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小昏侯楚天秀) - 116 狂飙突进,大炼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虞吩咐狄儿,带着平王府众侍卫打扫衙门,将丹阳县衙里能住的房间,收拾出几间来,好让县太爷居住。
    她这丹阳郡主和楚天秀这小昏侯,出身王侯勋贵,都是从小在王府长大。
    过惯了金陵城里的锦衣玉食,住习惯了王府的大豪宅院,根本不习惯这丹阳县衙的寒酸破旧。
    不过既然来了,就先暂且住几日吧。
    自封了丹阳郡主,她极少来丹阳县。
    就当巡视自家的封地了。
    等夫君这县令,趁着这两日的“雨水”的农耕,把丹阳县城,上上下下都打理、整顿一下,再回金陵城不迟。
    ...
    县丞李敢年和老县令李甫,则去交接查勘各种文书账目,库房的钱粮。
    楚天秀不放心,亲自过去看了一下。
    只见县衙的库房里,一堆堆草绳串起来的铜钱,一贯一千文就相当一两银子,铜钱拿在手里非常的沉重和不便。
    县衙的帐薄,依然是竹简,尚未更换为纸书。
    记载了全县城的户口、耕田亩数、钱粮收支....等等。
    总共算下来,县衙账目上剩余一共一千两银子、一百石粮食。一石一百斤,也就是一万斤粮食。平均到丹阳县一万五千人的头上,还不足一斤粮食。
    丹阳县衙除了钱粮,还有少量的铁制农具和上百头耕牛,用来租借给县里的一些贫农。
    楚天秀看了库房,只想吐血。
    这就是丹阳县的全部启动资金,基本上什么项目都上不了。别说大修水利了,修个县衙也困难啊!
    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
    次日。
    一大早。
    楚天秀这位县令大老爷,便带上李敢年,还有县尉赵虎、典吏蒋冈,兴冲冲的去上丹阳县的马鞍山。
    马鞍山上的南山矿场,一大群矿工们热火朝天,挥舞着铁锹奋力挖坑。
    这是一座露天地表矿,矿脉直接露在山体,或者是浅埋,不用打矿洞,直接在地面往下挖便是。
    马鞍山最挣钱的莫过于山上的一座铜矿了,挖出来的铜矿,炼铸成铜币就是钱。
    挖出的铜矿,送去县城里提炼为铜,然后再铸成铜币。
    采矿、提炼、浇铸,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了加速挖铜,光是这座铜矿便雇佣了足足数百名矿工之多,其余提炼、浇筑更是不少。
    铸铜币产业,也是丹阳县的一个大产业。
    在这座矿场督工的,是平王府派来的一名李氏老人,为矿区的老总管,以防有盗窃。
    “小人见过姑爷!”
    李老总管见小昏侯来了,连忙躬礼。
    楚天秀问道:“这座铜矿还能挖多久?”
    “不太好说,估摸着能有几十年吧!小的已经从县城招揽了大批石工,抓紧挖铜。...就是,这铁器不太够,挖铜进展缓慢。”
    李老总管摇头道。
    “哦!”
    楚天秀接过来,看了一下矿工的挖矿铁锹。
    要挖铜矿,先炼铁。
    这是必备的生产工具。
    马鞍山的铁矿,其实远远比铜矿要多太多,是一座巨型铁矿区。整个长江下游,最大的铁矿区。
    而且,它还是得天独厚的露天矿。
    由此也知,马鞍山铁矿储备量的恐怖。哪怕满足整个大楚皇朝的“农用、军备、工用”的用铁量,也绰绰有余。
    丹阳县里也有炼铁作坊,能冶铁,生产各种铁农具、铁锹。
    只是,丹阳县的冶铁技术似乎还很弱,打造的铁器挖矿石,经常容易折断、崩裂。
    难道是生铁?
    矿区很多断裂的铁锹,不得不带回县城去,重新回炉锻打。
    质量太低劣啊!
    “丹阳县的冶铁量,是多少?”
