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惇见他医术高明,就请他给陆近潜看病。这位李东璧先生本来摇头看上去颇有顾虑,但当陈惇说是别人看不好的怪病之后,方才起了一丝颇感兴趣的神色,最后终于同意了。
    等他见到了陆近潜,按脉之后,反而露出了古怪的笑意。待看了前面医生开的药方之后,这笑意就更大了:“……肠痈?这是内疽!”
    陈惇和陆近真对视一眼:“什么叫内疽?”
    “就是虫病!”李东璧在陆近潜肚子上画了个圈:“肚子里长虫了!”
    “不可能,我弟弟自幼饮食清洁……”陆近真下意识就要反对。
    “那你就要问他了,”李东璧比划了一下虫子的长度,“万幸这虫子还没有长长,估计为害时间也不长,也就是月余的事情。”
    陆近潜嗷嗷叫着,道:“我一路上策马疾驰,也没有吃什么东西……就是有一日到了淄博的驿站,看到有鱼脍,想起咱们苏州桃花坞的银鱼脍来,等不及那鱼肉煮熟,就半生半熟地吃了几块……”
    既然对症,李东璧当即用加川芎、当归的血余散,再加甘遂、天灵盖,磨成粉末,用桃树枝煎汤,让陆近潜空心调服,到了巳时陆近潜痛得厉害不肯再喝,李东璧也不勉强,改用醋炒芫花三分、海金沙一分为末,热开水给陆近潜灌下。到了晚上陆近潜就腹泻一次,打下两头尖一样虫子几条。
    打下这几条虫子之后,陆近潜的肚子也不再疼了,鼓囊囊的腹部也消下去了,然而李东璧却说这还没完,又变了个药方给他灌了一剂,结果没过多久,陆近真就惊恐地大叫起来,陈惇和李东璧走进去就见陆近潜还坐在便器上,冷汗淋漓,面色发青,好像呼吸中断了一样。
    这下陈惇也吓了一跳,还是李东璧执手诊脉,告诉他病人是痛极晕死过去了,果然灌姜汤之后,陆近潜又慢悠悠苏醒了,气若游丝道刚才肚子很痛,然后火光溅出,菊花像被火烧一样,大响一声,不知泻下了什么东西——众人察看,竟然是一条血色泥鳅,在盆里还可以游动,把人看地都毛骨悚然。
    古代的寄生虫病,还有古代的打虫药简直叫陈惇大开眼界,然而更让陈惇感到神奇的是这位李东璧大夫,一双妙手药到病除,真可谓是神医了。在他的印象里,神医都该是王大夫那样鹤发童颜、胡子飘飘的,要不怎么说老中医呢,难道医生的经验不都是在长年累月中积累的吗——眼前这人,也不过就是三十七岁罢了。
    陈惇少不得问他来历,李东璧这才道他是以“良医”的身份被征辟至京师,准备参加礼部高等考试的。这个本朝遴选太医是有一个礼部主持的考试的,成绩好的入御药房,次入太医院,下者遣回原籍去。
    “听你的口音,”陈惇道:“是湖北人?”
    见他点头,陈惇就道:“湖北有个名医叫李时珍的,你知道不知道?可能他在楚王府里,不过他应该挺有名声的,治好了一个宗室的怪病吧?”
    李东璧瞪大眼睛:“啊……我怎么不知道我有这么大的名声?”
    这回轮到陈惇瞠目结舌:“你、你就是李时珍?”
    “我是李时珍,字东璧,”李时珍挠了挠头:“我治好了富顺王之子,然后在楚王府里任奉祀正,等到朝廷征辟良医的时候,楚王就把推荐来了。”
    无巧不成书,陈惇不由得抚掌大笑:“李先生,你的《本草纲目》写了多少了?”
    李时珍不可置信道:“你怎么知道、你怎么知道《本草纲目》?”
    “我知道先生你正在着手编写一部书,从嘉靖三十一年算起,要全部编纂完成,大概需要很长的时间,”陈惇道:“这可是真正的国医药典,造福后人的工程啊!”
    “……我开篇点题明义,不想用那《神农本草经》所分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我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李时珍一提起自己正在的《本草纲目》就激动地不能自已,口沫横飞道:“我参考了800多部书籍,把其中不能详细解释的奇方异草和用药方法不全、不适的药剂全都挑了出来,我准备在太医院干上几年取取经,就外出考察,把这些不确定的东西一一寻到,一一验证记录下来,好叫后人明明白白的,不会因为不识草药而误伤人命。”
    陈惇心里就像一团棉花被弹拨来去似的,柔软地一塌糊涂:“先生仁心,又立下这么大的宏愿,效仿神农氏尝遍百草,将来史书工笔,定不会遗忘先生高德。”
    李时珍先是摇头道:“我哪里能和神农氏相比?我又如何能青史有名?我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写成本草纲目,若能入药典,能颁行天下,真是死无所憾了。”
    陈惇心里清楚本草纲目的巨大价值,李时珍的心愿不仅全部达成,他本人更是随书一起永垂不朽。人们不会记得那一年与唐寅一起进京赶考的状元榜眼是谁,但是提起那一年的科考,谁也不会忘记唐伯虎。同样的,人们也不知道李时珍曾经呆过的太医院里多少位医术精妙的太医姓甚名谁,但是提起嘉靖年间的太医,谁也不会漏掉一个李时珍。
    “然而还有一个地方,颇有犹疑。”李时珍忽然狡黠地挑眉道:“此书最后一部,即为人部——里面的东西,我只恐写出来,不容于世,要打入邪魔外道之中。”
    陈惇问道:“你准备写什么?”
