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文艺生活 作者:薪越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文艺生活 作者:薪越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韩三评不是那种外行的领导,他在巴影厂从最底层的照明工做起,一路从场记到导演,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现在。
他熟悉电影行业的每个环节,是真正的内行。
这正是上面把他调到京影厂委以重任的原因所在,外行领导内行是国有企业的一大弊端,京影厂要摆脱过去的包袱,展振兴,需要一位有魄力的内行人来领导。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规矩。
在华国的电影圈,导演是剧组的核心,剧组里的成员要服从导演的安排,配合导演的工作,这就是电影圈的规矩。
姜闻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遭到剧组罢工,那是因为他没给人家工资。
韩三评当过导演,他明白在剧组里导演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在圈子里有句话,不骂人的导演不是个好导演。
这话有点偏颇,实际上也有不少好脾气的导演,不过这说明了导演在片场的地位。
在拍片的时候,导演骂你就要听着,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有事情可以私下沟通,和导演当场顶撞是圈子里的大忌,以后谁还敢用你。
韩三评知道这件事是京影厂的人做的差了,坏了规矩。
这帮人仗着出身京影厂,没把冯晓刚放在眼里,如果换一位京影厂的导演,他们就不敢这么做了,说到底还是欺生。
韩三评没想到的是林子轩说换人就换人了,干脆利索。
京影厂不会因为几个人就和林子轩闹翻,他们还没有那么霸道。
尤其是在目前的困境下,厂子缺少资金,很多片子没办法拍摄,同时也不能让厂子里的职工闲着,总要给他们安排事做,不然这些人又要闹事了。
韩三评来到京影厂不到三个月,基本上摸清了厂子的情况,只感觉焦头烂额,前路艰难。
当然,如果不是这么有难度的工作,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副厂长了。
这次和好梦公司的矛盾只是一件小事,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林子轩挂了电话,同样不再想这件事,他要安排艺术中心的人进入冯晓刚的剧组。
选择的标准当然是熟人优先,尤其是跟着他一起到美国拍《京城人在纽约》的那批人,他们在美国一起吃住了半年的时间,非常了解各自的性格和特长,配合默契。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这几年的效益很好,不断壮大,目前有接近两百人的规模。
在怀柔影视基地建设的时候,李虹在影视基地附近找了块地方建了一座三层的办公楼,艺术中心搬出了原来租住的四季青公社。
影视基地目前已经投入使用,艺术中心的电视剧都在那儿拍摄。
只是由于怀柔属于京郊,位置偏了点,影视圈的其他剧组不怎么愿意过去,如何推广和宣传是影视基地面临的问题。
不过这些不归林子轩管了,自然有其他人操心。
从艺术中心拉人很容易,冯晓刚写了一个名单,都是和他惯熟的人,用着放心。
李虹批准之后,这批人就会到《甲方乙方》的剧组工作,他们虽然没拍过电影,但都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能很快上手。
“这下行了,咱们自己人做事,进度能快上不少。”冯晓刚放心道。
“你多操点心,别让两帮人闹出矛盾来。”林子轩提醒道。
现在剧组里有一半是京影厂的人,一半是艺术中心的人,弄不好就会出事。
“放心吧,我和他们交待好了,咱们的人精明着呢,想要偷师就要和京影厂的人打好关系,等学会了就用不到他们了,这就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冯晓刚贼笑道。
“咱们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碰到认真做事的,主动投靠的,能拉拢的就拉拢过来,人才永远不嫌多。”林子轩深谋远虑道。
“林董英明!”冯晓刚拱手,装作仰慕状。
“冯总睿智!”林子轩接话道。
“彼此彼此。”两人同时笑着说道。
他们互相吹捧一番,觉得差不多了,也就该干嘛干嘛去了,主要是气氛不够,要是加上葛尤,三人能侃上个把钟头。
法国戛纳,葛尤在酒店里看杂志。
这是一本法国的电影杂志,上面有国外记者对于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各部片子的评论,还会给电影打分,分数越高的片子越受欢迎。
杂志是《活着》的投资商拿来的,据说《活着》在放映后分数很高,投资商很兴奋。
葛尤看不懂外文,就是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
他不爱出去享受戛纳的阳光和沙滩,也不去看每天都在放映的各国优秀电影,其中不乏电影大师的作品,主要是他看不懂,连个翻译字幕和配音都没有。
也就是《活着》放映的时候他和投资商一起在影院里又看了一遍。
巩莉不同,电影节是女明星的秀场。
她就不会在酒店里呆着,要么和投资商一起找片商吃饭,要么就是出席一些展映活动,宣传一下电影,说几句漂亮话。
要在国外媒体上保持曝光度,这是成为国际影星的基本条件。
这让葛尤觉得特愧疚。
自己来戛纳没帮上什么忙,和人聊天都费劲,自个出去怕迷路,又不想麻烦别人,其他人都挺忙的,还是呆在酒店里好了,至少不给人惹麻烦不是。
他还记着一件事,就是那部叫做《京城的风很大》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自然没办法和《活着》相比,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才是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一种关注”这个单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注意。
葛尤翻遍了杂志也没有找到有关纪录片的内容。
他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能看懂图画,如果这部纪录片大受欢迎,在报导上应该会出现林晓玲的照片,毕竟晓玲同学是其中的主演啊。
看来是没戏了。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在电影节的一个小圈子里流传开来,被认为是华国新时代的电影。
以前,外国影人看到的华国电影要么年代久远,要么是反映偏远农村的片子,在国内这种做法被批判为“拍摄阴暗面迎合国外的评委”。
这部纪录片不同,它拍摄的是当下的华国,也不是农村,而是华国的都。
它展现了1993年华国都的真实面貌,让外国人看到了一个正在改变中的华国。(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