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 第926章 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皇宫大门,李超心里反而是一阵轻松。
    没有了梁冠玉带,李超就这样光着头顶个发髻松散着袍子,大摇大摆的出了宫门。守卫宫门的侍卫们,看的目瞪口呆。
    李相国那个样子,怎么好像是跟偷情被抓后狼狈逃跑似的。不过这种念头也只是在心中有那么一想,实在是太过于荒唐了。那里面可是皇宫,谁敢在宫里乱来。就算是名满天下的李相国,也不敢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顾侍卫们异样的眼神,李超甩一甩衣袖,大笑几声,诵了一句诗,然后走了。
    出了鱼梁洲,自有李家的家丁在那里等着,坐上车,李超直接回家了。
    回到府中,崔莺莺惊讶于李超这么早回来,往常李超早上出门上朝办公,中午饭都是在衙门用的,要到傍晚才回家。
    “夫君怎么今日这么早回家?”
    “我辞职了。”
    崔莺莺看了眼李超,发现丈夫光着头,连腰上的玉带都没了,金鱼符也没,只一件紫袍,倒是明白几分。
    “给阿郎拿顶幞头过来,再拿根玉带来。”她对一边的侍女说道。
    抚了抚丈夫身上的灰尘,她道:“辞了就辞了,正好在家休养。”
    李超直接把那件紫袍也脱了扔到一边,坐到椅中,“你不在意?”
    “我一妇道人家,在意什么。我相信,夫君肯定是有自己理由的。”
    喝了杯茶,李超去更衣。
    干脆先泡了个澡,泡的浑身舒散了,李超才起身换上衣服。
    一身轻松。
    此时静下心来想想,李超也没有对辞职后悔。今天殿上,他也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辞职,也不是什么假辞职。
    甚至仔细想想,皇帝今天动怒,也不全是因为侯君集的事情。侯君集之事,只能说是一个引子,皇帝心里肯定还是有其它意思的。
    说到底,还是相权和君权的碰撞,甚至说是李世民之前一直对李超过于放权,但随着李超功绩越来越大,皇帝心里其实未免不是一直在提着,当两人观念起了冲突之时,李世民的剧烈反应,恰说明了他其实一直是不太放心李超的大权的。
    今天李世民虽怒,但表现还算不错了,李超借机辞职,李世民也怒中同意。
    其实两人心里都可能乐见这个结果。
    这也不是李世民小气,李超能够理解帝王的心态。
    皇权这东西,谁都触犯不得。当李世民察觉到受到威胁之时,哪怕他再大度,也会急怒的。
    今天的事情,若是李超肯退让一步,肯放侯君集一马,事情不会弄到这步。但李超不想退让,不仅仅是因为侯君集本身。
    辞了也好,以他今天之声望功勋,继续还呆在朝中,李世民只怕心里还会一直不舒服。表明上可能他自己都不承认自己会容不下李超,但事实就是如此。
    也许是李超自己多心,但李超不希望真到那一步。
    九月初秋,天气凉爽。
    院里树下,躺在藤椅之上,喝茶,看书,十分悠闲。
    不过李超辞职,还是很快传了出来,在襄阳算是引发了一场大地震。无数人惊讶,李相这么牛的人,怎么说辞职就辞职,而皇帝也就同意了呢。
    不少人感慨,这今年朝中已经算是大地震了,御史中丞刘洎被削职为民,元吉也被贬为庶人,接着萧瑀和陈叔达被罢相,如今李超也辞职了。
    程咬金第一个上门来。
    一进来,直接冲到花园里,坐到李超面前,拎起紫砂茶就对嘴喝。李超看的眼皮抽抽,玛的,这家伙好歹也是个实封国公啊,今年还又续娶了清河崔氏为妻,跟李超那是亲上加亲了。
    可就算娶了清河崔氏,程咬金还是没啥变化。每次来李家,都是直接拎着李超的茶壶喝,不管是大红袍也好,还是龙井也罢,再珍贵的茶他都是牛饮。
    李超心疼自己的又一把好茶壶,被程咬金这么一喝,只能再换一把了。
    “文远,这次连累你了。想不到,你因为我这破事,最后还辞了职。”
    李超放下手里书,“辞职也不是因为你,实是累了烦了,想清闲清闲。”
    “屁。”程咬金一拍大腿,“还不是因为侯君集嘛,我也是算是服了,不知道陛下为何非要保那个姓侯的,真是让人寒心。跟你说,我刚刚也挂冠留印,辞了他娘的职了。不干了,既然痛快,那就回家。”
    “对了,你今天在宫门前留的那两句诗,可是已经传遍襄阳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哈哈,痛快啊。以前没听过你这诗,全诗是什么?”
