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 第五十三章 大局初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乱清 作者:青玉狮子

    第五十三章 大局初定

    关卓凡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两宫皇太后那边有我,断不会叫你和六爷为难。”

    他缓缓说道:“两宫圣明,但宫里边还有其他的人。内务府交了出去,若有人在一旁撺掇着,谁知道会生出多少花样来?国家艰难,这一点本钱万万不能随便挥霍了。咱们身为朝廷大臣,这个关,可得把住了!”

    关卓凡的表态叫文祥又惊又喜,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原以为这个问题上,关卓凡和“宫里边的”,特别是“西边的”,是“合而谋我”。

    心里愈发感佩,想着若恭王能够和这个人真正同心协力,实是国家之福!

    关卓凡说的都是实在话,并非故做姿态。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对慈禧某些方面的了解,超过这个时空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慈禧自己。慈禧天性喜爱浮华热闹,奢适享受,钱到了她的手里,掌握不了分寸的。

    何况,宫里边确实“还有其他的人”。

    这个人是安德海。

    安德海自以为辛酉政变立下大功——事实上他也确实立了功;在宫里的太监中,他的品级虽非最高,但因为这层特殊的经历,和圣母皇太后的关系便不同于一般的总管太监,所以是紫禁城里事实上的头号太监。

    但这层经历、这个身份,并没有为安德海换来什么太大的金钱上的好处。政府为恭王严格把持,卖官鬻爵啥的,轮不到他在圣母皇太后那儿下嘴;中保私囊吧,圣母皇太后自个花钱都做不得主,哪里有他上下其手的机会啊?

    因此整天想着怎么样才能把内务府“拿过来”。好好地予取予求一番。

    安德海也是主张重修圆明园最力的一个。这一项“大工”,不知道要花几百几千万两银子?而且是“宫里边”的事,许多环节,一定要过他的手,不知道能有多少生发?一项圆明园的“大工”,就够吃一辈子的了!

    内务府也罢,圆明园也罢,安德海看来。最大的障碍是恭王。加上他被恭王骂过,衔恨在心,因此在“倒恭”的过程中,内外奔走,是最积极的一个。

    安德海何所求,关卓凡一清二楚。当“倒恭”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时。不能不对他这个结拜兄弟虚与委蛇。现在恭王已不成为障碍,怎么能够允许一个太监,在自己和御姐之间。碍手碍脚?

    拿内务府和圆明园庸酬你一个阉人?能不能不这么搞笑?

    还有一层意思,关卓凡没有对文祥说出来。钱袋子交到慈禧的手上,花多花少先不说,他接下来对这姐俩儿的“赎买”,就没那么灵光了。

    所以,请奕老兄、文老兄、宝老兄,替俺把钱袋子扎紧了。

    呃,还有,御姐有啥不满意的,也是对着你们三位去的——就是说。请你们三个唱黑脸;红脸嘛,俺来唱好了。

    文祥告辞。关卓凡一直送到了垂花门。

    一直等文祥转过二堂看不见了,关卓凡才转身回去书房。

    刚拔脚,一个窈窕的身影匆匆赶到,将一件厚呢军大衣给他披在肩上,看时,却是小福。

    关卓凡微笑道:“还没睡?快去睡吧。不然熬出黑眼圈来,过几天做新娘子,就不漂亮了。”

    垂花门悬吊的宫灯下面,能够隐约看出小福的脸儿红了。她福了一福,没有说话,跟着关卓凡回到了书房。

    紫檀圆桌上已经收拾干净了,小福又沏了一杯热热的酽酽的茶进来,放在桌面上,然后才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书房。

    关卓凡坐下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热茶缓缓地流下食道,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身心愉悦。

    外面似乎下起了雪,关卓凡裹好大衣,将茶杯拢在手里,走出了书房。

    果然下雪了。

    关卓凡立在檐下,黑暗的天空中,隐隐约约,无数白色的羽毛,纷纷扬扬而下,落到灯光里,便一一现出身形来。

    天地间,很快白茫茫的一片了。

    关卓凡静静的站着,时不时小抿一口热茶,脑子和这深夜的空气一样清爽。

    大局初定。

    恭王只能接受他的条件,关卓凡有十分的把握。

    文祥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如果来的是宝鋆,许多话,特别是许多“有违碍”的话,就不能说了。

    文祥是真正的正色立朝,可以用“大义”打动;宝鋆是一个钻到钱眼里的人,打动他的,只能是利益。文、宝同为恭王的心腹,但关系的性质并不一样。文祥以恭王之友自居,而宝鋆,是恭王真正的“私人”。

    所以,如果宝鋆作为“谈判代表”,虽然还是能够达成协议,但话说不透,这份协议沦为单纯的利益交换,其效果就差得远了。

    而且,这个“谈判代表”本人,你也拢不过来。

    文祥,也不好说就完全“拢过来了”。但关卓凡可以确定,文祥会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至少绝对不会拖后腿。

    就像他对文祥说的:“博川,你不是谁的私人——我请你为国家做事。”

    还有,过了关卓凡这一手,较原时空,文祥的思维会更早打开,日后可能成为“关式新政”的有力推动者。

    文祥有一个好处,他不结党,也结不了党,他就是一个办事的。这种人,用起来,比较放心。

    至于恭王,嘿嘿。

    关卓凡向恭王让这一步,把恭王重新弄回军机处,有两层作用。

    其一,关卓凡的势力还远没到“专擅”的地步,他需要合作者,需要尽量少的人在暗地里使绊子。

    其二,接下来的许多新政,不论之前做了多少“赎买”,一定还是有人反对的。有的人脑子已经锈死了,你向里面灌多少润滑油都是没有用的。所以,关卓凡需要一个人在前面替他“挡雷”。

    关卓凡的如意算盘是:收买人心的政策,他自个领衔,或单独上折;得罪人的政策,推恭王领衔。

    恭王不愿意?不愿意你还做什么军机领班啊?

    担不担心恭王在下面捣乱、在背后捅刀子呢?

    恭王对待政敌不是个狠角色吗?

    不担心。

    从历史资料和现实表现来看,关卓凡认为,恭王是一个只能打“顺风仗”的人。

    风向在他这边的时候,确实气势如虹;但风向一变,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祺祥政变一仗,恭王打得确实漂亮。

    辛酉之前,恭王一直为文宗压制,从没有掌过实权,已憋了许久。祺祥一役,算是他出山第一战,犹如毕业论文,反复绸缪,十年寒窗的苦功都倾注在里面,所以一拿出手,立时博得满堂华彩。

    可是,既然之前没有掌过权,办过事,也就没有受到真正的政治斗争的琢磨,包括“挫折训练”。

    辛酉之后,意气奋发,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两宫皇太后也不放在眼里。以致在两宫面前,听到“有人参你”,失态咆哮。

    紧接着被慈禧兜头一棒,天堂落到地狱,顿时懵了。

    惊慌失措,任人摆布。

    这一切,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有的作为。

    原时空的恭王,再入军机之后,小心谨慎,畏首畏尾,锐气尽失,已无复当初的任事之勇,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

    他是在“韬晦”,但这是无所做为的“韬晦”,说到底,是被吓怕了。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奕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脆弱的、不自信的人。

    祺祥政变中,恭王对肃顺、端华、载垣施以非必要的辣手,关卓凡认为,根子就在于他对自己的不自信。

    关卓凡不认为这种人会是一个值得敬畏的对手。

    当然,也要防着。

    原时空,杀安德海之时,恭王还是小小地“雄起了”一把的。

    *

    第五十三章 大局初定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