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蹦一跳不稳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也是许多人说,宋代之所以没有发生所谓宦官之祸,就是因为那句话:“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太监想要专权的话,首先要看皇权,如果皇帝是个厉害的主儿,不是什么昏庸之辈,则朝廷大权自然轮不到其它势力掌握。
    也就是不是说太监想专权就能专权的,有个必然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皇权旁落,要在特定的时期才可以出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难度其实相当之大。
    比如我们稍稍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太监专权,祸乱朝纲,几乎遵循这样的规例。
    最开始的秦二世不用多说,他本身就是个无能的废物,也是被华夏第一个大太监赵高给捧上去的,自然对他唯命是从,所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再后面的东汉,年仅7、8岁的小孩当皇帝那是屡见不鲜。
    而皇帝年幼必然导致皇权开始旁落,同时他在深宫中长大,所能依靠的也唯有宦官帮助自己夺回权力,于是皇帝迫不得已重用宦官,让他们和外戚开始彼此厮杀,宦官的权力开始增大。
    一直到东汉末年,都持续这个循环,直到以张让为首的十常待,宦官的权势彻底无法无天,开始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剥削百姓、卖官封爵,朝政日益腐败,最终酿成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
    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历史上宦官的第一次“猖獗时代“。
    此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华夏大地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战乱时期是武将的天下,宦官自是没有得势的机会。
    但是一旦天下一统,进入隋唐时代,宦官们又重新被皇帝开始重用,如唐代开始有所谓的“市舶宦官“,即”中人之市舶者“,专门负责管理东南沿海地区海外贸易。
    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再次出现大规模宦官当权,安史之乱,宦官李辅国借助战乱,开始掌握了军权,“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
    此后宦官不但总领神策军,组建牙队,形成专权,之后更是出现了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等宦官,他们可以说有立废皇储之大权,凌驾于皇帝之上。
    李辅国更是狂到自称“欺压皇上的老奴”可以说是宦官的第二次“猖獗时代“。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又是诸国分据,而朱温更是进入长安把宦官杀了个精光,宦官们又进入了低潮。
    之后的宋朝对宦官防范较严,宋太祖严令不许宦官“干预政事“,宦官到一定年资必须转出外任。
    故宋代虽有童贯、梁师成等大太监,但宦官之权力并没有凌驾于宰相之上的权势。
    相反,童贯等人之所以能成事,还是他们勾结奸相蔡京的缘故,在蔡京的扶持下才能权倾一世,没有蔡京,童贯等人依旧是个屁。
    ……
    而除了皇帝年幼导致皇权旁落,宦官专权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不理朝政,如宋徽宗,只想当个艺术家,对治国根本不感心趣。
    显而易见,皇帝不理朝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那么这旁落的大权由谁来接掌呢?
    第一有可能被武将掌握,比如乱世的时期,多是这种情况。
    不过宋代自太祖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权收归中央,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武将自然不能谋反。
    那么第二,如果不是乱世时期就有可能被文官、外戚、太监三大势力掌握。
    重点是文官的势力如何,如果文官势力强大,还轮不到太监头上;如果文官势力不行,就会轮到外戚或太监之一。
    这也就回到了之前我们说的那句话:“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
    这里的祖宗之法指的就是太祖赵匡胤颁布的法令,他汲取了前朝的弊端,对宦官的编制人数、官阶高低、权力大小都有明确规定,大大限制宦官体系的发展。
    宋史的宦者传部,就提到过,宋政府和决策层在宦官问题上比较重视,一直在限制宦官的人数,以此来限制宦官的势力。
    其中,太祖时限制人数为50,要收养养子,必须要满30岁以上,自己没有养父,才可以收养一人。
    到了太宗时,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也限制在180人左右,少的可怜。
    即使到了南宋孝宗时,因为“宦者员众”,有官员报告给宋孝宗,孝宗命令开列名单,将人数限制在200人以内,后来虽然也有所增加,但也不过增加到250人而已。
    这真的算是很少了,对比一下唐、明两代动辄成千上万的宦官数量,可见宋代在这个特殊群体的势力控制上,做的相对好一些,自然影响就相对少一些。
    并且由于唐代宦党为乱,其根本是在于宦官位高权重,汲取到这个教训,宋代对宦官担任高级职位,一直都比较慎重。
    不是不授予其高级职位,而是对于授予的时机、人选、条件,比较谨慎。
    例如,北宋刚开始有个重要宦官,就是曾掌握兵权的王继恩,因为有战功,按例应授宣徽使,但在宋太宗的坚持下,只授予其相对较低的宣政使。
    后来就连有些文臣都看不过去了,替王公公鸣不平,认为赏赐太薄,结果竟然被“杖脊刺面配崖州”给处置了。
    再比如真宗时期,有位叫刘承规的太监病重要死了,死前求落实政策,授其节度使的荣衔(宋时节度使为荣衔,无实权执掌)。
    因其生前曾主持过国防部的工作(提点枢密),所以他临死有这种要求,也不算过分,想来也只是为养子、家人留一点待遇。
    宋真宗本来已经答应了,毕竟人家的确有功劳,再加上快死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即便如此,由于宰相王旦的坚持,最后还是只以“节度留后”终止了。
    当然,虽然做出了以上的各种限制,但宦官不可能不担任外职,承担一部分外朝的工作。
    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朝堂在体制上也有诸多限制,例如,对宦官的官阶授予,如果只是在宦官的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这两个系统内升迁的话,最高只能到内东头供奉官。
    如果要继续升迁的话,那就要“转出”,即转出宦官系统,归政府的组织人事机构“吏部”管辖。
    其授予的官阶,则依武官系统来升迁,也就是说,宦官要从事比较重要的工作的话,他们是要接受掌管枢密院的枢密长官的管辖的,而枢密长官,多为文官。
    因为有这些各种各样的体制上的限制,尤其是把宦官的外朝权力,纳入到文武官员的组织系统中进行管理,这等于是给宦官势力加了一重保险。
    相当于老子本来是皇帝的人,但升着升着,竟然不是了,这……
    到底特么算是升了呢,还是降了呢?
