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业 - 第五章 诗林大会 改
对于三子王顺的死,在泰山拥有很大势力的王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王匡乃是河北袁家的门生,按辈分派甚至可以算是袁家家主袁绍的师兄,因此在十余年前便是泰山县的县令。
十四年前,我的祖父新丧,留下遗言要爹带领诸葛家在乱世有所作为,于是三年守丧期过后,已经有人榜甲级实力的爹带领诸葛家众多高手拉起上千队伍,强行攻下泰山,成为全国数百诸侯中的一支。由于王匡和袁家的关系,爹没敢杀他,在袁家的威胁下,只好留他当了泰山的二把手泰山主簿。
之后在爹大力发展下,泰山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东兼西并,成为了北方第一城,多次上表朝廷之后,终于由县升级为了郡。诸葛家在武林三十三门派中也从最后一名一跃成为了中上实力,似乎复兴第四代家主诸葛霸时期的辉煌指日可待。诸葛家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已经是天下第一世家的袁家的警惕,立刻指示王匡对诸葛家的发展进行多方阻碍,也的确给诸葛家带来了很大麻烦。
以前爹不敢动袁家是因为相对于袁家,诸葛家太过弱小,而王匡正是袁家派在诸葛家的代言人。现在有吕布张辽的加盟,令爹的信心大增,虽不能说击败袁家,但袁家要想消灭诸葛家的话,也会伤敌一万自损三千,在旁边还有曹家公孙家刘虞等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袁家多半还是会投鼠忌器的。所以,现在正是借机收拾王匡,彻底清除袁家在泰山势力时候了。
果不其然,在师父吕布加入诸葛家的第二天,王匡便亲自叩响泰山太守府外的大鼓,几乎振得太守府方圆一百米都在嗡嗡作响。身为一方大郡的主簿,却在太守府外击鼓申冤可谓天下奇事。不一会儿便引来上百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的纷纷议论。
太守府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名小吏恭敬的把王匡引了进去,众多百姓也要跟着一拥而进,但却被十余名衙役拦在府外。王匡转身皱眉道:"允许百姓旁听断案,乃是大汉律法所定,汝等衙役,还不快快退让,放人进来。"
王匡在泰山也算是权势熏天的人物,众衙役一时犹豫不决,不知该怎么办。突然太守府内走出一人,朗声笑道:"公节(王匡字),别来无恙?"王匡抬眼一望,原来是诸葛玄,冷声哼道:"若是无恙岂不趁了某些人的心意?"
诸葛玄脸色一变,道:"公节此话怎讲?"王匡指着被拦在太守门外的百姓道:"请问子穆(诸葛玄字),令兄郡守大人为何一改惯例,将百姓拦截在外。"
诸葛玄嘿嘿一声冷笑,沉声道:"公节此来为子申冤,即使处理事关朝廷命官的案子,就不便再让百姓旁听了。众衙役听令,守好太守府各路出入口,闲杂人等一律不准出入!违者斩!"诸葛玄突然一声厉喝,众衙役被喝得心神一振,忙匆匆回了一声是,便将百姓推出门外两丈,将太守府大门紧闭。
王匡也是活了几十年的人精,见状不对,忙道:"子穆,这是为何?"诸葛玄一把抓住王匡的手腕,不让王匡逃走,冷酷的笑道:"公节,请入府为令子申冤吧。"
王匡不过一书生,当年也是为通六艺而稍稍习了几年武艺,仅仅能骑能射而已,又岂能争得脱龙极功以达到第五重的诸葛玄呢?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太守府。
与此同时,诸葛家的于禁带领一千兵马,包围了泰山王匡的府邸,当众宣读了王匡十大罪状,将王匡一家大小九十七口绑住拉了出来带走。王匡的大儿子王德被扭着出府的时候,嘴里破口大骂着:"于禁!你这个王八蛋!敢到王府撒野,等我爹回来,要你好看!"
