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 第950章袖手旁观还是干涉
第950章袖手旁观还是干涉
对于退役的府兵,所有的军功得已保留,虽然退居二线,他们府兵也是兵,关键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上战场。事实上根本不用下令,这批安北军退役下来的将士,是作为二线军队,必要的时候,他们也要参战的。当然如果轮到他们参战,说明魏国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了。
刘涉作为立过七级战功的别部行马,退役后分到了八倾地(非现在的公倾,而是每倾百亩),四头牛、三匹退役战马还有相应的种子、耕具和宅院。这样的家资就算在邺城,在整个魏国也算中上等人家了。
卸甲归田这词,从前从来不是针对普通士兵或中低军官说的,而是指手握重兵的大将。此时在魏国却可以做一视同仁。安北军几乎全部将士都对冉是感恩戴德的,去军队之中,挣扎生死,每日枯燥军律,还有生死危险说什么爱国情怀的确有,但绝对不是主要,参军入伍还不就是想着改变自身命运,在军队之中攀升上社会的高层么?
冉明眼下实打实的对付了军功爵的赏赐,又给了伤残军人,退伍军人良好的安置,别说先期仅裁军一万,即使是十万又是如何?打了一辈子仗,还不准人家卸甲归田了?
府兵制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一个兵制,从北周权臣宇文泰开始初创,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天宝年间废止,存在时间大约有二百年。从冉明这个后世之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来看,曹魏时的屯田兵也好,府兵制也罢,以及明朝时期的卫所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过,虽然古代军制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有很多缺点,但是不可否认,魏国的军制改革是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沿。魏国没有像历史形成任何一个时代的军制,如果就全国范围来看,魏国此时更像秦朝时期的全民皆兵军制,任何成年男子,无论任何籍贯,任何民级,任何地位,都要经过初级军事训练。在这个基础上,魏国军队是采取募集制,以兵役和志愿相结合的办法。无论是中央军还是边军,都有服役年限,一旦达到服役年限,既在在尊重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进行退役安置。
事实上各种军制走向没落都是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曹操创屯田制,当时黄巾之乱,天下百姓朝不保夕,能活下去自然感激曹操的恩德。可是他们一旦脱离了死亡威胁,就抑制屯田高达六七成的税收了。结果屯田制就消亡了。而府兵制盛行在唐太宗时代,那是因为隋末之乱,人口大量减少,府兵可以分到足够多的土地,要想改变命运,以战功升官发财,所以因而激励唐军征战四方,绝不止战。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士族门阀对土地的疯狂兼并,朝廷没有土地去分赏有功将士了,而且最可悲的是,在府兵出兵之后,这些士族门阀就在后方强取豪夺人家府兵的家产田地,这样以来,就没有人愿意为国家打仗了。所以府兵也因而失去人心,消失在历史长河。
当然,冉明不同,此时的魏国控制的远没有大唐更加广阔的土地,但是冉明发明了羽绒服,煤炭、火龙、火墙,这样汉人也可以在辽东塞北苦寒之地生存。仅东北三省境内,在后世就养活了一亿多人口,按照这个时代生产力低,土地利用率低,可是养活个千万人应该不成问题。更何况,此时魏国的东北可是占了大半个朝鲜半岛,即使三千万人口,也没有丝毫压力。除了东北之外,魏国也在北方没有一个强大的恶邻,整个蒙古高原,也可以安置上千万人。更别提占据了中南半岛大部,吕宋岛、苏门达腊、婆罗洲全境、瓜哇一部,马来半岛大部,这些地区安置上亿人口也是没有任何负担的,至少百年之内,冉明没有人口增加的压力。
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冉明收商税,兴商业。而不是像唐朝一样仅以农税支撑国家财政开支。此时,魏国财政收入增加,冉明主要投入的有三大块,第一是基础建设,这占了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四成,其次是教育,占了将仅三成,最后才是军费开支,这仅不足两成。冉明不像汉景帝、汉文帝那样存钱,而是拼命的花钱,以大规模基础建设,拉动内需,繁荣魏国国内市场,反正百姓有钱了,他们需要吃饭穿衣,需要消费,最终会流入国库。更何况冉明创办银行,还改变了一个国人埋钱的传统。在古代的钱庄无论是存钱,借钱,还是异地兑换,都需要花钱。每年存钱的费用也不低,百姓收入有限,所以就会自己存钱,可是冉明在利息的刺激下,百姓都会把花不了的钱存入银行,增加市场流通,而且魏国的货币体制是金、银、铜、纸并存,根本不存在钱币不足的问题。
以魏国开元八年财政收入高达两千三百万金,这相当于两亿三百万贯,差不多两亿白银。军费用支出两成,就高达四千六百万贯,然而唐朝中央年财政收入三千万贯以,而清朝在“康乾盛世”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为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远远没有魏国军队的军费开支高,当然魏国此时的基础建设(主要是高速公路为主),其次是教育资金,此时全国一千九百五十多个县基本都没有学校,其中教室、教具、师生宿舍占了很大比例。百年育人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海量的资金。