    正因为此,宋代宦官不仅没有专权祸国,相反还颇多的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因为升着升着,大部分的宦官都变成武职了,于是主要在军事活动上,就显得特别活跃。
    在宋史的宦官传记中,北宋有43人,这43人中,有18人有明显的军事经历!
    从宋初的著名宦将秦翰、李神祐、窦神宝等,到王继恩、卫绍钦,再到北宋中期的王中正、李宪,再到北宋晚期的童贯、谭稹等,可谓代不乏人。
    由此,宋朝几乎没有太监专权的土壤,皇帝无法提拔太监跟文官扳腕子。
    毕竟提拔着提拔着,皇帝会突然发现,这宦官不是自己的人了,由文官领导,变成了武将,被打发去边疆吃沙子去了,这……
    最后,失去了太监这一块强大的助力,想要跟文官们制衡,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了,那就是勋贵,也就是皇室宗亲。
    可也不行,皇室宗亲虽然听着好像很风光,是龙子龙孙,但在宋朝却是个例外,因为没啥权利。
    历史上的诸多朝代,皇帝从诸皇子择嫡长子或最为优秀的皇子选取一位作为皇帝。
    其余的皇子则会被安排到全国各地成为手握重兵的藩王,震慑地方或是拱卫皇朝,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封制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家天下,维护皇帝的无上权威。
    可这样做也有好有坏,虽然都是一家人,但总有人心怀不满,觉得自己凭什么当藩王,应该做皇帝,于是出现了数不清的藩王之乱,导致家国动乱。
    例如历史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汉朝也曾经发生过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王不满朝廷削藩政策,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叛逆,但幸好被周亚夫等汉臣击败了,不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强汉了。
    唐代也一样,唐代的王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皇帝的儿子封亲王,皇帝的孙子和重臣封郡王。
    亲王,郡王,公候本身没什么权利,正如《新唐书》所言“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区夫不异。”
    但如果担任官职,那权利可就大了。
    就像是吴王李恪,单纯一个吴王没什么权利,但他还有“安州都督,司空、”等官职。
    这两个官职权利都不小,安州都督就掌握了安州的军政大权,所以他最后造反了。
    还有福利制度,唐朝的亲王实封就有八百户到一千二百左右,这还是少的,只是汉朝万户候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汉朝的王实封户三万户到十万户,而刘邦长子刘肥实封户竞是五十万户,包括今天整个山东地界。
    这简直是不可想象,国家的财政几乎都拿来供养这些寄生阶层了,而且他们还不老实,一个个尽憋着造反当皇帝。
    所以在北宋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太祖皇帝赵匡胤汲取前朝教训,就对地方势力包括诸王们大加限制,不断加强中央禁军的力量。
    特别是在赵光义斧声烛影的登上皇位以后,为了避免后世有人学自己,不再发生这种情况,更是竭尽所能的弱化地方军事力量,以及打压宗室子弟的权利。
    所以宋朝的王爷不过是徒有虚名,宋朝皇子成年后虽然会被封为王爷,但是实际上没有封地,更没有任何兵权,并且宋朝重用文官,导致在地位上一些朝堂大员的权力远在王爷之上。
    不仅如此,宋朝王爷的爵位并非世袭,皇子被封王爷,王爵也是在其身上,王爷的子孙不管是否嫡子,只是将年纪最大的一位封为公爵,而其他的王子们没有任何爵位,最多也就是允许其入朝为官。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是有年纪特别大,资历深的王室子孙才会被封为郡王,依旧没有实权。
    因此,宋代的宗亲的真实情况是,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
    而且虽然能当官,还是有诸多限制,比如不能出任宰相(当然,有个赵汝愚是例外,但也只是短暂任相就被下台了,而出身宗室就是其下台的主要原因。)
    包括就亲王府官属的数量来看,宋代与各朝各代也差距极大。
    宋代的亲王府通常是:傅有其官而未尝除授,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不常设,设翊善1人、王友2人、记室参军1人,其他国公以下几乎没有自己的属官。
    这样做,也有好有坏,对皇室宗亲的严格控制,虽然限制了其产生庞大的寄生阶层,但也让他们没啥权利,无法起到制衡作用。
    文臣、武将、宦官、外戚、勋贵,就相当于五条腿一样,皇帝不可能全用,不然矛盾太大,肯定各种争权夺利。
    但也不该独宠一支吧,玩金鸡独立呢?不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稳妥的局面吗?
    就算两条腿也好啊,至少走路稳当,就剩下一支的话,一蹦一跳的,自然很不稳当,稍微一碰就摔倒了,这也是两宋都百多年便灭亡的主要原因,失去了制衡,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了。
    ……
    ……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