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小相公 - 第五章 老朱家的兴衰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辰还早,朱秀也就不着急去问询佃户老王家在哪。
    堂屋里间有一处木板隔断,里面狭窄的隔间就是老朱家小小的祠堂。
    按照方翠兰定下的规矩,朱秀每日都要来上香,祈求朱家祖辈和已故老爹在天之灵的保佑。
    当然,从老朱家有记载以来的祖辈来看,都是耕农出身,兜兜转转就没离开过竹山县,从爷爷辈起,彻底在陶朱村扎下根来。
    指望他们给予朱秀科举仕途上的保佑,的确是为难了祖宗,祈祷的对象,当然还是老朱家的骄傲,当年明噪竹山县一时的才子—朱大全。
    朱秀坐在草团子上,撑着下巴仰头望着供桌上,摆在最下面最前头的那块灵牌,脑海里依稀浮现一位身形微胖,笑起来总是一团和气的白面书生。
    在朱秀模糊的记忆里,头悬梁、锥刺股都不足以形容朱大全读书的刻苦程度,再加上或许还有老朱家几代人积攒下来的一点福德,终于使得朱大全在三十七岁那年,成功考入房山书院。
    有唐一代的科举与后世不同,只包括解试和省试两级。
    取解便是取得解送入京参加省试的资格,省试是由尚书省礼部、吏部主持的最高级考试。
    应举士子主要分两类,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指出身国子监、弘文崇文两馆及州县学馆,具有官学背景的生员。
    普通士庶子弟通过考试后,倒有可能进入州县官学,而国子监和两文馆,招收的基本都是勋贵官宦子弟。
    不通过官学途径,经过州县选拔后送京应举者称为乡贡。
    在地方州县上,生徒和乡贡所占不同名额,但往往二者间的界限区别并不明显。
    譬如朱大全,十九岁那年,压着官学招收生员的年龄线,考入竹山县县学,因为官学生员入学的年纪通常在十四岁至十九岁,所以朱大全再没机会升入房州州学,生徒这条路也就断了。
    在县学蹉跎了几年之后,朱大全回乡成亲生子,然后继续埋头苦读,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十七岁时,他通过了房山书院的入院试,在书院艰辛求学七年后,一朝顿悟,于天授元年(690年),以当年书院最优秀的成绩通过房州解试,得以乡贡的名额,解送入京参加省试。
    并且还是当年房州生徒和乡贡中,公认的最有希望登科及第的一位。
    到了这一步,朱大全便是名副其实的贡举人,算得上半只脚跨入了士绅阶层。
    之前数十年的努力,都是为了取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房山书院乃是民间办学,唯以学识取材,对学子年龄基本不做限制。
    书院落成时间不长,发展至今,已是房州公认最好的育才圣地,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甚至超过州学馆,每年的乡贡举人基本全都出自于此。
    朱大全当年能从书院学子中脱颖而出,必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况且以老朱家世代为农的条件,朱大全能够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朱秀心中也对自家老爹坚韧不拔的心志充满敬意。
    只可惜,朱大全前往神都途中染疾,被送回家后便一病不起,朱秀根据方翠兰的描述,猜测估计是突发脑梗一类的脑卒中,在后世都是相当危险的病症,更遑论这年头。
    按照惯例,州府通常都会给予乡贡举人相当优厚的条件,让他们在本州成为读书考科举的榜样。
    州县若是科举人才辈出,对现任官员来说,可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政绩,能让州县官在今后的考课中加分不少。
    所以现今各地官员愈发重视治下的生徒乡贡选拔,对今后的人脉拓展和积累政绩都是相当重要的。
    当时房州已有数年不曾出过及第进士,哪怕明经科也鲜有佳绩传回,所以成绩优异的朱大全备受州县两府官员的重视。
    按方翠兰的话讲,当年朱大全在房陵县,那也是能够随意进出州府,上至四品刺史大员,下至九品诸曹官,哪个没跟朱大全喝过酒!
    就连回乡报喜,也是竹山县县令亲自作陪。
    在出发前往神都前,州县两府就发下官告,免除了朱家往后的田租赋役,算是提前将朱大全一户抬入士绅阶层。
    虽说贡举人并不在《永徽律》和《赋役令》中规定的,能够享有免除课役的范围内,但地方州县为了鼓励治下士庶踊跃参与科举,提倡文教,都会对贡举人给予格外优渥的待遇。
    那时的老朱家,真是风光无限,受到乡亲们的仰慕和追捧,说起陶朱村朱家,竹山县谁不得羡慕地感叹一句“麻雀变凤凰,鲤鱼跃龙门”!
    房州上下都指望着朱大全能在省试中一鸣惊人,一扫房州科举颓势,为乡争光,可惜......
    “要是便宜老爹没有病故,老朱家现在肯定是另外一番光景。说不定我早就能实现梦想,当个豪绅子弟,过上日日斗鸡遛犬,纵情声色的逍遥日子!”
    “哪像如今,还要为生计发愁,连口白米饭都吃不上~唉~”
    朱秀唏嘘不已地感慨一声,敬香磕头后出了堂屋,顺手将蔑筐里的《公羊传解诂》拿在手上,翻看了两眼就兴趣缺缺地扔在一旁,裹紧袄子,坐着小马扎蜷缩在立柱下,大大地打了个哈欠,咂吧着嘴睡意渐浓。
    “咕嘟~~”
    刚睡着没一会,肚皮下传来汹汹抗议声,朱秀紧闭双眼,勒紧裤带,咂咂嘴迷迷糊糊地嘟囔:“睡吧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墙头忽地传来“噗嗤”一声笑,朱秀茫然地睁眼望去,只见那低矮土墙头,不知何时趴着一位小娘,正咧嘴望着他笑个不停。
    见惊醒了朱秀,小娘迅速收敛笑容,手一撑干净利落地翻进朱家院中。
    朱秀一愣,站起身打量她一眼,脑海里依稀有点印象,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是隔壁老王家的女儿?王...王竹?”
    小娘约莫十岁出头,穿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浅青短襦,肤色微黑,脸蛋圆圆,个头只到朱秀胸口,身形偏瘦小。
    但她刚才一撑一跃显露出的身手,却给朱秀一种很敦实的感觉。
    王竹瞪着一双同样圆溜溜的眼睛,声音清脆地惊诧道:“朱秀,你该不会病了一场,变成傻子了吧?”
    朱秀干咳一声,歉然道:“病体沉疴,头风伤脑,过往种种,印象已然模糊,王竹姑娘还请海涵...”
    王竹凑近仔细瞅着他,瞅得朱秀都有些不好意思。
    王竹指着他咯咯笑了起来:“当真变傻了呢!以前就够呆笨了,现在更是蠢呼呼的!说话这股子文绉绉的劲倒是没变!我爹说的不错,听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能把人牙酸掉!”
    被一个小丫头嫌弃嘲笑,朱秀略感郁闷,眉眼低垂也不知该说啥。
    王竹噘嘴轻哼一声,嘀咕了一句“闷罐子”,朝他一招手:“把院门锁了,跟我走吧!”
    “去哪?”朱秀一时间没回神。
    王竹朝他肚皮瞥了眼,哼道:“当然是去我家吃饭啦!算你有口福,昨个我爹打了一只獐子回来,爹爹让我来叫你,快走吧!”
    朱秀老脸一红,讷讷地点头哦了声,关好院门,赶紧屁颠颠跟在王竹身后,朝村西头而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