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 第五百零八章 政令通畅的问题
李世民和李佑的计划是针对门阀氏族的。
门阀氏族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们本身掌握了大量土地等生产资料,最关键的是他们手中有人才,大唐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自门阀氏族的。
造纸和印刷技术是读书成本的重要部分,老百姓买不起书,学习文化就从谈起。现在印刷术早已经成熟了,加上造纸技术的成熟,百姓读书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提高全体民众文化水平,也就有了物质基础。
大批的百姓提高了文化水平,从他们中间就会产生大量的人才,这就打破了门阀氏族对人才的垄断,他们的影响力就会大大的降低。
李世民让李承乾和尉迟宝琪等人先离开了,留下李佑单独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李世民问道:“李佑,针对门阀氏族你有什么想法?”
李佑问道:“父皇,您觉得他们的影响力和三年前相比如何?”
李世民说道:“已经减弱了不少。”
李佑笑道:“门阀世俗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他们拥有的大量的土地和对商业的垄断,第二个就是他们拥有的大量的人才。
如何削弱他们呢?
首先,自从粮食产量提高、工业规模扩大、商业地位提高以后,他们对生产资料、商业上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了。
从生活上来说,百姓们除了种地以外,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对门阀氏族的依赖程度已经大大的降低了,门阀氏族在物质生活上的影响力也大大的降低了。
只要朝廷继续提高工商业地位,大力发展工商业,朝廷的税收对于土地的依赖,也会大大的降低。相应的,门阀氏族对朝廷的物质上的影响力也大大降低了。
其次,物质是文化的基础。朝廷有了充足的财力,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多更好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体系,扩大在校生的规模。
门阀氏族他们手中的人才和整个大唐众多学校产生的人才相比,就不足为虑了。
因此,最多再有十年的时间,门阀氏族的影响力,就会降低到很小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再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彻底打掉他们的物质基础,就可以让门阀氏族阶层彻底瓦解。
儿臣建议,不需要对门阀氏族进行直接的刻意的打压,从而激化矛盾。而是做好朝廷自己的事情,不断的扩大朝廷的影响力,让门阀氏族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的消亡。”
李世民说道:“你说的是不错,这是个长久之计。不过,如何能够尽快的改变现有的官僚体系呢?”
除了军队以外,现在无论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府,门阀氏族的子弟所占的比重很大,他们的影响力也就很大。朝廷所作出的决策,受着他们的制约也很大。只要是不符合这一部分人的利益,朝廷的政令推行起来就会遇到重重的阻碍。
李世民早就想换掉这些人,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多的人才,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对于李世民来说有些太漫长了,他急于改变这种现状。
李佑说道:“父皇,其实这件事不难,您看这样……”
李世民大喜过望,说道:“好主意,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大大的改善观了官僚结构。十年时间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官僚体系。”
李世民和李佑整整谈论了一天,晚上共进晚膳,又一直谈到深夜。李佑离开帝寝的时候,已经是午夜了,
不久以后,唐朝颁布了几项措施:
其一,在所有州、府,建立综合性的大学,所有毕业生,都可是担任朝廷从九品官员,优秀毕业生可以担任正九品下的官员。羁縻州建立大学或者高级中学,毕业生的待遇与以上相同。
开放对社会各阶层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大学考试,量才录用。
这项措施,受到了广大学子的欢迎,毕竟科举考试三年一次,产生的人才不过数十人,这就断绝了大部分学子踏上仕途之路。有了这项措施,就为天下的广大学子从政打开了大门。
仅此一条,每年将会为大唐产生大量的有文化的官员。
其二,在各州、县、乡,增加学校的数量,采用各地自建,官府进行补贴的办法,鼓励商人投资办学。
其三,进一步提高工商业的地位,工商业从业者的子弟入学、从政不再受到限制,住宅、车马、服饰可以享受从五品官以下官员的规格。
其四,朝廷由尚书省和吏部颁发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
……
在李佑给李世民的建议中,有一项最令他感到痛快,这是解决政令不通最有效的手段——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就是把认真执行朝廷的政令,在考核官员政绩的内容中,占到八成。简单地来说,就是军管。
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中规定,只要是朝廷颁布的政令,各级官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就像在军队中服从命令一样,只要是阻碍了朝廷政令的实行,无论各级官员,立即解除职务。
这项措施听起来有些不合理,因为在执行朝廷的政令过程中,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强行推行朝廷政令可能会造成当地的很多麻烦,甚至造成暴乱都有可能。也会因此造成官员们微微诺诺,不顾当地实际,机械地执行朝廷的政令的情况。
然而,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比朝廷的政令不通,危害要小得多。
朝廷颁布的政令,毕竟是经过深思熟虑,适合唐朝总的形势,适合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的。
假如朝廷的政令,的确不符合某一地区的特殊情况,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中规定,当地的官员可以将当地的实情向上级部门汇报,但是在没有得到批准之前,必须坚决执行朝廷的政令。
如果有的官员,能够冒着罢官甚至杀头的危险,本着爱国爱民之心,确实根据当地的实情,违背了朝廷的政令,妥善的处理了当地的矛盾,为朝廷避免了重大损失。这样的官员就是特殊人才了,也为朝廷发现栋梁之才提供了依据。
当然啦,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也更难能可贵。
实行这样的考核标准,会得罪大批的官员,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负责执行。
李世民早就有了人选——侯君集。
在担任吏部尚书的第一天,侯君集就表现出了他强悍的本质。
那是在去年,侯君集接替了长孙无忌的吏部尚书后的事情。
去年的一天,吏部。
侯君集新官儿上任,兴冲冲地来到了吏部,这才发现除了一个吏部的郎中正在打扫卫生,其他的官员还都没有来上班,此时,已经出超过了正常上班时间的半柱香的时间了。
侯君集强忍着怒火,站在大堂里,等着吏部官员们的到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