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450.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8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官与孕妇终究是没能迎上纣王。
    因为纣王半途改道了,带着御林军与部分吏部官员往临近的绳池县去了。
    不过群臣却没有半分怨言,毕竟纣王此行是为了亲自处理科举一事,科举的事情张大已经放到殿前讨论过了,毫无疑问,科举是一种极为优良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比招贤馆更省事,也更容易筛选出人才。
    看看,纣王刚回朝,连后宫妃子都不碰就急着去处理政事,多么勤政!三日一朝真的只是身体原因所致!
    科举早在提出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宣传,绳池县就是县试的一个试点,有专门负责的吏部官员驻扎,只需要报名即可。
    子受将县试的时间定在八月中,这样一来,正式的殿试就会到九、十月,正好是新的结算期间,不容易耽误事。
    至于报名要求,肯定是没有的,本来就不是正常的科举,管你是人是妖,能提笔能过考,那就可以参加!
    正常科举至少能够筛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一部分人,而子受可以肯定,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科举选拔出的举人,绝对足够让朝中要员头疼!
    “陛下,吏部已经出了科举的考卷。”
    子受从费仲手上接过来一沓印刷好的考卷,微微颔首。
    他特意顶着压力将费仲提拔为吏部主官,收获不少。
    首先便是将提拔新官员的权利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近年已经没什么知名人物仕官了,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土行孙一个,还被张大直接剔除了,这是个好现象。
    其次则是方便了科举微操,换做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放任自己瞎几把改题目,而费仲,很听话。
    子受摊开考卷试题,一一细查。
    文举的内容具体分为两个,一个是考见识,这时候想当官,见识少可不行,见得越多某种程度上代表能力越强。
    另一个则是时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考生得面向整个天下,观察、思考问题,并设计解决办法。
    见识是由吏部官员拼凑而成,子受翻了翻,基本上是朝中各个官员出版的游记中所记载的内容,这些内容真实可靠,也确实有用,要是对地方上一无所知,送来了奏报即便每个字都认识,也看不懂是在说什么。
    而时务则是各个六部主官各自主出的试题,比如伯夷就出的是轻简祭祀,李靖则出的是如何让更多人遵守律法,囊括的很多,等到这些考生答了题,若是有幸能留在中央,六部就会根据他们的答题表现来挑选。
    这两样都考过后,就成了举人,可以去朝歌参与殿试,当殿问对,不过这是后话。
    子受陷入了沉思,题目怎么改呢?好像之前想的太简单了,并没有想过具体内容,似乎即使考的是脑经急转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而且由六部阅卷,想弄偏科也不太可能。
    那就从取士上做文章?
    别人取状元、榜眼,我取垫底的?
    似乎也不行。
    朝臣肯定无法理解,而这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到的,得上下配合,下头的人不执行,自己再怎么想也没辙。
    就算强行实施,最多也只能玩一次,等到第二年,大家都知道套路了,一起交白卷,还取个锤子的士。
    而且即使第一次反向取士能录用一些人,这些人一旦犯错,极容易被弹劾,说不定还会被李靖拿去开刀,让人们看看即使朝官犯法一样受罚。
    这么一想,取士还得按照正常流程。
    苦思冥想半天,子受终于想出了一个招。
    题目不改,做出一份标答,并且把标答发出去。
    这么一来,成绩好的人,大多都是记住了答案的人,这些人有能力吗?
    可能有一点,但不会太大,有能力的人都很有性格,不会墨守成规,背答案对他们而言甚至是一种侮辱。
    而背了答案,正好说明他们老实,没有太强的自主思维能力,不会瞎胡闹,不容易留给朝臣弹劾的机会,安安分分混日子就行了。
    不过除此之外,还得再防一手,必须剔除掉那些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佬。
    题目不容易改,那就添加一些,子受都已经想好了,是很简单的选择题。
    你高中状元,陛下见你车驾破旧,赐下豪华马车,金银珠宝,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说自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拒绝赏赐;乙选项,收下。
    选甲,这个人就太晏婴了,扣分,选乙,贪财好色,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有了钱财,想起贫困时有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妇人送了你一餐饱饭,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以千金相报,乙选项,送还一餐饭。
    选甲,这个人就太韩信了,扣分,选乙,薄情寡恩,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有感师恩,是老师的教诲才让你高中,你到老师府中拜访,但老师在睡觉,天又下起大雪,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在雪里等老师起床,乙选项,先回家。
    选甲,这个人就太杨时了,扣分,选乙,不念师恩,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你调任一地为官,同年乡中遭灾,粮食减产,你借了几千石粮食给乡亲,来年庄稼丰收,乡亲来还粮,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烧掉借据,坚决拒收,乙选项,收下并且索要利息。
    选甲,这人就太李士谦了,扣分,选乙,干得漂亮,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人到中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乙选项,苟全性命辞官隐居。
    选甲,这人太诸葛亮,扣分,选乙,贪生怕死,恭喜你来到下一题。
    人到老年,朝廷征召出征,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马革裹尸还,乙选项,卧床死于子女手中。
    选甲,这人太马援,扣分,选乙,贪图享受,恭喜你来到最后一题。
    其实这都是假的,你根本没有高中,因为主考官想让你多受磨砺,出手阻挠而落榜,你会怎么做?
