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 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
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
沈溪琢磨了一下,这两篇题目看似不难,但其实都不容易。
在沈溪想该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学而时习之”,还是“有匪君子”时,别的考生还在那儿抱怨,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鬼题目。
两篇四书文的考题,却有四分之三出自《诗经》,对于在场大多数考生而言,这题目简直无比的坑爹。
众所周知的事情,高明城科举时的五经本经是《诗经》,所以他出题才会对《诗经》这么偏爱。
但《诗经》属于五经,而五经又是府试选考的题目,就算历年来高明城在《诗经》题目上出得很出彩,也没像今年这样,在两篇必答的四书文里全都引用五经内容。
说是四书文,还不如说是五经文。
沈溪没有像县试一样马上落笔,而是要整理脑海中的知识,就算第一篇容易些,也需要从那么多圣贤之言当中,找到切题的内容。
过了大约一刻钟,沈溪把脑海中把脉络整理清楚,然后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作成文章,最后稍微修改,第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
沈溪重点检查了避讳的问题,在确定没有犯忌讳之后,沈溪开始把文章誊抄在考卷上,字迹只算是工整,并未刻意在考卷上表现他的好书法。毕竟主考官高明城只是乙科出身,若一手好字太过出众,也容易引起他的嫉恨,还是中庸点好。
沈溪完成第一篇文章后,稍微留意了一下周围的考生,顿时发觉情况好像不太对劲。入目所及的考生竟然没一人落笔,全都眉头紧锁苦苦思考。
沈溪心想:“难不成题目太容易,他们不知如何下手?”想到这里,他不由摇摇头,把精力收拢回来,放到他认为比较难的第二题上。
这题目,其实无论从“学而时习之”还是从“有匪君子”来论述都是可以的,区别是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儿。这涉及到出题人的心理。
若出题人认为当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前者“学而时习之”比后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重要,你侧重后者就是审错题了,在十取一的考试中,等于落榜。同样的道理。要是出题人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你侧重前者。同样会被刷下去。
从字面上,很容易认为,既然出题人说的是“学而时习之。有匪君子”,那就一定是学而时习之更重要。
可沈溪却要从出题人高明城身上来考虑。到底他觉得哪点更重要呢?
沈溪在考府试之前,特别了解过主考官的喜好,就好像当初研究叶名溯一样。
这高明城。早年属于那种落魄书生,直到三十岁考过秀才并接连中举。为主考官赏识方踏上仕途。
陈年旧事,沈溪没法调查得更清楚,但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高明城根本不是个“学而时习之”的人,因为他在做官前是没机会“实践”的,反倒是高明城曾多次对人讲述自己少时的辛苦,如何帮人写书信以及写春联养妻活儿。
或者正是这段惨痛的经历,才令他拼命巴结权贵,不断获得升职的机会。否则,一个举人凭何官居四品的一府知府?
沈溪在想明白这点后,思路马上开阔了。
这就好像范进中举,你问他到底是学习后多实践重要,还是要经受得住生活的磨砺更重要,他一定选择后者。
沈溪找到侧重点,马上就开始起草文章。既然这题目中有“学而时习之”,那就不能不提,但也不能作为侧重,在文章中稍提一句学到知识是前提,重要的是经过生活的磨砺,忍受得了疾苦,才能真正成为君子。
沈溪这么写,等于是变相恭维高明城。
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就算用八股文写,对沈溪以前动辄写几万字论文的人来说实在不要太容易。
写完之后,沈溪仔细检查过,开始往考卷上誊写。
就写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一句诗,非常切合这题目的论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诗在历史上,作者不明,出自《警世贤文》,算是一句俗语。
《警世贤文》最早出自明朝万历年间,后经明清两朝人的增补,成为后世儿童启蒙读物之一的《增广贤文》。
沈溪以这句诗来收尾,也是想切合论述的题旨。
最后等他把文章作完,感觉大大地松了口气。八股取士复杂,其实难就难在做文章上,对于考生来说,只要基础扎实,熟背《四书》、《五经》,再加上合理运用圣人之言,再根据主考官的爱好加入引申的东西,然后严格遵照八股文的格式写出来,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沈溪觉得,单从考试过程来论,比起高考轻松多了。
前后两个时辰,沈溪的两篇文章就已经做好,此时刚日上三竿,要等放排最少还要两个时辰。
百无聊赖,沈溪只能再读自己已经作好的文章。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儿太过急于求成了,应该求稳一些,至少把文章审读个千八百遍再往卷子上誊抄,这么早早地就写完没一点好处。
沈溪这边轻松了,别的考生却一个比一个头大。
别说是往卷子上写了,就连往草稿纸上落笔的也没几个。
考试结束等待收卷的时间很难熬。
到了中午,沈溪吃了点东西,开始有点犯困。不过这到底已经是府试的考场,再睡容易睡出问题来,就算考官不针对你,别人妒恨你找衙役把你考卷拿走,你醒来等于什么都没有。
所以沈溪强打精神,继续等待。
……
……
到下午未时末第一次放排,沈溪终于可以交卷离开考场。
县试五百人的考试,第一次放排时尚且有几十人出考场。到了府试,第一次放排竟然只有沈溪一人交卷。
这点连沈溪都没想到。
“我说小状元公,你也太心急了吧,不会做也可以再等等,或者回头你想出来如何写了呢?”
