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 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
唐朝工科生 作者:鲨鱼禅师
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
捕杀蛟龙,只是具体到如何改造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一个微小到不能再微小的工作。
除了鳄鱼这种能直接威胁到家禽家畜乃至人类的物种,诸如钉螺、蚊虫、蚂蟥、蝗虫等等防治工作,都是具体要派遣人手去宣传去处理去安排去科普的业务。
而想要做这样的业务这样的工作,大唐王朝的朝廷,是万万没有这个能力的。朝廷有官僚,但官僚最多也只是下放到县级单位,且不具备足够的技术、知识、组织力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在贞观十四年到贞观十五年,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姑且说是完成的人和组织,有也只有张德、“忠义社”、华润号、同仁医学堂、临漳山书院、京西大讲堂、王学成员、新学成员、各地方新式商号、各新兴产业商会、顺丰号及各物流行、巢氏医学、贾氏农学、新工学及大量的原始农民工、初步识字的产业工人和小有产者……
组织及组织力,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嘴炮。它需要深耕数年十数年数十年,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总结,需要有参与社会活动的纲领和指标,以及愿意贯彻这个纲领的一大批骨干知识分子。
当年江南土狗伸出罪恶的黑手,摸向五姓七望及大唐帝国的教育权,便是为了这一点点微小的工作。
因为出身被排挤出科举道路的新生智力资源,他们在作为帝国的知识“蓄电池”的同时,同样在壮大着工科狗的小霸王学习机开发团队。
在这个时代中,工科狗可以用最为原始的组织本能,在无视那些在一千多年后受思想节操制约的条条款款,直接碾死那些在这项微小工作中,想要反扑的獠寨头人、地方豪强、南方中小世家、权贵地方产业白手套……
问为什么?
因为长孙无忌背了最大的黑锅,工科狗他无所畏惧!
“湖广熟,天下足”的基础,是持续几百年开发之后,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超过五千万亩的优质耕地。而这个数据,在一千年后,直接突破七千五百万亩,这还是没有把洞庭湖填成小受的情况下。
在工业化时代中,洞庭湖因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干的摇摇欲坠体无完肤,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停止了“填湖造田”,才让洞庭湖这个云梦泽时代留存下来的标志,得以苟延残喘。
人民群众喜欢云梦泽的神女?不存在的。
能两亩水稻田养活一个人,还要啥自行车?
“使君,这杀蛟一事,恐引非议啊?”
毕竟,蛟龙这动物,它有特殊的意义啊。再说了,江夏王还封这儿呢,你就到处杀蛟龙,是不是不给江夏王面子啊。
“怕什么?这是长孙总制首肯的,谁要是不服,找长孙公啊。”
“说的也是。”
幕僚们相当的人性化,心说天塌了有高个子顶,长孙总督都不急,他们张提督急个卵?
再一个,隔壁岳州土鳖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张总督赏点饭吃,洞庭湖眼下又不是被人民群众操弄过的,正浪着呐,年年把环湖地区人民群众淹成水鱼。
哪个孙子敢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肯定被岳州人民群众吊起来打,特么的感情不是你老家,就可以舔着脸吟诗作赋装逼啊。
“眼下入冬,正好水流减缓,若是结冰,更是要便当。于‘围圩造田’有大好处,使君,可要冬节动工?”
“工棚盖好了吗?过冬御寒的物资准备妥当了?”
老张一边走,一边随手拿起库房抽检的麻绳、麻袋、煤饼、铁钉、木楔等等工程小件。
这是江夏城的新建临时大仓库,主要是为了针对贞观十五年鲁湖和壶头泽工程。诸如水泥等紧俏物资,暂时不大可能大批量用上。
自从水泥被折腾出来,大头依然是豪富人家自己的屋宅,其次便是陵寝,水泥需求量极大。
而且李皇帝自从提出要在某个皇后看中的地方修皇陵,老张就知道,这特么是个让摸金校尉们痛苦的事业。
不过江夏地区的“围圩造田”对水泥需求量也并不大,反而是火药,多多益善。
鲁湖、壶头泽地区有大量的石头山,加上金水河,那么石料从开采到运输到填方,都是一步到位的事情。
只要工程规划妥当,人力物力可以省相当可观的量。至于黑火药的威力,这老张根本不担心,自黑火药被投放到土木工程事业中,哪怕到定点爆破时代,这玩意儿依然坚挺地活跃在各路英雄好汉手中,而且发光发热的效果,也不比谁差。
最重要的一点,便宜。
有堆土法制硝,生产短板基本没有。理论上只要坑挖的好,送李董全家老少及奴仆一起螺旋上天,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民夫三成是獠人的话,冬节可投一万壮丁,米粮倒是不缺,唯独肉食少了些。若无肉食,缺了油水,壮丁干活要差一二成。”
这是可以计算的东西,有肉吃的壮丁干活就是比没肉吃的强。算盘打的好的话,对只计算本益比和产出的人来说,还是给肉吃的好。
只是对地主豪强们来说,给肉吃就有点不妥当,肉吃多了,万一反过来有力气打你呢?这上哪儿说理去?
于是对地主豪强们来说,就得权衡。
但对老张来说,就不需要思量那么多。有人造反作死?那太好了,直接全家逮捕,然后送去永兴煤矿劳动改造。
“这一万壮丁哪来的?”
“江夏城外还是有一些的,然后蒲圻县愿意征发两千。”
“噢?蒲圻县有想法嘛。”
“是,蒲圻县的土族坐地户,想要购买汉阳水泥来修塘堰。可如今汉阳水泥没有票证是买不到的,哪怕江夏王府翻修中庭,也到底用了‘增补堤坝’的名目。”
要不是水泥最终会成为大路货,张德真想来个“水泥本位制”,可惜也只能脑内爽一把,不然上街真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水泥砸桌子上,大吼一声“不用找了”,那也太蛋疼。
“蒲圻县临靠隽水,不过多山多泽。旧年洪水来了,也多是保江夏而决隽水口。此地东南又是一路丘陵,想要种地产粮,的确还是要修塘坝。”
张德将兜帽扣上防风,然后道,“这样,你让张利去一趟蒲圻和隽水镇。和两家这样说,就说我说的,二县各出两千壮丁,就各拿两千石水泥。”
二十万斤水泥,全部用上,也修不了一个正经塘堰。但是如果用来改造某一片中田,利用天然水源修个袖珍型灌溉塘,那么也的确堪堪够用。而如何分散开来,仅仅是为某些大户在丘陵地修个自用水池,那么需求量更少,不过基本上也是没什么卵用。
总之,一百吨的量,在稍微像样点的工程上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但是对蒲圻县和隽水镇的人来说,汉阳水泥是万能的,只要弄到手,还怕不能山间出良田吗?
对于这些地方土豪的无知,张德根本不介意捅上一刀,事后这些土豪发现了问题所在,也不会觉得是江汉观察使坑他们,而是自家太过愚钝……
是的,这年头,“水泥本位制”真的很有搞头啊。
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