    甲选项,感激不尽,永远铭记在心,乙选项,趁主考官出门套上麻袋打一顿。
    选甲,这人太张居正,扣分,选乙,睚眦必报,国家栋梁!
    子受绞尽脑汁编好题目。
    这些题目只有甲乙两个选项,很简单,而且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一般人只会觉得甲选项都是该选的。
    而且他打算自己亲自批阅这最后的选择题,这样一来,来自群臣的阻挠也会小很多,只有他自己知道评分标准,等开始殿试,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改不了了。
    子受心里十分确定,选乙选的越多,就越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如果选了甲……抱歉,历史就摆在眼前,你以为我会犯错?
    ……
    几日后,费仲正在街上闲逛。
    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他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有了科举之后,人们仕官的热情比单一的招贤馆高了许多,反正考一次试又不亏。
    可参与科举的人越多,费仲也就越提心吊胆,这第一次科举,要是弄不好可怎么办?
    一旦出了问题,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大失人心。
    以至于他那两撇小胡子都一颤一颤的。
    街上有绳池县本地的生员,也有远道而来的生员,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在读书看报。
    费仲感到很欣慰,这些人抓住了科举的窍门,科举中的很多题目,就是各部主官根据时事制定的,哪怕以生员的能力不太可能直接解决问题,说不定也能让朝官有些灵感,进而彻底解决,也算是一举两得。
    有这么多人看报,想来科举的成绩差不了,面子上也好看些,这可是吏部难得的政绩。
    费仲在街上转了一圈,看到那么多生员都在看报,也生了些兴致,买了份报纸,然而定眼一看,却看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绳池科举真题》。
    《绳池科举标准答案》。
    费仲不由得愣住了。
    “真题、答案....”
    费仲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份报纸并不是哪里的独门报纸,也并非出自高官贵族之手,而是朝廷的官方报纸。
    而上面确确实实是写着真题与答案几个字。
    费仲早有了解,其实之前就有报纸刊印了针对科举的分析,还有的报纸在猜题,朝廷官方也给了一些侧重点和消息,如果认真看看,确实能提高成绩。
    但之前报纸,再怎么分析,也都是虚无缥缈的,毕竟科举试题吏部看得很严,甚至可以说,除了他这个吏部主官以及看过考卷的纣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看过试卷的所有题目。
    可现在报纸上不仅出现了题目,就连答案都有了?还是朝廷的官方报纸?
    费仲感到很匪夷所思。
    他认真翻阅着报纸,翻了没两下,得,完蛋了。
    所有题目、答案,一模一样。
    费仲瞬间大汗淋漓,泄题了,自己这个吏部主官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即使受纣王看中也不行,这已经不是辞官革职的问题,是杀头的问题啊!
    现在重新作一份新试题已经来不及了,即使赶上了科举时间,题目的质量也会差很多,难以选拔出人才。
    第一次科举就除了这种错误!
    怎么....
    怎么会这样啊??!
    费仲欲哭无泪,手中的报纸都拿不稳,落到地上。
    风吹起几页,费仲突然看到报纸上还有纣王的大印。
    这岂不是说明,题目和答案都是纣王所泄露的?
    费仲瞪圆了眼睛,捡起报纸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除非这报纸是假的,不然这一切都是真的,纣王亲自泄题不说,还给出了标准答案。
    这算什么事啊?
    不过费仲长出了一口气,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应该又是纣王在私自行事,这事儿纣王没少干。
    可这是为什么呢?
    费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纣王提出科举取士,却又在试题上做文章,放出了题目与答案,到底是为什么呢?
    公平。
    费仲灵机一动,没错,就是公平。
    第一次科举重要至极,公平就是重中之重,可谁敢说这次科举,就一定公平了?
    第一次出题,看过题目全貌的只有他和纣王,可真能一道题都不泄露?其他官员还掌握着部分题目啊!
