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五代 - 第33章 雄主南征北战,君臣不欢而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契丹大举派兵,援助北汉。柴荣令符彦卿拒之。符彦卿派史彦超为先锋。
    这是一场决定了大周国命运的战争。
    按照原本轨迹,史彦超仗着自身勇猛善战,轻敌冒进,中伏,为契丹兵所杀,损失惨重。
    而柴荣出兵日久,粮草转运艰难,大周现有之国力无法承受起这么大规模的战事,柴荣欲战欲退,难以拿定主意。闻史彦超损兵折将后,遂仓猝班师,忧忿不食者数日,错过了攻打北汉的好时机。
    “将军,史彦超此番出兵,骄傲自满,必致大败。此人亡身覆阵,必连累全军。”花清霜对柴兴如是说。
    “那依军师之计,我等应如何应对?”柴兴问道。
    花清霜道:“向符大帅讨令,率精兵提前做好准备,应援史将军!否则大祸不远!”
    柴兴一向是这位女军师言听计从,当即去找符大帅,表明愿率兵接应的意愿。
    柴兴统兵二万,符大帅给他面子,又拨三万兵马给他,共计五万。
    柴兴辞了大帅,连夜率军拨营,疾追史彦超。
    好在那个宿命中的日子到来之前,柴兴及时与史彦超部会合。
    此时的史彦超并不满意柴兴的到来,他怕对方和自己争功。柴兴为人老成温和,也不强争,只道:“将军愿打前锋,我随后接应,不和将军争功便是。但将军若遇危险,我当救之。”
    史彦超听了此语,有些不好意思,这才知道对方是以全军安全为第一,不贪恋这点功劳。
    北汉军连败之后,又来挑衅,史彦超率军出击,大败之。杀性大起,一直追入敌阵,突然,契丹伏兵四出,果然被柴兴不幸言中。
    “悔不听柴国公之言,今日死于此地!”史彦超身处包围圈中,勇愤俱发,率兵左右驰击。
    正待危急之时,柴兴的后军急忙杀到,从侧翼冲垮围攻的契丹兵,阮浩天一刀砍死统兵的契丹万夫长,杀透重围,把史彦超救了出来。
    史彦超与柴兴合兵一处,调转马头,转攻北面的契丹军。
    契丹人见伏击圈己破,敌众我寡,再次发扬了大无畏的逃命精神,全军撤退。
    史彦超驱兵赶杀,截获粮草辎重无数。
    “国公,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日后国公但有所差,史某上刀山下火海,誓不皱眉!”大胜后,史彦超拜倒在柴兴面前。
    柴兴扶起这位悍将,劝慰道:“将军言重了。”
    史彦超道:“国公真是神算,竟然能料到会有伏兵伏击史某。”
    柴兴道:“非我之能,皆赖我军师之智计,三军将士用命之故。”
    史彦超惭愧道:“国公能力出众,性子却这般谦和,胜过彦超多矣!在下佩服之至!”
    解开了这道生死劫,史彦超这位老将从此成了柴兴的座上客。后来直到柴兴致仕,他亦经常去探望这位当年的老国公。
    契丹新败,北汉又溃,皇帝下令发起总攻。
    柴兴所部将士奋勇歼敌,破晋阳,其麾下大将杨义枫带兵杀进府衙,生擒刘崇父子。
    刘崇被押到柴兴面前,跪地乞降。柴兴令他传令全国将士投降,刘崇不敢有违,立即照办。
    五日后,北汉大将杨业降周,受到柴兴格外礼遇。
    十日后,周军接管北汉全境,北汉亡。
    杨业等人上书皇帝,为刘崇乞命。柴荣封刘崇为王,全家迁来汴京,由皇帝供养衣食,只是剥夺一切军职。
    北汉众将陛见之时,柴荣又重赏杨业、折赛花夫妇,令他们镇守北地,防备契丹,杨业欣然领命。
    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代家主,在日后的岁月长河中,他和他的子孙们,为华夏族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这是后话了。
    大周皇帝柴荣,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大周这个五代时期的最后一朝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复苏。
    大周百姓,皆以圣主治国为荣。
    此时很多小国之君,皆奉大周之正朔,只有蜀、南唐、契丹等国,与大周为敌。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柴荣调兵遣将,南征北伐,与以上不服王化之国连连交战。
    大周军西败蜀国、南摧南唐,兵锋之盛,天下难当。
    大将赵匡胤悍不畏死,每遇征战,必舍生忘死,立功无数。柴荣接连提拔,把赵匡胤和柴兴、符彦卿一样倚为心腹,对他们恩宠有加。
    蜀国被打烂了,而南唐这个国家,属地众多,兵精粮足,虽主上昏昧,却是大周国的劲敌。
    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无数次让柴荣恼怒异常。
    大周军三败南唐,水战、陆战、马战、步战打个不停,虽中途亦有损兵折将之时,亦算的上是连战连克,势如破竹。
    但杀到楚州这座坚城之时,大周军却再也不能前进一步。
    四十天。
    周军攻楚州,整整打了四十天,尸体枕藉,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奋力坚守,仍不能克,挫动大周军多年锐气!
