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年代 - 分卷阅读59
穿越八零年代 作者:醉妃儿
分卷阅读59
斤买的?”
李映雪双手托腮,笑盈盈的看着这个大叔,一旁的张逸山好奇的看着她,这不吃饭问东问西的想做啥?
“四毛。”
店主是个实在人,也没有隐瞒,伸出四根手指,老实交代。
“卖鱼的多吗?”
李映雪就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问起来没完。
“不多,去晚了就没了,我都是起大早去的,您要是想要,明天我帮你带回来二斤。”
店主觉得这姑娘很好,就热心的想帮忙。
“谢谢老板,您这里一天需要多少斤?”
李映雪甜笑着道谢,问出了心里最想问的问题。
“十斤左右吧!小点的也要,做炸鱼。”
老板这时候有些不理解了,若是想买鱼问他用多少做啥?
“哦,那没事了,您忙,我们吃饭。”
李映雪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笑眯眯的拿起筷子,给娘和妹妹夹饺子。
“那好,你们慢吃。”
店主被弄得一头雾水,好在这姑娘不再多问,这才摇着头不解的离开。
张逸山这时候已经不再心疼那点钱,而是对李映雪产生了好奇。
这个姑娘看起来很聪明,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睿智的光芒。
原本看着平凡的小脸,此时散发着自信,吸引住他的目光。
“看什么?吃啊!”
李映雪一抬头就看到张逸山傻傻的看着自己,以为他是心疼那点钱,笑着戳了戳盘子,她倒像请客的主人了。
“哦,吃。”
张逸山不好意思的收回目光,拿起筷子文雅的吃起来,李映雪懒得理他,一个劲的往娘和小花碗里夹菜和饺子,自己也吃的满嘴流油,一点都不扭捏。
张逸山不时偷眼看她,平时遇到的姑娘装腔作势,羞答答的居多,像李映雪这般豪迈的没见过,心弦隐隐一动,有种说不清楚的情愫在心底蔓延。
☆、117.第117章 称她的心,如她的意
很快一顿饭吃完,小花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和姐姐撒娇“姐,饱了。”
杜秋娟本来是不好意思多吃,架不住闺女一个劲往碗里给她夹,也吃的撑的不行,苦恼的看着闺女“我真的吃不下了。”
“那好,表弟,你结账,老板打包。”
李映雪自己也吃的沟满壕平,再也吃不动了,冲着老板喊了声,指挥张逸山结账。
“谢谢,一共十二块钱。”
老板笑眯眯的走过来,把账单递给李映雪。
“找他要钱。”
李映雪指了指一旁愁眉苦脸的张逸山,自己则忙着把剩下的两盘水饺,半只肘子打包装进背篓,一点客气礼让的意思都没有。
张逸山摸了摸口袋,他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多块钱,一顿饭就吃了十二块。
关键是他的工资全交家里,每月只留下十块钱的烟钱,本想着一顿饭也就是三五块钱,他还负担得起,没想到李映雪会坑他,一顿饭吃光他的烟钱,还负债两块钱?
“那个,谢谢表弟今天的盛情款待,我们也不打扰了,这就回去了。”
李映雪打好包,眼角扫见张逸山为难的样子,知道他口袋里钱不够,忙拉着娘和小花起身告辞。
“好,好。”
张逸山满脸僵硬的假笑,他也不能当着她们面说没钱,李映雪走了,他好回粮店借钱,解决眼下燃眉之急。
“谢谢她表弟,去建国村时,来家坐啊!”
杜秋娟陪着笑脸说着感谢话,这顿饭过年她也吃不到嘴,都是肉,可真是解馋了。
让张逸山破费,她挺不好意思的,颇有些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架势。
李映雪看不惯她这岀,背起背篓拉着娘和小花就往外走,把张逸山扔在隋记饺子馆。
“那个,是这样,老板我只带了八块钱,能不能商量一下,明天我给你送来。”
李映雪走出门,听到张逸山低声下气和老板说小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算计本姑娘?看谁倒霉?
“娘啊!咱们去生产资料商店看看,我想买个挂网,你也听到了,鱼四毛钱一斤还供不应求,这是个赚钱的路子。”
李映雪不再管尴尬的张逸山,而是拉着娘商量着。
“那要多少钱?再说咱们谁会打鱼?”
杜秋娟是听到那个老板的话的,女儿的提议她也心动,只是家里就三个女人,哪一个能去打鱼?
“娘,放心,一切都有我。”
李映雪拍着胸脯,满不在乎的回答,这不是她吹,前世的时候她真跟着渔民去玩过。
有那种撒网的,也有下挂子的,挂子鱼有一点不好,掉鳞,不如撒网打上的鱼卖相好。
“你会个啥?我还不知道你?雪,你今天做的不对,咋能要那么多菜,还连吃带拿,你婆婆知道会认为咱家爱小的。”
杜秋娟拉住闺女教训着,她是觉得挺丢人,以前闺女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太丢脸了。
李映雪笑了,眼神里带着难以琢磨的光芒,别有深意的说了句。
“她不会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咱这是不装假,称她的心,如她的意。”
☆、118.第118章 狗眼看人低
杜秋娟看到她的表情,再听她这番话,总觉得有些别扭,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咋会呢?你那个婆婆看着也不像大方的主。”
小声嘀咕一句,拉着小花的手紧了紧,这县城的人多,怕孩子被拍花的拍走。
在村里听人说过,城里有拍花的,专偷好看的孩子。
李映雪不想和她纠结这个问题,对张静芸她懒得说,漂亮的眼睛四下看着,这八零年代的县城和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没法比。
没有摩天大厦,偶尔几座四五层高的楼房,都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多数都是低矮的土房,也有青砖房,独门独院的算不错了,还有一些是连脊房,(就是那种一家挨一家一个屋顶的房子)。
路面上尘土飞扬,只有主要街道是柏油马路,路面还非常窄。
街面上走路的人多,骑自行车的也多,就是看不到几辆汽车,倒是不用担心孩子乱跑被车撞。
不过这样也比农村要强很多,至少能看到二节楼和砖房,穿戴上也比农村人好多了。
发现这时候的工人都喜欢穿列宁服,布鞋居多,土里土气。
扫视街面的商店,不远处真有一家生资商店。
“娘,咱不管她,前面那家是生
分卷阅读59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