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72 - 第174章 钱不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江1972 作者:钱西峰

    第174章 钱不够了

    因为仙童工厂的事情,张恒推迟了回香江的日程,留在了帕洛阿托。

    催促咨询公司提供人员信息,专利信息,交给猎头公司尝试挖人,还要通过中间人与仙童管理层建立沟通渠道。

    还好金·赫尔尼答应加入大恒集团,担任大恒科技首席技术官,主要负责筹建大恒晶圆厂,这个硅谷有名的技术大牛一下子为大恒科技召来了三个技术人才,都是有过英特尔和仙童工厂生产管理经验的。

    这极大减轻了张恒等人的压力,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首先是薪水和补贴,这些人的薪水都要比在硅谷时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另外在香江工作还享受高额住房补贴,其次是硅谷高科技企业逐渐萌发的期权。

    就拿赫尔尼来说,大恒除了给他八万美金的年薪,另外还承诺根据服务年限,最高给予其大恒科技百分之一点五的期权,另外三个高级技术人员加起来也有这么多。

    张恒同样没有忘记默默在香江为自己贡献的法金,把他的年薪提到七万美金,另外也签订了最高百分之一点五的期权合约。

    期权合约是按照服务年限累积的,至少需要服务两年才能履行第一批,只有服务满六年才能享受最高额度。

    在张恒的规划中,大恒科技是不可能上市的,将来他会想办法让他们把期权换成旗下即将上市的公司股票,相信高额变现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抵挡。

    给了美国技术人员这么高的薪水和期权,香江本地员工也不能忽视,薪水是不可能涨得这么离谱,可作为公司招人留人利器的期权还是要拿出来作为萝卜的。

    张恒和陆元腾闭门讨论了一天,草拟了大恒集团中高层人员的期权鼓励计划,待回去香江后会再和何洁等人讨论过,预计在73年年底正式推出。

    赫尔尼不仅积极为大恒招揽人手,在专利方面他的眼光更精准,在他的帮助和建议下,婕西团队四面出击,取得了数十个相关专利的许可授权,有不起眼或者不被所有人看重的还干脆买了下来。

    克利夫兰酒店的豪华套房已经变成了大恒集团临时总部,张恒,林良,婕西,陆元腾,霍尔尼都在这边临时添置了一套办公桌椅,每天都有各色人马进进出出,有自己公司的,更多的是硅谷地区的专业撮客们。

    “老板,这是上个星期购买的专利清单。”婕西走进用卧室,把一份清单交到张恒桌上。

    作为老板,他享受了一点特权,拥有一间单独的卧室办公室。

    张恒见她身后还跟着陆元腾、霍尔尼和林良,知道他们一起进来一定有重要事情,随意扫了一眼清单,点头道:“就按金和费德里科的要求去买,金额不超过10万美金的,不用向我汇报。”

    “老板,我们的钱不多了......”陆元腾忽然开口了,神情有些凝重地递交了一份报告。

    收购并增资米罗华,2000万美金,预留给环球500万美金,十天内收购专利和赔偿新员工离职违约金,150万美金。

    来美国不到两周时间,他已经花了2650美金!

    “噢,用了这么多了啊!”张恒捂住额头。

    之前利用恒生贷款做空港币,他赚了590万美金,加上在洛杉矶时从3m得到的预付款中的40万美金,先后买了4500份黄金期货合约,按照每盎司119美金的价格出售给高盛,获得利润2340万美金,加上本金的话总金额是2970万美金。

    扣除这阶段团队在美国的运营费用,目前堪堪只剩下300万美金带个零头。

    “老板,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接触,霍根的意思很明确了,仙童母公司董事会的底线是800万美金。”霍尔尼说道,“虽然我并不认为香江工厂值这些钱,但如果这帮人咬住不放的话,我建议我们还是要准备这么多。”

    收购仙童香江工厂的事情由陆元腾负责,霍尔尼通过私人关系先行探底,仙童现任总裁霍根已经给出了底价的音头,霍尔尼自然最关心此事,毕竟他去香江就是负责改造并运营这家晶圆厂的。

    仙童香江工厂同样位于观塘,靠近观塘码头,是单层建筑,占地1.3万平方米,目前拥有双极半导体生产线两条,熟练工人100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60多人。

    如果说现在最有价值的,当然是这些管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两条生产线也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能够保留下来,土地价格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意。

    但张恒知道,最晚到70年代末,观塘的工业土地就会告罄,这时候一座1.3万平方米的厂房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往上翻建两到三层就能满足生产扩大的需求。

