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唐渡上中江楼内,留着一把大胡子的阮大铖堆起笑脸,对着刚进门的庞雨见礼。
    庞雨还礼道,“阮先生归乡,原该本官做东……”
    阮大铖摆摆手,“庞将军万勿客气,老夫虽暂居金陵,但还是怀宁人,说到盛唐渡这个地方,老夫做东正合适。”
    庞雨哈哈一笑,阮大铖又道,“本应远迎将军,只是此番有吴昌时同来,老夫也未告知在乡亲友,就不便到处露面,失礼之处还请将军海涵。”
    “还请阮先生指点,吴昌时此来所为何事?”“应当还是看上庞将军的将才,眼下温体仁归乡,朝局必有一番动荡,张溥谋划复起,以边才复起是捷径。”阮大铖低声道,“吴昌时此人无耻之徒,却是懂世故
    的,庞小友对他大可直言。”
    庞雨嗯了一声,阮大铖立刻侧身要让他先上楼,两人客气一番,还是庞雨先走,自从阮大铖在百顺堂有了股份,见到庞雨就越发的客气。中江楼是阮自华所建,一直是阮家的产业,以前底楼就是排戏的地方,在盛唐渡上比城墙还高,每次寇警急迫的时候,怀宁县就要准备烧城墙下的房子,阮家这楼差点就没保住。只是盛唐门靠在江边,流寇要过来会遭到整面南墙的攻击,这个方向受江河限制而地势狭窄,流寇没有办法集结兵力攻城,所以并不算急迫,
    最后有惊无险的保存下来,要是遇到望江知县那样急切的坐堂官,恐怕早变了一堆灰烬。
    他此番回来是带了吴昌时同来,此人是张溥手下的头号干将,来见庞雨还藏头露尾的隐秘行踪,应当是张溥交代过。
    上到顶楼时,庞雨偏头一看,一名四十多岁的文士已经站在侧面,等庞雨转过来,吴昌时满面笑容的见礼道,“嘉兴吴昌时,见过威震大江的庞将军。”
    “久仰来之先生大名,在下每与复社文士往来,都听他们交口称颂。午前有些军务耽搁,累先生久侯了。”“都是社友抬爱,此来就为面见横扫流贼的庞将军,将军兵务繁忙,能拨冗相见已是抬举,岂敢当久侯二字。”吴昌时又转向阮大铖,“况且中江楼外大江奔流、水天一色,吴某只觉心旷神怡,竟生与天地同息之慨,毫无久侯之感,此前不懂阮先生戏曲为何如此精彩绝伦,直到见到坚之先生所建此楼,方知才华一脉相承
    ,原是在下学不来的。”
    阮大铖听得哈哈大笑,吴昌时方才几句话既客气的捧了庞雨,又借中江楼奉承了阮大铖的家族,虽说是客气话,但庞雨也颇为受用,感觉与吴昌时熟络不少。他是初见吴昌时,知道吴昌时是进士,而且是名列二甲的正经进士身份,比阮大铖这个三甲的同进士出身更正宗。庞雨对科举不算很熟悉,但也知道每年的进士
    也就三百来人,若是按全国来看,每个人都是市状元,只要没读傻的都可以算是学霸,这个屋子里面三个人,竟然就有两个学霸,加他一个俊秀子弟。
    吴昌时先向庞雨主动见礼,说话又十分客气,可以说丝毫没有摆进士架子,屋中气氛十分融洽,他又殷勤的请庞雨入座,要庞雨坐正位。这里虽然只有庞雨是官,但他知道进士的社会地位,又是刚见到吴昌时,互相之间还不熟悉,该讲的潜规则必须要讲,便坚持不能坐正位,经过一番虚假的例行
    客气,请阮大铖按读书人前辈的身份坐了正位。庞雨选了右侧,算是敬陪末席,下人鱼贯而来,将酒菜摆满了桌面,中江楼孤悬城外,周围都是空旷的江面,在冬天里比城内要冷不少,丫鬟又在角落放上火盆
    升温,里面烧的是木炭。乘着阮大铖介绍鱼的时候,庞雨打量了周围通风情况,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吴昌时应当也是食不厌精的人,与阮大铖有问有答,还不时请庞雨一起讨论菜肴,间
    歇中又敬酒,不觉就过了半个时辰。
