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大明 - 第016章 将相不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三天比较安静,高阳周边几乎没有清军行动。一直到天使的到来彻底打破高阳的平静。前来高阳宣旨是司礼监秉礼太监高坑,相当年轻,却地位不低让孙承宗等人都不敢轻视。王乐年、杨鸿章等人则都被要求到孙府接旨。众人一通忙活之后跪伏在地,就听高坑尖着嗓子大声宣读。而圣旨的内容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先是擢孙承宗为中极殿大学士领兵部尚书,圣旨到日即可入京。宣读完毕之后高坑立即上千扶起孙承宗,高坑脸上一脸的笑容,显然是早就知道圣旨的内容,一打听,高阳北面的战事果然彻底糜烂。先是卢象升领天雄军和保定镇、大同镇兵马在涿州与多尔衮对峙。几番交战败多胜少,而关宁铁骑额千里驰援来到固安之后却按兵不动,结果被多尔衮偷袭,损失惨重。皇帝朱由检这次招孙承宗入京显然是想让他替代卢象升的。高坑也毫不避讳地说皇上是因为见到孙阁老的捷报才突然决定的。内阁的几位辅臣都力主孙承宗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高坑此次前来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查验战果,只要战果属实,就立即敦请孙承宗入京。显然包括高坑在内的北京城的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孙承宗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扯谎,而且现在的局势太需要这样的局部胜利来鼓舞人心,所以孙承宗作为胜利者有必要进京一趟再出京。
    第二个轮到杨鸿章,杨鸿章十分不情愿地跪伏在地听的很认真,只是圣旨似乎有点长,圣旨上却洋洋洒洒写一大篇,其中包括孙承宗、王乐年甚至夏冬伟都不甚了解的长江口海战,皇帝朱由检对杨鸿章虚张声势打草惊蛇的做法大加赞赏,对上海城外的及时增援和战果也感到意外。总之一句话,皇上很开心,朝中大臣们很期待杨鸿章有所作为!而在孙承宗等人看来这杨鸿章早就简在帝心了。然后来到直隶后三战三捷。朝廷为表彰杨鸿章以往的功劳,授杨鸿章为从五品武略将军,着孙承宗、杨鸿章等人立即组建高阳守备营,由杨鸿章统帅就地组织抵抗建奴,牵制建奴。其余各级将官由孙承宗酌情选拔后报备朝廷。
    对于这个早就期待而且也是预料之中的决定,高阳上下一片欢腾,总算这支主要是民壮组成的队伍正式成军。而且杨鸿章也因为前几次歼灭清军骑兵被朝廷赏识也算是安抚了杨鸿章手下人。
    相对而言高阳知县王乐年则升为兵科给事中只能是略微有褒奖,当然比起高阳一个小县城,王乐年的新差遣是可以经常参与朝议见到皇上的,暂时留任高阳协同作战,待战事结束后入京。
    毫无疑问,除了杨鸿章外,孙承宗的重新起复和王乐年的升官都和杨鸿章等人来到直隶后那一千多颗清兵人头有关。杨鸿章也没想到自己瞎打瞎闹还能让孙承宗重新入阁。想到孙承宗即将离开高阳,只要是进入了北京城就相对安全,即使将来再出京城也是有重兵保护的,大明的历史因为自己这只蝴蝶的到来而终于有所改变杨鸿章暂时松了一口气。
    向思问没有出现在现场,而是躲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和几位当事人比起来他更加的紧张。幸好圣旨里也没有提及他,说明孙承宗与王乐年都是厚道人,并没有将河间失守以及向思问人在高阳的事情上报朝廷。朝廷使者的到来对于孙承宗、王乐年甚至向思问来说都是好消息。但是对于杨鸿章来说只能是喜忧参半。自己能够有一官半职也能将自己手下掌握的兵器、战马合法化。但京城周边的战事,显然不容乐观。一个多尔衮就让卢象升、高起潜头疼不已,若是岳托南归……事实上随着战事的焦灼,岳托与多尔衮会师是必然的。而高阳则是岳托行军的必然路线!
    其实无论是从圣旨内容还是从孙承宗的即将离开,都为杨鸿章暂时离开高阳转战他处提供了机会。因为孙承宗的离开必定会动摇高阳上下死守到底的决心,尤其是文官王乐年。而圣旨上也只是要求杨鸿章组织军队抵抗、牵制!没说过要死守高阳!但是如何找机会离开,又去哪里?
