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 第六十三章 想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水北岸,行军中的楚军,得外围斥候告警,知道大量敌骑出现,便将随行车辆连成一个个车阵,相互靠在一起。
    当齐军军骑兵涌来时,楚兵聚集在一个个车阵中,做好了战斗准备。
    有轻骑靠近车阵,却被射出的箭矢逼退,这些轻骑却没走远,绕着车阵外围转来转去。
    抵达的齐军骑兵越来越多,不一会,齐军主帅、咸阳王斛律光也赶到了,策马停留在一个土丘上,用千里镜看着眼前戒备森严的楚军车阵。
    这支楚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过千,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
    各车阵完好,靠在一起,暂时没有破绽,强攻的话...
    他环顾四周,只见己方骑兵越来越多,明显多于这支被围的楚军。
    虽然围住的不是楚军骑兵主力,但吃掉这几千人,也能震动河南,让那些如影随形的敌军,愈发焦躁起来。
    斛律光很快做了决定,让各部兵马分头行动。
    一部分在楚军车阵外围轮流游荡,迫使对方一直结阵,无法行军。
    其他人,向外围散开,要在数十里范围内展开搜索。
    他判断这支有数千步兵的车队是个诱饵,一旦己方在此逗留过久,敌军骑兵就会围过来。
    因为之前斥候就侦察到这支军队的行军路线,可以说是直来直往:从西面济阴方向,沿着济水一路向西。
    随行有大量马车,看上去是在运输粮草,是个规模不小的运粮队。
    但是,斥候们根据车辙的深浅程度,以及沿途并未有明显米粒、谷壳、草叶洒落的情况来判断,认为这是诱饵:
    车上未必载着大量粮草,之所以看上去车队浩浩荡荡,无非是为了吸引他们来攻。
    斛律光得了斥候们的汇报,思考后,也得出同样判断:这是敌军故意放出来的诱饵,引他们上钩。
    己方兵马入了河南以后,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粮食,所以得知有“楚军运粮队”接近,必然忍不住要去攻。
    如此一来,就中了对方的计,这支队伍沿着济水向西走,周围肯定有骑兵尾随。
    一旦齐军为了夺粮而强攻车队,很容被尾随而至的楚军骑兵袭击,或者“咬住”,再也甩不开。
    相互算计,真是煞费苦心。
    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故意让楚军发现自己兵马的踪迹,本来是想要引对方奋力追击,然后落入自己设下的伏击圈。
    结果,对方很谨慎,不肯穷追不舍,现在反倒派出一个诱饵,大张旗鼓的来引他上钩。
    斛律光看着远处的楚军车阵,笑着摇摇头。
    他麾下骑兵众多,基本是一人双马,所以,即便楚军如此设计,他也有自信,连饵带人,一起解决了。
    眼下着这车队,既然被围,那就死定了。
    你们想走?没门!
    他只需要派少量骑兵在外围转悠,就能盯死这支队伍,五六千人,等于是将死之人,什么也做不了。
    其他楚军若来,面对己方大量骑兵,下场只有一个。
    斛律光想着想着,很快想到了黎阳。
    兰陵王高长恭,率军驻扎黎阳山,和黎阳守军互为犄角,要拖住来犯楚军,守住邺城南面门户。
    毕竟,黎阳距离邺城不过百里而已。
    而斛律光率军进入河南,就是要寻找河南楚军破绽,歼灭几支兵马,搞得河南鸡飞狗跳,迫使北犯的楚军南撤。
    现在,他不知黎阳那里战况如何,如今在河南,和大量楚军周旋了十几日,也该有战绩了。
    否则,再这么拖下去,可不妙。
    楚国国主,是大名鼎鼎的李笠,斛律光可不认为对方沉默了五年后忽然挥师北侵,是临时决定。
    此人亲自率军出征,可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黎阳那边,未必能撑太久。
    毕竟,对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十余年前就以此攻入邺城,现在,更不会被黎阳阻挡太久。
    想到邺城,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皇帝高纬。
    高纬成日里寻欢作乐,不理政务,朝政为和士开等佞臣把持。
    若黎阳失守,楚军逼近邺城,这帮佞臣搞不好会撺掇皇帝跑去晋阳,让别人来守邺城。
    真要是这样,就麻烦了:大敌当前,皇帝却丢下京城跑了,此举必然导致邺城军民人心惶惶。
    不过,高纬任用的大臣之中,尚书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实干,能文能武,所以斛律光出征前,劝得皇帝以唐邕来主持邺城防务。
    所以,黎阳那里,应该还能撑一阵子吧?
    斛律光琢磨着战局,不知不觉入了神,不知何故,心中有些不安。
    他越发觉得,自己该回去,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随从低声提醒:“大王,敌阵有动静!”
