脸上都流露着浓郁的悲痛之色。
    周瑜更是气急,他拔出腰间长剑,狠狠砍着几下梁柱,巨力之下,他的虎口都渐渐流出鲜血,
    他口中悲伤地呼唤着“伯符”二字。
    待张允的认罪书传阅遍众人之后,孙策的死因终于真相大白。
    他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张暠及众多江东世家精心谋划的一场刺杀!
    政厅内的大部分臣子,此刻心中都悲愤难耐。
    他们跟随着孙策一起创业,孙策才死了几个月,那种同甘共苦的感情现在还十分深厚。
    但还有些臣子脸上还有犹疑之色,因为这个罪名实在太大了,这个事情也实在太惊人了。
    这些人多是有江东背景的官员,在这件事上,他们存了几分疑惑。
    他们的反应被徐氏看在眼中,随即徐氏又让人传递给众臣一份认罪书。
    这份是张暠所写的。
    在众臣传阅这份认罪书的时候,徐氏清冷的声音响荡在政厅中。
    “在知道此事后,吾即命人审问张暠,在审问之下,张暠供认不讳,并且他亲笔写了一份认罪书。
    在他写认罪书之前,他并不知道张允也写了一份。
    但在拿到张暠的认罪书之后,吾将其与张允的那份认罪书互相映照,上面所写的同谋人家,
    竟一般无二!”
    徐灵伊最后一句话一出,全厅立刻响起一片请杀之声!
    杀!杀!杀!
    杀了张暠,杀了这些世家,一个不留。
    秋日的夜晚已经寒冷,但政厅却因为这一片悲愤的请杀之声,空气都变得粘稠了起来,
    就像布满了血腥味一般。
    两相映照一法是徐氏为这件惊天大案,准备的最后一击。
    张暠亲笔所书,更是具有莫大的信服力,因为此事一旦张暠承认,张暠绝对会死。
    在如今的政厅中,以往力保张暠的宗亲,现在也是激烈的请杀着张暠,犯了此罪,绝无生还之理。
    人都怕死,由己及人,张暠若是没有做过此事,他肯定不会承认,反之承认了,那这件事就是真的。
    至于张暠怎么会突然承认这事,这重要吗?
    这时候,重要的只是结果!
    若是说谷利用张凌之死,将张允一族定在必死的格局之内。
    那么如今的徐氏则是用她的最后一击,给了张暠和广大的江东世家一记绝杀,
    他们死定了,而且杀他们是出师有名,君臣大义!
    看着众臣不断请杀,徐灵伊眯了眯眼。
    张暠为什么会承认这事呢?
    徐灵伊派去的人回禀徐灵伊,他们在见到张暠之时,那个人已经人不人,鬼不鬼。
    他甚至听到一点声音,看到一点光亮就会恐惧的趴在桌子下,瑟瑟发抖。
    当来人要审问他这件事时,他竟然狂喜起来。
    他真的很想死。
    来人根本没用什么酷刑,就拿到了想要的东西了。
    明白这一切的徐氏,此刻脑海中浮现起了一个身影。
    那个人在往日是那么的温和,笑容是那么的和煦,他那么爱护自己,关爱亲族.......
    但想起那个人对张暠做的事,将其改姓为张,不杀,幽闭,非死不得出。
    还有他的不追究张家,任命自己的兄长为中领军.......这些等等。
    现在想想,那时候他就已经在布这个局了吧。
    不知道是因为天气,还是因为什么,徐灵伊突然感觉到有点冷。
    她想起了孙翊的那个锦囊中留给她的话,这让她感觉到寒冷越来越深,
    那句话是:
    “依吕后诛彭越之故事!”
    ...
    政厅外,孙母听着厅内群情高涨的请杀之声,迟疑了片刻之后,还是打算转身离去。
    这时她身边的一位婢女言道,“太夫人,您已经来了许久了,不进去看看吗?”
    孙母摇摇头,有点失落地说道,“吾老了,这些年轻人的事就不参和了。”
    孙母的语气之中充满了唏嘘。
    其身旁的婢女心中难受。
    在孙母走前,她转头看向了政厅,她那双经历过人间沧桑的眼睛,似乎透过重重阻隔,看到了厅内的那只凤凰。
    孙母的脑海中回想起了孙翊临走前,对其说的话,
    “三郎不在吴县的这段时间,母亲帮我保护女君好不好,她真的挺难的.......”
    想起这句话,孙母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谁说英雄无真情?
    这小子呦,
    跟文台真像!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