    柴荣勃然大怒,亲自监督众将攻城,晚上就在城下宿营。
    “攻城!攻城!”
    “给我杀!”
    “旬日之内,不能破城,尔等提头来见!”
    ……
    柴荣杀红了眼,对部下将士下达了死命令。
    所有人惊惧万分,不敢说话。
    唯有国公柴兴谏道:“皇上请暂息雷霆之怒,容臣再派人劝降,以免生灵涂炭,损皇上之圣德!”
    “你给朕闭嘴!”
    皇帝一向是对自己的这位亲哥哥宠信之极,那么多柴氏兄弟,只有柴兴一人能够得到重用,端的是羡煞旁人。
    而今天,杀疯了眼的皇帝竟然和他哥哥大发脾气。
    柴兴吓的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全身冷汗直流。
    其它人更是低了头,不敢言语。生怕触犯皇帝,惹来杀身之祸。
    柴兴身为臣子,惹怒皇帝,必定要向皇帝道歉。他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治臣失言之罪!”
    皇帝不睬他,而是红着眼睛对众人下达了一道圣旨:“众军听令!屠杀一切反抗者!”
    他亲自扬起皇旗,大喊道:“攻城!”
    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二十五日,周军攻克楚州,守将张彦卿全军覆没。
    这是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对于这件事,后世史书上有不同记载。
    《南唐书》毫不客气的用了这样的说法:柴荣攻破楚州,屠城!
    《旧五代史》没有直接使用“屠城”这两个万分敏感的字眼,但旁敲侧击的指出,周军大掠!
    《资治通鉴》没有直面这件事,而是用了春秋笔法,不直接说周军屠城,只说楚州将士全军战死,无一人投降。
    战后,打扫战场,诸将论功行赏。
    众人欢呼大跃,饮酒庆贺。
    柴兴一整天没吃饭了。
    他的三位下属跟在他的身后,一言不发。
    柴兴看着那满城的尸体,脸色煞白,他不敢相信,这样的人间惨剧,是自己人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不能再等等,给他们一个投降的机会啊!”
    柴兴崩溃了。
    他跪在地上,仰望苍天,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乌云遮日,几只寒鸦站在枯枝上,刮刮的叫着。
    几只野狗和野鹰在啃食的地上的尸体。
    对那些以杀人为乐的武将来说,杀的人越多,得到的赏赐越多,他们能够挣来的前程就越大。他们没空去想那些被他们杀死的敌人,更没空去想他们家中的亲人是何等的伤心绝望。
    而柴兴不同,他这人,乃是人间第一善人。
    他的慈悲心,使他饱受煎熬。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古语说的真好啊。
    心慈手软的人不能统帅全军,心怀仁义的人不适合做生意。
    命运真是讽刺啊。
    他早就厌倦了战场,但一听说自己的亲弟弟当了皇帝,还是这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明君,他是多么的想要辅佐他成就大业,打出一片太平江山,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啊!
    可是楚州之战,却让他的心变的冰冷。
    也许,是时候说再见了吧。
    他形神枯镐,步履踉跄的去见皇帝。
    他最后一次对皇帝行君臣之礼。
    皇帝很高兴,要给他封官,他却淡淡的说,皇上保重,臣愿致仕还乡。
    皇帝的语气转瞬间便布满了杀机:“你敢威胁朕?”
    柴兴冷冷道:“不敢,只是想回家看看父亲。”
    “柴兴,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别让你我君臣,不欢而散。”皇帝的好心情,彻底被他弄坏了。
    柴兴梗直了脖子,冷笑道:“临别之际,臣有一言相劝,望陛下纳之。”
    “你说!”
    柴兴道:“如此杀伤生灵,太过残暴,望陛下效仿唐太宗爱民之胸襟,莫要学那南汉刘晟之辈,虐害生灵。”
    “大胆!”柴荣雷霆大怒!
    柴兴站了起来,盯着他的弟弟,说出了这句话:“三弟,楚州之战杀伤太过,你将来必遭报应!臣忤逆君上,你这便赐臣一死吧!”
    柴荣拨剑出鞘。
    宫女和太监,全都吓傻了。
    空气似乎凝固了。
    兄弟二人对视良久,柴荣还剑入鞘,大怒道:“即日起,剥夺柴兴及其手下将领一切职爵,令柴兴回洛阳闭门思过!无朕传诏,终生不得入京!若敢违旨,格杀勿论!圣旨即刻下达!”
    “臣告退。”
    柴兴一步也没回头,出了大殿。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