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94章 :所见略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 作者:深侯

    第494章 :所见略同

    重生之寒门贵族 作者:深侯

    第494章 :所见略同

    3个多小时之后,杨昆乘坐的‘波’音737徐徐降落在鹏城市宝安国际机场的跑道上。

    走出机舱,嗅到略显‘阴’冷的空气,杨昆才偷偷抹了把汗。

    如果不是正处于‘春’运高峰期,列车上一票难求的话,他本来是不打算坐飞机出行的。

    他倒没什么飞行恐惧症,只是目前国内民航的安全状况实在让人蛋疼。

    90年代,国内民航有两件事令全世界者为之瞩目,那就是自93年开始密集出现的劫机‘潮’、坠机‘潮’。

    然后就有外国媒体这样评论国内民航:走在巴格达的街头都比呆在他们的飞机上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仅93年一年,国内民航就有10架以上的客机被劫持成功,飞往同一个机场: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其中最倒霉的一架麦道82,连续往台北飞了两次,前后间隔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以致于当时民间流传着一个笑话:咱们马上就要和宝岛实现“三通”了!

    好在有一点杨昆可以确认的是,首都航空公司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导致人员伤亡的坠机事故,而首都直飞羊城的航线又是国内主线航线,从机场巡检到所飞的机型,再到机组人员的素质都属于国内同行业间的佼佼者,安全问题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在鹏城市区停留了一夜,次日一早,杨昆先和林老板电话联系了一下,然后乘坐长途公‘交’车赶到电子批发市场去和他见面。

    时隔数月未见,林老板很热情,特意驾了车到车站去接他,陈老板去港岛联系业务,与他同行的是卖摩托车的艾老板,和杨昆打了几个月‘交’道,还是初次见面。

    老林要帮杨昆安排酒店,被他婉拒了,“这次过来就是和几位见一面,叙叙旧,另外还有事要办,就不在这里过夜了。”

    老林就半开玩笑地问他:“小杨又发现什么新财路了?”

    粤省人对商业天生敏感,加上在商海特别是水货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多年,以老林的经验和眼光,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如此重视是有原因的。

    上次听从杨昆的建议搞起帕斯厅之后,滚滚而至的财源把家资巨万的他和老陈都吓了一跳——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本地人又嗜赌,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但收回了全部投资,还赚了上百万,经此一事之后,他对于杨昆的钦佩和感‘激’之情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杨昆也不瞒他,“vcd,林老哥有没有听说过?”

    老林就愕然地看着他,半晌才回过神来,“这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杨昆顿时来了兴趣,“哦?”

    彼此都是老朋友,见杨昆执意坚持,林老板就没跟他搞什么排场,直接到常去的那家茶楼吃午饭。

    在饭桌上,听林老板详细介绍过后,杨昆才知道,他和老陈也看中了vcd市场中隐藏的商机。

    前人种树,后人摘桃,如果说是“万燕”让国内老百姓知道了vcd,那么向来‘精’明能干、深谙经营之道的粤东人就是摘桃子的人。

    和专注做产品的万燕相比,聪明的粤东人做的是市场,省去了前期产品研发的巨额投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广告宣传造势上来,依靠成功的营销手段迅速崛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和杨昆的想法不同的是,出于水货代理商的职业习惯,老林对整机生产和销售的兴趣不大,他相中的是盗版光盘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老陈此次赴港,就是为了联系盗版光盘的货源,以及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和相关设备。

    粤东沿海一带历来是水货电器、进口散件的集散中心,只是95年初的时候,国人对vcd了解尚显不足,当地的电子厂还正处于解剖样机、研究内部构造及组装技术和成本的阶段,至少要经过半年乃至一年的酝酿之后,受蓬勃发展的市场刺‘激’,大大小小的vcd组装厂和相关的线路板、机壳等配套厂家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粤东大地上。

    老林和老陈都是搞水货生意的,手底下的加工厂也是为其主业服务,对于vcd的组装技术了解不多,准备搞盗版光盘刻录、批发生意,完全是看中了正版光盘高昂的售价和低廉的成本之间存在的巨大价格差。

    作为一个还算成功的生意人,老林和杨昆一样,都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做哪‘门’生意,入行要趁早。

    他和老陈、老艾都是当地最早介入水货生意的那批人之一,借助高额的税差,从中挣到了不菲的身家,然而国家近年来为了入世所做的种种努力,使他们敏感地认识到,这一行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连续几次大幅降低电子类、机动车产品的关税,更使他们的利润率和收入为之锐减。

    俗话说穷则思变,由于信息来源和渠道更为畅通,商业眼光更为出‘色’,富人往往比穷人更加思变、善变。

    听完老林的想法,杨昆心下感慨,人家这才叫生意‘精’,自己不过是沾了先知先觉的光才知道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人家可是全凭着经验、眼光来判断出这一点的。

    佩服归佩服,对于老林邀请他入伙的好意,杨昆却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虽然后世也靠鼓捣盗版碟小挣过几笔,不过重生之后的他对这一行却是讳莫如深,无论是生产还是分销,都不想沾边。

    北地和南方在意识、观念和政策方面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差距,在老家一带建光盘生产流水线纯属是‘花’样作死,即便像老林建议的那样单纯地投资入股,不参与具体生产、经营,一旦出事,被牵连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搞生产,只搞分销,也不是个好主意,盗版盘单位成本和利润太低,要想挣钱全靠走量,搞得小了没意思,搞大了太引人注目。

    虽说这个时代先富起来的人没有几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不过打擦边球是一回事,被人家揪住小辫子又是另一回事。

    出于长远考虑,凡是有可能踩过线的生意,杨昆都不打算牵扯得太深。

    想想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三株、爱多、华晨、万国、君安、三九、伊利、创维、红塔……以及那些一手缔造了以上知名企业、被称之为“教父”、“巨头”、“枭雄”的商界‘精’英们的下场,杨昆就有点不寒而栗。

    第494章 :所见略同

    第494章 :所见略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