    楚天秀皱眉,问道。
    李老总管对这些很熟悉,立刻道:“县城里有一座炼铁作坊,三座炼铁炉,一日产生铁约三百斤左右!然后铁匠们将生铁,锻打为铁器。一半是供农耕,一半供矿区。”
    楚天秀听了牙疼。
    日产三百...斤?
    打造成铁器,也就数十件吧。这样低微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县城的用铁需求。
    楚天秀一眼也看不出,这些铁锹的品质,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准。但如此易折、崩裂,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离坚硬的“钢”,更是差得远。
    劣质的铁器,卖不出好价钱,自然也没什么利润。也就本县的农民和矿工会用,卖不到外地区。
    马鞍山矿区的重点还是放在挖铜上,直接铸造铜币,天下通行,这比冶铁,来钱更快。
    楚天秀翻看了一下他们挖出的各色矿石。
    除了铜矿和铁矿之外,还一种非常好的伴生矿,灰色的磷矿磷酸盐!
    楚天秀神色不由惊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磷矿可以用来制造磷肥,磷肥才是农田增产的超级大杀器。只是,这个时代的人,还远远认识不到磷肥和磷矿的用处。
    丹阳县这三千户小县,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以后就要靠铁矿和磷矿,来发家致富了。
    现在的朝廷,不仅没有禁止铸铜。
    连冶铁,都允许私人冶炼和打造。
    ...
    楚天秀去了一趟矿区,下午便回到丹阳县城,去了县城里的一座冶铁作坊。
    冶铁作坊的落后,铁器不足,严重拖延了挖铜矿的速度。
    不管是为了抢铸铜币,还是为了冶铁本身,都要立刻上马,兴建一座巨型的炼铁作坊,大规模冶炼“钢”。
    不错,直接炼“钢”。
    他不想慢慢腾腾的浪费时间。
    他要建一座大楚皇朝最庞大的冶铁场,将丹阳县改造成为一座冶铁工业基地。
    丹阳县拥有一座马鞍山,这是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不好好利用,简直是天大的浪费啊。
    只要技术上领先,生产的钢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
    钢的利润,更是远超过农业。
    农业什么的,放一边去慢慢发展吧。
    强大的钢铁产能一旦上来,地里用上锋利而坚固的大钢犁,耕地能力直接翻一倍都绰绰有余,多少地都不够来种。
    楚天秀将丹阳县城里,所有的大小作坊,炼铁户、铁匠们全都召集起来,并不多,仅仅只有数十人,很多都是一户人家一个打铁铺子。
    他们本身就是丹阳郡主的食邑户口,算得上是丹阳郡主的人,这个时代的人世世代代都无法脱离户籍的。
    “本小侯爷先投一万两银子,新建一座新式冶铁作坊。”
    “县城所有铁匠,都进本小侯爷的冶铁作坊,高薪聘请。师父带徒弟,铁匠,一年内要扩充到一千人!”
    “我看了你们原先的冶铁作坊,规模太小,有的一人一户,多的也就三五人,虽然有鼓风机,但是风力太弱了!”
    “建大型炼铁炉,改成水利和马力鼓风机!风力至少大十倍,大增炼铁炉的温度。”
    “你们炼出来的铁大部分都是生铁,极少是熟铁。要炼成熟铁,或者是钢。”
    “把生铁炒成熟铁,炒成钢料!”
    “而且你们的锻打也太弱了。造一两吨重的水利重锤来打,千锤百炼,打成百炼钢,‘斩金断玉,削铁如泥。’”
    “你们听不懂?没关系,回头我把《水利鼓风冶铁》、《炒铁》、《百炼钢》都写出来,画成图册,教你们怎么做!还看不明白的,我找识字的先生,来教你们。”
    楚天秀道。
    铁匠们不识字,只能稍微看懂草图,他也有些头疼。学塾教育跟不上啊,以后挣到银子,在教育上也要大笔的砸钱。
    众铁匠们听了,都惊懵了,只拼命点头。
    水利鼓风机?
    炒钢?
    水利重锤?
    百炼钢?
    他们几乎全都没有听说过,听的晕晕乎乎。
    这改进的冶铁技术,似乎大幅改进了冶炼技术...小侯爷这脑子,太强了吧!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