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伟大 - 第十九章 江南叛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史·附苏威》说得明白:“江表依内州责户籍”,就是隋王朝要在新拿到的江南半壁江山实行在北方一直实施的户籍政策。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王朝时代人口和土地对于统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杨坚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须的一种统治作为。但是杨坚和隋王朝的大臣们忽略了江南与北方已经存在的差距与隔阂,而且他们的步伐太快并缺乏一定的耐心。

    被杨坚派到江南的苏威的另一重大任务就是整顿江南户籍,统查人口与土地的;在刚刚拿到的江南实施“输籍法”。这一方法其实是针对世族豪门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因为在历朝历代,政府官员都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这其实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特色。于是就有小民将自己的田产寄名在豪强名下逃税,而豪强从中抽成。输籍法的实质是对田主的应缴赋税进行社会评议,评议的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按照户等高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定额税,称为“输籍定样”。地方上按照这个“定样”,由三党或五党的党长组成一个“团”进行审议,依样定户。这项工作在每年的正月进行一次,一年中不再变更。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隐漏、逃亡的农民转为国家编户,通过输籍定样,剥夺许多士族豪门控制的依附民,削弱其经济势力,而增加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户籍制度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严重地伤害到已经享受了几百年特权的江南世家豪门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于是在刚刚平静的江南掀起了一次腥风血雨。

    据史书记载,从开皇十年(590)十月开始反隋的起义的队伍有婺州的汪文进,越州的高智慧,苏州的沈立懀,自称天子,置百官。台州的蔡道人,蒋州的李棱,饶州的吴世华,温州的沈孝彻,泉州的王国庆,杭州的杨宝英,交州的李春,皆自称大都督。还有桂州的李世贤,吴州的罗慧方,东阳的陶子定,越州的顾子元,三吴地区的陈正绪、萧思行、萧世略等。一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耶!’”叛军声势之大,甚至达到船舰被江、周亘百余里的规模。

    不难发现参加这次江南的大规模起义的势力主要是江南的世族豪门以及宗教。如在江南世族豪门沈家就有沈玄桧、沈杰、沈能、沈雪等人参加,而沈家在江南尤其是南陈后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且沈家是南陈的国戚,先后有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女儿会稽公主下嫁给沈家,后有沈家的沈婺华进入南陈**做了陈后主的皇后。其他姓氏的世族门阀有吴、陆、张、陶等都有人起兵,还有就是南陈皇族宗室陈姓和逃入南陈的后梁皇室遗族萧氏也有人趁机起兵,至于宗教的势力从他们起兵的口号“更能使侬诵五教耶”就能找到它的存在。

    这场大规模的起义反叛一时间让江南烽火连天,这对大隋和杨坚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而镇守江南年幼的秦王杨俊对于江南局势根本无法掌握与应对。于是杨坚只好下诏让内史令杨素领兵平叛,同时给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下诏让他回长安、前往江南接替他的弟弟杨俊镇守江南。

    领兵平叛的行军元帅杨素,在隋代的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很多人知道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力的出色,而是他“错误”的帮助杨广登上皇位。按照隋书里面的说法杨素是“专以智诈自立,不由仁义之道,阿谀时主,高下其心。营构离宫,陷君于奢侈;谋废冢嫡,致国于倾危。”连隋朝灭亡的责任都推在了杨素的头上,奸臣的帽子算是铁板钉钉了。但是杨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全面地去评价杨素,我觉得杨素是一个“能臣”,在隋能够知道与他匹配的人我个人觉得只有隋的另一个“能臣”高颖,他们两个都是上马能领兵打仗下马朝堂能治国的能人。

    杨素是弘农华阴(陕西华阴)人,弘农华阴杨氏在当时注重出身门第的南北朝以及隋唐都是名门望族,据说杨坚本来不是弘农华阴杨氏的杨氏人,但是做了皇帝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门第果断地说自己出身弘农华阴杨氏,这样弄得杨素就有点像是皇室宗亲了。但是杨素的出头跟这所谓的皇亲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他出生官宦世家,祖父杨暄,做到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北周汾州刺史。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当时的人多不了解杨素,只有他的从叔祖北魏尚书仆射杨宽,每次在子孙面前提起杨素时总说:“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后与安定人牛弘(后任隋朝礼部、吏部尚书)同窗共读,知识渊博,在文学、书法上均有造诣,史书称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他从小就好学,熟通经史,文章写得极好,另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草隶书法。当然我们说他文章写得好,那么好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的北周武帝让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下笔立成,词义兼美”,让北周武帝都极为赞叹,可见杨素的才学。

    有了这样的才学,再加上杨素的家世,走上仕途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知道在隋朝以前是没有现在熟悉的科举制度的,当时不论南朝还是北朝盛行的都是门阀贵族的制度,也就是做官喜欢论出身,祖上当过大官的话后人想做官就不难,再加上杨素本身很有才华,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把持朝政,引其为中外记室,后转礼曹,加大都督。北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亲掌朝政,杨素遭到牵连。

    而后杨素以其父杨敷死于北齐,但未受朝廷追封,上表申诉。周武帝因杨素曾做过宇文护的官职而不予理踩他。杨素再三上表,弄得周武帝大怒,下令杀杨素。杨素高声地说:“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周武帝闻后,对杨素刮目相看,赦其无罪,并追赠其父为大将军,谥忠壮,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逐渐对其有了好感。周武帝曾令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下笔成章,文词华丽,周武帝赞扬道:“善自勉之,勿忧不富贵。”而杨素却回答说:“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周武帝率军攻北齐,杨素请求率其父旧部为先锋,周武帝同意,赐以竹策,并说:“朕方欲大相驱策,故用此物赐卿”。杨素随齐王宇文宪攻北齐河阴(河南洛阳东北),因功封清河县子,邑五百户。同年授司城大夫。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杨素再次随宇文宪攻北齐,克晋州(山西临汾)。宇文宪屯兵栖原,北齐帝高纬率诸军自晋阳(山西太原)向晋州进发。宇文宪闻北齐军主力至,大惧,乘夜而逃,结果为北齐军追上,北周军多被击溃。杨素与骁将十余人尽力苦战,宇文宪方得以解围。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