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日记 - 第十一章 为了活命
他们来到山巅之时,天空还昏暗得很,深秋时节的阳光总是害羞,一般不会轻易以真面目示人。
刘涣本想整理思绪,总结一番,想想自己在这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到底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可一觉醒来,又陷入了疯狂的练武之中。
说实话,他对这练武并不感兴趣,因为他深知,武术一途,在冷兵器时代或许有用,但人类社会总会进步,记忆没错的话,这南宋时期,已经有了火药了,可惜当今时代的人还是没有将这一危险而恐怖的东西用在正途上。一旦到了**时代,武术也走上了末路。虽然这看法过于片面和现实,但确确实实是客观的存在。
想及现在火药的用途,是在是让人心忧,不过这却怪不得宋人,毕竟任何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技术的进步,视野的改观和思索才造就的。在一个还处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迷信封建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还停留在虚无缥缈的理论之上,如佛、如道、如神、如鬼、如后来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研究世界,都还没有能达到精确到火药上来,又更遑论其他。
关键是这些信仰的理论和价值的认同及人生的追寻,并不能给现实的生活带来多少的能动力量。君不见那些贫穷疾苦的百信,心中满是道义、鬼神、君臣父子、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可坚守一生,又不见得那苦难的生活有什么改观了?反倒是那些离经叛道、胡作非为的孽畜子,往往过得很好呢。如此一来,便会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自卑式、被动式的价值认同,终日诅咒恶人不得好死,偏偏恶人却越活越好;终日痛恨金人,金人却步步紧逼……
于是乎,时间一长,百姓心中开始将终日期待而又始终不会得以实现的疑问转移到了统治阶层的身上,他们开始怀疑朝廷,怀疑官府,又由怀疑转变成了痛恨,痛恨他们的无能和**。
当终于有朝一日痛得不能再痛之时,人们就由痛恨转变成了反抗,他们反抗朝廷,反抗金人。或许有轰轰烈烈的,不过大多不得善终。
刘涣知道,千百年来,不是孔子错了,不是孟子错了,不是释迦牟尼错了……儒道佛没错,仁义礼智信没错,传承千年的道德价值没错,错的是人,是人的信仰和内心的价值认同。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意识,这一对能动辩证关系的东西,催促着人们不断向食欲和**进攻,得到了好的,又要更好的,后来的后来,当物质弥漫得盖过了精神,精神就要出错,精神一旦出错,去触碰物质的手段就会转变,手段一变,世界就要变了。
到底,反思之时,却把罪责又推论到精神上去。出了一个统治阶层,就会形成一套精神理论,不过在旧的信仰上面加上丰富多彩的枝叶而已,所以董仲舒的儒学也好、唐太宗的君轻民重也好、朱熹的客观唯心也罢,归根结底,渊源的本质都是那千百年来的底蕴传承,或是儒家、或是道家、或是佛家,大抵中华上下五千年,变来变去,皆是离不开这一核心价值观。
你可以说后世,那后世又如何?马克思主义何等牛逼,同样也要中国化,故而才有了中国特色。
刘涣曾记得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话,是“不论黑猫白猫,能捉住耗子就是好猫。”这一句朴实的话真是有天大的道理,且不论是什么样子的精神理论和内心信仰,只要能推动物质的变革,能满足身心的需求就是最好的东西……
但是这一道理的认同和实践又不能走了极端,否则人们便要一门心思地研究出如何“捉住耗子”的方法和手段,时间一长,人心就容易躁动和不安,一切唯物质论、唯金钱论。直到心中再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精神追求和最初的价值认同,天下又要动荡起来……
“师父,你说千百年后,你教我的这两样绝技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千百年后,那时你我都已化成了灰,有没有用都管不上了。”
“可是师父,你就不想想千百年后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么?”
“哈哈,傻徒儿,变成什么样子我哪里想得到,总之不论如何变动,这山不会变、这水不会变、这天地日月也不会变……”
“不是的师父,这山水天地或许会变的。”
“哦,怎么个变法?莫非你能透视未来不成?”
“我哪里会透视未来,师父你想想,在你的记忆之中,那黄河和你小时候、和你听更老的老辈人说起时的模样和而今相比,有没有变化?”
“黄河?哦,倒是有变化的,师父曾听闻老辈人谈起,黄河以前还不是这般易动怒,以前的水却要清亮些……哎,都是金人作祟,搞得天怒人怨,你我那汉人的黄河却也动怒了。”
“额……师父,其实……其实这和金人……算了吧,咱们还是学刀法吧!师父我有些冷!”
“不要紧的,好徒儿,你放轻松,瞎想自己就如那苍穹上的一颗繁星,风吹也好,雨打也罢,你都是你,岿然不动……但呼吸很重要,天地之气从闭口而入,经承浆穴一直灌入丹田气海……一吐一纳,循环往复,推陈纳新。快则三日五日、慢着三月半载,这天地间的冷热便不会那般容易影响你了。”
“哦,师父,这道理便是‘吾善养吾浩然正气’么?”
“‘浩然正气’?师父不是太懂,你说得简易些!”
