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 第1145章 求仁得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5章 求仁得仁
    暂时撇开“怒海争锋”不谈,其实围绕“蝴蝶效应”的期待一直在那里,带着好奇的、挑衅的、探究的、找茬的姿态等待电影上映——
    作为安森首次担任制片人的电影,经历“大象“、“与歌同行”转型尝试的声明,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到安森正在试图摆脱瓶形象的努力,而始终被偏见和歧视控制的普罗大众拒绝摘掉有色眼镜给予客观判断,聚集在“蝴蝶效应”身上的目光也就越来越汹涌。
    这是好事,当电影质量过硬的时候;却也是坏事,比如眼前。
    “滚石”,二十五分,“即使是安森-伍德的颜值也无法成就如此无聊透顶的电影。伙计,你的记忆呢?没有日记本就丧失其他记忆了吗?你的人生全部都是断片吗?”
    “纽约邮报”,二十五分,“要剧情有颜值,要人物有颜值,要演技有颜值,要反转要故事要反思也有颜值。如果只要颜值的话,那就是应有尽有了。哈。”
    一片熙熙攘攘的差评,扑面而来。
    一直以来,人们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没有意外地——
    当瓶们试图转型,又或者是试图打破束缚拓宽戏路,往往就是一场灾难,什么都有却也什么都没有,最后甚至就连颜值也无法挽救糊穿地心的作品。
    类似的故事,在好莱坞数不胜数。
    波姬-小丝(brooke-shields)、安德鲁-麦卡锡(andrew-mccarthy)、罗伯-劳(robert-lowe)、杰西卡-阿尔巴、梅根-福克斯(megan-fox)、扎克-埃夫隆(zac-efron)等等等等。
    不胜枚举。
    现在,再加上一个安森-伍德。
    影评人才不管“猫鼠游戏”、“蜘蛛侠”多么成功多么辉煌,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
    而且,不要忘记了,即使“大象”登顶金棕榈奖,它的媒体评价也依旧好坏掺半,远远谈不上优秀。
    眼前,“蝴蝶效应”的质量低于预期,差评刹那间以惊涛骇浪的姿态全面冲击。
    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媒体,全部都是有名有姓的权威媒体;同时,不是不冷不热的差评,而是十分二十分的糟糕反馈。
    如此程度,甚至能够称得上“批判”了。
    情况,非常非常严峻。
    在第一批二十三个媒体评论里,差评就占据将近半壁江山,和“怒海争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气氛,严峻。
    不少媒体纷纷表示,安森挑选剧本的眼光有待验证。
    在“蝴蝶效应”上映之前,媒体还称赞安森点石成金,目前为止的作品全部大获成功,不愧是慧眼识珠。
    一转身,媒体就纷纷表示,安森还是需要成长:
    以前的作品,安森没有选择权,全部都是剧组选择演员,所以那些作品的成功也不能归功于安森。
    “蝴蝶效应”才是安森首次担任制片人,验证个人眼光,现在看来,安森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前进。
    然而,这就是现实,残酷冰冷的现实,当你成功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当你失败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错误的。
    恭维也好,批判也罢,一切都是泡沫。
    局势,确实不妙;但也不完全如此。
    二十三个评论里,还剩下四个中评以及九个好评。
    “村之声”,六十五分。
    “电影对于蝴蝶效应的理解太肤浅太直白太戏剧,它适合那些每次看到‘反转’就要惊呼‘神作’的观众,用一桶爆米打发一个下午的时间。然而,在这部愚蠢的电影里,唯一亮点在于安森。
    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避免陷入风暴之中彻底迷失。难以置信的是,他在一些重要场景里展现令人信服的表演,让故事具有了说服力。
    可惜,不够支撑到我抵达家里的电冰箱。”
    这里所说的“电冰箱”,就是电冰箱理论:
    观看一部电影之后,一直到回家打开电冰箱的时候,这才意识到电影的漏洞或者短板,那就说明这是类型电影的成功,那些漏洞不应该成为批判电影的原因。
    “洛杉矶周刊”,六十五分。
    “难以相信,这个剧本是两位编剧打磨了七年的作品,显然他们就是缺少生活历练的兄弟会孩子,脑海里充满了‘男人拯救爱人就能够拯救世界’的自我感动想法,甚至懒得对蝴蝶效应进行更多研究。
    但更加难以相信的是,表演居然成为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
    安森-伍德、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三位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令人印象深刻,从眼神到肢体语言再到角色理解,他们成功在这个幼稚肤浅的剧本里挖掘出角色的情感脉络,奉献令人信服的表演。
    我不喜欢它。但我也不痛恨它。
    也许,我会因为安森-伍德而记得它。”
    同样是权威媒体,相似的比分、乃至于相似的内容,“洛杉矶时报”和“村之声”出人意料地达成共识。
    其他中评也非常相似。
    他们普遍认为电影的剧情太直白,只是对蝴蝶效应最表面最肤浅的理解,这让电影陷入一系列反转的漩涡里,终究没有能够挖掘出更多思考空间。
    但是,演员们的表演以及个人魅力挽救了电影。
    至少,电影依旧值得一看,
    这也是他们中评的原因,不好不坏,有糟糕的部分也有可取的部分,所以他们还是愿意手下留情。
    分数,也都在及格边缘徘徊。
    事情,正在变得有趣起来——
    差评也好,中评也罢,焦点完完全全围绕安森展开。
    显而易见地,这个“瓶”就是一把双刃剑,他能够带来关注,却也喧宾夺主地抢走焦点,导致电影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围绕着他一个人打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麦基和埃里克两位导演找到安森的时候,就是怀抱如此目的,现在也算是求仁得仁。
    然而,两位导演还是被冲击到了。
    曾经他们信心满满引以为傲的剧本,居然被媒体批判得一无是处,如果不是因为安森挽回了一些颜面,电影遭遇的差评风暴可能会更加糟糕。
    他们本来以为是安森搭乘自己的顺风车,他们的剧本堪称完美,拒绝旁人的触碰和指点,幻想着媒体和观众被这个故事震撼到顶礼膜拜;结果却颠倒过来,反而是他们的搭乘安森的顺风车,依靠安森挽回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麦基和埃里克……有些绷不住。
    尽管如此,还是深呼吸一口气,找回些许冷静,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那么,好评呢?
    第一批媒体综评里,不是还有九个好评吗?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