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霸王 - 第1872章 驱狼吞虎
三国小霸王 作者:猎于密林者
荀彧回报天子,坦然地说明了蒋干的要求。
天子与身边诸臣反复讨论,迟迟不能决断,赵岐奏疏被公开对舆论造成的影响却在一天天的加剧,街头巷尾都是议论,期盼着太平,杨阜、阎温等人强烈反对,但他们无法控制舆论,更无法应对老臣们的反击,形势被动。
赵衢回到长安,向杨阜等人转告了贾诩的意见。见贾诩也对朝廷抱有疑惧之心,不肯轻易答应,杨阜也有些失望,同时也意识到朝廷一向没什么信用可言,不能养成天子食言自肥的习惯,否则他们将来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转而支持荀彧的建议,先兑现天子对孙策的承诺再说。
形势所迫,天子不得不做出谈判的姿态,安抚舆论。
答应谈判很容易,可是要谈出一个结果来却并非易事。孙策已经是吴侯,食邑为吴郡,其实就是有实无名的吴王。异姓封王有违祖制,有汉四百年以来,异姓封王就等于谋逆、造反,高祖有白马之盟,光武也誓在约,封孙策为王的影响太大,遭到了老臣们的一致反对。
这时候,刘晔、杨阜等少壮派联合起来,与老臣们争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荀彧说服了天子。祖制虽然理当尊敬,但大汉存亡之际,变法图强是当前急务,有所变更也是应该的。自从迁都关中以来,推行新政,违背祖制的事情太多了,又何必拘泥于这一件?与天下安危相比,与朝廷的诚信相比,暂时变更一下祖制也无不可。
荀彧更进一步,建议天子宣告天下,不仅孙策可以封王,将来有如孙策立下大功,有利于社稷者也可以封王,以示朝廷优先功臣之意。
天子心领神会,对荀彧此策拍案叫绝。有什么样的大功可立?大家心里有数,不必说破。如此一来,朝廷不仅不会失信于天下,还会将矛头指向孙策。什么样的大功可以封王?最明显的当然是围攻孙策,这就是悬在所有野心勃勃之辈面前的诱饵。朝廷已经偏居关中,大权旁落,他们想夺天下也好,想称王封侯也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围攻孙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朝廷相比,孙策才是诸侯们最大的敌人。攻击朝廷不仅不合适,而且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击孙策却没有这样的道义负担,反倒能博得一些名声。
他们需要担心的只有一点:能不能击败孙策。
从实际形势来看,这绝非易事,但也并非全无可能。孙策霸占了中原,实力雄厚,但中原三面受敌,无险可守,进攻却困难重重,北有大河之险,西有群山之固,南有丛林之阻。可以说,即使袁谭、曹操等人没有攻击孙策的实力,守住自己的防区却是绰绰有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群狼搏虎,纵使孙策再强大,三面作战,也有师老兵疲的时候。
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抓紧机会休养生息。如果孙策迫于形势,应征入朝,那就不能提非分的要求,必须按朝廷的规矩来,届时或以法绳之,或以力破之,都比两军对垒更有胜算。如果孙策不肯入朝,那朝廷无负于天下,孙策却成了分裂天下、战乱不休的罪魁祸首,他仁政爱民的名声不攻自破,舆论自然对朝廷有利。
老子云:柔弱胜刚强,此之谓也。
听了荀彧的分析之后,天子下诏封孙策为吴王,节制八州,征孙策入朝主政。
与此同时,天子接受了杨阜等人的建议,拜贾诩为并州牧,镇北将军,姑臧侯,食邑三百户,并节制河东、弘农两郡,作为朝廷与孙策之间的缓冲。
——
枹罕。
曹操站在将台之上,扶着栏杆,眯着眼睛,端详着远处的城墙。
法正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只是眼神中有些不屑。
在冀县驻扎了半年后,天气刚刚回暖,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曹操就率部赶到枹罕,将枹罕城团团围住。河首平汉王宋建君臣显然没料到这一点,被瓮中捉鳖,堵个正着。突围无望,他要么战死,要么投降。
曹操没打算劝降。宋建这种妄人不值得费太多心思,而他正需要一个斩首立功的机会,更需要一个让凉州刺史韦康丢脸的机会。
