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山河满江红抗战远征 - 三、缅甸被占 滇缅公路中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国民政府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

    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9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滇缅公路翻越苍山、怒山、高黎贡山、跨越漾濞江、澜沧江、怒江……正式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当时英国由于自身受到法西斯同盟德国攻击,1940年6月4日英法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

    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

    中国沿海港口几乎全部丢失,没丢失的也被日本海军封锁,外援物资无法进入,经济陷入崩溃,国民政府只能印钞票度日。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英国在二战期间执行“先欧后亚”的政策,为了防止希特勒的“海狮计划”制止德军对英国本土的轰炸以及防备德军的登陆,英国不得不从亚洲殖民地抽调大批飞行员保卫英国领空,抽调大批装甲部队保卫英国海岸。

    面对日本的挑衅,英国无力在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投入很多力量以进行有效防备和抵抗日本的进攻。

    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

    1941年春,英国邀请中华民远征军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商讨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事宜。

    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地处东南亚和中国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缅甸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

    日本进攻缅甸,一方面可以切断盟国和中国的物资生命线,孤立中国,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另一方面可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

    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的意义仅仅在于对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对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来说,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是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缅甸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1941年的12月23日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远征军及早进入缅甸布防。

    蒋介石计划:以腊戍、密支那等缅北重镇为后方,以位于缅北的首都曼德勒为中心,“集结主力于曼德勒附近,诱敌深入,待与交锋之后,再反攻突破之”。蒋介石作出这样的选择,有其不欲明言的原因。中国出兵缅甸,最重要的是欲保住缅甸尤其是仰光的出海口,获得盟国战略物资的接济,仰光及东南亚地区失陷后,这一目标已难以实现,在英国未表现出坚守缅甸决心的情况下,中国当然也不愿为英国作嫁衣,担当与日军主力部队血拼保卫全缅的义务。

    集中国远征军在曼德勒地区作战,从蒋介石的立场看,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曼德勒扼缅北之咽喉,为缅北之屏障,同时,又是中国经缅北西向印度交通之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曼德勒,既可使之充当中国大西南地区的缓冲,以免日军直接威胁,又可保住中国经缅甸至印度的对外通道,维持获得外援的间接途径。也就是说,仰光失陷后,守住曼德勒,即是中国在缅作战的最大利益目标。

    一旦作战失利,中国军队以曼德勒为中心,后有密支那、腊戍等稳固据点,撤兵也较为容易。另外,从缅甸地形看,以曼德勒为界,以南多平原地区,以北则为山地,依托山地作防御战对武器配备较落后的中国军队也显然更为有利。正因此,在与史迪威谈话时,蒋介石一再要求史迪威以准备曼德勒作战为在缅作战基本要领。

    但是,史迪威的想法和蒋介石大不相同,史迪威对中国之行雄心勃勃,指挥军队建功立业,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标。而他当时对中日两军的素质、特点、战斗力均未有全面了解,就主张主动进攻。

    当然,史迪威主张在缅甸进行积极的进攻作战,更主要的还源自于美、英的全球战略。美、英以欧洲战场为主要战场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对保持英国作战能力的重视当然要远远超过中国。作为印度屏障,保住缅甸,对防止日本攻印,减轻英国在印度压力,使其在欧洲战场充分发挥作用有重要意义。这就是史迪威所言:“日本已被迫在缅甸动用了可能派往印度、澳大利亚或其他地方的兵力。这是中国此时能够把它所拥有的东西——兵员——贡献给盟国事业的最好办法。”因此,尽管史迪威对英国在缅甸的避战退却极感不耐,但仍然接受这一现实,并多次以中国军队作为英军退却的掩护。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10余万大军,配备强大的火力和大量骑兵,于9月中旬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

    中国第九战区所辖兵力为11个军30个师。日军9月27日攻入长沙后仅3天就被迫撤退。10月8日敌我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我军损失近7万人。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几近全军覆没。12月8日日军同时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及关岛和中国香港等地发起进攻。12月10日,英国在泰国的空军被消灭1/3左右,剩余部分撤到新加坡。这一天,由新加坡海军基地开出的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由4艘驱逐舰护卫,准备拦截日海军两栖作战舰队,途中被蜂拥而至的日本一式陆攻战机击沉。12月25日,踞守在香港岛西部二道防线的英军被迫投降;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了马尼拉。

    12月9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仅“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民国三十年,侵华日军就先后发动豫南战役、赣鄂会战、中条山大战和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均未得逞。

    十二月,日本东条英机在东京电台多次发表对华谈话,敦促重庆政府“停火”,“议和”,均遭严辞拒绝。

    日军虽然侵占大半个中国,在军事上占有较大优势,却始终无法达到速战速决和一举摧垮重庆政府的战略目的。

    一九四二年一月中旬,日军攻入长沙。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占据岳麓山阵地,压制敌人炮火。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弹告罄。第九战区长官部电告重庆,军令部回答:炮弹尚在仰光待运。

    同月,从汉阳迁至重庆的兵工厂因缺少钢材和原料,被迫停工。国民党政府仅有的十余架运输机亦因油料缺乏而停飞。

    “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

    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

    驻华中的日军出动12万兵力,于12月23日再度进犯长沙。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将敌人诱至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予以包围歼灭。会战一开始,湖南民众以“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悲壮气概,一夜之间便使日军无法在战区内获得一粒米一根草,所有大小公路也沟堑纵横,日军的坦克、牵引车、野炮、重炮均不能通行。守卫长沙城的第十军将士从军长到士兵,均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拼死抵抗。1942年1月16日,恢复战前原态势。此役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

    其中三次长沙会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1941年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这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