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 分卷阅读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分卷阅读7

    是这种人。

    余柏林摇摇头。就算他同年龄的人中,也有比他厉害许多的。他只能算是争气。

    这群人要是穿越到古代,只要能活下去,照旧是能人。

    一个人若真厉害,到哪都厉害。就算是他,好歹有信心科举做官。

    县试府试院试之前,都需要秀才以上功名者作保才能参加考试。许多老秀才就是靠此赚外快。就算是自己的学生,那些秀才多半也要收取钱财,只是收多收少。

    这是一个潜规则,陈夫子虽说是举人,在担保的时候也收了些钱财,收的不多,意思意思,以免遭人怨恨,说坏了规矩。

    不过陈夫子转手就送给余柏林一本厚厚的册子,说是自己游学心得。

    这可比那一贯铜钱不知道贵重到哪儿去了。而且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四书五经,科考之时,四书必考,五经则任选一经,读书人称作“治本经”,和后世高考分科一样。

    治本经多师徒传承,陈夫子治的《春秋》,恰巧余父治的也是《春秋》,余柏林自然治的也是《春秋》。

    不过,或许不是碰巧,正因为陈夫子治《春秋》,文成焯才会推荐余柏林向陈夫子求学吧。

    《春秋》微言大义,是余柏林前世最为喜爱的著作,对其研究也最透彻,各朝各代关于春秋的著作他都有熟读。

    从秦之后,余柏林所处华国历史和此处完全不同,但对儒学的推崇,却是一致。

    余柏林的策论经陈夫子评价,若无意外,院试理应排名前列。

    是否能延续第一,造就小三元,就要看主考官的爱好了。

    秀才三试,都不考经义,只考“帖经”,即默写。

    这“帖经”有填空、有问答,有书中原句,更有必须结合上下文推断。没有一定逻辑能力,仅靠死读书,在最简单的“帖经”这一场,就得折戟而归。

    除了“帖经”之外,还有“杂文”、“策论”两科。“杂文”即一诗一赋,“策论”即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余柏林“帖经”“杂文”被陈夫子评价为可直接参加会试,只有“策论”稍逊一筹。

    倒不是余柏林“策论”写的不好,而是他对这个朝代了解不深,不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也不知道如何揣测考官、甚至朝廷的意思,导致束手束脚。

    除了“策论”之外,余柏林的“经义”更加堪忧。其原因也是他的思想太超前了。

    他那时候的经义已经去伪存真,有了极大发展,且符合他当时的社会状况。现在他的经义写出来,就是惊世骇俗。

    若是他已经成名之后,到可以著书立说,说不得能成为一世大儒。但现在他只是个小童生,拿出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理论,那叫找死。

    余柏林于经义上造诣非凡,让他抛弃正确理论,写那些已经证实是糟粕,甚至是前人伪造的学说,其痛苦可想而知。

    因此陈夫子对余柏林的教导,多在策论和经义上。

    别的学生还在学帖经,他已经在写经义,是以自然不能一同上课。

    在院试之前,不复习院试所考科目,反而练习经义这一门从乡试起才会考的科目,这师徒二人狂妄可见一斑。

    而放榜之日,余柏林案首之名,证实了两人或许不叫狂妄,叫有自信。

    ……余柏林已经取得县试府试第一,当他院试也取得案首的时候,其轰动没有第一次来得大。

    第一次见余柏林只是一少年郎,许多老读书人大喊不公。

    当他取得小三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实至名归了。

    当看到余柏林名字贴到案首位置之时,围观读书人一边点头一边道:“余柏林啊,县试院试第一那位?怪不得。”

    一点都不意外了。

    虽说知道肯定榜上有名,小三元真的到手,即使只是个虚名,还是非常非常小的虚名,对余柏林而言,科举一路算是开门红,吉兆啊。

    这时候没有未成年人不得饮酒的法律,陈夫子高兴之余,拉着余柏林大醉一场。

    陈夫子醉了,余柏林没醉。

    两坛子醪糟水,怎么会醉?就是肚子撑得慌。

    除了余柏林之外,还有人为余柏林的名次感到欢喜。

    封庭看着封蔚一脸喜气洋洋的样子,不由按眉:“这只是小三元,又不是三元及第……好吧好吧,小三元也是三元,朕赞同他确实有几分才华。”

    “我就说我眼光可好。”封蔚在京城没什么可交的人,现在朝中这局势他也不敢与人相交。少年心性本就坐不住,好不容易找到个能说话的好人,皇兄硬压着他不让他去见,说什么至少乡试之后再看看。

    封庭嘴角抽了抽:“你就这么看好他?案首之人,考不中举人的多得是。解元之人,会试落第也很常见。”

    “他不同。”封蔚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很是推崇,“别的读书人跟我谈不拢。”

    那不是因为你水平低吗?封庭差点脱口而出。

    他身体羸弱,许久没子嗣,这个弟弟就是当儿子宠大的。比起才四岁且没时间照看的太子和还未满周岁的幼子,他对封蔚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

    但好像心血浇多了,弟弟长歪了。

    “……好吧,若是隐藏身份,你可以与他相交。”封庭想着因为何贵妃连番主动作死让何家处于崩盘边缘,朝中掌控力度渐渐加大,剩下只需徐徐图之,也不用拘着封蔚。

    封蔚来京城后没有一个可说话的朋友,想来也是憋慌了。这么一个没有根基、心性纯善、还有几分才华的同龄人,他也不担心会给封蔚造成什么不利。

    于是封庭妥协了。

    当然,多年之后,皇帝陛下为自己现在的决定深深后悔。

    第七章

    余柏林考中案首之后,门庭很是热闹了一阵子。邻里乡亲都送来贺礼,瞅瞅新出的秀才。

    余柏林的舅舅还未接到送去的书信,若得了书信,估计会欣喜若狂。

    他再怎么打拼,也不如家里出一个有功名的人。

    送来的贺礼中,最重的是文家的组长,笔墨纸砚并二两银子,非常大手笔;最得余柏林心的是陈夫子,他曾经所就读的江南一大书院的课本作业之类,教辅资料啊。

    其他的,有送蔬菜水果的、送米面的、送猪羊肉的、送布的、送鸡鸭鱼的,不一而足。

    院试之后,陈夫子给余柏林放了几日假期。

    余柏林和李叔

    分卷阅读7

    - 肉肉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