    斛律光闻言,用千里镜一看,却见楚军车阵里,已经搭起了一个架子。
    架子还在搭建中,目前大概有两丈高,仿佛是修建井栏(可以容纳大量弓箭手居高临下射击的高层建筑)
    斛律光看了一会,觉得有些不妙:楚军似乎早有准备,架子搭得很快。
    若是为了让弓箭手居高临下放箭,这就有些多余,更可能是作为望楼。
    他有从楚军那里缴获的千里镜,对方自然不会缺这玩意。
    这里地势平坦,楚兵在高台上居高临下,用千里镜可以将方圆数里甚至十余里的动静看清楚。
    那么...
    斛律光想到细作探来的军情:河南各地堡垒,距离在数里左右,相互间能以望楼上的千里镜佐以灯光、图案传递消息。
    所以,眼前楚军车阵里升起来的高架,怕不是用来向周围传递消息。
    他们等在这里守株待兔,一举一动,会被眼前楚军以高台望楼向四周传递,譬如在布上写大字,然后挂起来。
    外围楚军斥候用千里镜看望楼上悬挂的布,就能将这里周围的情况弄清楚。
    若如此,赶来的楚军,就能从容应对,而他们,很容易被对方包围。
    “撤,传令,撤退。”斛律光很快做出了决定,取消此次“围猎”。
    他率兵进入河南,冒着极大风险和楚军周旋,眼见着“猎犬们”越来越多,靠得越来越近,可不能自大。
    实在不行,宁可撤退。
    。。。。。。
    清晨,济水畔车阵,吹了一夜风的楚军将士们,等来了援军。
    连夜赶路的李昕,带着疲惫的部下们赶到这里,依旧扑了个空,觉得颇为无奈:敌军狡猾,竟然没有上钩。
    一路上过来,有斥候在外围游弋,防止齐军伏击,所以这些斥候已经和济水畔友军联系上。
    李昕一个多时辰之前,就知道济水畔的友军安然无恙,而敌军昨日就已经开溜了。
    他下了马,和友军主帅、行军都督樊毅交谈起来。
    脸上满是郁闷的樊毅叹道:“确实是主力,但他们很狡猾,看破我军意图,没有逗留太久,就撤围往西走了。”
    “不是真的往西,他们绕个圈,后来往北走了。”李昕说道,这是“堡垒望楼通信网”传来的消息。
    看样子,对手不打算在河南逗留了。
    “他们要走?莫非听到什么风声?”樊毅有些好奇,北伐军在除夕之夜攻破黎阳的消息,他收到了,不过军中大部分将士都不知道这个好消息。
    李昕不确定,说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或许是觉得不对劲,不想在河南逗留。”
    好不容易引来的大鱼,刚要咬钩,却突然跑了,事已至此,抱怨无用。
    他看着眼前车阵,有些遗憾:若敌军昨日强攻,就好了。
    李昕知道敌军主力在引他尾随,然后引入包围圈,所以,和友军一道设了个圈套,反过来引诱对方上钩。
    行军都督樊毅,率步兵“押送”大量“粮车”,沿着济水往西走,扮做运粮队。
    车上装载着大量箭矢、兵器,以及少部分粮草,所以就是个诱饵,让敌军以为是运粮队,于是来攻。
    而李昕则根据樊毅的行程,和另一位行军都督各自率兵在外围悄悄跟着,一旦发现敌军围住樊毅所部兵马,对方就等于是上钩了。
    樊毅军中,有架设高台的器械,只要搭起高大的望台,就能将四周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将敌情“张榜悬挂”,数里外的友军斥候,凭借千里镜就能得知围困樊毅军之敌人的大概情况。
    于是,来个内外夹击,即便无法歼灭敌军,也能让其遭受较大伤亡。
    但是,敌人狡猾又谨慎,来了,却走了。
    没办法,齐军兵力众多,都是骑兵,至少一人一马,移动速度快,作战能力强,想战就战,想走就走,本身就是极难对付的敌人。
    他们在大平原地区,拼尽全力和对方斗智斗勇,没有“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李昕和部下,在车阵休息了大概一个时辰,有斥候赶来,带来最新敌情:
    据北面许多堡垒望楼汇报,有大股齐军骑兵往北而去。
    敌军已经过了黄墟,看样子,是要渡河北返。
    黄墟在开封东北大概百余里位置,距离黄河边很近,看来,齐军是不打算在河南逗留,要返回河北。
    如今是正月十四,风雪大作,依旧天寒地冻,所以黄河河面依旧冻结,齐军不需要船只,就能在任意一处河段,轻易踏冰渡河北上。
    “还是让他们跑了。”樊毅有些郁闷,无数将士忙碌了十余日,还是没能把这支强劲的齐军骑兵主力留在河南。
    但李昕却不发愁:“想走?没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