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一百五十章 牛人
接下来两天的日子,吴帆徽接连去拜访了延安府知府马懋才介绍的几个在京城的官员,最后去拜访的是鸿胪寺主薄贺方魁,贺方魁对吴帆徽的态度还是不错的,应该是贺泯宣给贺方魁写信了,说及了米脂县几大家族之间的情况。
吴帆徽在京城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三天左右的时间,拜访了所有应该拜访的官员,后面的拜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而这些官员品阶都不是很高,应该都是过着拿着人云亦云的生活,平日里波澜不惊,不会掺杂到复杂的斗争之中去。
李勇一直都很谨慎,来到京城之后,他几乎就没有离开客栈,更不用说到京城周遭去走走看看,吴帆徽每次出门,跟随在身边的都是马继刚、孙凯林和刘方恒等人,不仅如此,李勇还要求诸多的弟兄,轻易也不要出门去,免得惹上麻烦。
吴帆徽倒也没有强求,初来乍到,毕竟是京城,他也不想自找麻烦。
米脂县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仅仅吴帆徽一个举人,而县试、府试和院试之后,因为延安局势的纷乱,吴帆徽没有出去游历,几乎没有结交什么读书人,参加乡试结交的陈明惠和叶开儇等人,又到国子监去读书了,所以说他几乎没有什么需要来往的朋友。
住宿的客栈地方偏远,客栈里面没有住宿其他赶考的举人在,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忍受的,吴帆徽却很喜欢这样的环境,主要还是清静。
可惜这种清静的日子,仅仅维持了两天时间,就被完全打破。
吴帆徽做梦都想不到,他居然会被人查出来住在如此偏远的客栈。
这还是源于吴缅清和卢为标都说及的赛诗会和赛文会的事宜。
按照以往的惯例,前来京城赶考的举人,一般都在二月初五、十五和二十五三个日子相聚,进行所谓的赛诗会和赛文会,这赶考的举人两千多人,全部都参加是不可能的,很难在京城找到那么大的地方,总不能到贡院去举行,但有一类举人是必须参加的,那就是北直隶、南直隶以及各省乡试的解元和亚元,不过云南和贵州两个行省,因为乡试分配录取的名额太少,云南只有三十人,贵州更是只有十五人,所以这两个地方就是乡试解元参加,这样算起来也就是一百一十二人,加上一些小有名气的前来赶考的举子接受邀请参加,总人数也就控制在两百人左右,如此就很好找到地方了。
前来参加考试的举人,是不可能知道各地乡试解元和亚元名单的,这就需要礼部有人帮忙了,这样没有问题,因为这类的赛诗会和赛文会,都是南方的举子主办,而朝中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来自于南方,所以总会有人及时的提供名册。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解元和会元住在什么地方,那也问题不大,所有举人到京城赶考,都要在礼部报备,礼部存有这些人住宿的地方,不管你是住在客栈,还是借宿在其他的地方,都必须给礼部提供准确的住宿地点。
多年下来,南方的举人对此已经是轻车熟路。
不过今年他们找寻陕西乡试的解元,还是费了一些功夫,最为关键的这位谢元到京城的时间太晚了,一直到二月初四,他们才从礼部获知消息。
如此这位陕西解元自然引发了注意,而从礼部得知的消息,名为吴帆徽的陕西解元,居然只有十六岁,而高中乡试解元的时候才十五岁。
南方的举人几乎都是瞧不起北方举人的,特别是南直隶和浙江两地,对比起来很简单,南直隶和浙江落榜的生员,若是到北方去参加乡试,肯定是高中,北方大部分举人,到南直隶和浙江参加乡试,毫无疑问落榜。
不过对于北方乡试解元,南方的举人还是颇为注意的。
去年南直隶乡试,年仅二十一岁的吴伟业,高中亚元,引发了巨大轰动,甚至有人断言,吴伟业之才学,会试和殿试都能够名列前茅,眼下之意就是其很有可能殿试名列三甲。
殿试状元以及会试会元,那是南方举人的专利,北方举人想都不用想。
吴伟业已经足以让人感觉到惊奇,想不到如今又冒出来一个十五岁的乡试解元,虽说是陕西的乡试解元,可十五岁的年纪太令人震惊了。
所以从吏部获知吴帆徽住宿的客栈之后,很快就有人专门来打探,获取到了准确的消息,包括吴帆徽住在哪个房间都知晓了。
客栈的掌柜得知那个看上去过于年轻的举子,居然是陕西乡试的解元,笑的合不拢嘴,自此之后他的客栈,又有了一面招牌,那就是谢元楼了。
