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太师 - 第二七零章合适的定位才能决定发展前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七零章合适的定位才能决定发展前途
    长安科技学院的厨艺班的学生,大都是想学个一技这长,混口饭吃,所以,对于普通班的学生,以教授小吃为主。不仅简单易学,而且投入成本不高。
    比如这个胡饼,可以说风靡大唐,无论长安,还是偏远县城,都有人售卖这种小吃,虽然说就是面粉和豆豉做成的饼,但是却有一百多种做法。
    有的加入羊肉,加上胡萝卜,烧制而成,简直就像后世的披萨。有的只是只面粉和豆粉,混合着什么陈皮、八角,胡椒粉,等香料磨成的粉,唐人对于香料,是趋之若鹜的。一个连喝茶都要放上羊油、葱、姜、蒜、茴香等各种香料的国度,人们自然也是重口味。
    胡饼并没有统一的风味,不过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胡商刚刚到长安的时候,看到长安本地的锅盔,直径长约一尺,厚约两指,重达一斤到两斤不等,他们也入乡随谷,把胡饼做得非常大,非常厚实。不过,也有人饭量小,吃不了这么大的胡饼,更喜欢那种小而精致的胡饼。
    刚刚出炉的胡饼,香气四溢,人们排队争相购买。因为当时西域与唐朝的交流频繁,唐朝的饮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杨天保来到厨艺班的时候,只见一排足足数十个炉子,炉火烧得旺旺的,数十名学生正在实践操作,数十名学生正在观看。
    李婉宁好奇的打量着众学生问道:“他们只学做胡饼吗?”
    杨天保摇摇头道:“不全是,他们有的在学炒菜,有的在学炖肉,有的在学煲,也有的在学蒸菜,有的在学煮菜,不一而论!”
    就在这时,一名学生兴奋的打开炉子,一股诱人的香味迅速弥漫开来,让李婉宁的脸是浮现心动的光泽。
    杨天保看出李婉宁似乎想吃,就对着众学生道:“那谁……把胡饼给我拿两个……不三个过来!”
    学生一看祭酒与杨天保过来了,急忙上前施礼,其实杨天保就是不说,学生也想在杨天保和凌敬面前献宝。
    三个热气腾腾的胡饼拿过来,杨天保也不嫌烫手,直接伸手拿起来,大口咬下去,尽管烫
    呲牙咧嘴,杨天保却不在乎,他刚刚吃了一口,却感觉再也吃不下去了。
    李婉宁一脸狐疑的望着杨天保道:“这个不能吃吗?”
    “能吃!”杨天保艰难的咽了下去,苦笑道:“只是我,不太习惯这个味道!”
    因为这个胡饼用羊油和的面,饼上带着浓浓的羊油味,杨天保还真不喜欢这种油腻的味道。
    李婉宁拿着饼,用大袖子挡着,小口咬了一块,放在嘴嚼着,羊油的味道与酥油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刺激着她的味蕾。
    李婉宁眉飞色舞的道:“味道不错啊!”
    这时,凌敬道:“可以啊,就是面有点硬,如果外焦里嫩,那就完美了!”
    面对李婉宁和凌敬的评判,杨天保不置可否的笑了。
    正所谓,众人难调,这种油腻的胡饼,更适合唐人的饮食习惯。
    接着,杨天保带着李婉宁又去了冷菜区域,看到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教导下,调制醋芹。
    说起醋芹这道菜,主要是魏征当时就很喜欢这道菜。因为这道菜所用的食材普遍,制作也简单,因而受到当时很多人的喜爱。
    醋芹并不像后世的用醋凉拌用水煮熟的芹菜,而是像后世的酸肉包一样,其实真正的酸肉包子里面的酸味,并非是因为里的酸豆角,也不是放了醋味,而是将用放在密封而高温的环境中发酵,等肉变酸以后,然后经过高温蒸煮,味道酸爽可味。
    事实上,这种醋芹也是如此,把芹菜烫熟,放在煮面汤中发酵,据说味道十分鲜美,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道菜了。
    杨天保非常难得,并没有亲自去尝尝这种醋芹的味道,跟着魏征一起吃饭,杨天保只吃了一块,发现芹菜上还带着霉菌,他发誓这种菜,打死都不会再吃。
    唐朝的美食,与后世的很多都不一样,除了醋芹,更多的则是刺身。唐朝人也喜欢吃刺身,不过不是海鲜刺身,而是河鲜刺身。
    那个时候河水还没有被污染,一直居于内地的长安百姓们也不怎么喜欢吃海鲜,反而是河鲜更加的受欢迎。
    吃法很多种,把鱼切成片,和现在的生鱼片差不多,或者是切成丝,然后在里面洒一点橘子丝或者橙子丝,再撒上一点葱丝。几乎和后世的吃法差不多,沾着芥末,或者各种酱料。
    杨天保倒是吃过刺身,也吃过生鱼片,不过他却没有吃过河鲜。
    杨天保没有想到,李婉宁反而非常喜欢吃河鲜,她一个人吃了将近一盘生鱼片,还喝了一壶酒。
    不过,这只是唐朝特有的“浊酒”,其实也就是咱们说的米酒。不喜欢不要紧,唐朝就是酒多,毕竟出了太多的爱酒的文人墨客。还可以喝黄酒、绿酒、白酒……基本是咱们能想到的酒的颜色,这里都有。
    就在杨天保领着李婉宁一路尝试,吃着各种美食的时候,杨恭仁到了。
    原本杨恭仁很想抽杨天保一顿,只不过看着李婉宁也在,他没好气的道:“你给我过来!”
