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 第252章 华侨
第252章 华侨
在义安县的汽车站里,江成他们等了二十分钟才坐到了车。
这去金河公社的站点也涨价了,以前二分钱就可以,现在要三分钱了。不过小孩依然只是江招娣半票,七个人给一毛钱车票钱就可以了。
到了这边还是合以往一样,回村里的小路还要走十来分钟。
这坐了一两个小时的车了,走走路倒是也不错。江成跟周灵莹是一人抱一个,让老大老二走着去家里。
一到家,江成他们自然是被热情的招待。就是他们回自己屋的时候,房间里有侄子的衣物,床上有被子不说,关键是屋里还有一股子脚臭味。
外面天气冷,周灵莹本来想带着女儿到屋里坐一会的都有些受不了。
两个侄子别看年龄小,但都是汗脚,加上穿的鞋子不怎么洗。就算洗脚了,脚穿一下鞋又臭了。
最后周灵莹干脆抱着两个小女儿去厨房灶台那边了,那边起码暖和。
江成他们回来了,带了各种东西。赵玉霞是直接让李香兰去杀鸡,这冬天农村也就只有杀只鸡,蔬菜也就是萝卜白菜的。
不过对于两个侄子来说,这就是丰盛的了。
家里的女人都在厨房帮忙弄饭,倒也是热闹,江成这回来一趟,也就到正屋里跟他爹闲聊一会。
“爹,安徽那边农村都分田分地了,我感觉我们这边也快了。”江成坐在桌子边喝着热水说道。
“真的假的,这田地又分给大家啦,那这怎么分。”江长河惊奇的说道。
江长河也是刚从地里回来没多久呢,人在村西头跟着生产小队挖沟。这大家干活也就是混日子,反正干的好坏,只要别偷懒的太明显,工分基本上都能到手。
可这要是又把地分给大家,自己家里的地肯定不可能随意的干。只不过这样一来,大家好像就挣不了工分了。那江燕可是记分员呢,有她在,能帮衬江家人上工。
也是因为江燕是记分员,江家人在地里干活真偷懒了,也没人说什么,只要不太过分就可以。
说到这分地,自然是按照村里户籍人数来分,家里人越多分的越多。
而江成家的人并不多,他的户籍在城里,分不到地。周灵莹今年也会因为她家里那边走了关系,户籍先调会南京。然后再以夫妻关系的原因,调到昌城这边来。
到时候一家六口都可以在昌城吃定量,在昌城这边起码还有吃三四年的定量,那时候粮票才会变得可有可无。
所以在老家这边,江长河他们分不了多少地。但这地也分好坏,并不是固定面积的。分的差的就会多分一点,甚至你要荒地,能给你一大片。
以前一些猎户因为乡镇公社集体化,山林也都变成集体的了。打猎也算是集体的,打的猎物要一起分。
这包产到户后,一些打猎的就干起了老本行,他们没有要田地的,有些人直接竹林的都有。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住在山脚下或者山腰间。
“爹,这要是分地,我们就别要田地了。尽量往镇里方向去要一块菜地或者荒地都可以,我到时候盖个楼房。你要田地难道你一个人去种地呀,到时候养点鸡鸭就可以了。粮食的话,到时候找村里人买就是了。”江成说到。
江长河听到儿子这样说,内心稍微犹豫了一下。作为农村人,对田地其实都有一点执着的。其他人要是让江长河去选菜地荒地,只为了多要点地,他肯定不会听从。
但就像江成说的,真要种地,家里不是妇女就是小孩。除了他能折腾一下谁还能去种,而且他现在年龄也大了。
特别是听到江成说要去盖楼房,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开阳村本来就比较靠近镇里,挑一个靠近镇里的地,建一个楼房,那跟镇里人也差不多了。
不过目前这都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就算按照江成说的,最少也是一年以后了。
这父子两人聊了一会,江长河倒是说了公社里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成子,我们村里最近回来了一个人,一个从香江回来的人。”江长河说道。