    李超笑笑,“两句随口话而已。”
    “什么随口话,这话可是太有水平了。”
    “你真辞职了啊?”李超问。
    “辞了,皇帝既然如此偏袒姓侯的,那我这鸟官还当的有什么意思,不干了。”
    程咬金这人,李超早知道是粗中有细,表面看是个粗人莽汉,实际上挺有意思的。这人绝不是个糊涂人,相反是个鬼精的人。
    李超一辞职,他也马上辞职,这份情李超记在心里。
    “哎,拿酒来,喝茶也没劲。反正官也辞了,有空有闲,咱们爷俩喝酒痛快。”
    “那就喝两杯。”
    李超笑道。
    此时,中书门下的会议不欢而散。
    李超当场辞职而去,剩下八个宰相,也没有人肯为皇帝草诏,更别说同意他的赦旨。
    李世民气的甩袖而去。
    刚回到自己的御书房,李世民就知道了李超走时在宫门前留的那句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念诵着这两句诗,李世民笑了。
    “好,既然仰天大笑出门去,那就随他去吧。”
    中书门下。
    李超和皇帝都走了,剩下八位宰相,坐在那里气氛有些凝重。
    “这事闹的。”长孙无忌打破沉默,“马相,你看是不是你去与李相谈谈,不要意气用事,这尚书省一日不可无李相主持啊。你替我们先去劝劝李相,回来主持啊。”
    房玄龄也点头。
    今天这事,弄的有些太激烈了。虽然他也瞧不起侯君集,也不满皇帝一味偏袒,但是李超之前也太过激烈了些,弄的双方都下不来台。不管怎么说,皇帝还是皇帝啊,总得给些台阶的。
    “嗯,也还请长孙相国去与陛下谈谈,最好是与皇后先谈谈,让皇后劝劝陛下。”
    魏征却坐在那里一脸淡定,“李相还是得请回来的,不过有件事情咱们还是得先说好,侯君集此事,我们都不能松口退让。就算陛下再怎么要保,我们也不能妥协。这个事情,退让不得。这方面,我是完全支持李相的,侯君集不杀,不足以平军心民愤,要不寒了功臣将士们的心!”
    今天,可谓是大唐立国以来,宰相和皇帝最严重的一次冲突了。
    之前,为新法推行之故,萧瑀陈叔达等宰相反对新法,那还只是部分宰相的反对。但这次不同,九个宰相一致都不肯向皇帝让步,一定要严惩侯君集,寸步不让。
    宰相们把皇帝顶起来了。
    长孙无忌苦笑着入宫去见妹妹了,他知道自己这趟差事估计很难完成。皇后最近气疾好多了,过了春天后,病总能轻松些。
    她也已经知道了今天中书门下发生的事情,现在见兄长前来,仔细的询问了当时发生的事情。
    “你帮忙劝劝陛下,这次的事情,陛下确实过了,侯君集那人不值得保。”
    长孙氏点点头,她对长乐公主道,“丽质,你到那边去看书。”
    “想不到陛下跟李相今天还闹这么僵。”
    不过长孙皇后也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虽不干涉政治,但对于朝中情况却很了解。
    “只怕今日李相辞职之举,并非如此单纯。文远那人,你是知道的,年轻,却又聪明。这几年,为大唐东征西讨,屡立大功。朝堂之上,又主持改革变法,陛下向来倚重。李超不是那种冲动之人,这次却因为这事,一点面子不肯给陛下,把事情闹到这么僵,甚至直接在中书门下摘冠而去,只怕也是有意为之,故意借此事之机。”
    “你是说李超是早有激流勇退之意?”
    “嗯,李超太过聪明,太聪明的人总是考虑的很远。功高,总是防着震主。”
    “这家伙,有时很洒脱,可有时又过于精明了,我都不知道说他什么。陛下是那种猜忌功臣之人吗?”长孙无忌摇头叹道。
    想到之前李超就几次三番的想摞挑子,这次总算是让这家伙找到机会了。
    “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长孙无忌问妹妹。
    长孙无忌摇头,她有时也猜不透丈夫的想法,越来越猜不透了。丈夫应当是没猜忌过李超的,以前没有,但以后说不定。这次李超辞职,丈夫没挽留,虽然说当时可能在气头之上,但心里真正想法,她也摸不透。
    “我等会去劝劝陛下。”
    御书房。
    李世民在书房里绕着圈,宫人内侍全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口。皇帝此时的样子,让他们清楚,是丝毫不敢触怒的。
    李世民唉声叹气,转来转去。一会咬牙切齿,一会又叹气连连。
    身为天子,他也不知道要拿李超怎么处置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