    杨天保看着杨恭仁怒气冲冲,有些莫名奇妙,他不知道怎么就惹火了杨恭仁。
    其实,杨恭仁不仅仅是生气,简直要暴走了,长安科技学院的校舍高大明亮,坚固,美观,最重要的是,设施非常齐全,特别是图书馆。
    作为,窦建德的国子祭酒,当初窦建德可是筹备了大量的书籍,不过好在是,唐朝军队不像其他土匪军队一样,对于凌敬当时保存的一大部分书籍,并没有毁坏。
    不过,窦建德的藏书虽然不少,特别是接收了一部分隋国秘书监的存书,不过和唐朝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不过二十多万套藏书,这着实让杨恭仁吓了一跳。
    杨氏十数代人数百年的经营,藏书不过十数万套,比起杨天保的图书馆少了将近一半,不仅仅是数量上少,而且在类型更是少了太多。杨氏藏书,偏重经籍,就是孔孟学说,以及各代儒士的注解为主,最多就是有一些道家、佛经之类的杂书,不过数量少。
    哪儿像杨天保,无论是天文、地理、算术、数学、工匠将作、兵家学说,城市建筑,等等,包罗万象。
    越是看着长安科技学院搞得不错,杨恭仁越是生气。
    杨天保把一座最奢华的书院,办成了叫花子窝,除了李淳风和许敬宗这两位教授,还有点样子,其他人连当私塾先生都不够格。
    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来到办公楼,杨天保自己的办公室,这间宽大的办公室,自从装修好以后,杨天保还是第一次来,没有办法,这段时间,杨天保筹办银行实在是太忙了。
    当杨恭仁走进这个办公室的时候,杨恭仁反而冷静了下来。
    杨天保有杨天保的困难。
    他虽然是自己的儿子,然而,他只是幼子,而且是不掌握家族事务的幼子,如果是杨思谊办这么一座书院,他可以自己调动族学里的老师,充实这座书院,也可以邀请好友以及亲眷。
    然而,杨天保并没有这些条件。
    正所谓有条件可以上,没有条件也可以上。这是杨天保的办事风格,当初他调任云中司兵参军,结果他并没有部曲,临时把城管、马帮人,甚至陈园的打手拉过去当部曲。
    事后,杨恭仁知道后,也为杨天保捏了一把汗,这样的部曲,带着上战场,别说保护杨天保,恐怕连辎重兵都不如。
    然而,杨天保硬是带着这么一群五花八门的杂兵,打造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铁军,现在过了五年,云州军依旧在考评中,名列前茅。
    杨恭仁一肚子火气,缓缓消散,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三郎,你办书院,怎么不提前给爹说,爹爹这张老脸还有几分面子,天下各地名师,像颜师古,他时运不济,李世民刚刚登基时,他升任中书侍郎,结果他的母亲病故,按制颜师古就丁忧,守孝三年,然后在朝廷秘书监担任直通郎,负责校书。
    其实这个官职非常低,从七品。如果杨恭仁请他担任这个书院的教授,他一定会同意的。
    当然,还有经学大家徐务,孔颖达等等,关键是杨天保提也没提。
    当初百草堂规模小,就是一个普通私塾的样子,杨恭仁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杨天保扩建百草堂的时候,杨恭仁还以为杨天保巧立名目,建筑一座庞大的园林,杨恭仁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谁知道杨天保真正办了这么一座庞大的书院。
    杨天保望着杨恭仁郑重的道:“阿爹,长安科技学院,其实这样挺好,没有弘农杨氏的印记,反而不会引人注意,若是杨氏倾力打造这么一座书院,陛下会容忍吗?”
    这也是杨天保当初思来想去,给长安科技学院的定位。这其实不是普通的书院,只算是一座技校,这样以来,任何人都不会重视长安科技学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