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惊天危局
岱森达日精神一振,说道:“将士们,前面就是回纥了,我与回纥的可汗是朋友,他们一定会盛情接待咱们的。”说完,他率先上马,众人也跟着上马。
岱森达日看到几名亲随正在收拾帐篷,说道:“不必了,到了回纥,咱们会有新的营帐的。”
说完,他打马前行,众人跟随他一齐向前奔驰。
鄂尔浑河结着厚厚的冰层,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两岸河畔满是枯黄的蒿草,在寒风中不停地摇曳着。
岱森达日一行人踏上了冰面,朝着对岸行进。
突然,对岸的蒿草丛中射出了一排利箭,接着,两侧的蒿草丛中也射出了密集的箭雨,薛延陀人纷纷落马,乱成一团。
敌军很缺德,他们不露面,只是不停地放箭,岱森达日等人暴露在旷野上,无处躲藏,死伤惨重。
岱森达日在护卫的掩护下,侥幸没有中箭。他迅速地判断了形势,左右两侧是敌军,后面有大队的追兵正在朝着这里追赶,唯有拼死向前冲破敌军的阻拦,才是唯一的出路。
岱森达日大喝一声:“跟着我,冲过去。”说着,他纵马朝着对岸驰骋,他的手下为了逃命,也跟着他拼命向前。
箭雨继续射来,薛延陀武士们不断地落马,其余的人依旧向前飞奔。
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马蹄踏上去并没有打滑,岱森达日等人的速度很快,迅速来到了河的中间。
突然,冰层发出了“咔嚓”的碎裂声,岱森达日第一个掉进了冰冷的河水中,其他的薛延陀武士们控制不住飞奔的战马,不断地落入了河水之中。
“杀啊。”敌军终于现身了,他们穿着厚厚的薛延陀武士的装束,朝着仅存的百余名岱森达日的手下杀来。
战斗很快结束了。
阿史那昆仓望着河水中薛延陀武士的尸体,笑道:“宝贵,你现在是越来越会打仗了。咱们的人基本上没有伤亡。”
原来,张宝贵等人按照李佑信中的指点,提前埋伏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岱森达日等人的踪迹后,事先在冰层上戳出了很多孔洞,砸出了很多裂痕,又重新在上面覆盖的积雪,彻底导致了岱森达日的覆灭。
不久,士兵们来报,说岱森达日的尸体找到了。
阿史那昆仓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了,不能让郡主亲手报仇了。”
张宝贵也有些遗憾,不过,李佑的信中交代了不要活口,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过,岱森达日死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他说道:“砍下岱森达日的头,收兵回去了。”
长安城,早朝,太极殿。
兵部尚书张亮说道:“陛下,臣昨晚接到大将军李靖的军报,说岱森达日在余部的支持下,正在跟唐军交战,岱森达日有可能会得到回纥人的援助,张宝相率领8万大军继续与敌军作战。前方粮草已经不多了,请朝廷再次向前方运送粮草。
李世民问道:“薛延陀人还剩下多少?”
