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GL] - 镇国公主[GL]_分节阅读_14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独孤绍眸光灼灼地看她:“你是小看了韦欢,还是不信她和李二真的能在一起?”

    崔明德避开了独孤绍的目光:“其实你若真想领兵打仗,一逞心愿,最好的法子不是卷到这些争斗中,而是自你父亲的部将中选一个入赘,将来效法平阳公主,夫妻相对升帐,共同引兵出征,将来博得功名,荫子延孙、家族兴旺。”

    独孤绍沉默良久,才笑着道:“你说的法子固然是很好的,可是…我不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竟然码出来了,后天早上七点正常更新,晚安_(:зゝ∠)_

    第190章 拟诏

    父亲刚去世时母亲便遣了四名亲信将军分往并、益、荆、扬四大都督府,与府司互知镇守,其后数月内她都忙着安抚诸宗王近亲,京中分赐霍、齐、许、泽、滕等王的使者不断。

    李旦继位,母亲又下令封李彬为王,拜均州刺史,令李彬孤身上任——我这些哥哥们自被废后便一个比一个能生,李晟早死,除去李旦,还留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李彬到如今已有了九个儿子、六个女儿,李睿则是一离了京,路上便传来消息,说是身边人有了身孕,押送的人连夜报信回来,母亲又下令自房州择二十人备为乳母,并增了李睿的四时衣服供给。

    我倒也没闲着,母亲又把我叫去替她摘抄奏疏——这回可不像从前在汝州那样一日就十余二十余本,而今天下皆知太后好祥瑞,各地纷纷挖空心思进书献物,每一上奏,都恨不能千字起步,隔三差五还总能收到许多万言奏章,母亲不耐烦看这些,便将一应祥瑞事全交给了我和婉儿,命我们选出“其中可看者”,给予厚赏,播布天下。

    除此之外,因阿欢要忙着抄经,照看守礼的责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身上。我每日都要抱着这小家伙出门走上半个时辰,早晚还要问他一日的起居,察看乳母们是否尽心,是否因守礼是废帝之子而加以欺凌、又或是仗着守礼不懂事而偷懒耍滑。

    八月转眼间就过去,九月初一一早,独孤绍终于来寻了我。她来时我正尽一位小姑的职责在向我那位好阿嫂问安,被她打断,两个人都有些不悦,独孤绍假装没看到我们两个的眼神,笑眯眯地道:“今日木兰骑在校场会演,二娘要来看一看么?”

    我与阿欢对了个眼神,她转身便抱着守礼进去。我不用辇舆,与独孤绍两个一边向紫宸殿走,一面笑道:“怎么想起这时候会演?”

    独孤绍笑得极灿烂:“九月九日行射礼,我们皆要扈从,万一被点了名,射不中,岂不是丢人?所以叫她们勤练了几日,今日来看看有无效验——我只请了二娘一人,旁人都没叫。”

    我一下便被“射礼”两个字勾起了好奇心。这射礼传说是自上古时便传下来的规矩,到本朝宫中每年三月三、九月九都要行射礼,由天子射第一箭,大臣们随后射靶。我是无缘参与的,母亲也只在前些年陪同父亲时参与过几次,去岁今春父亲病重,射礼由李睿代劳,母亲没有参与,今年李旦年才一岁,却不知要怎么做法?

    独孤绍看出我的好奇,笑眯眯地道:“太后已经命大臣们议九月射礼之事了,器物也早已叫人预备下,太后用角弓。”

    我心中了然,也笑道:“好,等你会演时叫我,我同你去。”一语既毕,便即分开,与独孤绍一前一后地到了紫宸殿正殿,我问过母亲与李旦的起居后便自去偏殿,与婉儿一道看摘抄奏疏,独孤绍则带兵执掌仪仗,佐母亲上了朝。

    正是秋高气爽之时,殿中既未置冰,又无炉火,门窗洞开,极是舒适,我在案前坐不片刻,心就飞到了殿宇之外、庭院之中,起身在窗边立了一会,想想阿欢,又想想独孤绍,越觉惬意,转头时笑向婉儿道:“今日天气甚好。”

    婉儿看了我一眼,继续低头伏案,并不言声。她近来言语越发少了,有时与我在偏殿同处一整日,除了宣见启奏,再无他语。母亲倒似很喜欢她,近些时候,除了几位宰相与我和团儿之外,得赏最多的就是婉儿。且团儿再是受宠,也还是要住在野狐落里,婉儿却新承恩赐,准在紫宸殿外庑长住,等于是能随时出入母亲跟前。

