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召唤 - 第104章 袁术称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术从裸泳馆出来后,带着冯蘅就去了自己儿子袁耀的房间,想要带着儿子一起上朝。

    袁术进了房间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在,儿子的床上有一封手书。

    袁术拆开手书,上写着,二兄,耀儿被我带去冀州投奔大兄了,二兄,我袁崇焕就直说了,耀儿跟着你,不安全,你五石散服多了,已经没办法了。大兄会把耀儿视如己出的。当年,咱们三兄弟立下的誓言,咱们都清楚。纪大哥和方大哥我也带走了。愚弟希望,二兄如果走投无路了,就来找大兄吧。我和大兄,咱们三人,生生世世,都是好兄弟。三弟袁崇焕敬上。

    袁术由于长年服五石散,导致神志经常性错乱,很少有清醒的时候。这一刻,可能是因为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袁术清醒了。

    大兄,三弟,耀儿,我袁公路,对不住你们啊。袁术流下了两行清泪。

    袁术一咬牙,道,也罢,反正我袁公路,就算是苟活,也没有十年的寿命了。就让我用我的残躯,来把天下的最后一潭清水,给搅混吧,接下来,我们袁家能不能位登九五,就看大兄和三弟了。本初,崇焕,我袁公路,这辈子,悔恨啊。我不配为袁家子!

    说完,袁术带着冯蘅,头也不回的就走向了议政大厅。

    议政厅两侧,站满了各色路人文武。大家坐定后,袁术宣布可以议事了。

    这时,袁术道,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

    主簿闫象曰:“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术怒曰:“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

    在场的人中,有骨气的要么投奔袁绍了,要么都战死了,所以这件事就敲定了。

    朕毅,国号为仲,朕,就是仲太祖,我侄,袁胤,为太子,我妻冯蘅,为皇后,六宫之主,你们,跪安吧。

    谢陛下!

    任毅这只穿越而来的小蝴蝶,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历史的大方向,袁术,还是一意孤行的称帝了,只是时间有所提前。袁术称帝这个消息,就像瘟疫一样,迅速的传遍了中原大地。

    任毅听到消息,当即赋诗一首,缓缓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袁公路,你终于称

    帝了,不管是谁给你的勇气,我任子坚在这里谢过了。今后,我的压力就不会这么大了,锅,你就自己背好吧。

    四百年大汉,到今天,算是正式宣告结束了,世家大族心不齐,被我的铁骑踏破,是早晚的事。

    曹操得到消息后,落下了叹息的眼泪,缓缓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袁公路,你何其不知啊。当年,我们还是朋友的时候,你虽然有点不灵光和跋扈,但是绝对不傻啊。我也不知,你怎么就变成了这么一个样子。这是亲者痛,仇者快啊。

    刘辫接到消息,道,不作死就不会死啊。而且蠢如猪狗的袁术小儿,你可知道,你的所作所为,最终究竟是谁受害,谁得益!历史上,你就因为率先称帝,苛待子民,最终落了一个天怒人怨的下场。今日,你的势力不如正史,还敢悍然称帝,真的是狗改不了吃屎。你活该去死,你的汝南,我弘农王笑纳了!

    刘协听到消息,哭的死去活来。狗贼,我大汉,对你袁家不薄啊,四世三公,无上的荣耀,而袁家,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就是这么来报答朕的吗,啊?

    袁绍接到消息,气的直接拍了桌子。公路,兄长我多次告诫过你,五石散碰不得,你就是不听,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你看看你,你还有一点为人父,为人弟,为袁家子的样子吗!当初,我们三个,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发下的誓言,你袁公路,都忘了吗?你的脑子,是被狗吃了吗?

    反正不管怎么样,也不管各方是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总归袁术是称帝了。这样一来,原本暗流涌动得中原政局,瞬间变得波涛汹涌起来。

    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实力雄厚,且野心勃勃的大军阀们,就顺着袁术称帝的这个热乎劲,纷纷的给自己戴上了皇帝的帽子。汉家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瞬间荡然无存。群雄并起的时代,到来了。

    最后,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临江仙一词结束本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