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霸主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之超级霸主 作者:儒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三国之超级霸主 作者:儒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南郑城南侧,百里外。

    益州军驻扎在一处山麓前,有了张任被火烧连营的教训,李严特意挑选了安全的驻扎地点。大营横跨一条曲折婉转的溪流,附近树木都被清理干净。大营外围设置许多障碍,外围的栅栏距离大营距离很大,若敌军不能突破栅栏,肯定无法对大营实施火攻。

    高览和于禁的大营搭设在益州军大营以北三十里外。满宠和二员大将凑曾到李严的大营附近查探过,并没找到合适的良机。李严扎营的地方,地势险要,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对方有兵马八万,而高览和于禁只有五万人马,在没有绝佳的战机情况下,他二人自然不会轻易出兵。

    倒是他们派出了几支小队,在附近秘密行动,抓获了一些李严的探马,切断了李严派在南郑方向的耳目。

    就在张任在武都郡为粮草的事愁眉不展之时,高览和于禁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荆州的刘表派大将蔡瑁领军二十万,正在赶往汉中郡的途中,四五日的时间便可抵达。另一个消息武都郡的张任秘密派遣了三千人,企图穿过山区返查询张松的粮草护送情况。

    凌云在传递这个消息时,令高览和于禁将这三千人的队伍悉数拦截。

    二人与满宠商议之后,决定由于禁率领五千人在那三千人必经之地设伏,满宠和于禁坚守大营防备李严偷袭。

    于禁率军走后,满宠与高展览,再次进行商议,联名上书凌云,请凌云暂离南郑城。

    因为荆州军有二十万人,益州军有八万人,两下兵合一处的话,便有了二十八万人。而南郑城中有张鲁的十余万人,凌云带来的兵马八万人,比对方少了近十万人。尤其是张鲁的兵马并不太精装,还要看守近十万人的战俘,恐怕一个应付不好会发生意外。凌云留在南郑城会有危险。

    打定注意,二人立刻行动,书信写完立刻派人送回难郑城。

    百里的距离,不过半日的时间,快马便已经赶到。

    凌云看着书信,微微一笑,心中对满宠和于禁二人的心思已经完全了解。

    自从得到刘表出兵的情报,他已做出了相应的安排。令李傕领司州的三万兵马,前来支援。

    西凉马腾的议事记过凌云已经知晓,对方做出了不出兵的决议,凌云自然放心。而对方不出兵的原因不是因为边境有李傕镇守,所以现在将他调来虽然导致司州兵力非常空虚,但他相信马腾依然不敢轻易进犯。

    与此同时,凌云还做了另一项安排,命令徐晃、李典、文丑向张任发动进攻。

    秋意渐凉,肃杀的山中正进行着一队人马。

    为首的一名将官,大声地吆喝着,“都看好了,四面都看仔细了,看看有没有什么痕迹,这次要是找不到线索,张将军大发雷霆,少不了都要挨板子。”

    “是,大人,你放心,我们都看着呢。”旁边的军士回答。

    这队人马正是张任派出的三千人,沿着张松可能行走的路线前来查探。

    “大人,这山中怎么这么静?”一名军士问。

    “废话,山里也不是军营,能不静吗?”将官笑道。

    “可是,这里怎么听不到鸟叫?”军士问。

    那名将官闻言,抬起头来,四处看了看,的确如军士所说,这里太宁静了,甚至连鸟的叫声也没有。

    “啊”

    远处传来一声惊叫。

    那名将官朝着声音响处望去,只见一名军士正手捂着咽喉缓缓倒下。手指间插着一根长箭。

    他还没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四面陆续响起弓箭破空的声音,惨叫声接连响起。附近分散开来的军士一个接着一个倒在林间地上。

    “敌袭”

    那名将官直到现在才弄明白怎么回事,急忙大喊道。

    只是他的喊声已经晚了,越来越多的箭矢射了过来,身边的军士不断地中箭倒下。

    “嗖”一声弓弦声,一枝羽箭如同流星一般射中那名将官的胸前。

    那名将官捂着胸膛,用手指着弓箭射出的地方,啊啊地叫了几声,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嘭地一声倒在地上。

    一棵大树后,于禁闪出身形,大声喝道,“主将伏诛,降者免死。”

    暴喝声如舌绽春累,在树林间轰然响起,身处恐惧中的益州军茫然地四处看了看,果然没看到主将,也没听到主将反驳。

    “主将伏诛,降者免死。”

    一声声呐喊不停地响起,四周无数弓箭对准了益州军。

    益州军此时斗志已消,主将业已身死,自然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余下的两千多人纷纷求降乞饶。

    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于禁带着手下的军士,收拢降军打扫战场。

    武都郡,下辨、上禄、武都道、羌道,益州军驻守的四个城池中突然不平静起来。

    城中百姓突然得大一个消息,说张任的粮草尽数被劫,再无粮草发往武都郡。张任和黄权所借的粮食恐怕无法归还。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百姓中间迅速曼延,有些百姓将信将疑,有些却忍不住了,到军营索要粮食。

