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 第849章:确定航海
随着‘飞天神翼’、空降结束,时间渐渐到了十二月下旬,距离新年越来越近,大隋各地过年气氛开始浓厚起来,关中这几天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将大兴装饰成了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
雪很大,没过了道路,原本来说,这不是件好事,代表着这个冬季很太冷,但老农们却喜笑颜开,因为大雪意味着来年将是一个丰年。
瑞雪兆丰年是农民一代代总结出来的经验,杨侗虽然不懂农业,但他知道无论是兴商还是兴工,前提是大家不会饿肚子,农业自古以来就是百业之基,农业兴则百业兴旺,农业衰则百业凋零,这是历朝历代都绕不过去的坎,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支持周绍祖前去美洲寻找高产农作物的航海事业,要是找回几样,便是对传统农作物的补充,尤其是红薯生命力极为旺盛,只需剪去枝条插到土里就能成活,蔓延的藤叶可喂牲口,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两仪殿西侧的千秋殿,杨侗和朝中文武大臣正在接见风尘仆仆的周绍祖为首的航海‘核心团队’,这个团队共有十五名将领,由于他们长期在海上生活,皮肤黝黑泛光,显得格外精神精悍。
“周将军,你为何忽然想着去航海?”杨侗笑问。
“启奏圣上。”周绍祖拱手道:“末将不时扬帆出海训练,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都遇到,比如说天水相接的龙吸水,比如说海底有时会像沸水一样翻滚,城墙那么高的海浪更是司空见惯,每年的夏季都有飓风经过,大风卷起山脉一样的巨浪咆哮着冲上海岛,所过之处便是再大的树木也被连根拔起……久而久之,末将等人想着遨游大洋,去见识见识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哪怕死在滔天巨浪之下,也会感到很开心……”
杨侗明白了,这伙人在海岛上呆得实在无聊,闲得慌之下,便对茫茫大海充满好奇,慢慢有了航海远行的共识。不过这是好事。
“另外,我们不时看到辽阔的海上有山峰、巨石、宫殿,甚至人和动物出现,海外仙山、蓬莱仙岛或许真的存在大海之中。”周绍祖又说道。
众人一听,坏了。
历朝帝王对长生不老有疯狂执念,别说是将自己的陵寝之内都建成山川湖泊、大地星辰模样的秦始皇,便是汉武帝都毁在“长生”的欲望之下…完全可以说,越是英明的帝王越寻仙执念越大,不是说他们想一直当皇帝下去,而是他们都是追求完美的人,觉得除了自己之外,后代根本不如自己,所以希望帝国在自己之手完美,然后将之交给后代,但人生有限,于是他们便希望得到仙术续命,从而使帝国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完美下去。
杨侗这个皇帝亦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万一受到周绍祖蛊惑,犯了去海中寻仙魔障,麻烦就大了。
细思极恐……
“那是海市蜃楼,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不知大臣担心的杨侗摇了摇头,“其实海市蜃楼此种虚幻景象并非只有海上独有,雪原、沙漠、湖面都会不时出现,往来胡商在沙漠上见过的海市蜃楼比比皆是,他们在沙漠上行走,不时发现绿洲看似近在眼前,然而却远在天边,不少饥渴难耐胡商朝着绿洲的方向前进,结果会迷失在沙漠之中。这些绿洲看似是生还希望,实则是死亡陷阱。”
说到这里,杨侗又郑重的道:“海上没有仙岛神山,至于长生不老药更是子虚乌有。就说徐福,人们不知道倭国的时候,以为他真的去了仙山仙岛,可随着倭国为人所知,徐福的去处也不再是什么秘密。如果你们在大海之中发现新的海岛和国度被当作是仙山,百年之后,随着航海事业的发达,想必那时的人的心情,和熟知倭国的我们是一样的。”
出海不是不行,可大海中根本没有仙岛,更没有长生不老药!要是周绍祖他们犯傻去寻仙,高产作物就没着落了。所以杨侗着重强调,为了彻底打消他们寻仙之心,不单纠正他的错误观点,到还让人拿出几面大镜子,搞了一个光的折射实验,现场破解了海市蜃楼的秘密。
“末将惭愧。”周绍祖等人面露羞愧之色,不过看向杨侗的眼神,再也没有之前的怀疑。
“光影之道看似十分神奇,但我们明白其原理之后,就不会被一些幻象迷惑了。”
“喏。”
“你们去航海,朕大力支持,不过不是让你们去找子虚乌有的仙山。而是绘制航海图,探索海上的未知地域,与未知国度建立联系。”
“圣上,绘制航海图末将明白,但是和未知国度建立邦交,何解?”周绍祖有些迷糊。
“未知国度就是在我们认识以外的广阔地域。就以大隋西方为例。大隋以西的西域大家都知道,西域以西的波斯大家也知道,但是波斯以西还有一个强大的拜占廷,然而拜占廷以西又是什么国家我们就不知道。西方如此,那东方呢?”杨侗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们知道东海有倭奴,倭奴以东又是什么国家?这是我们不知道的存在,这大海之中未必没有比大隋更发达、更强大的国家,要是把这些未知的国家一一找到,然后就可以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我大隋开辟新的贸易渠道,为大隋繁荣富强做贡献。”
“臣附议!”杨恭仁一直在沉思利弊,定下决心后,说道:“海上丝路最大的特点是交通便利、船只运力大,可日夜航行,也没有险恶地势阻挡,要是我们找到这些国家,我们完全开辟出无数条航线,效率远胜陆上丝路。”
罗士信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们的海军在国内起不到多大作用了,要不通通开去大海,宣示大隋国威。”
“这可不行。”杨侗断然反对,要是他听了罗士信的建议,大隋必将犯了明朝之错。