衙役把沈溪的卷子放在有着特殊用途的木匣里,作回头糊名和封存之用,嘴上不由消遣一句。
沈溪心说:“你当是填空题。现在不会。一会儿想想就会了?”嘴上却不说话,起身走出考场。
到了考场外,偌大的地方只有他一人,沈溪一时不知该回家好。还是继续留下来等沈永卓。但沈溪觉得,现在回家一定会被周氏数落。还不如留在考场这边,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于是他继续等待,半个时辰一放排。前后一共放排三次,可第二次放排出来的人依然很少。
到了第三次。虽然有考生耽搁,但人流却突然涌了出来,沈溪匆忙在人群中找寻沈永卓的身影。
最后见到沈永卓灰头土脸出来。沈溪一看就知道他这次考得不好。
“大哥,我们回去吧。”沈溪走上前招呼。
沈永卓垂头丧气。路上也不说话,一直快到药铺前,沈永卓突然看向沈溪。问道:“第一场不过,后面还有机会吗?”
沈永卓对第一场没什么把握,开始期冀起后几场来。
沈溪摇了摇头,道:“府试跟县试差不多,但料想能过招覆的,应该只有二百人不到。”
沈永卓自知学问不济,本来寄望于押题,可这次高明城出题颇为偏颇,令他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这时他已经对过第一场考试没有任何期冀,这意味着,基本上他已经可以收拾包袱,跟着老娘回宁化。
路过药铺门口时,沈永卓并未进去,他要回去跟王氏汇报情况。
“小郎,你可算回来了。”
沈溪进门,一屋子女人围拢上来,老的少的,包括谢韵儿和惠娘,都聚在一起等待消息。
沈溪突然被人簇拥,有些不太习惯,他本想把考篮拿进去再出来说话,结果不用他动手,早有丫鬟帮他接过去。
周氏急声问道:“快说说,考得怎么样?这第一场能过吗?”
沈溪面对那么多双渴望的眼睛,稍微顿了顿,支吾道:“这不好说,我觉得,做的还可以……我把平日所学基本发挥出来了,至于过不过得了,那要知府大人说了算。”
惠娘笑道:“发挥出来就好,咱小郎年岁小,以后有的是机会。”
周氏皱眉:“一年的考试就把我这个当娘的紧张到不行,以后年年考,我是不是年年要为他提心吊胆?”
沈溪笑道:“娘,那就等我中状元吧,到时候就算是彻底考完了,不然就好像祖母一样,就算过了院试,您还要操心乡试,我中了举人,你又盼着我取进士中状元。”
“混小子,就不说点儿好听的?上楼温习功课去!这一场不过,或许还有机会考第二场,你可别懈怠。”
沈溪叫屈:“娘,我才刚回来,又要读书?就不能轻松一下?”
“想轻松,真等你中个状元回来!”周氏把沈溪赶上楼,但其实只是她表示督促沈溪继续用功的方式,因为不多时,惠娘就上楼叫沈溪下楼吃饭了。
陆曦儿的房间,如今沈溪的书房,惠娘认真问道:“小郎,你觉得有几成把握能过?”
沈溪想了想,摇摇头。
惠娘摸了摸沈溪的脑袋:“不过也没什么,这样不会有太大压力。不然明年你就得考院试,你的小脑袋瓜会受不了的。”
沈溪笑道:“姨,你是想我考不上,可以留在你身边帮你出谋划策吧?”
惠娘白了沈溪一眼:“臭小子,你是诚心要冤枉姨不是?姨这几天求神拜佛也想让你过了这场考试,要是你真能过的话,姨一定去寺庙烧香还愿。”
“姨,还愿的事就算了吧。要不我们做个约定,若我这次能考过,你答应我个条件,你看如何?”
惠娘有意无意说道:“你以前也在姨这里留了一个愿望……”
“那就积攒着呗,到了三个愿望的时候,我就会对姨你说,姨说过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帮我办到,到时候可不许反悔。”
惠娘脸上挂着笑容,最后点了点头,当作是应了。
**************
ps:第一更送上!
昨天下来有200张月票和60多个打赏,谢谢大家的厚爱!今天如果不出意外,天子会继续爆发,让大家看爽!
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