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 第127章 重回铁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日之后,欧阳修从随州回来,先在枣阳暂住,准备与杜中宵一起回叶县铁监。

    驿馆里,杜中宵问娄知县:“前次要县里方田,数日过去,不知如何啊。”

    娄知县小心答道:“回运判,下官得了钧旨,已经安排下去。不过此事向无先例,衙门中无人精通此术,正在想办法。此为大事,当从容措置。”

    杜中宵道:“这几日我看了枣阳的地理户口,若猜的不错,县中公吏差役,里正衙前,当都是那十几户大户人家。除了这些中上等户,中下等户只有城中的几十户人家,城外除了下等户就是客户了。让他们方田,其实与让各家自查相差不大。这样吧,也不难为地方,你让各乡里正,会同中上等户,一起把他们自己家的田方出来,报与衙门。有一是一,二是二,切摸心怀侥幸。否则,以后会有重罚。”

    娄知县出了一口气,急忙称是。

    县衙里所有做事的人,从押司到衙前,从节级到壮丁,都是出自那几十户人家。没有他们支持,县里什么事都做不成。让他们去方田,怎么可能做到?本身就是清量自家的土地。让各家自查,就跟县衙没有关系了。至于以后杜中宵怎么处置,关娄知县什么事?

    宋朝地方官弱吏强,被称为公人世界,有的地方积年老吏坐大,甚至被称为立地知县。这些把持一方事务的老吏,不是靠着朝廷力量,而是靠着自家势力。便如枣阳,娄知县性子软弱,无力约束手下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根本没有资源。县衙的人力物力,全在地方大户手里,只要赋税交齐,娄知县对上面有个交待,便就千恩万谢。做其他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杜中宵对此心知肚明,难为县里几个官员没有意思,一切还是等营田务的人来了再说。有了人力物力,就连娄知县的腰板都能挺起来,现在没必要纠缠。

    又聊了些县里事务,杜中宵拿出一张图,对娄知县道:“这几日我查看地方,画了这张图出来。虽然粗略,却与事实相差不远。你看一看,现在枣阳是否如此?”

    娄知县上前,看杜中宵手中的图。这是枣阳的大致地图,重点标出了县城范围,城外则是十几个大户的庄子,其间点缀着一些有名地姓的小户人家。这些大户,小的庄客数十,大的庄客数百,包括了本县的绝大多数人口。那些小户,零零星星不过一两百户人家,可以忽略不计。

    娄知县见上面把各庄子的范围也大致标了出来,心中有些紧张。看了许久,才道:“回运判,此图与下官所知基本一致。本县人口稀少,城外不足千户,大约就是如此了。”

    杜中宵点头,把图交给娄知县:“让各庄子自己方田,你可与这图对照来看。”

    说完,站起身来道:“天色不早,我与欧阳相公今日动身,回铁监去。等到麦收之后,营田务的人会陆续来此。你到时协助营田务的官员处置事务,不得有误!”

    娄知县拱手称是,送杜中宵和欧阳修出了驿馆。

    离了县城,走在路上,欧阳修对杜中宵道:“现在天不甚热,正是动工的时节。唐州集议后,李副使组织南边几州人力,已经开始修唐州到襄州的路了。运判,不趁着这个机会让营田务的人来,怎么还要等上几个月?那时天气燥势,多有不便。”

    杜中宵道:“今年唐州营田务种的麦与棉不少。人手不足,若是收得慢了,秋粮便就指望不上。新来的人,让他们帮着收一季,看看地方是如何运作的。麦收后再来这里,选地方开垦田地。今年是不可能种什么了,把地平整好,不耽误了来年下种就是。”

    枣阳跟唐州不一样,沼泽太多,先要进行基础建设,才能开垦田地。雨季未到,不知道雨水多了之后地方是个什么情况,不好冒然下手。还是到夏秋两季,熟悉了气候地理,再动手为好。

    从枣阳北上,过湖阳县,到了唐州。此时转运使司正组织数州民夫修筑唐州到襄州的铁路,

    唐州向南,湖阳县和新野镇夹唐白河东西相望。此时湖阳周围是大泽,面积极广,道路要从山顶通行,修路不便。故走新野,那里地势平坦,可以直下襄州。而且新野位于白河岸边,利于邓州内地的物资延河而下,交通便利许多。

    谁没看过三国演义?新野是个很有名的地方。不过多年战乱,此地到南北朝时已衰败,唐初就已废县为镇。此时行政级别直接反映人口密度,新野一带同样是地广人稀的地方。

    现在修铁路都是转运使司组织,地方协助,铁监提供技术,杜中宵不再直接参与。和欧阳修没有在唐州停留,直接坐上了回铁监的火车。

    看着窗外向后飞驰的景物,欧阳修道:“火车真是神物,又不需草料,还能奔跑如飞。以后天下遍布,不知方便多少。虽然铺起来艰难,可只要地方同心协力,一年也能铺上几百里。”

    杜中宵道:“何止几百里,真要铺,还可以快得多,只要有铁。现在的火车跑得不快,拉的货物也不多,其实铁轨也能使用。不过火车制起来太过艰难,即使铺了路,没有车跑也是无用。龙图,这种东西都是初出时难,只要习惯了,给铁路制东西的地方多起来,会越铺越快的。”

    现在铺的是钢轨,以现的技术水平,其实大可不必,用铸铁完全可以。当然,钢轨的寿命更长,运行更加平稳。最重要的原因,是配套的机具产能有限,铁监积压的钢太多,铺快了也没有用处。

    此时铁监的生产能力基本已达顶峰,以后的铺路速度大致如此了。除非在别的地方再开铁监,不然不会有大的改观。叶县周围煤铁资源丰富,产量还有提升余地,但人力资源已经耗尽。铁监做事的主力其实不是厢军,而是从京西路十几州招募来的年轻读书人。以他们为骨干,带着厢军的年轻人,边学边做才有了今天。有这个资质的人其实不多,哪怕教育体系完备,短时间也培养不出更多的人来。除非过上一二十年,用一代人的时间,才会有根本的不同。

    从年后开始,铁监待遇好的名声已经传遍京西路各州,但增加的人才了了无几,可以忽略不计。想更进一步,已经非常难了。朝廷想扩展钢铁产业,只能在其他路想办法。

    这个年代不只是人口识字率低的问题,相伴而来的是思想、眼界等等受限制,一定的人口中,只有那么多适合工业的人口。大力发展教育,也不能短时间改善。非要等到一两代人成长起来,才会迎来工业的大爆发。铁监这样的工业中心,此时天下支撑不了几个。依杜中宵估计,哪怕是柏亭监全力援助,也只能再建三五个。相州依托开封府和应天府一带,加上河东路,可以再建一个。莱芜依托京东路,也可以建起来。徐州依托江淮,也无问题。这些地方周围人口稠密,教育发达,识字的人,百姓眼界也不一样。

    其他具备人力条件的就是两浙、江南和川蜀地区,只是他们那里没有铁矿和煤矿,只能等其他几个地方发展起来,原材料运输方便,才能开始发展。至于陕西和河北两路,虽然资源丰富,人口和社会条件支持不了这样的工业中心。

    人力资源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发展不易,绝不是建几座学校,请几个老师就可以的。便如铁监,全靠着一群年轻人自己摸索,一步一步发展起来,杜中宵不过指个方向起个头而已。这样的人不是在大街上一抓就有的,在人口中占的比例不多,铁监已经把十几州的资源耗尽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