    即使刑罚再严,嘴再严,真能一丁点都不透露?
    那些参与科举的贵族,真能甘愿在放榜之后让无名庶族压在自己头上?开个宴会宴请官员,咕嘟咕嘟灌几口酒,能不能探听到一些消息?
    这其中会有多少无法掌控的事情?会出多少乱子?
    反之,如果将题目与答案公开,事情就简单多了。
    变成了纯考记性,谁记性好,谁就能高中。
    乍一看之下,很蠢,记性有什么用?能处理朝政吗?能下到地方为官吗?都不行!
    可深入一想,这样的“蠢”,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郡县制带来的新政,所需要的并不是如李靖、伯夷一般,有着惊天动地能力的官员,甚至不需要他的才能有多优秀,有多惊才绝艳,要的,只是踏实。
    因为新政是没有人接触过的,只能一步步缓缓施行,也只有这些看似愚蠢去刻意背答案,不去做多余事情的生员,才是最适合的理政人选。
    这次科举,选的就是这些基础官员,朝廷目前要的就是这些老实的黄牛,而不是千里骏马。
    而且,更进一步保证了公平性,题目就在那儿,答案就在那儿,别人记得比你牢固比你精确,所以别人上榜了,考中了举人,你没中,难道你还能说出半个不公来吗?你说你比他强,怎么你连答案都不会背?
    妙啊!实在是妙啊!
    这样一来,人才也选到了,公平也达到了,有了第一次科举的声望下,下一次科举就可以慢慢改革进一步推广,甚至还可以根据每年朝廷对官员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的调整。
    比如哪里遭了灾,粮食减产,那就相对应的将科举改成选拔倾向于善于治理农耕的官员。
    哪里违法犯禁的事多了,那就改成选拔倾向于精通刑罚的官员。
    变通,灵活,而且理由充分!
    费仲立即放下了心,有陛下在最上面操纵一切,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
    又是几日后,科举开考。
    “甲丙号!”
    “丁乙号!”
    生员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地进入考舍中,在各自的桌案边上坐下,开始答题。
    然而在看到考卷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真就一模一样?
    题目一点都没变啊!
    一些人悔不当初,怎么没有信呢?要是多看个一眼两眼,指不定就高中了啊!
    一些人则兴奋不已,虽然没有背下答案,但题目看了个七八成,如今下笔如有神!
    至于那些老老实实背了题目与答案的人,则波澜不惊。
    他们都是老实人,老实人,没有太多心理波动,按着背的写就行了。
    负责监考的考官轻咳两声,考舍又恢复了秩序,考生们不再惊呼,而是赶忙埋头开始答题。
    费仲也在监考,本来只是走个过场的心态,没把这次监考太放在心上,毕竟有纣王一手操持,可看到这些生员的表情时,大为感叹。
    那些背了答案的老实人,确实可用,一旦下方道地方郡县,虽然应变能力差了许多,但足够冷静,这些人的能力都算不得太强,遇到事情若是擅自行动,反而容易弄出更大的乱子,老老实实按照原定计划部署,才是最稳妥的。
    科举继续进行,费仲看到了附加题,也就是甲乙选择题。
    他发现,这好像有点不对劲。
    这题目是纣王自己加的,可也....太简单了吧?
    一眼看去,人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马革裹尸还,壮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烈,这还用想?
    全选甲就完事了!
    可这样,还是不对。
    这是纣王亲自出的题目,能这么简单?
    既然出现在了科举考试里,那就肯定有他的用意。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费仲眉头微蹙,试图分析出零星半点。
    这特殊的选题用意何在?
    难道说,这次科举并没有那么简单,还要做更进一步的筛选?
    还是说,陛下有什么更深一层的计划?
    费仲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
    索性就不想了,看看尤浑,啥都不多想,自有他人指路,多么快乐,到时候到了殿试奏对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便可。
    考舍里的生员们,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选择题,也被镇住了,他们之中也没多少能想明白的,怎么选,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
    或许其中另有深意,可又有多少人敢兵行险着全都反着选?
    很快,持续三日的科举乡试就结束了,子受也回到了朝歌,准备一个月后的殿试。
    其中经历了九月一日的昏庸值结算,结果嘛,不用多说,负的险些没背过气去。
    九月九日,清晨。
    数以百计的生员涌入皇宫,在宫墙内右行过龙德殿、显庆殿,绕分宫楼、经拱门龙桥,便见着了九间殿。
    巍然的大殿,便是他们今日的考场。
    殿试....
