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汉 - 第六十八章 守江必守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统在到来后,亦步亦趋跟着朱然进入了议事大厅。
    片刻后,庞统来到孙翊身前行礼,这时孙翊才看清了庞统的相貌。
    庞统相貌不及鲁肃雄武,也不如周瑜英俊,但也绝对不是如后世流传的那般丑陋,只能说是长相平凡罢了。
    在庞统行礼后,孙翊对其说道,“听闻士元雅号凤雏,被荆州士人誉为南士冠冕,名声之盛,就连孤在江东也略有耳闻。
    此番士元来,可有良策教孤?”
    孙翊说完后,示意庞统近前来,孙翊想庞统如刚刚的鲁肃一般,与其合案奏对。
    却想不到,面对孙翊释放出的恩宠,庞统直接开口拒绝,
    “上下有别,君侯贵为江东之主,统仅是一白身学子,礼仪尊卑所在,不可合案。”
    孙翊一愣,不是说套路得人心嘛,怎么在庞统这里失灵了。
    但孙翊却没有因此动怒,庞统以上下尊卑有别为理由拒绝,合情合理。
    只是不合案奏对而已,无伤大雅。
    孙翊说道,“善。”
    庞统在拒绝孙翊后,在厅中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这个位子离孙翊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
    坐好后,庞统拱手对孙翊言道,“统此番前来,有平淮策献与君侯。”
    庞统的话让孙翊提起了精神,实在是平淮策三个字对孙翊的诱惑力太大了。
    在见鲁肃之前,孙翊心中就有自己的一个判断,此刻攻取淮南弊大于利。
    这并不是孙翊不懂淮南的重要性,不说进攻方面的战略意义,就从防守的战略意义来说,守江必守淮这五个字,孙翊一直牢记于心。
    当初平叛时孙翊决意先庐江后山越,是出于对淮南的重视。
    任命孙权为庐江太守负责屯田,让吕范领兵镇守庐江,这些也都是孙翊为了将来北进在打基础。
    也正因为孙翊的这些举动才会让鲁肃误以为,孙翊下一步的战略重心是北进淮泗之地。
    不过正如鲁肃所说,目前最好就是将重心放在攻略荆州上,这一点孙翊是赞同的。
    不过孙翊身为一个主君,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考虑,主要战略重心可以放在攻略荆州之上,但难道就对淮南一地弃之不顾了吗,这不符合孙翊的长远利益。
    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孙翊自战胜山越之后,就一直在筹思着有没有什么良策,可以主次兼顾。
    现在虽然有了点眉目,但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现在孙翊听庞统说他有平淮策,心中兴奋至极,也许庞统的平淮策能解决他目前的这个困惑。
    孙翊前倾身体,问询庞统道,“子之平淮策,孤愿闻其详。”
    庞统说道,
    “统之平淮策分为上中下三计,君侯先闻哪一计?”
    孙翊想了想,这是在考教自己,庞统的性格与鲁肃不同,孙翊的应对也不同。
    孙翊答道,“先闻中计。”
    庞统拱手答道,“君侯继位以来,平李术,灭山越,声威大震,然连续两场大战之后,士民疲惫。
    北方曹袁二兄争霸正急,趁此时机,君侯不若先休养生息,养民畜众,内修政理,虎居江东之时,静待曹袁二雄官渡胜败结果。
    无论曹公与袁公二人谁胜出,元气一定受损。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时君侯亲将数万材士北上,雄威所向,淮南一地震动,取一淮南一郡有何难处。”
    庞统说完后还用期待的眼光看向孙翊,可是孙翊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点欣喜的神色。
    庞统之中计,不能说错,只能说太中了。
    孙翊烦恼的不是怎么取淮南,要想取淮南,他现在一道手令发出,让周瑜将兵北上,刘馥又怎么会是周瑜的对手。
    甚至都不需要孙翊亲自北上,淮南一地就可以纳入孙氏的版图。
    孙翊烦恼的是,取了淮南之后那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他能否吃得消。
    孙翊察觉到庞统那期待的眼神,他脸上没有表露出对庞统这一计的失望,只是语气中的欣喜少了不少。
    他淡淡地说道,“此计太缓,若依此计而行,平白错过许多良机,孤不用之。”
    “还请闻士元上计。”
    中计都这样了,下计就不要听了。
    孙翊态度的转变庞统察觉在眼里,他拱手对孙翊再言道,“守江必守淮!
    长江虽宽广,但并非处处都为天堑之处,北方擅骑军,若逢枯水季节,可用声东击西之策,寻水浅之处轻易度过长江天堑,直入江东腹地。
    长江绵延数千里,君侯纵有数十万大军,又岂能处处设防乎?”