    更别说到21世纪后,因为香江电子、玩具和服装业的不景气,加上屯门工业区的新开,观塘工业厂房会大部分改建成商业和住宅楼宇,那时候观塘住宅单价将超过8万每平米。

    按照港府规定的最高容积率,这块地至少可以建造7万平米住宅,市值将超过60亿港币。

    这些钱到时候张恒不一定看得上,可一块能够扩容的土地对于大恒来说很重要。

    林良加入讨论:“老板,你让我沟通的gca,他们答应给我们定制前道和后道光刻机,至于入股之事,他们要等我们的晶圆厂投产之后才会考虑。”

    “这样啊......准分子激光光源生产商呢?”张恒追问。

    “通过咨询公司,我找到了两家业界小有名气的公司,一家是lambda physik,另一家是gsi,前者经营纺织品印染辅助设备,后者专门为出版社服务,前者对我们的参股意向表示欢迎,他们的光源还未曾在ic制造中使用过。”

    “老板,你觉得准分子激光器可能会代替汞灯?”霍尔尼敏锐地提出了疑问。

    “如果摩尔的语言是准确的,ic必将愈来愈小型化,成本控制也相应会要求更高,对于光源的要求自然会越来越高,在这两方面,准分子激光器具有很大潜力。”

    集成电路(ic)要在单片晶圆(硅片)上构建众多的电子元件(主要是cmos管),而这些元件的各个部分,比如p结,n结,栅极,等等,需要通过光刻逐层构建。

    工厂依照确定的集成电路版图制造掩膜,然后使用光刻机将掩膜投影到已经涂了抗蚀剂的晶圆上,使得抗蚀剂曝光,之后对曝光过的抗蚀剂进行显像,对随后对晶圆进行化学蚀刻,然后用物理方法去除蚀刻部分,留下来的就形成所需的元件。

    整个过程就像照相,一个人通过光学镜头的处理,在底片上留下痕迹,通过化学药水分批清洗,就可以从底片上显露人的形象。

    所以光刻机是决定集成电路尺寸的主要因素,它能给你曝光到多少量级,集成电路就能够做到多少尺寸。

    光刻机的光源自然也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件。

    目前硅谷晶圆厂使用的大都是投影式光刻机,采用汞灯作为光源,汞灯的缺点是光谱线太高,成本也高,而且投影式方式下光刻机镜头无法移动,在同等光源下,能够曝光的集成电路容量有限。

    张恒为何要关注gca这家还不算太出名的小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在1978年研制出了史上第一台步进式光刻机,大大扩展了集成电路的容量。

    通俗点说,投影式一次只能拍一张照,可以移动的步进式一次至少可以拍两张照甚至还要更多,得到的影像当然要大得多。

    “既然gca暂时不同意入股,那价格上也就不需要太客气,你好好和他们砍吧。”张恒做了决定,gca他是志在必得,但是并不紧迫,随着晶圆厂的开工建设,相信会慢慢和对方建立起某种程度的信任,只要大恒未来数年内发展得好,不怕他们不上船。

    毕竟光刻机不是便宜货,生产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客户的制约,参股甚至控股也很正常,前世英特尔和台积电就都是asml的股东。

    “另外,和lambda physik的股东们好好谈下,我们可以整体收购他们公司,如果他们还想继续在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的话,我们也可以只收购他们的相关技术,告诉他们,我将把公司带入一个全新的广阔行业中去。”

    张恒对lambda physik公司并没有印象,他不知道,这家由两名化学博士创建的公司到了79年会分裂成两家公司,一家继续从事纺织印染行业,另外一家将进入集成电路光刻机光源行业,而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分裂出来的新公司会被刚成立一年的cymer收购。

    cymer对于中国集成电路从业者来说就非常熟悉了,这家专业激光光源制造商在2012年被asml收购,从此成为这家令中国人爱恨交加的垄断光刻机厂的核心成员。

    陆元腾脸色愁色更浓:“老板,资金......”

    “这我来解决,你们去做自己的事吧。”张恒挥挥手打发走他们,先给恒生的利国伟打了电话,又给高盛的怀特打了电话,十几分钟后,总算有些轻松地躺在软椅上。

    陈镇宁忽然敲门进来:“老板,夏普的町田先生过来拜访您了。”

    “町田胜彦,他怎么会在这里?”张恒非常惊讶,让他把人请进来。

    第174章 钱不够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