当然,冉明在提高民族整个素质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增加民族尚武精神。魏国全民军事训练是基本国策,暂时没有改变的可能,所有的军事训练其实并不一定在军营里完成,比如工厂,就会以工厂为单位,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学校也是如此,冉明所创立的学校,和后世基本一样,每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但是上下两个学期内,所有师生都必须经过一个月的军事训练。这也就是说,在魏国县学都必须进行每年为期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当然,这种经过初级训练的百姓,并不一定会走上战场,而是在已经有了初级训练的士兵,在军营强化训练,最终成为精锐战兵。
其实,这种军费开支,不比维持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要低,不过冉明真正的目的是形成全民尚武之风,增加华夏民族战争的动员能力。
苏联在二战期间虽然战胜了德国,可是苏联的胜利事实上也是极为惨烈的,整个苏联损失人口四千三百三十万人,其中军队就高达两千三百万人。虽然苏联的模式不可取,不过像苏联这种战斗风格却是冉明所看重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拥有四亿六千七百余万人口,按照西方国家的动员能力,至少可以组建三千万军队,最高可以武装五千万军队。即使按照日本大本营以一个大队对中国军队一个师的战力计算,至少可以牵制日军三百万兵力。当然,事实上日军侵略中国,期间在中国最高军力是一百四十六万人。可是,整个抗日战争打得让人非常无语,或许有人会提什么武器装备问题,事实上装备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但是也和当时中国整体国民素质低有关。
军事装备,历史上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在前列,就在整个世界都在用青铜武器时,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而且率先发明了火药,并且应用在了军事方面。但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悲剧,都是被野蛮民族战胜文明民族。冉明不会像某些统治者那样,采取愚民禁锢思想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但是终究会给整个民族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在这个时候,冉明就强化军人地位,改变所有文贵武贱的局面。然而就在冉明在魏国进行政治改革的时候,让冉明意料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要说九品中正制灭亡的原因,不得不提南朝士族的掘墓人孙恩。在冉明这个异世蝴蝶的影响下,历史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改来的还是会来了。原本杜炅之徒孙泰,居然逃回了江南。对于这个无关仅的要小卒,冉明也没有在意。然而,孙泰在江南暗中发展教徒,又得数千人。
特别是东晋丢掉建康,这让孙泰感觉东晋司马氏的国祚将尽,于是密谋发动叛乱。
事实上建康虽然被“收复”,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出这是魏国故意让给晋国的。此时晋军也没有能力收复失地,为了抵御驻扎在扬州的征南将军石越所部,司马聃只得扩军备战。原本晋朝的家底就薄,而且失去了徐扬八郡江北财税重地,晋国的财政危机非常冲突,为此司马聃不惜下令加税。加上士族门阀因司马聃杀王蕴而离心离德,故而在这次加税过程中,士族门阀也上下齐手,晋朝江南百姓更加苦不堪言。自从陈胜喊出了王相将相宁有种呼?这句话后,他就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反抗的基因,一旦税收苛责严厉,百姓就会反抗。
孙泰在会稽国国都山阴县(既今天浙江绍兴越城区)集合数千道徒,举起反旗。在历史上孙泰之反是没有反起来的,孙泰还没有造反,司马道子父子诱斩了孙泰及其六子。其侄孙恩逃入海岛,聚众百余名立志为孙泰复仇。可是在这个时空,会稽国所有的郡国兵都支援无锡了,后来又被司马晞整编为大晋镇国军,此时留下在山阴县的兵力不足百人。结果,孙泰一举成功夺取山阴,缴获了存放在山阴城内的大量财税和粮食,孙泰大量散发百姓,收拢人心,短短三天之日,获得上万附庸者。接着,孙泰又命其侄子孙恩率兵五千夺取上虞。短短七八天功夫,就攻占会稽王国。此时孙泰自领天师将军,奉天讨贼兵马大元帅,提出了:“驱逐暴君,恭迎圣帝”的政治口号,一时间吴郡、吴兴、永嘉、义熙、临海、东阳等地从者如云。
作为冉明这个后世之人,他可是知道孙恩之乱在历史上的影响,这一次大动乱绵延十一年,直接造成百万人死难,南朝精华之地皆被战火摧毁。尽管冉明不喜世家,但是也不希望他们全部被杀掉。
虽然士族门阀可杀,可是其中死难者最多的还是无辜百姓,望着眼前满朝重臣,冉明脸上神十分凝重地说道:“如今东晋叛乱已经蔓延数郡,叛军十数万人,诸卿以为,朕应该如何应对?”