“香江回来的人~。”江成念叨了一句,然后说道:“这香江回来的人也没什么吧。”
“这人在香江挣了很多钱,听说要给我们村修一条到镇上的路呢。”江长河说道。
“挣了很多钱?难道是在香江做买卖的。”江成听到这个,也是来了兴致。
“没有做买卖,你是不知道,人家那是香江,我们国内可比不了。那人说在香江只是搬运东西,一个月就能挣几千块。成子,别看你是汽车司机,随便去一个人在香江,一个月挣的钱比你一年都多。”江长河说道。
“那他住哪里你知道不。”江成好奇的询问道。
听到询问这个,江长河摇了摇头。因为那人是离开了将近二十年,作为农村出来的人,是不存在下乡这一说的。
在公社没成立之前,其实大家是可以做买卖的。大家也不需要开什么证明,才能离开家乡。所以那人是开阳村的人不错,但回来后房子和地早就没了。
怎么解决人家居住的问题,江长河不清楚,但公社里的书记肯定知道。人家现在要出钱给村里修路,在公社那边肯定也安置了人家的住处。
江成点了点头,他倒是准备吃过饭去镇里公社问问看,倒是也没什么事。就是对于一些这样回国的人有点好奇。
不过现在吃饭时间还早,因为江成他们回来的,中午鸡都是现杀现炖的,不到十二点左右没饭吃。
就这样江成在正屋跟他爹闲聊,周灵莹带着孩子在厨房跟娘和嫂子聊天。甚至因为周灵莹要喂奶的原因,都不让侄子江林他们进厨房。
而江招娣也不小了,带在妹妹江盼娣在附近溜达。
“你在门口看着,有人来了跟立刻喊我知道嘛。”张林对着张杨说道。
“嗯~。”张杨点头应了一声。
虽然周灵莹回来,没待在曾经江成的房间里。但自己缝的布包还是顺手放在了房间里的,布包里面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的东西。
比如城里带来的纸,因为老家这边上厕所的纸都是一些作业本或者小学的旧书本。上面有很多铅笔写的东西,周灵莹不管是给自己还是小孩,还是用草纸感觉比较好。另外就是手帕,有小孩方便擦嘴巴。另外就是很多尿布,皮筋,甚至还有针线。当然了,还有冬天周灵莹喜欢用的雪膏。
雪膏不但护肤还保湿,冬天出门涂一些,能让脸上防冻。今天早上出名,周灵莹是给大家每个人都亲手涂了的。
这雪膏在这年头是高级货,要一块钱一盒呢。都是城里有钱人才用的起的,家庭条件差的用一两毛钱的蛤蜊油。
不过蛤蜊壳里面装的蛤蜊油分量可没雪膏这种小铁盒装的多,按照分量计算,雪膏比蛤蜊油贵是贵一些,但也没贵太多。
江林在布包里翻了半天,有点失望,他想要的东西是翻到了。但全部是零散的分币和一些一点一毛的,都是周灵莹出门买东西人家找零的,就随手丢布袋里面。
不过就算如此,江林也没放过这些‘小钱’,几乎都放兜里了。
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江成在吃饭的时候就跟大伙说了,他吃过饭就去镇里公社那边一趟。如果快到点没回来,让江捐帮忙抱老三去路边汽车站点,他肯定会在那边等的。
所以江成一吃完饭就出门了,打算去找一下那从香江回来的人聊聊。
其实上一年开始,就有很多华侨回来了。
在广州宝安县那边,已经弄了一个阳光农场,一个农场就接收了四千多回国的华侨。除了农场,周边还有很多村子也安置不少人。
只不过回国的大部分都是越南华侨,越南现在比国内还穷,因为几乎一直在打仗。所以很多人回来这能理解。
6=9+
但在香江甚至一些富裕地方的人回国,哪怕只是一个在香江打工的同胞,这让江成有些不理解。
江长河其实上午说的话是对的,真要对比,现在香江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能比国内一个司机一年的收入还多。
对于香江,江成很清楚那边现在的工资,基本上可以跟后世一些小县城的数据来对比了。