    几杯酒下肚之后,席中颇为融洽,阮大铖适时结束了菜肴和方物的谈话,除了一个倒酒的心腹外,让其他下人都退到了楼下,庞雨知道到了谈正事的时候。吴昌时端起酒杯转向庞雨,“与将军神交已久,此来能亲见将军英姿,实尝平生夙愿,听闻将军马上要往湖广剿寇,此杯敬祝将军旗开得胜,一举荡平天下妖氛。
    ”庞雨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时,只听吴昌时又道,“吴某常听密之、武公、次尾提及将军事迹,将军尚在桐城之时,便与复社社友交集往来,此后在金陵开张江南时
    报,更得天如先生刊文,与我复社可谓颇有渊源。”
    “庞某一路得密之等人相助,方能有所小成,以后也要多多仰仗复社诸公。”
    “不知庞将军可有意与我复社往来更紧密些?”庞雨笑笑看看了阮大铖,又转回吴昌时道,“吴先生是痛快人,在下也不遮掩,庞某仰慕复社不假,不过眼下温体仁虽去,东厂却只拿了陆声文几人,复社或问尚在皇上御案,当年周之夔去职缘由,尚下旨着应天抚按彻查。不瞒吴先生,此前庞某亦被牵连入东林复社之事,好不容易方才脱身,那为何此时要再立于危墙之
    下。”吴昌时神态如常,丝毫没有觉得尴尬,他沉吟片刻对庞雨道,“将军之事吴某有所耳闻,张国维原本亦无处腾挪,宿松大捷一至,所请无不准,全在庞将军一战之
    功。”
    对方没有掩饰对军功的需求,庞雨也不再谦虚,静静等着吴昌时的下文,看他能有什么交易条件。
    “中原流氛猖獗,今岁朝鲜归服建奴,皮岛破而至东江覆灭,榆关情势更见危急,想来庞将军也自知道,皇上最需要的便是边才之臣,甚或说只想要边才之臣。”
    庞雨盯着吴昌时,“皇上最需边才,但最不需边才结党,本官是以文人弃笔从戎,可眼下毕竟是个武人,若是武人有党,在皇上那里的观瞻恐怕更加不堪。”
    说到弃笔从戎时,阮大铖很肯定的点点头,作为对此事的肯定。庞雨此时有拒绝的暗示,希望吴昌时将要紧的条件说出来。吴昌时坐直身体,“庞将军有此担忧乃人之常情,吴某所言往来更密却非是结党,甚或可说,复社也不是结党之社,正气士子志同道合而已。天如先生近有卓见,际此动荡之秋,我辈应当摈弃党社之见、文武之别,不论庙堂江湖,只要有为国任事之心,皆应一体相协,而无分何派何社,如此朝事方有可为,黎民方有可盼
    。”庞雨略微有些惊讶,眼前的吴昌时风度翩翩器宇不凡,一身正气凛然,与阮大铖所诉的无耻小人天壤之别,方才这番话如果确实是张溥的意思,那他似乎对政治
    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张溥一心靠复社垄断科举,把持进身之路,进而直接控制朝政,现在的路线则变成了某种统一战线。经过温体仁数年来的打压,张溥应该是认识到,光凭复社还不足以影响朝政,皇帝重用孤臣,内阁不但没有复社的人,连东林都说不上话,如果要扩大复社的影响力,只能与其他势力合作。庞雨估计这个统一战线里面,必定包含了东林,以前由于张溥对控制科举的偏执,东林和复社也颇多嫌隙,双方只有共同的敌人,但缺少共同的利益。这次钱谦益能扳倒温体仁,是张溥绝对办不到的事,体现了东林党深厚的根基,甚至大家都认为钱谦益可能因祸得福而复起,所以庞雨认为
    张溥一定会首先拉拢东林。方才吴昌时说到无分何派何社之时,特意看向阮大铖,意思是张溥这统一战线也可以包括阮大铖这样的阉党,因为扳倒温体仁,也有冯铨这样的阉党在其中出力
    ,也体现了深厚的根基,难怪阮大铖愿意陪他长途跋涉来安庆。
    定了定神后庞雨道,“吴先生所说文武之别是指何意。”
    “天下纷乱,朝事可为之处在平虏堪乱,用武之地却远离庙堂,若无朝堂之上的照拂,不免处处仰人鼻息,此时自该摒弃文武之别,而应文武相济。”庞雨手指摸着酒杯边缘,揣摩吴昌时话语中的意思,看起来阮大铖的判断没有错,抛开吴昌时那些华丽的辞藻,简单说就是想要依靠庞雨军功,如果张溥复起封