韦康是前任凉州牧韦端的长子,不仅相貌堂堂,学问也不错,是关中名士。他还有一个弟弟叫韦诞,今年刚十九,少年成名。兄弟俩被名士孔融称为双珠,京兆韦家后继有人,自然有点目无余子,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法正是扶风名门之后,但法正本人名声不著,韦康也不太放在心上,言语间难免有不敬之意。
曹操原本还不太在意,但法正却很不爽,建议曹操强攻枹罕,让韦康也承担一部分任务,看看他有多少真本事。曹操答应了,一本正经地与韦康商量,话里话外的提醒韦康,宋建称王已久,凉州人知情不报,你们父子相继主凉州之政,深受朝廷信任,却对此一无所知,难辞其咎,有同谋之嫌。天子震怒,要想证明你们父子的清白,只有砍下宋建的首级。
韦康也有点慌,天子拿凉州人没办法,要收拾他们韦家却很简单。谋逆是灭族的大罪,一旦坐实,韦家会被连根拔起。他接受了曹操的建议,在一些凉州豪强的支持下,纠集了两万步骑,攻击枹罕南门。
战斗很激烈,韦康继承了其父韦端的名望,很得凉州豪强之心,这些人都很卖力,但枹罕城却不是那么好攻的。宋建在这里经营了十几年,又与羌人为邻,天天防着被羌人抢,城墙修得很结实,易守难攻,再加上地势所限,兵力摆布不开,韦康伤亡惨重,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一名骑士从远处奔来,在阵地外下马,举着手里的小旗,快步走过军阵,来到将台之下。有卫士上前,接过一份书信,噔噔噔上了将台,双手将书信递给法正。
“谁来的?”曹操问道。
法正检查了书信的完整。“卞夫人。”
曹操眉头微皱,有些奇怪。他到益州之后,一直没怎么和卞夫人联络,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一是要向吴懿兄妹表明他分得清妻妾的重要性,不会因为卞夫人有子就会宠爱卞夫人,吴夫人无子就会不重视,丁夫人那样的事绝不会重演;二是免得朝廷拿卞夫人来威胁他。他越是不当回事,卞夫人越是安全。
卞夫人是聪明人,她深知其中利害,一般不主动和他联系,现在却公然写信送来,必然是长安出了大事。曹丕就在天子身边为郎,肯定是得到了重要的消息,卞夫人顾不得避嫌。
“说些什么?”曹操等了一会,又问道。
法正曲指一弹,冷笑一声:“天子在关中推行士家制,马腾回凉州,主武都、陇西军事。”
曹操眉头微挑。“什么士家制?”
“就是军屯,只不过那些百姓单列士籍,父死子继,世代为兵。这些凉州人还真是心急啊,抓住了天子的心思,步步紧逼。如此一来,关中就成了凉州人的关中了。”
曹操沉吟片刻。“这……倒也是个办法,看来杨阜、赵昂之流的确有些能力,不能以俗人待之。还有什么?”
“太仆赵岐上书天子,建议天子征孙策入朝主政。”
“嗤!”曹操不屑一顾。“赵公老了,尽出一些馊主意。”他顿了顿,又道:“孙策是什么意思,他能让赵岐的奏疏送到朝廷,难道真想入朝?”
“关中四塞,强攻不易,若能顺取,何乐而不为?”法正笑道:“他不愧是袁公路看中的人,这是打算直取要害啊。”
曹操连连点头。“不行,我要上书天子,不能让孙策入朝。”
法正笑了起来,突然咦了一声,似乎很是惊讶。曹操转头看了他一眼,见法正一脸见了鬼的表情,笑道:“还有什么事,居然能让孝直如此惊讶?”
“天子下诏封孙策为王了。”
曹操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盯着法正看了半晌。“当真?”
“千真万确。”法正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恢复了镇定。“天子虽然年幼,却敢于打破成规,有魄力。”
曹操眨了眨眼睛,脸色慢慢的缓了过来。“这应该是荀文若、刘子扬的计策,未必是天子所愿。形势如此,天子也无力回天。不过存亡之际,本当破釜沉舟,变法图存,不可拘泥于旧制。”
“使者,你也可以的。此例一开,称王的绝不止孙策一人。论实力,论形势,使君当是孙策之下第一人。”法正收起书信,抬起头,看着远处的城墙。“使君,再过三五日,诏书就要送到凉州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砍下宋建的首级,不能将这么好的机会拱手让给韦康和那些凉州人。”
曹操盯着法正看了片刻,明白了法正的意思。孙策能封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平定了辽东,征败了在辽东称王的公孙度。如果能取得击破宋建的首功,他也有机会封王,尤其是在朝廷对他期望甚高的情况下。
.。妙书屋.三国小霸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