    “人身上有三十五味可入药之物!”李时珍铿锵有力道:“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眼泪、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结石……我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也是能治病的良药!”
    “哗啦”一声,端正茶走过来的陆近真把茶杯打碎了,她碰巧听到李时珍这惊世骇俗的话,吓得脸色苍白。
    “别怕,别怕,”陈惇急忙安抚道:“李先生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用处,人身上一些东西也是药材,如果研究透彻,对症下药也可以收到奇效。”
    “对对,是这个意思,”李时珍道:“这些药方都要配上其他东西一起服用的,这样才无损于人道。”
    陈惇对他的研究还是很赞同的,因为中医里确实有很多“药”和“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似乎也毫无科学道理,但这些奇怪的“药”和“法”中有一些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是有道理的。比如美国科学家用粪便的提取液来改变肠道的“菌群”,用以治疗消化道疾病和肥胖症,效果相当不错;利用童便治血瘀症也是历代中医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而且收效甚好。
    “不过人/乳、人尿易得,人骨、结石又从何而得呢?”陈惇问道。
    两人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陈惇记得在宋代之前的朝代里,医学界的内科、外科是并存的,就是说华佗开颅手术,和一些医生曾经采用过的截肢手术,是不被诟病的。然而到了儒学高度发展的宋代,理学大夫们就开始叫嚣,说在人体上动刀是不道德的行为,违反了儒家的仁爱之道,并把医生们正常的手术贬低为最下等的、为畜生治病一流去,所以大大阻碍了外科手术的发展。
    所以一听到李时珍要在人体上动刀,还要研究尸体,陆近真理所当然地觉得这人是个疯子,但是陈惇却激动不已,医学之光啊,李时珍!
    不过这些东西一旦编写入本草纲目,自然要被禁的,就是付梓,恐怕也要招致物议沸腾——“我编写的人部,就不外传了,交于我的内门弟子阅览吧。”李时珍并不傻:“希望有一天能大白于天下,而天下人都能善加利用,不要视此为邪魔外道,也不要被邪魔外道利用了。”
    李时珍还要在京城选官,陈惇怎么能告诉他很快你就会在太医院里受到排挤,没过多长时间,就会辞去太医院职位,一心行走天下名山大川——此时的太医院还是很有门第之见,对于李时珍这个乡野来的“土郎中”还是很不待见,而李时珍在同侪中受了排挤,既不能一展平生所学,又很少有出诊的机会,只好辞去官职回乡了。
    陆近潜肚子里的虫子一打下来,休息没过两天又立刻生龙活虎了,兴冲冲撺掇陈惇带他出去玩。陈惇来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好好遍览京城,倒也痛痛快快地带着他闲逛。
    “……我看京城最大的金楼也不过如此嘛,”陆近潜在崇文门外的金楼里转了一圈,摇头道:“款式也太老了,伺候我姐的老妈子头上倒是才见这种牡丹缠枝花纹的。”
    但陈惇和陆近真哪里管他,俩人兴致勃勃在金楼里挑选首饰,这是属于小两口的乐趣——哪怕那簪环首饰之类的东西再土气,陆近真也挑了十几样,陈惇也乐得漫撒金钱,显示一下很愿意陪老婆逛街和为老婆花钱的心情。
    陆近真因为是和陈惇走在一道,就不像在苏州那样出门还要带着幕离,便将那姣好无暇的容颜大方地展露出来,一路上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那目光让陈惇又得意,又恼怒,直到小摊上的大婶子啧啧赞叹,忍不住问一声道:“您是哪家的姑娘啊?”
    “我是苏州陈大郎家的……”陆近真低头一笑:“媳妇。”
    一旁套马车的陈惇顿时乐得傻笑起来,却听这大婶疑惑道:“您成亲啦,怎么还一副姑娘打扮呢?”
    “未婚妻,”陈惇哈哈走上来:“快要成亲了!”
    街上的人一听这名花有主,而且人家的未婚夫就在眼前,分明也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儿,两人站在一起,真叫一对璧人,不由得夸叹一番,“姑娘好看,小伙精神,跟画上人似的。”
    那大婶子也抄起自己摊子上的绢花,赠给了陆近真。
    陈惇大感畅慰,而陆近真羞地满面通红,眼里全是娇羞和幸福,陈惇安然无恙而陆近潜大病初愈,让她原先愁苦万状的小脸终于云开雨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