二月初四,未时。
一名书童模样的人,送来一张精致的请柬,是专门送给吴帆徽的。
掌柜的亲自带着书童上楼,来到甲等上房。
吴帆徽接过请柬的时候,非常的吃惊,而书童的态度也很是恭敬,请吴帆徽届时参加在照明坊状元楼举行的赛诗会,且特别点名,各地乡试解元和亚元是一定恭请参加的。
客气的送走了书童,应付了喜笑颜开的掌柜之后,吴帆徽打开了清涧。
请柬的正面写着赛诗会几个大字,一看就明白了。
翻开请柬,左面写着定于辛未年二月初五在照明坊状元楼举办赛诗会,特邀请吴帆徽赴会指点。
请柬的左边是邀请人的名单,第一个名字是杨廷枢,第二个名字是吴伟业,第三个名字是张溥。
拿着请柬的吴帆徽,愣了好半天的时间。
这三人可都是明末的牛人啊。
杨廷枢,字淮斗,崇祯三年高中南直隶乡试第一名谢元,时年三十五岁,崇祯四年高中殿试二甲进士,复社创始人之一。
吴伟业,字竣公,崇祯三年高中南直隶乡试第五名亚元,时年二十一岁,崇祯四年高中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明末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被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又被称为娄东诗派的开创者。
张溥,字乾度,天启七年南直隶乡试举人,时年二十五岁,崇祯四年殿试二甲进士,时年二十九岁,复社领袖。
这三人各自的结局不尽相同,张溥热心从政,因牵涉党争,遭遇算计,四十岁身亡,死因成谜,杨廷枢反清复明,被抓获后不屈服,最终被杀,吴伟业明朝灭亡之后,曾经出任大清国的国子监祭酒,后辞官归家,专心学问,取得很大成就。
且不论三人的境遇,就从这份请柬上面,吴帆徽就发现了端倪。
这分明就是复社的一份请柬,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东林党人的一份请柬。
复社创始之初,以继承东林党人遗志为己任,最为推崇东林六君子,其政见与东林党人完全一致。
拿着这份请柬,吴帆徽很快想起了吴缅清和卢为标的告诫,两人都说到了赛诗会和赛文会,虽然说法不一,但好像对赛诗会和赛文会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也很不感冒,一方面是因为两人都是北方的举人,按照刚刚书童的说法,只有各地乡试的解元和亚元才有资格参加此类的赛诗会和赛文会,那么吴缅清和卢为标明显是没有资格的,能够参加此类的赛诗会和赛文会,纯属偶然,或者就是心存羡慕,专门跑去旁听的。
吴缅清的说法更是直接,所谓的赛诗会和赛文会,就是南方士子发泄对南北榜的不满,借此机会压倒北方的士子。
不过从手中的请柬来看,恐怕这种南方士子瞧不起北方士子的情绪,已经逐渐淡化了,这种赛诗会和赛文会,好像成为了东林党人或者说复社笼络人才的方式了。
而这种笼络人才的背后,直接的指向就是党争。
要知道能够进入朝廷为官的,或者说真正能够掌握实际权力的,都是两榜进士,杨廷枢、吴伟业和张溥以这样的形式,邀请各地乡试的解元和亚元参加赛诗会和赛文会,岂不是**裸的拉拢,一旦拉拢了这些乡试的解元和亚元,就等于是拉拢了绝大部分的两榜进士。
这样的心思,绝非一般人能够想到的,杨廷枢等人的背后必定会有力量。
此刻,吴帆徽隐隐明白了,为什么他住宿在如此偏远的客栈,而且到京师不过几天的时间,人家就能够将请柬送来,而且翌日就是赛诗会了。
陷入沉思之中的吴帆徽,想到了陈明惠和叶开儇,若是这两人能够乡试高中,接到如此的请柬,岂不是高兴的不能够自持,一旦参加了赛诗会和赛文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加入到复社之中,且为复社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这是一直多么可怕的力量。
东林六君子当年与魏忠贤做殊死的斗争,悍不畏死,怕是想不到他们身死之后,让东林党迅速壮大起来。
复社不过是崇祯二年才成立的,因为继承东林六君子的遗志,其号召力巨大,短时间之内积聚起来无数的读书人,而作为复社领袖的张溥,后来居然能够左右南直隶的乡试。
吴帆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如此的政治氛围,对绝大部分读书人都是不利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