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请郎 - 第110章 东营为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都进城了,张军从工坊出来径直去了县衙,也就是现在的军法(卫尉)部。找李应右。
    现在刘承旨的办公室在凤翔县城那边,用了那边的县衙,李应右用了天兴县衙,府衙就成了张军的牙堂。
    而原来朱泚的牙堂张军准备改一改,办成凤翔商业公司的总部。那地方宽敞,档次也比较高,正合适。
    以后就是李应右和张军镇守天兴城,也是军城,然后刘承旨和高庆一政一商驻在凤翔城那边。
    其实等新城全部按规划建好以后也就不用分天兴凤翔了,只能叫南城北城。都是凤翔府城。
    一座占地近十平方公里的大城,也就比泾州城小一点儿,不过全是平地,实际使用面积远远高于泾州城。
    张军之所以看中了这边准备着重发展做为大本营,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势。
    东西八十公里,南北二十五公里的平原,河流众多土质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北西南三方抵山,只有东方开阔可直抵长安。
    只要把秦州原州庆州拿在手里一锁,整个府境牢不可破,就算吐蕃大军来袭也只能绕路延州,而那样的话压力就小得多了。
    风翔以南吐蕃下不来,是大雪山带。
    北边还有朔方和夏绥两节度,抵御吐蕃的责任是大家的。
    这也是为什么邠宁节度后期也往往会兼领朔方甚至夏绥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抵御吐蕃。单于府的责任主要是回鹘(含突厥)。
    李怀光领河中尹,节度河中邠宁朔方夏绥,兼单于府都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倚重,把整个北方都交给了他。可惜性格有问题。
    张军在衙门口下了马,把马交给守衙军士,李应右已经得了消息从里面迎了出来。
    “某自行进去就是,你出来干什么?今日不忙?”
    “郎君回来,职下应该迎接。这些时日职下早已经焦头烂额,还幸好高别驾能帮衬凡多。”
    “某此次回来会把诸事大体分别一下,缓缓你的压力。”
    “职下感激。”
    “你不用高兴的太早,虽然分别,但仍然需要你来掌总,操心是免不掉的。短时日内某怕是没有空闲关心家中诸事。”
    “能分些具体业务出去职下就满意了,掌总一事到是不难,郎君即然信任,职下定必尽心。”
    两个人相携进了县衙。
    张军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左右看了看,比府衙略小,格局到是差不多,里面胥吏脚步匆匆,一派繁忙的样子。
    “家眷可是迁过来了?”
    “谢郎君关心,已经迁过来了,在偏院安居。”
    “张二哥家眷呢?”
    “也已经迁妥,就在府衙左近,治安所隔壁。”
    按照张军的吩咐,军法部在城中划片儿设立了一些治安所,专人值守,巡街治安。
    其实本来唐制就有这个部门,不过是归县尉管,现在都收归军方了。县里的差役原本就少,现在都在做户口和田亩相关的工作,也管理市场。
    “张二哥不在,家中诸事还须李五哥你多担待些。其余诸将家眷也不要冷落,正值用人之际,须让彼等安心才好。”
    “郎君放心,一应将众家眷都安置在府衙周围诸坊,一应物事也是多有关心的,不会出任何问题。
    现在城内坊间正在整修重建,第一批改造的即是诸将家众的坊里。”
    “砖瓦窑已经正常生产了吗?”
    “是。旧窑都在,重启并不麻烦,只是怕甄官署将来生事。”
    “匆须理会,本府治下以发展为纲,只要对发展有利,什么条条框框都可以打破,若是有事某来担待,你等尽管安心做事就是。”
    “有郎君在,某等自然不怕。”李应右笑着揖了一揖,表示对张军力挺的感谢。有个能担事儿肯担事儿的上官在,也是一种幸福。
    “各项物资可厘清了?”
    “还在分仓,”李应右笑起来:“缺时心慌,这一下子太多了却也是总感不安。”
    张军点点头:“要以军民总分,凡军事必须之物要严加管控只进不出,民用部分当流入市场转动起来,亦军亦民之物你自己把握,在可控范围内即可。”
    “职下正在甄别处理,分设账册公仓,对一应物事分类处置。”
    “嗯。”张军点了点头:“要全力保证工坊,想办法加快工坊的速度,我们时日不多,能为军将们增加些好处就增加一点。
    迁转过来的民户可有工匠?”
    “这个职下到是还没有来得及,近几日适转来户颇多,城建也刚刚开始,安置起来诸般麻烦。人手也不足。”
    “人手可从营中选调,另外,可在迁来诸户中选招吏员,彼等初来乍到心内惶然不定,正是需要安定人心之时,若有驱使必会从心。”
    李应右说:“职下却也是想到了的,只是没有郎君允可职下不敢妄为,想着也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就想着等到郎君归来再说。”
    张军点了点头:“要注意品性,选择携带家眷之人,独身孤客暂时不考虑入吏,到是可以从军。”
    李应右拱了拱手应了下来。
    “当下之急是匠作,要抓紧一切把建设加速,域内匠作户都可以征调,可以在城东起座营地暂行安置下来。”
    “此次派出诸吏职下已经交待了此事,各地匠作户会一一通知,自愿前来。职下谨记郎君所说,不逼不迫,全凭自愿。”
    “好,有你在某就放心了。你忙吧,某去寻韩丈人。”
    张军站起来背着手往外走:“大战在即,某实是顾不过来家中诸事,这段时日还要你多辛苦。”
    “职责所在。”李应右站起来目送张军。
    张军出来直接上马出城,去了东大营。
    东大营原来的木墙已经被石墙换掉了一大半,很多工人在军士的监督下施工。
    张军站在边上看了几眼,挥手召来一个军士:“筑墙之事何人负责?”
    “回郎君,是马军曹。”
    “可在?去唤了来。”
    “诺。”军士转身就跑,一溜烟儿就进了营内。
    也就是几分钟,军士带着一个人又跑了回来。
    “莫急,不是什么要紧事,先喘喘再说话。”张军哭笑不得,这军士累的小脸都发白了。
    “郎君可有吩咐?”马军曹做了两个深呼吸平静了一下,拱手问。
    张军说:“即是重筑,何必循着原来的模样?东营守着城角,距离也不远,何不与城墙衔接起来,少一面防御,亦可更牢固些。”
    “回郎君,李长史有言,说郎君说过,城墙无用,会限制城池的发展,以后都会拆除的,是以职下未曾使连接。”
    张军搓着下巴琢磨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三边城墙却是不须拆除,日后还会加固,把东营筑过去吧,正好扩充一下,现在还是有些小了。”
    “诺。还请郎君行文。”行,请郎君你留下文字做为证据。这就是唐代官吏做事的原则,就算是面对皇帝也是一样。
    张军在马上站起来往左右仔细看了看,这才下了马,和马军曹一起顺着已经建好的东营新大门进到营内。
    大门全部用水泥石块砌就,一看就特别结实,只是这木头大门就显得有些别扭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