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 - 第一三七节 罢官免职 都回家抱孩子去
一旁的徐光启听了一惊,他是姬庆文的朋友,因此低声提醒道:“姬大人,这位是首辅韩大人,你说话可要留意一些。”
韩旷现在是内阁首辅,又是东林元老,在朝中可谓一言九鼎之人。
他的情况姬庆文多少听说过一些。
然而姬庆文在穿越来之前,只认为东林党都是些气节高尚的正人君子;可在穿越之后,尤其是在同那位东林领袖钱谦益接触之后,他却发觉东林党人之中,也不乏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真小人。
因此他忍不住说道:“不瞒诸位说,赵率教将军之所以战死沙场,就是因为说话、办事太留意了。他跟我说过,他也想先休整之后再伺机同女真人作战,却又害怕一旦自己攻势略有放松,朝廷之中便会攻谀四起,这才迫不得已催动军队与敌决战的。因此,若要说是谁逼死了赵将军,那不是凶狠残忍的女真人,却是你们这群刁钻尖刻的刀笔吏!”
韩旷听了这话,立即拿出首辅大臣的派头来,教训道:“姬大人,将军战死沙场,那是他的本分;御史匡正得失,也是他的本分。文武百官恪尽职守而已,谈不上是谁害死谁……”
他话未说尽,便听崇祯皇帝插话道:“韩阁老,朕且问你,若真如姬庆文所言,赵率教攻击不利,会不会有御史言官上奏章弹劾于他?”
韩旷跪在地上,点头道:“应该会有。”
“那内阁协助朕统辖百官,面对这些弹劾,应当如何处置?”崇祯追问道。
韩旷答道:“自然是整理成节略上达天听,至于圣上如何处置……以皇上的英明略干,自然有所主张,则不是臣等能够越俎代庖的了。”
“若是朕以为,这些上奏弹劾之人,尽是些吠日狂犬呢?”崇祯眼中露出凶光。
韩旷风骨倒也硬挺,说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还请圣上能够察纳雅言。”
“巧言令色!”崇祯皇帝突然抬高了声音,“朕自继位以来,多任用东林党人执政。可一晃三年过去,朝政没有丝毫起色,倒弄出女真人入侵中原的丑闻来,这是自英宗皇帝之后所没有的浩劫。若是听凭尔等这样胡闹下去,叫朕今后何以面对我大明列祖列宗?哼,依朕所见,今日乾清宫里的这些官员,哦,除了姬庆文这狗才之外,一个也不能留,全都给我罢官免职,回家抱孩子去!”
皇帝开口便是金口玉言,乾清宫里跪着的这些官员,都是在宦海之中沉浮了十几年、几十年才混来了头上这顶乌纱帽,仅凭皇帝盛怒之下的一句话,便要被贬为平民!
当然,姬庆文除外……
然而姬庆文却另有想法——倒不是他对这群东林党有什么同情之心,只觉得现在就将这些官员免职了,必然要重新任命一批官员,如今女真人攻势正凶,朝廷全力抵抗尚且有些手忙脚乱,又怎能节外生枝呢?
于是他跪爬了半步,说道:“皇上,这些人固然可恶,却还不到惩处他们的时候。现在十万火急需要做好的事情,乃是整顿军队,先将女真皇太极给赶出关去,待大事办完,再同这些官员秋后算账不迟!”
崇祯鼻孔“哼”地吐了口气:“这点道理你都懂了,朕会不懂?这些大臣……哼!我先不去管他们。抵御满洲人的事宜,朕也早有准备,已急令袁崇焕领辽东精兵进关南下,昌平总兵尤世威信、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也正兼程往京师而来。若进展顺利,到时京师城下便能聚集兵马十万人,连同京师‘三大营’驻军,总兵力能够达到三十万人左右。”
“那各地勤王而来的兵士呢?”姬庆文问道,“这些人一片赤胆忠心,也不好怠慢了啊。”
崇祯想了想,高声问道:“王洽,你是兵部尚书,你有什么看法?”
王洽也是东林党人,刚才被崇祯这番话吓得不轻,战战兢兢答道:“圣上,各地勤王之师战斗力良莠不齐,又无人统一提点,恐怕不仅不堪一战,还会虚耗钱粮。不如一道旨意,将其遣送回去算了……”
“哼!”崇祯用一声冷笑打断了王洽的话,又换了个人问道,“周延儒,你怎么说?”
这个周延儒便是方才崇祯口中的“玉绳”,他素来不懂军事,没料到崇祯会来询问他,可皇帝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
于是他大脑紧张地思索了一番,这才说道:“皇上,兵力始终是兵力。不如将这些人马集中起来,派出去抵挡女真人一阵,也好争取一点时间,让蓟辽、宣大的精兵能够休整一番,以利决战。”
崇祯听了他的话,既不赞同、又不驳斥,却又问道:“温体仁,你有什么主题?”
这位温体仁,便是方才那个马屁功夫出神入化的仁兄。
不过马屁归马屁,这人倒还真有些真才实学,思索了一下说道:“方才兵部尚书王大人所言‘良莠不齐’四个字至为妥当。勤王之师有优有劣——劣者不堪一战,优者堪比朝廷精锐。就如织造提督姬大人的精兵,若不使用而是遣返原籍,岂不可惜?”
温体仁早已看出崇祯皇帝对姬庆文十分器重,因此这句话虽是在夸赞姬庆文,实则是在夸奖皇帝有眼光。
只听他继续说道:“最妥当的办法,还是连夜甄别城外勤王军队战力。战力强者留在京师助一臂之力;战力弱者则发银遣返,用以绥靖地方。不知圣意如何?”
“好!这才是老成谋国之策!然而应当如何甄别战力?”崇祯追问道。
温体仁想也不想就答道:“圣上,臣无能。臣是礼部右侍郎,素来不通军务。以臣愚见,此事当由兵部、户部协同办理为宜。”
崇祯听了不住点头,居然认了个错:“那是朕错了。王洽、毕自严,温体仁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吗?”
兵部尚书王洽、户部尚书毕自严赶紧叩头回答:“臣,听见了。”
崇祯冷冷说道:“你们听见了就好。整顿城外勤王兵马,事关重大,尔等要给朕做到如虎添翼,如若做成画蛇添足,哼!看朕如何处置你们!”
那两位大人被这几句话吓得赶紧叩头答应。
却听王洽又问道:“皇上,勤王之师甄别之后,还须一人统一提点,请圣上明示。”
崇祯点点头,木着脸说道:“这话还算是像个兵部尚书。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王洽紧绷着的心略放松了一些,答道:“此人声望要隆、德才要高,否则不足以服众。臣保举一人,孙承宗。”
“废话!”却不料崇祯又发怒起来,“孙承宗老督师还用得着你保举?朕难道不知他声望、德才都是最顶尖的。只不过现在兵荒马乱,孙老师年事又高,朕不忍劳动他老人家罢了。”
王洽吃了个瘪,又赶紧将脸紧紧贴住乾清宫的地面,再不敢说话。
还是温体仁挺身奏道:“皇上,既然孙老师年纪太大了,不如将这些兵马交给袁崇焕督师,让他同关外精兵合兵一处,形成合力。”
崇祯思前想后,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人人选了,便叹了口气,道:“那就只能这样了。”
这一夜,崇祯皇帝先喜后忧,已被前方的战事折磨得疲惫不堪,连打了几个哈欠,说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办事去吧,朕也要休息了。”
众人闻言,连忙磕头请安,站起身来,便要退出乾清宫。
正在这时,却听崇祯皇帝说了句:“且慢!”
众人慌忙停住脚步,静候皇帝下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