    中了科举成为举人后,便能来到皇宫九间大殿之中,君臣问对,这是种荣耀,也是种考验。
    即使他们之中多是些死记硬背答案的庸人,也不免心潮澎湃。
    对纣王的敬畏,与入朝为官的期盼,居然没有任何冲突,反而让他们更加激动几分。
    举人们在雕栏玉砌前等候,子受则引着文武百官姗姗打开殿门。
    殿前有石阶,举人们尽在阶下,见此一幕,呼吸更加急促几分,却不敢有半点言语之声。
    子受作出一副豪迈的样子,沉声道:“天下英雄,尽入朕榖中!”
    宫殿空阔,上下噤声,此言一出,即刻传遍开来,不少人热血上涌,便是戍守宫殿的近卫与御林军,也不由得紧了紧手中兵刃。
    英雄....他们当得上纣王口中的英雄吗?
    子受指着下方的举人们道:“朕要将他们都收入朝中,成为朝中官员,趁着他们还没有名垂千古,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朕的伟岸身影,任由你是龙是凤,都得为朕所用!”
    漂亮话自然要多说一些,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殿试中形成反差,这些背答案还都基本都在选择题里选了乙的“人才”,能算什么英雄?
    子受问向费仲:“绳池县乡试,得举人几何?”
    费仲恭敬道:“四百三十人。”
    “还是个整数?”子受愕然道。
    呃...费仲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也好。”子受点头道:“此次科举只在一县试行,若是日后实施的郡县多了,这殿试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就按照这四百三十人的数目定下了,往后殿试之人,只能少,不能多。”
    四百三十人鬼知道要问对多久,划水理政怎么能上朝太久。
    子受招来鲁雄,道:“今次科举取士,可取些人才送入兵部,入行伍为军官,如何?”
    鲁雄愕然,他对文举不太上心,正期待着几日后的武举,怎么纣王突然说要将文举选取的人才送入军中?
    “这...”鲁雄好半天才应道:“若是陛下有意,送入军中磨炼一番也并无不可。”
    子受笑笑,这些混子都充斥整个六部才行啊!
    他一挥手:“入殿。”
    上到殿中,子受端坐御案前,开始嗑瓜子。
    左右文武列于阶下,下面四百三十名举人行一大礼。
    子受神色如常,只有连绵不绝的嗑瓜子、砸核桃声传出,下头的四百三十人则有些惴惴不安,原来纣王在朝上,是这样一副面貌,倒是....倒是好生别致。
    开始奏对,四平八稳,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群臣却是渐渐感觉到不对劲,本以为能看到才华横溢的人才,可怎么....
    倒也不是说这些人不好,只是这些举人根本配不上如此大动干戈的科举。
    古往今来第一次科举取士,偌大一个县里,就取了这些平平无奇的“人才”?
    还不如往年招贤馆有效率呢!
    子受暗自得意,还没完呢,看看后面的选择题,保管更加失望!
    之前还是勉勉强强,后头就是德不配位了!
    “李烨。”
    “学生在。”
    李烨出列,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子受点点头,他连夜看过,这个李烨是少有的全乙举人,简直称得上国家栋梁:“赐下豪华马车,金银珠宝,你为何要收下而不拒绝?
    费仲竖耳倾听,群臣也极为凝重,他们都对这几道纣王特意加上的选题不解,迫切想知晓其中奥秘。
    李烨道:“陛下行奢靡之策,为臣者自当遵循,若身无长物,又如何奢靡?”
    子受一愣,这一点,倒是差点忘了,没事,后头还有一堆题呢。
    “那漂洗丝絮的老妇人与你有一饭之恩,你得了富贵,为何仅还一餐饭食?”
    薄情寡恩,这总没问题,人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
    李烨道:“学生所受不过是一餐饭食,自然也应当还与一餐饭食,为何要多给?”
    “更何况,有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臣若是与妇人财宝美玉,不过一寻常人家,如何能护得宝物周全?甚至恐引来杀身之祸!”
    这...倒也说得通。
    子受微微皱眉,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师恩重如山,老师在睡觉,下起大雪,你为何不告而别回了府中?”
    李烨奇怪道:“下了雪难道不回府,要在门口立着吗?冻着了,便要生场大病,甚至留下暗疾,师徒情渊似海,不会责我,若是不幸生疾,无法侍奉在师尊身旁,定然追悔莫及!”
    子受嘴角抽了抽,这特么也有一定道理。
    “那你为地方官,灾年借了粮食给乡亲,来年庄稼丰收,乡亲来还粮,为何要索取利息?”