明朝最著名的外交事件,莫过于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封建王朝中都是空前绝后的存在。郑和每次下西洋的海军士兵超过了两万七千以上,要是加上船员以及种种后勤人员,浩浩荡荡的舰队少说也有五万人。
后人对七下西洋的壮举给予无数溢美之词,什么宣扬大明国威,什么对东南亚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有人说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是航海事业的伟大盛举。
但杨侗认为看那是暴发户的炫富行为,国内嗷嗷待哺的民姓不计其数,但当权者却将明朝的民脂民膏赏赐给西洋诸国,给西洋各国带来经济实惠,而明朝这个散财童子却什么都没有获得,除了把国力倾空,没半点好处,说是败国行为毫不为过。
比起郑和七下西洋的炫富行为,杨侗更欣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他们以不到三百人的船队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路,激发欧罗巴洲远洋航海热潮,为自己的国家带来无比巨大利益。
“不让他国见识我大隋之威,他们哪有有信心来我大隋贸易?”罗士信不解的说道。
“开辟海上商路是为巩固大隋江山,若航海是劳民伤财之举,那这航海又有什么意义?而且我们能吸引这么多他国君王使臣前来大兴,靠的是我大隋整体力量,而不是只会让人眼红仪仗。”杨侗摇头道。
“圣上言之在理。”李景赞同道:“倭奴以东的茫茫大海有没有国度存在都不知道,贸然把海军浩浩荡荡开过去,对谁示威?海鱼吗?”
众人喷笑。
罗士信挠挠头,不说话了,他觉得自己真不是从政的料。
“圣上,微臣也支持航海,更希望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但是微臣有个问题。”杨善会起身,向杨侗行了一礼。
“但说无妨。”杨侗说道。
“喏。”杨善会拱手一礼,沉声说道:“汉朝开发的丝绸之路历尽千辛万苦,经过近千年的完善,才有今天的规模,这期间付出了无数生命和代价。而我们现在对茫茫大海一无所知,海上也不存在参照之物,要是船队航行时被大风浪吹偏航道,这又如何确保航线精准?所有微臣认为,确保船队不在海上迷失方向是重中之重。这问题若不能解决,航海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作为大隋一代名将,杨善会对地形方向非常敏感,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航海所存在的巨大难题。
这话一出,便是周绍祖等人也眉头深锁,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他们的航海之举就是送死之举。
“周将军他们提交航海请示之时,朕已经让工部对指南针进一步改进,采用缕悬法发明出适用于航海的罗盘针。”
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指南针的四种制法,分别是水浮法、碗唇旋定法、指甲旋定法、缕悬法。
水浮法是在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可以指示方向。碗唇旋定法、指甲旋定法则是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和搁在指甲盖上,指示方向。至于缕悬法是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无风的地方,就能指示方向。
水浮法的缺点水面稍微晃动,便会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虽然转动灵活,但容易掉落,同样不适用于风浪不断的航海之中,而缕悬法制成的指南针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
别看这几种方法简单,却都凝聚了古人的无上智慧和心血,即便是在后世的指南针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制作的。
而相对只有八个粗略方向的指南针,采用天干地支制成的新一代罗盘,不仅采取了更加稳妥的缕悬法,指示的方向也更精准,也许还不如后世的罗盘,但用来辨别正确的航线方向却是绰绰有余。
当这罗盘拿上,并经过摔打测试,众臣向其方位始终不变,也都放心了下来。
杨侗让人拿出了自己画出来的世界地图,以及几十本经过防潮处理的农作物手绘本,递给了周绍祖,“你们这次的任务不是通商,更不是去征服域外国度,而是锻炼出一支适应远洋航海的船队队伍,绘制出一份详细的海图,你们边走边学,边走边绘制海图。”
“这册子之上的植物是朕根据胡商描述画下来的,这些东西无毒可食,若是遇到,可以采来补给…这些都是高产作物,要是获得一些种子回来,那我大隋将无缺粮之忧…”
散会之前,周绍祖等人听着杨侗不厌其烦的叮嘱和教诲,心内异常感动。
“圣上放心,末将等人定然走一路、学一路,仔细探索这片茫茫大海,为圣上和我大隋王朝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将这些农作物种子带回来。”周绍祖双手接过一叠地图和手绘本。
“休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给朕记住,一切以安全为主,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要和兵卒船员经朕活着带回来!只要平安归来,那你们的壮举都将铭刻史册,完全不亚于汉之张骞。”
“定不负圣上重托。”
周绍祖大声应是,满胸豪情壮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