    有了第一个,就又第二个,很快就形成了效应,越来越多的百姓拿着字据去索要粮食。

    张任这时候哪有粮食给百姓啊,他的大军还吃不饱,每天喝稀饭度日。但百姓前来索要粮食他又不能不管。

    此时他所在下辩城,大营前围了许多百姓,张任一再解释张松的粮草并没被劫。可是百姓如何能听,他们就按照字据上约定的日期还粮。

    一边不给,一边非要归还,张任拿不住粮食,也拿不住张松没有被劫的证据。百姓一依不饶,时间稍微一长,百姓更加确信粮草被劫一事。

    很快事情越闹越大,两下逐渐形成僵持状态,一时之间无法缓解。

    到最后张任不得不动用武力强行弹压,导致数十名百姓受伤,还有一些闹得凶的百姓被关进了大牢。

    如此一来,军士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军中无粮,无法归还百姓的事实更加坐实。

    张任手中有大军,百姓手无寸铁,自然无法与张任抗衡。但百姓心里却对益州军失望透顶。

    此时,徐晃和文丑、李典正带领大军赶往河池的途中。

    张松的粮草被劫之事,自然是凌云派人散播出去的。本来这一计划,凌云想晚一些在实施。

    等到张任的大军彻底断粮之后,更有说服力。但现在荆州二十万大军来支援刘璋,且将要与李严合兵一处,凌云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动。

    尽早解决张任大军之后,也好将徐晃等人的兵力调会汉中,与益州和荆州大军对抗。虽然这个计划离凌云预期的火候还差一些,但突然发动也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徐晃、文丑、李典率领兵马一直来到河池城下。

    大军排开阵势,文丑出队在城下挑战。

    张任正因为百姓闹粮的事发火,见徐晃等人此时前来挑战,便打开城门率军迎战。

    以前与凌云大军做战时,张任根本就没与对方正面交锋过,对方不是射箭就是放火,张任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发挥。

    大军出得城来,列开阵势,与徐晃的兵马遥遥相望。只是他的兵马和徐晃的人可比不了,徐晃的人生龙活虎。而张任的军士因为最近吃不饱而没有精神,一个个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

    只是张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他是内忧外困,境地非常不妙。百姓的事情还没解决,徐晃的大军又已经到来。

    张任摆手中枪,催马来到阵前,亦不多言,挺枪向文丑便刺。

    文丑举枪相迎,二人马打盘桓战到了一起。

    张任枪法精妙,文丑招式纯熟,二人转眼之间打了二三十个回合,居然不分胜负。

    文丑也算一代名将,没想到连张任都未能拿下,心中不免有些嘀咕。

    而此时的张任心中的惊骇却远比文丑更甚,他满以为真刀真枪的交战,自己绝对有必胜的把握。而现在他只与文丑一人对阵,交战如此多的回合居然不能取胜。对方还有李典和徐晃两员大将,而且他知道三人中,文丑并不是最厉害的一个。

    他边打边惊诧,战场之上,岂能容得他如此分神。

    二马相遇,张任一个不小心,文丑的大枪快速刺到面前,张任急忙举枪相迎。不料文丑刚才已经熟悉了一些张任的枪路,未待张任的兵器磕到,文丑手势边,枪势立刻改变。

    枪头轻轻地在张任的大枪上一磕,迅速抽枪,横扫张任。张任方才招式用老,此时再想抵挡已经来不及了,匆忙之间,他将枪向旁一竖。意欲抵住文丑的长枪,文丑枪势再变,顺着张任发力的方向,用枪挑在张任的枪杆上,张任受大力一挑,再也不能坐住,被文丑给带到了马下。

    张任身形落地却没受伤,他用大枪拄地,想站起来。

    文丑一勒战马,坐骑迅速掉头,他长枪迅速向下刺去,手上再一收力,枪尖刚好停在张任的眉心。

    徐晃用力一摆手,身旁数十名精壮军士一拥而上,到站场上将张任押了回来。

    张任被擒,阵中的黄权见势不妙,立刻带军回城。

    徐晃并未率军抢城,而是押着张任向后撤了一段距离,安营扎寨。

    徐晃等人将张任带到一边,徐晃问道,“张将军,是否心中不服?”

    张任看了徐晃一眼,低头不语,若是在以前,徐晃问他此话,他肯定会说不服。但现在是一对一地打,被人家给擒了,怎么还能把不服两字说得出口。

    徐晃见他不言语,又继续说道,“不服也没关系,你可以上马,你我再战几合。”

    张任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败军之将,怎敢言勇。”

    此时的张任一点争强好胜之心也没有了,自己最为依赖的枪法居然也败了。军中无粮,军士怨言很大,士气低落。百姓催粮,军民产生矛盾,百姓对大军失去信心。如今强敌压境,自己又被擒获。刘璋那边虽然饶恕了自己一次,但定会二罪并罚,现在即便让他回到河池城中,恐怕也难逃刘璋的追究之责。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在线阅读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发河池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