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汉 - 第四十五章 吾一定会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翊率领着一万大军乘船南下,但他并没有马上回到吴县,而是在回吴县的必经之路毗陵县旁屯守了起来。
    待孙翊来到毗陵县后,毗陵县已经成为了江东的临时政治中心。
    在毗陵县孙翊连续下了数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孙翊是给张昭的,令其运粮数十万斛到毗陵县来,而且此事不需要隐秘,越多人知道越好。
    这道命令是孙翊写就手书交予朱然传令到吴县的,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的口令命朱然传达给张昭、周瑜二人。
    毗陵县距吴县并不遥远,朱然从毗陵出发到吴县不过三日而到,随即第二日,大批粮食就从吴县中由孙河与朱然领军五千押送到孙翊的军营中。
    粮食数量过于巨大,数十万斛粮食一共被分为好几批押送往孙翊军营中。
    前几次押送粮食的兵力加上民夫共有一万人左右,声势浩大,加上有威名在外的孙河主领押运,因此运粮过程都安然无恙,平安抵达。
    但整个运粮过程中,每次押运的粮食是逐次递减的,到了最后一次时,仅仅押运万斛粮食而已。
    整个押运粮食的兵马加上民夫不过两千之数,孙翊有感大战在即,又觉得前几次运粮过程都安然无恙,因此便将孙河留在军中听命,剩下的运粮重任就由朱然担了起来。
    结果就在最后一次运粮过程中,埋伏在山林中的数千山越突然杀出,朝朱然的运粮队伍杀去。
    朱然猝不及防之下,加上己方兵力比埋伏的山越一方少,因此不敌,战败之下朱然率领运粮部队朝毗陵逃去。
    这支埋伏的山越伏兵只是为了抢夺粮食,因此并未追击。
    这支山越伏兵的宗帅在确认朱然已经逃走了,便急忙用刀刺穿运粮车上的布袋,待布袋中露出那白花花,还散发着米香的稻米时,山越头领几乎要哭了出来。
    粮食,真的是粮食!
    他已经好久没看见这么多粮食了。
    兴奋激动之下的他连忙扑在运粮车上,就这样手捧还没煮熟的稻米大把大把的吃了起来.....
    待自己吃饱后,摸着肚子站起来的山越宗帅见到手下的部卒们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此时他心情很好,有了这些粮食,不止他和他的部众,就连山里的婆娘和孩子们一段时间内也不用再挨饿了,
    因此他大手一挥,对着手下部众喊道,“将这些粮车全部押回山中,今夜吾等上下一起饱餐一顿。”
    山越头领的话让在场的山越兵都欢呼起来。
    身为一个宗帅都饿成那样子,更何况身为底层士兵的他们,在今晚能饱餐一顿的巨大动力下,山越兵推起粮车来格外有劲。
    不一会儿,就将官道上的上千辆粮车都如数都推入了一旁的山中。
    在这些满心欢喜,沉浸在今晚能饱餐一顿美梦中的山越兵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朱然正在暗中观察着他们。
    在看到他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并且雀跃的将粮车推入山中之后,朱然口中发出一声冷哼,不屑的说了句,“一群蠢货。”
    粮食是不能乱吃的,因为一旦吃了,就可能会是断头粮。
    随后朱然转身看向身后的两千士卒,说道,“走吧,回去向君侯复命吧。”
    不久后,一个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山越各部中。
    孙翊此次从吴县运的数十万斛果真是粮食!
    山越虽然不是一个整体,但各部之间都有保持联系的习惯,也都有特殊的联系手段,在这部山越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山越都激动了。
    竟然真的是粮食,之前听闻孙翊运粮于毗陵,很多山越宗帅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如今被证明了,那数十万斛果真是粮食。
    也就是说,现在毗陵县有着数十万斛稻米,而守卫的仅有孙翊那一万大军!
    粮食两个字对现在的山越来说,那诱惑力是无比巨大的。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抢到这数十万斛粮食,十万山越儿郎能不被饿死不说,整个山越部族都可以安然度过这次的缺粮危机。
    孙翊自从渡江以来就屯驻在毗陵,山越各部宗帅都不是傻子,知道孙翊的这个举动意味着他把决战的地点选在了毗陵县外,
    包括这次孙翊不断运粮于毗陵,他的目的也很明显,是在诱惑山越去毗陵县与其决战。
    但关键不在于孙翊的目的是什么,而是孙翊拿来完成这个目的的是不是真的粮食。
    因为对于这十万山越兵来说,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们其他的路已经被孙翊活活堵死了。
    以往只觉得拥众十万,声势足够浩大,可以无往不利,但一旦缺粮了才发现,人数越多却越是拖累,毕竟一千人的粮食好找,十万人的粮食那就是一个无底洞。
    就算知道孙翊是把他们诱惑往毗陵县外又如何,只要能抢到粮食,任何冒险都是值得的。
    况且如今的战局对他们也不是全然没有胜机,毕竟他们如果聚集起来,就有十万大军,这就是他们手中最大的资本。
    而毗陵县外,正好是大片的平原,利于他们十万大军铺张开来阵势,这场仗有的打。
    在这种心思之下,散落在江东各地的山越兵在各自宗帅的率领下,纷纷往毗陵县处聚集,山越的这个大举动也有探子及时的报给了孙翊。
    与孙河眉头大皱不同,孙翊则是气定神闲,但他也不会真傻得拿一万大军去跟十万山越兵对阵。
    他传令给镇抚在各地的将校,“将兵毗陵,共讨山越”,本就等的许久,心中有着一团火在燃烧的江东将校们在得到孙翊这个将令后,瞬间如出笼的猛兽般率军往毗陵赶来。
    黄盖、程普、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凌操、贺齐等十数位如今江东军中最为优秀的校尉在七月底纷纷率军来到了毗陵县外的军营中。
    而随着他们的到来,之前孙翊为了镇抚各地分往各县的江东中军也再次汇聚到了孙翊手中。
    整整五万大军!