张亮说道:“军报上没说,臣问过送信的人,他说敌军大约还有6万人。”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些不满意,他说道:“既然如此,太子,你继续向前方运送粮草吧。”
李承乾说道:“儿臣遵旨。”
早朝散了以后,李承乾对李佑说道:“五弟,真的跟你说得一样啊。”
李佑苦笑着说道:“这件事的麻烦还在后面呢,你现在一个字也不要说,抓紧时间熟悉材料上的内容吧。”
不久以后,张宝贵派人送来了密信,说已经除掉了岱森达日,李佑封锁了这个消息。
四月初,李靖等人回到了长安。
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会对里面的徐懋功印象深刻,他后来因功被赐姓李,改名为李勣,是与李靖齐名的大将。在这次征讨薛延陀之前,他一直担任幽州都督,已经多年没有回长安了。
今天早朝时,李世民宣布为出征薛延陀的将领们举行晚宴,李勣上午走访了几位亲友,中午回到了临时驻扎的龙武卫军营。
李勣一进客厅,就看到一群将领正在等着自己,这些人不仅有这次跟随自己征讨薛延陀的幽州将领,还有在长安的以前的老部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酒宴,等着李勣呢。
看到李勣进来,众人一齐行礼说道:“大帅。”
李勣看到老部下,十分高兴,陪着他们喝了起来。
众人纷纷向李勣敬酒,李勣说道:“今天晚上,陛下要为咱们举办晚宴,中午咱们就少喝一点,晚上再接着喝吧。”
众将听到他这样说,互相对望的一眼,竟然一齐放下酒杯。正当李勣感到好奇的时候,一位将军说道:“大帅,请你看看这个。”说着,递给了他一份奏章。
李勣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关于建立募兵制的建议。”他立刻出了一身冷汗。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其基本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在当地有一定的编制,士兵由当地人轮流担任。
府兵制有三大特点,
(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
府兵制的组织形式是屯田制,士兵服役时,要靠着种地养活自己,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退役后,仍然保留身份,类似于预备役,战时朝廷根据需要征召。
二)兵皆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士兵们在服役之前,都是有职业的平民,退役后回家继续操持本业,朝廷不用负责安置。
(三)将帅不能拥兵自重。唐朝实行的是兵将分离,只是在战时抽调府兵参战,临时指定将领,将领和士兵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也没有感情,对军队的控制力不强。
古人很聪明,这种办法,既省钱又安全。缺点是军队训练程度不高,磨合度差,战斗力相对较弱。不过,古代打仗没有高科技,依靠的是人多,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不高,因此府兵制对于唐朝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军队体制。
募兵制跟现代的军队体制相似,军队是职业军队,士兵训练程度高,战斗力强,缺点是太费钱,还有就是将领们对军队的控制力强,容易拥兵自重。
唐朝建国以来,将领们多次提出实行募兵制,但是都遭到了李世民和文官们的反对,他们为什么还要实行募兵制呢?
任何朝代开国之初,都是依靠军队起家的,军人的地位都是最高的,可是一旦进入了和平年代,都会出现重文轻武现象,军人的地位就会下降,唐朝也不例外。
随着唐朝周边局势越来越安定,战争正在远离唐朝,大批军方将领们出现了闲置,比如李靖、程咬金、秦琼等将领,不打仗的时候,没有军职,就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失落感极强。他们都希望实行募兵制,有兵可带,就有存在感,有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影响力。
李勣看到奏章的内容,顿时感到心惊,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为什么又要提这个?”
将领们纷纷向他诉苦,说自己为朝廷征战多年,浑身是伤,现在竟然没人搭理了。他们要趁着这次再次掌兵,向朝廷施加压力,逼迫朝廷答应提高他们的待遇。
李勣是久经战阵的统帅,他的政治智慧远远高于大将军李靖,这次战争中,他发现了很多疑点,就像是薛仁贵怀疑的那样,这里面存在着猫腻。
现在,他是彻底明白了。
这次战争,李靖为什么要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就是不想全歼薛延陀人,留下岱森达日,养寇自重。击败了薛延陀人的主力之后,岱森达日身边剩下的不过数千人,张宝相却谎称敌军仍然有数万人马,因此留下8万大军继续留在薛延陀。
张宝相故意不追赶岱森达日,只是派兵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逼迫他逃往回纥,就是要留下他继续威胁薛延陀地区,为增加军方的影响力加大筹码。
李靖等人带领其他军队返回长安,张宝相在外手握重兵,就是要造成强大的压力,逼迫李世民让步,让他同意实行募兵制。
将领们这样的逼宫行为,距离兵变也不远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李勣更加为难了。一个将军翻开了奏章的第二页,下面有很多将领的签名,他说道:“大帅,请你在上面签名吧。”
“是啊,大帅,这件事还需要你来牵头啊。”众位将领都期盼地望着李勣。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