    我见她不肯理我,倒也不好再打搅,到廊下来回走了一段,遥遥向远处望了一望,今日是朔日大朝之期,不似宣政殿的常朝那般事务剧繁,亦不似紫宸殿议事那般事涉紧要,不过是母亲带着李旦在含元殿坐朝受拜而已,一般早早便散了,等母亲回来,我到她跟前去说说话,逗逗小李旦,一上午便这样打发。中午或在这里与母亲一道,或是回绫绮殿寻阿欢用饭,午后少歇一刻,回来再写不几封,便又可回绫绮殿去见阿欢了,说来她生日将近,我的礼物还未完备,说不得这几日里还是要出宫一趟,亲自去看看。阿欢总劝我留心一下庄田产业,免得什么都不知道,若是出了宫,少不得还是看一下,母亲拨了许多中官和官奴给我管事,大约也要看一看?前世里总羡慕有钱人,现在才知钱多了,管起来也实在是不易,反正我也不缺钱花,倒不如散了算了。

    我一面想着事,一面又探头向外一望,母亲还是没有回来,倒是外面太阳灿烂得刺人眼,忽地又起了一阵爽利秋风,凉凉的吹得人舒适至极。真是个打球的好日子,阿欢也许久没有打球了,不如等独孤绍那里会演毕了,邀她一起去打球。守礼这小家伙一会没见我,不知会不会想我?他现下已过了一日睡十个时辰的年纪,一被放在床上,便举起肉嘟嘟的小腿向空中乱蹬,又喜欢别人拿铃铛逗他,只要一听见铃铛,就咯咯咯咯笑个不停,这小家伙一到要喂奶的时候就哭,除此以外,无论是摔了冷了热了,都只是伸手抓人去帮忙——真是十足十地像极了小时候的我,倘若我不是个女人,说不定他真的是我的儿子,哪怕我是个女人,如今也有些怀疑,是不是女人和女人之间发生的事也能影响到孩子,所以他这样像我,可他的生母明明又不是阿欢。

    太后的辇驾终于出现在了远处,我有些小小的惊喜,几步便要迎出去,想起这里离宫门还远,便驻足引颈望着,待发现仪卫们走得比平常迅疾许多,母亲的从人们亦个个低头垂手,方觉不妙,再要进去却已来不及了,只能越低了头,躬身等母亲经过,听她严厉地问:“不好好在里面待着做事,出来做什么?”

    多年相处,我只听声音便知母亲怒火极盛,好在发现不妙之后便已在想说辞,这会儿已有了主意,故作懵懂地笑道:“刚才看远州送来一封奏疏,说刺史衙中八月生出金萱,一时想起阿娘,就出来看看,谁知阿娘就回来了。”

    母亲面色稍霁,说一句“随朕进去”便下了辇,一意凝思,到廊下习惯地张开双手等人服侍,我见婉儿与团儿皆不在,忙随身侍立在后,轻轻除去她的外袍,弯腰替她脱鞋时母亲方回过神,将脚向后一收,瞥我道:“叫她们做罢,不用你。”

    我笑道:“如今见了圣人和守礼,才知阿娘当日养护我的辛苦,求阿娘容我服侍一回,也算是尽尽孝。”半跪在地,恭恭敬敬地替母亲除了双履。

    母亲倒也不再多说,略一点头,自顾自到御座坐定,想不片刻,便叫我:“执笔。”

    我忙铺开纸笔,蘸墨静候,母亲却又想了一回,才道:“写:皇帝幼闇,骑射未谙,其射礼可罢。”

    我手一抖,将墨滴在纸上,慌忙去揭,母亲瞥了我一眼,淡淡道:“叫婉儿来。”左右立刻便引婉儿入内,母亲此刻却又不忙口述,微一抬手,命我扶着她起身,在殿中来回踱了一阵,立住脚步时眯了眼,笑道:“拟令,第一,太后之令仍称玺书,罢称诏敕;第二,今年射礼可罢;第三,裴炎勤力为国,可赐开府仪同三司,物三千段,嘉麦十株;第四,新皇登基,欲明教化,明年可改元文明,开恩科;第五,令百官进贤,常参官可引人入宫;第六,令百官无分品秩,皆得上书言事;第七,圣驾十月幸东都。”

    她说到第四条,我便已记不住,到第七条上,便是婉儿也有些手忙脚乱,低声问道:“太后,是不是…宣几位学士进来?”