    在高坑的再三催促下,孙承宗不得不连夜动身。原本孙承宗想只身跟着高坑的卫队入京的,王乐年和杨鸿章自然不干。最后孙承宗只能怪带着五十名亲兵,将剩下的家丁和亲兵交给了杨鸿章,再三叮嘱两人好好驻守高阳。
    事实上没等王乐年与杨鸿章两人好好谈谈,向思问再次急不可耐的提出来偷袭河间并且驻守河间的计划。其实纯粹从武将的角度,杨鸿章是赞成向思问的。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孙承宗的死守高阳的战略。那时候孙承宗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誓与高阳共存亡很正常。就算现在去问孙承宗,说不定他也不坚持让王乐年与杨鸿章死守高阳了,因为站的角度不一样。
    但王乐年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高阳或者说还和以往孙承宗在一样放弃自己的权力。他在高阳做五年知县了,若不是杨鸿章这几次胜利他怕是要老死人在知县位置上了。朝廷使者前脚走,他后脚就逃离高阳岂不是作死,政治前途几乎就此终结了。所以王乐年坚决不同意放弃高阳,尽管他的内心也不一定愿意坚守高阳,大必须摆出一个姿态来,这样的争吵自然不欢而散。
    向思问自然不会放弃游说杨鸿章,他看到了杨鸿章的动摇,也相信杨鸿章知道河间的战略地位远不是高阳能比的。杨鸿章也只是笑而不语,作为朝廷刚刚任命的高阳守备他就算是离开也需要一个好时机。
    果然从孙承宗离开的第二天,王乐年就完全改变了态度,将自己当做了高阳的主事人。原本明朝就是以文御武,现在他是正六品文官,实职差遣还是知县,杨鸿章不过是从五品的散官。所以从防御工事的修筑到军队的训练王乐年都一一过问。杨鸿章也是有苦难言,凡事有利有弊啊。原本以为孙承宗的离开,他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是这个王乐年显然不是一个愿意安静配合的主,尤其是当他需要表现得更加坚定地固守高阳的时候,更要命的是他是地头蛇!
    高阳将相不和的情况在杨鸿章的刻意淡化之下并没有引起下面人的强烈反响。两人明面上的争执是在孙承宗离开后第三天,从北面逃过来大量的难民。关于是否让难民入城的问题上,王乐年与杨鸿章各执一词,王乐年认为自己是一地父母官,这些难民都是大明的百姓,现在高阳储备粮食还能供应认为应该接纳难民。
    杨鸿章则坚持认为高阳旦夕不保,这些难民已经无家可归,不如让他们直接逃难去河南或者山西。免得不了几日又要面临清军的劫掠。
    由于杨鸿章不太坚持,第一次争执王乐年取得了胜利。不过随着难民的不断增加,每日的粮食开销不断增加,眼看着有坐吃山空的危险。而更加让王乐年头疼的是这些难民入城之前几乎一无所有。高阳县城由于没有清军劫掠相当安宁。于是一些不安分的难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每日处理这些杂务占据王乐年许多时间。
    这种情况又持续了四五天,一直到这天从北面过来一群大约千余人的难民,就在王乐年纠结是否要让他们进城的时候,这些人却绕开了高阳继续往南走。杨鸿章见到这种奇怪现象连忙派人去城外找人查问。得到的答复是北面的安州已经被清军攻陷。卢象升在涿州战败,退守保定了。多尔衮大军紧追不舍,攻陷安州只是顺手为之。高阳的气氛顿时再次紧张起来。
    果然第二天下午就有三千多清军骑兵出现在高阳城北。向思问、王乐年和杨鸿章三人第一时间登上城墙,看着对面地动山摇、烟尘滚滚的架势三人没有一个人轻松得起来。尤其是向思,对于清军骑兵的攻击力他是深有体会的。高阳县城的城墙还不如河间。向思问先看看王乐年,再看看杨鸿章,居然可耻地想着等下怎么开溜,转念又觉得释然了,杨鸿章是对的,孙承宗和王乐年又死守高阳的动力,但是杨鸿章没有,他向思问就更加没必要搭上这条老命,所以他就寻思着一定要找个机会离开高阳!作为一个知府和一名旁观者,王乐年和杨鸿章的分歧他看的非常清楚,也知道杨鸿章肯定争不过王乐年。
    所以在向思问看来如果要离开高阳当然最好是能够拉着杨鸿章一起走,他觉得杨鸿章这些人虽然少,但是战斗力强悍,在这个乱世是保命的关键所在。万一真的逮住机会偷袭河间成功他就能继续做河间知府甚至更上层楼。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