于禁今年不过二十一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当年在山中打猎的野性未消,当下冷笑着逼近王德,眯着眼道:"哼哼!你爹能不能从太守府出来还是回事呢?留着点力气在刑场上喊吧!"说完,一拳下去击向王德肚子,王德便疼得晕倒在地。
见于禁根本不买王匡的账,王德被一拳打晕,均是下得面如土色,不敢出一口大气。于禁冷冷扫向王匡众家人,被于禁眼光扫过的众人慌忙低头,生怕被于禁看上,觉得不顺眼,再来一顿饱揍。不一会儿,在王家其他十九处产业的数十王家人被纷纷押着带来,王家众人彻底明白了,诸葛家终于要对王家动手了。
于禁清点了一下人数,一挥胳膊,喝了一声:"走!"一千部队几个转换队形便整齐的押着王家众人向大牢走去,不发出一点声音。
三日后,泰山上下贴出告示,尽数王家众人上百罪状,五十二口男丁在泰山闹市口问斩,刽子手刀刀下去,血流成河;八十三口女子,年轻的充作军妓,稍稍年老的和太过年幼的流放于城东矿山,数日后也是不知所踪,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正是诸葛家的斩草除根。
在来到这个三国时代后,我便已经知道像诸葛家这种飞速崛起的世家身后绝对少不了满身的罪恶与血腥,我也依稀知道在诸葛家兼并东平和济南两郡时也是黑幕重重,但如此发生在我面前的血腥还是头一次,上百条人命甚至包括老弱妇孺就这么悄然无息的没了,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之中的其中数人阻碍的诸葛家的利益。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既然我身为诸葛家的二公子,我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去习惯它的存在。
在王家被诸葛家瞬间重拳击倒后,诸葛家的十余名族人顺理成章的接管了王家人所留下的职位,泰山主簿的位置自然也落到了二叔诸葛玄的头上,王家的十九家产业也归入了诸葛家的私产。自此整个泰山的军政务几乎都为诸葛家所把持,成为了铁板一块。
王匡一族的灭顶之灾不仅震动了泰山,也震动了身为王家后台的袁家上下,正如事前所预料的,袁绍盛怒之下,派出十五万大军大举进攻诸葛家。
诸葛家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爹当机立断,派于禁带领三千先锋部队迎敌迎战,自己则尽点泰山六万大军,带着张辽和二叔诸葛玄随后赶来。师父吕布则暗中前往袁境。
十天之后,于禁五十招内击败对方先锋大将,人榜甲级的"天枪"鞠义,以三千士兵大破对方五千前锋军,诸葛家上下士气大振。紧接着,于禁又和袁家新贵,被认为有地榜实力的张颌斗得旗鼓相当,众人皆惊,叹诸葛家又多一地榜高手。
虽说袁家被折了锐气,但仍是人多势众,就在袁绍十五万大军赶到泰山边境,准备大举进攻时,传来消息,天榜第一高手"温候"吕布将袁家两位主力大将"日魔"颜良和"月魔"文丑打成重伤,北平公孙、陈留曹操、幽州刘虞无不蠢蠢欲动,袁绍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诸葛家经此一役,虽是小打小闹,但也让天下诸侯耳目一新,在心中将诸葛家又提升一个档次,列为全国十余个最大势力之一。
按下全国形势暂且不提,回到泰山,王家被封的五重五进的大院子数日后便被摘了牌匾,换为吕布,成为吕布的府邸。
孟雄也在我的要求下,在我身旁伴读,本就聪颖的他,在我的影响下,也成了出口成章的才子,在泰山名声大噪。
诸葛家的领地在这两年中继续向青州的方向稳步发展着,泰山城外又新建了四丈高两丈厚的青石大城墙,圈出了外城,真正成为了诸葛家坚不可摧的大本营
又是一日春天,我和孟雄走在泰山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专门伺候我的高级家丁诸葛德在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我们正是要去参加一年一度的青州诗林大会。
青州诗林大会本来并不应该由地处兖州的泰山举办,但自从诸葛家七成功兼并济南和东平后,泰山反而大半属于青州了,加上爹的眼光很早之前就放在了青州,便在泰山举办一年一度的诗林大会定名为青州诗林大会,凡是十二岁以上的文人墨客均可以参加,相互交流经验,也是诸葛家选拔人才的一个好方法。
来到青州诗林大会的举办地,泰山第一楼天宝楼,我抬眼望去,一片红木雕栏、碧砖金瓦的楼宇遍铺眼前,主楼高十丈九,共分七层,顶层供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故名天宝楼。周围有两栋六丈六副楼相称,后数十小院作为天宝楼的独院客栈。整个天宝楼占地五百余亩,是以谓之泰山第一楼。