    母亲摇摇头,看看她,又看看我,道:“射礼和改元、开恩科的由太平来拟,其余你来写,今日拟好,拿来我看。”笑着捏了捏我的脸道:“不过两道诏令而已,不要愁眉苦脸了,好好拟,拟得好了,阿娘赐你一匹天马。”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有点忙,会保持日更,就是时间未必比较稳定,然后感谢可能会有疏漏,先跟大家说抱歉~

    科普:

    1.唐代拟诏令是个技术活,因为唐人不但喜欢骈文,还各种喜欢言外之音、话里有话,常有拟诏书得罪同僚或者是得到赏识的例子。像后期的婉儿那样能够一人独占拟诏这个活是很牛逼的一件事。很少有人能做到,一般都是一堆人帮拟。

    2.黄口:指三岁以上,唐代宫婢三岁以上要印臂登册。

    3.陈硕真大家请自行百度,是个女性起义领袖,自称文佳皇帝,与武则天差不多同时期。

    4.唐人的官制非常复杂,有勋、散、职、官,官是有编制的常设官,职是临时设置的差事,譬如节度使、转运使(后期成为常任官但是还是因事而设的),前期这个趋势尚不明显,中后期很多时候本官成为寄禄的虚衔,使职才是真正的差事,感兴趣的可以参考赖瑞和老师的《唐代基层/中层/高层文官》。

    ……………………………………………………

    第191章 木兰

    因大朝是文武百官之朝,人极多、嘴极杂,我很快便打探到了消息。原来朝会时武承嗣出列请以太后主射,母亲装模作样地去问宰相,结果刘仁轨和裴炎一语不发,刘祎之站出来说射礼既劳民伤财,请从此永远禁罢——他倒是一字没提母亲,可这时候提议废止射礼,其用意昭然若揭。

    如今一共七个宰相,除了资历年纪都最浅的刘祎之之外,谁都不出面说话,问礼部的人,礼部尚书武三思又不通经典,与刘祎之辩了几句便败下阵来,母亲不得已,只能借口再议,将此事暂时拖住,回宫时到底是妥协了,方有命我和婉儿拟诏之事。

    这事初一品,不过是刘祎之对母亲主射不满,然而等我凑句子之余一想,便回味过来了——离九月初九已不足十日,射礼的一应器物都已备好,宰相们却迟迟拖着不肯下定论,分明就是不愿让母亲主射,又不好直白反对罢了。母亲示意武承嗣在大朝时出列讨论,不过是笃定他们不敢在文武百官面前公开对抗自己,谁知宰相们早有准备,不说太后主射不合规矩,倒是引经据典,直接将射礼废止了。刘祎之在宰相之中资历最浅,由他出面说话,便是不成,太后与宰相之间尚有转圜余地,他又熟读经典,辩论起这些典礼制度来头头是道,所以宰相们才公推了他出头,他说话时,宰相们看似两不相帮,实际沉默便已是表明态度了,百官自然谁也不愿意夹在太后与宰相们之间两头为难,母亲见群臣离心,当然也只好退让一步,却不知为何要封赏裴炎?难道他私下里又同母亲约定了什么不成?

    中午母亲同我一道用饭,我见她面色如常,甚而有些愉悦,心下不解,用到一半,母亲忽然指着一道菜道:“这是裴相公喜欢的菜,拿到他那里去罢。”

    宰相办公之后皆在省中会食,父亲在时,便常从宫中赐菜,不过一般都是赐给所有的宰相,甚少单赐一人,亦不会自御案上直接端菜送去,母亲这举动实在是莫名其妙,我有些不解地看了她一眼,却见她笑眯眯地望着端菜的内侍,看着心情甚是愉悦,瞥见我的目光,便笑道:“倒是忘了,你也爱吃这金银夹花,可惜已赐了裴炎了,晚上再赐你一道。”

    高延福讨好地笑道:“公主若喜欢,便叫尚膳再奉一盘进来。”

    母亲笑看他一眼,懒洋洋地放下箸,我忙也扔了筷子,快步走过去,母亲笑道:“你今日怎么倒这么乖?”不等我回答,便扶着我的手起身,看了一眼外面天气,又问:“独孤绍呢?”

    宫人立刻便引独孤绍进来,她还穿着全副绢甲,配着仪刀,走进来时似脚下带风,又快又急,然而到了地方,一步跪下去,却又稳重得很,拱手行礼,声音亦极沉稳:“拜见太后。”

    母亲微笑着问:“听说你午后本要带人会演?”

    独孤绍面色不变,扬声道:“禀太后,木兰骑正骑百十一人,选骑三百六十人,拟于未初会演于北门球场,习奔、射、骑、力、刀、枪、剑、盾八项。”

    母亲扬眉道:“别的倒也罢了,一群女娘,怎么还要习力、盾、枪?”

    独孤绍道:“凡是府兵,无分上下,皆要练力、习刀枪剑盾之器,木兰骑既为军骑,自然也无例外。”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