听到冉明的询问,魏国当朝第一人尚书令王简侃侃而谈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如此江南定矣。晋国之内乱,晋主欲平定孙泰之乱事,必将抽调长江防军,晋国如今兵不足十万,况且以新丁居多,这样的军队纵有十万,然战力如何,备受质疑。况且为防备石征南率部南下,晋主必须在长江防线留下足够的军力,近十万晋军听上去不少,可是要防千里之地,未免有所不殆。晋主此次肯定两难,调江防军平叛,怕被我军所趁,不调江防军平叛,晋国之江州、广州仅存的精华之地就会彻底糜烂。晋国之百多年国祚,就此终矣。”
王猛露出兴奋的表情,要知道魏国统一天下的难题不是因为晋朝的军队多么强悍,事实上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魏国百姓,对于晋国的军队是看不上眼的,最让朝廷诸公感觉棘手的问题就是江南士族门阀。北方士族经过匈奴、鲜卑、羯等诸胡屠戮,事实上实力大弱,即使现在,他们也形不成对抗中央的绝对力量。可是东晋却不同,东晋的朝廷政权根本不在皇帝手上,皇帝司马聃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名义而已,南方士族门阀和豪强的实力之强,让人不可思议。
就像当初南方四大士族顾、陆、朱、张,咬咬牙齿一下子就组建了十万新军,当然这最后被褚蒜子夺去了果实,可见其势力之强。事实上南方士族在实力方面,一直都弱于北方士族,北方士族拥有多大能量,绝对超呼人们的想象。
王猛道:“臣以为王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谢安也道:“若此时大军南下,非是最佳时机,反正晋国在那里也跑不了,何必急一时之急?”
御史大夫王宁也随即出列附议王简,当然像董润、钟申等元老也都倾向冉明一定天下。这也不怪这个时代精英们,事实上自从秦始皇帝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就成了时代精英的共勉。
冉明道:“你们的意思是朕要等孙泰把南方大杀一通,朕等他把晋国杀完,朕再率军南下?收拾残局?”
“然也!”王猛道:“欲成大事,不拘小节,这样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结果了。如今大魏虽然不缺少兵马,可是现在能调动的兵马却仅陌刀军、讨逆军、北府军以及镇国军等四军,这四军固然是我大魏精锐,也是天下罕见的强军,但南方水土和北方不同,陌刀军虽强悍,但未必可以适应南方气候和环境,如果强行进军,恐怕会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事实上征南方面军还有十数万精锐部队驻守邗城(扬州),但是南征军的主力军队事实上以邺城驻军和青、兖、豫三州士兵组成,魏国这场叛乱,其实影响最重的还是他们的家乡。征南军的影响最大,至于镇南军,其主力皆在豫州、洛州籍的士兵,虽然受点影响,但是绝对不像征南军如此大。至于镇西军的影响就弱得可怜了,加上谢艾和张温都在军中宣称冉明已经派出幽州、并州、朔州骑兵南下平叛,军心受到点影响,但是却不是致命的。魏国南征三大方面军中,也仅有征南军因大多数将校士兵家眷居住在叛乱区,所以影响最大。无奈之下,冉明只得退兵。
对于军心不稳,如果冉明强行进攻,很可能会发生不可意料的事情。像淝水之战,再或者是金辽之战,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很可能铩羽而归。为此冉明不得不忍痛丢下万余断后部队,命令征南军主力北退。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