    若光论战绩来说,这五万大军就是如今大汉南方三州中最为精锐的步兵,没有之一。
    这五万精兵的汇集和十数位校尉的到来,令孙翊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消失。
    因为五万大军是走官道,而山越兵散乱在江东各地,而且怕被孙军伏击,大多都是翻山越岭而来,所以孙军的汇聚速度比山越兵更快。
    孙军军营,孙翊主帐。
    山越兵正不断的汇聚在十数里外的军营中,帐内一些将校如孙河等脸上浮现着忧色。
    而孙翊却不同,每当听闻山越有一部到来,孙翊脸上就辄有喜色。
    孙河正担忧山越兵力越来越多,见孙翊不忧反喜,以为孙翊轻敌,便谏道,
    “如今山越贼子兵势越发强盛,君侯何不趁其未完全聚集时击之,就算不击,也应该严令诸将警守各营,防备山越贼子夜袭。
    如今君侯不以敌势众为忧,反而脸上时有喜色,臣窃为君侯忧之。”
    孙河的话引起了帐内一些将校的附和,他们本来与孙河就抱有同等担忧,认为孙翊因为庐江一战生出轻敌之心,因此对山越不够重视。
    如今孙河劝谏孙翊,道出他们心中的担忧,因此他们纷纷附和。
    大战在即,上下务必一心,因此孙翊解释道,
    “贼子汇聚之势虽未大成,但已有数万之众,又有营盘作为依托,吾等兵力并不占优,贸然攻之,定不能下,既不能下,徒伤我军士气而已,故吾按兵不动,养兵待敌。”
    “再而敌军汇聚之势未大成,其兵力于我军相比也并不占优,我军亦有营盘为依托,山越军中不乏知兵之辈,他也不会贸然攻我。
    有营盘及数万大军为守,山越远道而来,就算夜袭,何能为也?
    兵法首重虚实之道,我军只是呈现寻常戒备态势,山越众贼子忌惮吾,定会以为吾外宽内紧,迷惑彼等,彼等更会严令士卒加强戒备,不敢放松大意。
    此等境况下,贼子心神紧绷,已成劳军,而我军充分歇息,是为逸军。届时贼子劳,我军逸,可得以逸待劳之效矣。”
    “山越贼子分作各部,各依险阻,以山势为依托,以前大兄征之,只破其数部而无法根除。
    此番山越贼子虽尽出山来,但遍布江东各地,我若一一征之,非二三年不可尽除。今皆来集,其众虽多,粮草不足,莫相归服,军无统一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孙翊的解释让孙河拜退,帐内诸将校也都明了孙翊之意,纷纷拜服。
    孙翊见大战在即,便让诸将校退下好好歇息,诸将校领命而退。
    在帐内无旁人后,孙翊坐在位子揉了揉眉头,谷利来到身后为孙翊按揉起肩膀,孙翊似是问谷利,又像是自言自语,“我能赢吗?”
    谷利没有回答,他心思敏锐,知道君主的这种话不能随便回答。
    其实答案,孙翊心中已经早有了,孙翊问这个问题,更多的放松下连日来一直紧绷的心神而已。
    这个才十七岁的少年连日来不像他所表现的那般气定神闲,毕竟这一战至关重要。
    果不其然,孙翊倏尔后又自语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吾,吾一定会赢。”
    孙翊这么自信,是因为孙翊还为这十万山越兵准备了一个惊喜大礼包。
    十万山越兵以为他们往毗陵而来是在求生,其实是在求死而已。
    要么不战,要么一战而灭。
    孙翊坐正身体,取过剑架上的宝剑,抽出剑身,用布仔细的擦拭起来。
    随着孙翊的擦拭,这把由精钢锻造的宝剑身上的寒光越发凛冽,孙翊的目光也越发深邃起来。
    敌人快来了,该磨刀了。
    ……
    汉建安五年八月初三,十万山越大军终于汇聚在毗陵县外。
    黑云压城城欲催,十万山越大军与五万江东子弟兵的决战一触即发。
    压抑无比的气氛不仅笼罩在这十五万大军每个人心中,也影响了毗陵县中的数万百姓,引得决战那日,无数毗陵百姓登城眺望……
    是人多势众的贼子还是身为他们保护神的吴侯翊会获胜?
    众人的心都在这一天提了起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