    疆一方,那就要庞雨提供武力支持,以免走了杨鹤、张凤翼的绝路。张溥这战线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武职,复社能拉拢到的武官,既要有实力,又与复社有渊源的,目前看来自己就是最佳人选,至于统一战线还有什么派别或人物
    ,庞雨就想不到了。“吴先生的意思,庞某都领会了,自桐城乱起以来数年,本官便与复社多有策应,眼下就任武职,深感吴先生所言文武相济甚为必要。”庞雨抬头看看吴昌时,“若能得庙堂照拂,在下用兵确能事半功倍,但带兵数年也有个体会,打仗就是打的钱粮,吴先生应是知道,庞某在沿江都些筹饷的生意,对守备营助力良多,不
    过都是辛苦钱,听闻江南富庶,在下一直想把生意往苏松尝试,碍于地方不熟悉,一直未能成行。”吴昌时自然早去过庞雨的百顺堂,也知道著名的大江银庄,听了哈哈笑道,“早知庞将军领兵赚钱皆是行家,既是涉及用兵钱粮,此乃利国利民之事,别处不敢说,苏松杭各处,吴某便可应承,若是吴某办不到的,天如先生亦定然不会推辞。先生近日多次提及将军,对将军桐城民乱以来的功绩赞不绝口,听闻将军还是国
    子监生,常说这般才是国之栋才,若是有良师传授,习文也必定能进士及第的。”这是庞雨最希望得到的承诺,此前他交往的复社士子层级不够,虽然通过江南时报扩大了影响,但对银庄的发展助力不大。这些士子远远不能与张溥的能量相比
    ,特别是江南地区,张溥连科举都可以把持,在地方的影响力远超官员,只要他肯出面,银庄能在最富庶的江南快速拓展。吴昌时能一口代张溥应承,说明他在复社的地位很高,绝对是核心决策圈内。良师传授的含义,庞雨理解是要收自己当学生,此时的社会氛围中,拜师是很正式的,确定了师生关系之后,就会被其他人默认为利益共同体。上次拜钱谦益为师,就被拖进烂泥潭,这次张溥又来了,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张溥的影响力也会带
    来很大的实际利益。“得吴先生相助,庞某感佩五内,请转告天如先生,若有需文武相济之时,庞某必鼎力以赴,此番剿寇之后,庞某希望能到江南一行,当面聆听天如先生传教授业
    。”庞雨换了一个词,既表示愿意拜师,又暂时拖延正式拜师,直到确定皇帝放过张溥。他今日对吴昌时观感颇佳,想想后又道,“在下听说吴先生是崇祯七年的进士,四年来为复社费劲心力,甚或放弃入朝为官,实可敬又可惜,不知先生何时愿意入
    仕造福苍生。”吴昌时得到了想要的承诺,心情自然也很好,听了洒然一笑,“吴某科举不只为做官,原有些正本清源匡扶朝事的想法,这数年来朝局动荡,正人不容于温体仁之
    流,与其憋屈于朝,不如快意于野以候天时。”
    “那现在可到了吴先生入仕的时候?”
    吴昌时迟疑了片刻后点点头,“天如先生以为快到了。”
    庞雨低头想了片刻,如果吴昌时果真如他所说,能够四年不做官,只为等朝廷局面扭转,这份隐忍就非一般人能比。吴昌时此人也比方以智等人更为灵活,无论东林、阉党还是复社,他都能游刃有余,而且注重实际利益,并不摆架子。庞雨毫不怀疑此人办事的能力,不论他当
    京官还是就任地方,以后的官途都相当可观,至于是不是无耻之徒,他并不是太在意。“在下敬重天如先生,今日见了吴先生,亦是心生仰慕,先生既有为国之心,又有苏秦之才,若是日后入朝为国办事,无论用钱用人,都可直接告知在下,只要是
    在下能办的,一定为吴先生办好。”吴昌时举起酒杯,“得将军金口一言,吴某不虚此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