“其实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不论现在的环境、将来的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然则如何方能不损我身?归根结底便是,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师父,我这般理解不晓得对不对?”
“……好徒儿,你……你真是天纵奇才啊,这吐纳呼吸之道,就是如此呢……哦,不好不好,你点醒了师父,师父似乎抓住和明悟了什么东西……”
刘涣心中暗笑,“这他妈是金大侠的九阳真经,当然厉害了,却不曾想,我胡乱道来,还真合了大道之理。”见师父陷入沉思,刘涣也难得清闲,找棵大树靠着,紧紧地畏缩成一团,眼睛一闭,又进入了梦乡。
他不知道睡了多久,只晓得是被他师父一脚踢醒的。
他师父也不晓得是怎么了,像变了个人,教起刘涣来比昨日还要用心,显得激动不已。他说刘涣是一块天然而且不可多得的璞玉,遇上了他这能工巧匠,认真打磨,一定能够熠熠生辉,照耀世间。
刘涣信了他的鬼话才怪,只是按照虚相所言,他的身体确实过于虚弱,不加以锻造,在这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兴许哪日夭折了也说不定呢。
一切为了生活,为了活命,这尘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和宝贵呢,于是刘涣心甘情愿让师父折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了心,尽了力,便会有成就,除非是猪头和白痴。
“好小子,你学刀比学射箭还快呢。一十二路刀法的形式招数已然记得烂熟了,只是少了刀的霸气和韵味,挥刀出去也轻飘飘的,没有力量,没有速度……”
“师傅……你说过的……额……我才十三岁啊!”
“十三岁怎么了,女子十三岁也是豆蔻年华了,大多做了人妻,挑起了生活的胆子。天下家哪个十三岁的女子像你这般矫情?哼!亏你还是个男人?”
“这……好吧,我再练就是了……只是师父,我饿了。”
“稍等……”
大汉又不见了,形同鬼魅,回来时手中拿了一个烧鸡,还有一壶酒。
刘涣三下五除二,两只鸡腿不见了。他说:“师父,我好渴呢?”
“这不是有酒么?”
“我……”
“喝吧!”
刘涣灌了一小口,觉得现在的酒别有一番滋味,只是或许参了清水,并没有前世那种穿喉而过的感觉。
“咋地,你盯着酒壶看什么?莫非这酒不好么?”
“额……还行还行。”
“什么叫做还行,有种你一口气喝半壶!”
“我为什么要一口气喝半壶?”
“哼!老子管你喝不喝,你这娘娘腔!”
“额……老头你别激我,我最见不得人家激我了……好吧,老头,就让你看看我的酒量吧。”
咕咚咕咚的声响不断,刘涣发了疯。反正这酒的威力和前世的啤酒差不多……
“味道咋样啊徒儿?”
“噶……师父,我咋觉得有些热呢?头也开始晕了起来……哎呀,不好不好,师父,地震了,这山要崩了,咱们快跑!”
“给老子回来,你这装模作样的小子,以为老子看不出来么,你眼眸之中一派清凉,神态坚定,半点恍惚之感都没有,别在老子面前装醉!”
“师父……嘿嘿……醉是没醉,就是体内热得慌。”
“那便对了,你赶紧练刀,记住要随心随意,打错了也没关系,你心中怎么高兴就怎么使,开始吧!”
一十二路刀法,是抗金名将魏胜的绝技,魏胜不知何时将这路刀法传给了刘涣师父。
这套刀法大开大合,锋芒毕露,一点多余的动作都没有,实在是千军万马之中,横扫战场的最佳法门。
刘涣喝了半壶酒,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把有些招式记错了,他只管随心随性……
突然,他头脑清醒起来,秋风一起,撩动了他的长发,他才大喝一声,收势而立。
放眼一看,发现周遭一片狼藉,枯叶横飞,散乱在秋雨之中。
“好徒儿……现在你还记得多少招?”
“师父,现在却不好说了,我只记得适才练刀之时,前后左右都是凶恶的金人,我心中气氛,不把他们杀干净就不痛快。后来我觉得那些金人好生脆弱,尽无法抵挡住我的刀势。再后来我觉得我天下无敌了,金人都被杀光了……秋风一来,我便自然而然地收势了,而今头脑清醒得很呢。”
“哈哈哈,这便对了,这套刀法的精髓就在于临阵杀敌。你在细细回味一番,也不要强难自己,能记住多少算多少,我们也该回去了……”
下山的路上,刘涣觉得没有了昨日那般乏力,只是山路仍然溜滑,关键是本来没有路的,他只是跟着他的师父走。
“师父,我想你背我!”
“你今日又不累,自己走吧!”
“可是师父,我真心想你背我!”
“哎,好吧好吧,收了你这么个徒弟,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大汉又背起了刘涣,如履平地一般,朝着鹅湖寺走去。
大汉觉得怪异得很,这叽叽喳喳的小子,一旦到了自己的背上,就出奇地安静起来。
“涣儿,为师背得了你一时,却不能背你一世。小鹰总有一天都是要离开老鹰的。你的路还长得很,为师不在身边,你要学会**,以后可别指望再有人背你了。”
“恩。”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