    “一处疏漏,让北方骑军得以涉水而过,江东腹地必成一片糜烂之势。
    长江为南方防备北方之天堑,可极大削弱来自北方的威胁,但绝不可以此为恃,认为有长江在手,就万无一失。”
    庞统之上计开头让孙翊浮现笑容,这种开头才符合凤雏的名号嘛。
    庞统继续说道,“为万安计,君侯唯有占据淮南,让淮南一地成为长江北部屏障。届时无论曹公抑或袁公南下,君侯都有足够的空间、时间予以应对,故论守江必守淮。”
    庞统见孙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他最终说出了他的上计,“淮南兵力不足,执政者又乃刘馥,刘馥治政有余而军争不足,此乃天赐良机。”
    “趁此时机,君侯阴选精兵,昼夜兼道,溯江而上,径袭合肥。馥既不武,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一战而收取淮南,既可扬威于中原,震慑天下,又可备来日之兵患,一举两得,如此上计,君侯用否!”
    庞统在说道“君侯用否”这四个字时,着重加重了语气。
    刚才他已经详细阐述了淮南一地对孙翊的重要性,可谓是危及生死。
    看孙翊方才神色也是深表认同的,如今他又提出了攻取淮南的上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侯用不用呢?
    孙翊听完庞统的上计后,脸上显露出意动之色,但他最后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用。”
    庞统诧然,抬头望向孙翊。
    庞统上计的内容很让孙翊意动,说实话,用庞统的上计,淮南立时可下,但孙翊还是拒绝了。
    在拒绝后,孙翊看到庞统的脸上明显浮现了诧然的神色。
    也许自己让其失望了吧。
    不过没事,就算庞统经此一事不想投效自己,自己也会把他养在江东,放走是不可能的了。
    孙翊已经听完庞统的上计及中计,至于庞统的下计已经没有听的必要了,上计都不用,何况下计。
    孙翊起身,对庞统言道,“士元稍歇,孤先离去一下。”
    孙翊不是要把庞统晾在这里,虽然不用庞统的平淮策,但庞统还是很有才干的,一会自己可以问询他征伐江夏之计。
    他现在要离去是因为酒水喝太多了,现在内急,要去方便一下。
    可是孙翊的这番表现,在庞统看来,就是吴侯不满自己计策,因此托口离去,实则对自己失望了。
    孙翊的这番举动,不仅没有让庞统生气,反而让他心中缓缓生出一种喜悦!
    就在孙翊起身往内堂走去的时候,庞统来到厅中,对着孙翊说道,“君侯就不听一下,吾的下计吗?”
    孙翊内急的很,哪里有时间顾得上听庞统的“下计。”
    孙翊不理会庞统的问话,就在孙翊即将步入内堂的时候,庞统自顾自的说起了他的下计内容,
    “欲图淮南,必先图广陵!”
    说这句话时,庞统的声音激昂,可以保证孙翊听到这句话。
    而孙翊在听到这句话后,正急着前往内堂的他止住了脚步。
    随后他倏地转过来,看向了立在堂中的那位年轻士子。
    “守江必守淮,但拿下淮南就可以守住长江了吗?淮为淮南,泗为广陵,要想拱卫长江,淮南、庐江、广陵三郡必须一体!如此淮泗一体,方能为长江下游之屏障。”
    “而且难道攻取淮南就一定能守住淮南吗?此刻不取淮南就不能达到攻略淮南的目的吗?”
    “统以为,不然。”
    此刻庞统脸上已经全然没有那副木讷,淡然的神色,他现在脸上浮现的是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神色。
    孙翊看着那个宛如活过来的凤雏,笑了出来,
    怪不得历史上刘备看人如此准的君主,都差点没察觉出庞统是一位大才,原来凤雏善藏呀。
    孙翊回到主位坐下,庞统方才的话充分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对庞统言道,
    “士元,请以下计教孤。”
    孙翊觉得好像不内急了。
    庞统也笑了,龙上钩了。
    “唯。”
    ...
    此刻在孙翊房内,徐灵伊正在整理着书案上的文书。
    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好奇之下,她展开看了起来。
    只见这张纸上画着江夏、庐江、广陵、淮南四郡的形势分布图,而在那纸上的广陵郡旁,赫然写着一个人名——太史慈。
    同时在广陵郡与太史慈人名之间,还画着一把出鞘的宝剑!
    看着笔迹,是出自孙翊之手无误。
    这张纸上的内容让徐灵伊好似明白了什么,随后她将这张纸又折叠起来,放进了一摞文书之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