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 第1216章 年终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6章 年终榜单
    2002年,一部“蜘蛛侠”摧枯拉朽地书写一系列记录,一部“猫鼠游戏”以匪夷所思的姿态创造票房佳绩,这也成就安森一飞冲天的壮举,登顶好莱坞之巅。
    但在好莱坞内部,人们对于安森的明星光环始终怀抱些许迟疑,因为“蜘蛛侠“和“猫鼠游戏”的借势太过明显,票房爆发的背后有多少是安森的功劳——
    需要打一个问号。
    本来,好莱坞业界专业观点认为,这个答案需要等到2004年才能够揭晓,看看“蜘蛛侠2”的票房表现。
    然而,2003年落下帷幕,答案已经抢先一步出炉。
    2003年,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公布,惊喜多多:
    冠军,“海底总动员”,三亿三千九百万美元。
    亚军,“加勒比海盗”,三亿零五百万美元。
    季军,“黑客帝国2”,两亿八千万美元。
    整体表现,稍稍逊色于去年,但依旧值得庆祝。
    特别是“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从制作到后期再到发行,一直到上映之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是“割喉岛”、“未来水世界”之后的又一部票房惨案,迪士尼为了推广主题乐园里加勒比海盗的游戏专门打造了这部作品,怎么看怎么都是扑街之相。
    但是,票房爆了。
    而且,不是普普通通的亮眼,浩浩荡荡地演变为一种全新文化现象,深层影响力堪比那一年“星球大战”横空出世。
    有人好奇,“蜘蛛侠”票房更厉害,几乎就要打破“泰坦尼克号”的记录,为什么约翰尼-德普的崛起势头还要更加凶猛呢?
    答案就在于文化影响力。
    “蜘蛛侠”,最后的影响力还是回归超级英雄的角色;但“加勒比海盗”,约翰尼-德普却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力形象,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横扫千军,人们的好感和感叹能够百分之百乃至于百分之一百二十地反馈到约翰尼身上。
    后来,漫威电影一系列角色和演员的关系也是一样——
    电影,成功;角色,人气高涨。
    但归根结底,观众们喜欢的还是那个超级英雄角色,所以当演员离开角色出演其他作品的时候,观众们往往不会特别留意。
    角色魅力大于演员魅力。
    自然而然地,电影公司愿意为角色买单却不愿意为演员买单。
    这和主题公园是一样道理,当演员们戴上头套、穿上装扮成为角色的时候,他们能够拥有全世界;但脱下那身装扮之后,人们往往就不认识他们了。
    所以,约翰尼-德普凭借这一部电影把此前二十年积累沉淀的底蕴全部引爆,一飞冲天强势登顶——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就是最好证明。
    第四名,“指环王3”,两亿四千九百万美元。
    第五名,“王牌天神”,两亿四千两百万美元。
    第六名,“蝴蝶效应”,两亿三千万美元。
    在这个区间里,出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名字:
    “蝴蝶效应”。
    在年终票房排行榜里,前十名其他作品制作成本全部超过一亿美元,甚至不乏“终结者3”那样成本高达两亿美元的作品,“加勒比海盗”制作成本也高达一亿四千万美元。
    这些作品,它们需要北美票房突破两亿乃至于三亿,再加上海外票房,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最后盈利,和它们的成本数字相比,票房成绩反而一般般。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制作成本只有一千万美元的“蝴蝶效应”出现在了这里,并且堂堂正正地高居第六名的位置——
    一片惊呼。
    当人们赞叹约翰尼-德普的魅力为“加勒比海盗”带来三亿北美票房的时候,当人们感叹金-凯瑞依旧是市场宠儿凭借“王牌天神”再次书写票房神话的时候,看看他们,再看看“蝴蝶效应”,震撼扑面而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时此刻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安森的票房号召力。
    如果人们为约翰尼-德普和金-凯瑞欢呼雀跃的话,那人们绝对应该为安森顶礼膜拜。
    没有“蜘蛛侠”、没有史蒂文,完完全全依靠安森自己,“蝴蝶效应”昂首阔步地杀入年终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一切争议一切质疑全部都应该消停了。
    安森-伍德,就是当下好莱坞第一人!
    第七名,“x战警2”。
    第八名,“圣诞精灵”。
    第九名,“终结者3”。
    第十名,“绝地战警2”。
    在这里面,既有“圣诞精灵”出人意料地收获票房成功,也有“终结者3”、“绝地战警2”这样高投资却没有能够收获高回报的存在——
    这两部系列电影直接宣告结束。一直到多年以后,好莱坞缺少原创电影的灵感,制作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以前的老电影身上,系列电影才得以重启。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黑客帝国3”最终北美票房只有一亿三千九百万美元,非常非常糟糕的成绩,不管是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还是系列第二部在同年暑期档上映拿下两亿八千万却在六个月后系列终章遭遇撞墙,最后票房数字直接腰斩一半。
    如此景象,着实令人震惊。
    不过,幸运的是,“黑客帝国”系列成为科幻经典,后来在影碟租赁市场大受欢迎,依旧为华纳兄弟赚得满盆钵盈,以至于十八年后华纳兄弟硬生生把导演拉出来,半利诱半强迫地又拍摄了系列第四部——
    可惜,那是一个烂摊子,幕后絮堪称一地鸡毛。但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年终榜单前十名之外,“大象”最后以七千两百万的票房数据高居第三十八名,这也是年终榜单前五十名里制作成本最低的作品,而且没有奥斯卡提名加成。
    某种程度上,这是比“蝴蝶效应”更加震撼的成绩。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
    北美之外,还有海外市场,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年终榜单里,依旧能够看到安森的身影,没有例外地。
    这,则是另外一种冲击。
    和北美稍稍不同,“指环王3”依靠系列累积的口碑和期待,系列终章的登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狂潮,助力电影的全球票房一鼓作气地冲过十亿美元门槛——
    以2003年全球范围唯一一部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作品姿态,强势登顶全球票房年终冠军宝座。
    毫无疑问,对于这一套史诗级的系列作品来说,这是一个完美句号,新线影业匪夷所思地成为今年最出风头的作品。
    不要忘记了,“圣诞精灵”和“蝴蝶效应”也都是新线影业的作品。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