在香江,很多北方来的人,就是那种体型高大的。都是被选去当警察,在六七十年代香江警察工资很低的。毕竟那时候黑白两道是互相勾结的,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当警察。
而现在香江警察的工资在四千左右,普通工人两三千,技术工人能有四五千块钱,管理层能突破上万块。
所以在香江哪怕是打工的,回国内最低起步都是万元户了。关键是江成不理解他们这样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回国的。
现在回国,除了把财富进行捐赠,做好事,其他方面是什么都不能做。
江成现在也能算的是华侨之一,因为他有香江的第二代身份证,并且还有出境证明。
现在江成想要去香江,可以用香江的身份证和其他证明,走外宾特殊通道。不需要像国内人要出境,还要办理出国证明。
但江成作为一个伪华侨,他是不会拿钱出来进行捐赠,修桥修路弄学校什么的。
不是说他没爱心,而是后世多少农村的小学被荒废掉了,大家都去城里了,农村的小学也没学生。
江成宁愿以后多在金河公社招工人,让大家生活条件好起来,也不去搞一些吃力不讨好的公益。
在金河公社,江成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用找公社书记,随便找了一个办事员就询问出了自己想要找的人。
现在被临时安排在镇里小学旁边住着,那边以前是支教老师住的地方。
江成按照地址很快找了过去,并且也找到了人。
一个四十多岁但看上去像有五十好几岁的人,虽然在农村四十多岁就显得苍老的人不少。但在香江,那边的人比国内更显年轻化一点。而且很多三四岁的人,现在就开始讲究养生了。
在江成用香江话来了一个开场白后,很快就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对方叫陈平,是在五九年去的香江,到现在刚好二十年。
当年离开是因为被人举报了做买卖的事情,他那时候是和几个人一起在县城里搞生意,然后被人举报了。
当时要是不走的话,其实那两年也是刚开始禁止这方面的事情,处罚也不会太严重。但陈平不甘心当一个农民而已,就逃走了。
也是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去到了广州,再去的香江。
在香江积累了一些本钱,本来也是做了生意的,而且在那边还学会了炒股。但在七三年的时候,遇到了股灾,不但把做生意挣的钱赔了个精光,还欠下不少债。
为了还债,只能一直打工。不是陈平不想继续创业,而是逼债的根本不让他有本钱去创业。怕他钱没还,又因为创业亏进去。
后来债务是还完了,但创业做生意的心思也磨没了。
加上当年离开的时候,家里还有父母,有老婆孩子。在香江待的越久越想回来,在听到国内放宽了政策后,陈平就带着积蓄立刻回国了。
但二十年了,回来后发现父母没了,他老婆在他走后第二年就带着孩子改嫁了。关键是人家帮他养了二十年的孩子,而且还没自己的孩子。
养恩比生恩大,这个道理陈平是懂的。所以也没去打扰人家,倒是偷偷给了他以前的老婆一些钱。
现在陈平回到这边就是不想折腾了,他带的钱觉得够用了。当年因为还在开阳村的时候,他做生意很多村里人都帮过忙的,一些东西让他去卖,都是先给东西他,卖了钱再付货款。
所以陈平很感觉当年帮助他的村民,这修一条路,也不是说要修水泥路,不了多少钱。他就打算出了。
至于说陈平到底有多少钱,他在香江虽然是打工的,但后来在帮人做销售。除了工资还有提成,在香江有能力的销售能挣不少。
就这样说吧,如果不是回国被那恶心的汇率给坑到了,他要是私下换人民币回来。最少是好几个万元户。
但现在也还不错了,只不过在江成看来,陈平这心态,想拿着几万块在国内养老。早晚要后悔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