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 第九一一章 连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论断,其实,自己很早以前就见过,但彼时的自己,并无法理解这一说法背后的深邃思想,而更倾向于将其归为唯心主义: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则取决于观察者的思维状态。”
    离经叛道,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方然看过后的念头。
    现在呢,对量子力学有了一些起码的理解,他才顿悟到,那论断并非唯心主义,而是在承认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基础上,
    点明观察者的主观性,以及,
    由于这种主观性,而必然导致观察结论的“个性化”,而非仅仅取决于被观察的对象。
    观察,既然是一种量子态之间的锁定,特定态的观察者,不论是人、还是仪器,都必然只能锁定出观察对象的特定态。
    之所以在盖亚表面,乃至今天的太阳系之内,物理学,基于实验、观察的自然科学,仍然存在,原因在于这太阳系内的每一个人,其自我意识,彼此间都遍布错综复杂的直接与间接联系,因而在量子态上,
    也必然存在频繁而密集的彼此锁定。
    在这种情况下,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观察者,必然会得到一样的结论。
    然若这一条件并不存在,假设,来自宇宙中遥远区域的两个观察者,彼此间毫无量子纠缠,那么,当他们先后、且独立的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猫仔时,
    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不会观察到矛盾的结果,
    譬如第一个观察者,看到死的猫仔,而第二个观察者,却匪夷所思的发现猫仔仍然健在,
    活蹦乱跳呢。
    ……
    西历1578年6月底,翌日,就将进入“意识连接”流程,方然已做好了准备。
    意识连接,尝试将模拟器里的自我意识,与“女娲”生化培养机构里的一具身体,准确地讲,是一串正蓬勃分裂的细胞联系在一起,这漫长的过程,并不需要当事者始终全神贯注,也不影响其在“里世界”生活。
    只不过,基于过来人的体验,这一过程会牵扯到当事者的时间、精力,大多数进入流程的净土民众,还是会减少在“里世界”的日常活动。
    在流程设计之初,为所短时间、提升效率,也有人提出一种更激进的方案,就是将民众与“里世界”的接口,直接挪用去连接新生的身体,但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当事者就将被“禁锢”在“混沌”中枢里,
    时间一长,想必就会很枯燥、乏味,
    甚而度日如年。
    相对温和的策略,则是像现在这样,在保留与“里世界”接口的情况下,另开辟一条通路,通过意识连接网络,与将要重返现实世界的身体保持联系。
    这样一来,完成意识连接流程的净土民众,事实上都将拥有三重身份,
    方然将其调侃为“净土时代的三位一体”。
    “我是谁”,一个何其简单的问题,对净土民众,现如今却不易回答,从意识存在的角度,“我”是“混沌”中枢里的生物电,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我”是“里世界”的一介民众,而从客观现实的角度,
    “我”,则是“女娲”系统中,正在分裂的一团肉块。
    三位一体,从逻辑思辨的角度,正因为意识活动在其中的投影,这三个身份,都可以被认为是“自己”,这是方然的朴素念头。
    至于说,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问题就未免没意义。
    不论以什么样的形态生活,是生物电,是虚拟形象,还是借助电磁信号控制的血肉之躯,只要这奔流不息、片刻不停的生物电,仍在模拟器里一圈圈的循环往复,那么,对自己毕生追求的“永不下车”而言,
    就已经足够。
    道理一遍遍想的很明白,但,第二天一觉醒来,看系统提示、并感觉到某种略带异样的陌生感时,
    方然仍心生忐忑。
    意识连接,在“混沌”与“女娲”系统之间,建立链路,这边是意识模拟器里的生物电,另一边则是迅速发育中的胚胎,接下来,这胚胎很快就将“出生”,以血肉之躯的形态在培育设施中生活。
    直到近三年后,连接稳定,当事者的意识“替身”融为一体,
    就会和同时进入流程的1,199名同类,在被称为“降生日”的时刻,重返盖亚表面。
    一晃三年,时间,的确是有些漫长,但对应人类身体与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这时段已很难进一步压缩。
    此时此刻,id:6724008、mod:9d1740992的人类胚胎,接近旧时代之人类出生状态的身体,正懒洋洋泡在圆柱形的培养舱内,面容依稀可见,和自己现在的模样有一点相近,通过视频传输,方然专注的看着这一幕。
    人类,千万年来的生生不息,曾经被认为是女性“永远的多多苦楚”之义务,
    如今已完全被一整套生化体系所取代。
    “女娲”生化培养机构,重要性,相对“混沌”中枢显然更低一些,但也是盖亚净土的关键设施之一。
    由于要与“混沌”中枢紧密相连,密集通信,“女娲”的选址也在西大陆,部署于距离“混沌”约四百公里的长河中下游平原地带。
    占地面积则堪比“混沌”,具备每天一千两百具“血肉替身”的产出能力。
    按“替身”的三年培养时间来计算,“女娲”机构中,同时存在的活体数量,应该在131,4000,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除此之外,还有较大的闲置产能,用于应付突发事件的额外需求。
    人类的代际更替,从大约西历十六世纪起,就逐渐在盖亚表面完全中止,从意识的角度,人类文明从此不会新增任何一个成员,而将长期以现有的两千六百万民众为基础,内循环般的延续下去。
    对生生死死、更替不息的旧时代之群体、社会乃至文明而言,这种态势,当然是莫大的恐怖。
    但在今天,每一个净土民众,都会借助“女娲”机构而不断轮回,
    经历无数个甲子的六十年之人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