    李烨坦然道:“这是自然,有借必然有还,学生虽然不缺这些粮食,可日后其他地方官员该如何?收还粮食,显得没品,不收却又白白蒙受损失,如此一来,又有谁还会在灾年之时将粮食借给他人呢?”
    子受懵了,这好像是子贡赎人的故事啊?这...还是很有道理。
    子受缓过神来再次发问:“后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你为何辞官隐居?
    李烨摇头道:“明知事不可为,不可强行,学生自知能力不足以安邦定国,君主懦弱无能,内忧外患天下动荡,学生又怎么能口出狂言改天换日呢?”
    “国难之际,马革裹尸还乃将军诉求,你为何要窝囊死在榻上?”
    “学生年老,必然体衰,残躯上阵不过是降低士气,反倒拖累三军.....”
    子受不死心:“主考官一片好意,想让你多受磨砺,你为何会想要打他一顿?”
    李烨傲然道:“我辈之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无论如何,学生足以高中,主考官凭什么出手阻挠篡改成绩?若有,便是误了学生前程,这是仇,为何不能报?便是好心,也有好心办坏事一说。”
    听完了李烨的奏对,子受头上飘出了许多问号。
    ???
    这李烨确实是按照他的想法,全都选择了“正确”的乙选项,但是仔细一品,完全不对!
    他已经脱离了选项的禁锢,在选项之上添砖加瓦,完全与选项背后的背道而驰。
    可偏偏每个理由都说得通。
    就好像借粮食,正着来,可以是李士谦借粮助人为乐,反着来,可以是子贡赎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样一来,不管怎么选,只要理由充分,怎么选都是对的!
    子受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似乎发现问题所在了!
    自己本来以为选乙选项的生员品格上会有一定缺陷,可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理由,而且看起来无懈可击!
    原本只是单纯的选择题,看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而且子受有着后世的惯性思维,在那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下被带偏,并未多想,可多了殿试奏对这一步,让生员们将理由说出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这样的臣子好不好呢?
    子受有些忐忑,虽然后面的选择题他们有着自己的理由,可大多都是通过背答案考上的,没什么才能也是事实,应该...还不算太差吧?
    他看向群臣,群臣的表情解释三成恍然,七成欣慰。
    这群人....好像想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费仲率先跳了出来,大呼道:“陛下圣明!”
    他全程观摩了纣王的操作,稍加揣度,便全都明白了。
    这才是真正的脚踏实地。
    纣王公开试题与答案,就是为了选择如老牛般踏实肯干,遵守政令的官员,而这最后的选择题,则是绝杀。
    鞠躬尽瘁、马革裹尸什么的,这些甲选项听起来是很不错,为人津津乐道,说不定还能传扬千古,后世都富有盛名。
    可....除了名声以外,甲选项还带来了什么?
    没有。
    没有任何实际收益。
    有了名声,却不够务实。
    朝廷改革郡县,要的是声名远扬的地方官员,还是干实事的地方官员?
    显而易见。
    纣王通过这种方式,排除了求虚名的官员!
    就像刚才学生们在宫门前的震撼与激动一样,名声可以给你,俸禄可以给你,荣耀可以给你。
    但,这全都是附带的。
    真正要的,是要他们脚踏实地做事实,为朝廷为国家做出奉献!
    “陛下圣明!”
    尤浑赶忙附和,这一声之后,群臣纷纷应和,圣明二字咬的极重。
    如果不是纣王把控,他们恐怕会在这第一次科举中就舍本逐末,走上偏路!
    子受回过神来,也品出味道了。
    你们怎么这么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安安分分考试不行吗,非要多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们这样让我很难做啊!
    可看着群臣与举人,子受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选择题不仅被严重曲解了,还没处说理。
    毕竟...在这些人入殿的时候,就已经尘埃落定。
    刚才天下英雄尽入毂中的屁话都已经放出去了,人也是自己在看了选择题之后特意挑选的,现在奏对也答完了,朝中要员都很满意,难道还有什么理由把这些人赶走?
    自己选的人,含着泪也得用了。
    子受也很绝望啊,其实他本来的想法,真的很单纯,能力平庸一点,混子多一点,品格差一点,这不就行了吗?
    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如意,这样选出来的人能力似乎是不怎么强,但莫名地符合现况,可以说,恰到好处。
    凡事就怕刚刚好,这一下子就变味了!
    子受做了个深呼吸,冷静下来。
    对,冷静下来,这只是文举,还有武举。
    武举是肯定不会出问题的,武夫脑子多半不好使,不容易脑补,还有那个魏贲,也是个脑子里装肌肉的,这些人才是最好的操作对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