跨进天宝楼,立刻就有人出来相迎:"二公子今年年满十二,也终于能参加青州诗林大会了,您一来天宝楼立是蓬荜生辉呀,欢迎欢迎!"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天宝楼的老板陶默,其祖上乃是春秋巨富陶朱公,家族至今颇有钱财。陶家家主本是徐州牧陶谦,六年前刘备毒死陶谦,自领徐州牧,大肆屠杀陶家上下,陶谦的侄子陶朱当时颇有远见,及时将家族大部分钱财和三分之一的族人转移至泰山,避过了灭门之灾。从此在泰山休养生息,资助诸葛家谋大事,以图复仇。
我一副小大人似的向陶默拱拱手,道:"陶叔叔有礼了,亮早就想一睹诗林大会风采,近日终有幸得见,还请陶叔叔带路吧!"陶默见我装成熟的样子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带我们上了三楼。
三楼是泰山文人最爱汇集的场所,因为这三楼中虽有近二百坪(一坪约为三平米),但却仅在众多盆景和假山流水中,错落有置的摆了不过四十张案几和坐榻,四壁更是挂满了汉代乃至战国时期众多大文豪的丝帛墨宝,丝毫不见一丝俗气。在正东还有一座琴台,每旬均有远近闻名的古筝大家,在此献曲数首,平时则是天宝楼训练的歌女在此演奏。
上了才发现早已有二十余名文人,俱是一袭儒衫,或负手而立,或举杯微敬,或轻摇羽扇,就着轻柔的古筝声在此吟诗作赋,一展自己的才华。陶默轻轻咳嗽了一声,道:"诸位,诸葛家二公子首次来参加诗林大会,大家欢迎。"
我这才发现大哥诸葛瑾早已在人群当中,越众而出,道:"二弟,大家早就听说你五岁能吟,乃是诸葛家第一奇才,今天你可要给大家表现一把呀。"
我能看得出大哥的脸上带的是明显的自豪,以有我这么个出色的弟弟而自豪。我暗暗得意,朗声道:"不知今天诸位以什么为题呀?"
众人皆看向大哥,等着他这位众人中身份最高贵的人说话。大哥诸葛瑾笑了笑,指着众人道:"今日大家欢聚一堂,就已欢聚为头吧。我先打个头阵: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立时便有人接上:"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我抬眼望去,见是一名约有二十岁的儒生接的诗,虽然相貌平凡没,但在其一身白衫儒服的映衬下,倒也显得风度翩翩。诸葛德在我旁边小声道:"这是济阴名士吴质,字季重,今年二十岁,是你大哥的好友,特从济阴赶来参加大会。"
这时又有一个稚嫩的声音接上:"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好!我来下一句!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说话的又是一名二十多岁的文士。
诸葛德继续和我说道:"接诗的小孩乃是东海兰陵人,叫做廖袭,大你一岁,去年的诗林大会最佳新人便是他。之后接诗的人叫做王修,北海人,也是你大哥的好友,两人已经一起参加了六届诗林大会了。"我点点头,王修这人我知道,在历史上是一个内政的好手,一年前曾和大哥到诸葛府拜访过爹,估计不日便会出仕诸葛家。倒是那个廖袭颇令我惊诧,想不到少年神童不止我一人呀。
孟雄悄悄地碰了碰我,把我从沉思中打断。我才发现大家具都看着我,等着我这神童一显身手。我一眼示意孟雄,孟雄立刻清了清嗓子:"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王修听了不住点头,赞道:"好!想不到连二公子的伴读都有如此的境界!"说完又微笑着看向我,等着我的发话。
我寻思了一下,盯着廖袭,缓缓吟道:"何不策高足,先具要路津。"我并不想什么一鸣惊人,震惊四座,只是希望廖袭能懂我话中的意思,像孟雄一样站在我的身后,成为我未来的臂助。
可惜廖袭却装作不懂,眼睛悄悄地看向大哥。我明白在廖袭的心中,大哥才是他真正的诸葛家引路人,我不由安安叹息。
正在我惋惜的时候,突然有人朗声说道:"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我立刻向他望去,说话的人乃是一名十五六岁的青年,高大俊朗,一脸傲然之色,好一个风liu人物。
我看向诸葛德,诸葛德摇头,看来这位少年也是今年头次参加诗林大会,所以诸葛德并没有他的资料。
我拱手问向少年:"请问兄台高姓大名?"
少年微微一笑,回礼道:"在下徐庶。"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